感知内容 感悟诗情 感受意境
——试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22-09-27 15:00:10戴艳洪
辽宁教育 2022年17期
关键词:诗情全诗古诗

戴艳洪

(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乃至成长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特别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好情感,进而将这一优秀人类文化遗产代代传承。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今天,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应切实落实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知内容、捕捉意象感悟诗情、展开想象感受意境、拓展延伸回归生活,帮助他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反复吟诵,感知内容

阅读教学是从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感知内容开始的。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也不例外。《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境界”。古诗特有的韵律使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乐于吟诵,便于形成良好的语感。教师在讲读教学前引导学生试读、初读古诗,可以帮助他们初步感知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内容,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讲读全诗之后再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全诗,深刻感知内容。通过反复吟诵,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诗的韵律、内容和结构,感受诗的语言之美,还能为接下来的感悟诗情、感受意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向往和平生活的心声。全诗语言高度凝练,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教学中,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学生试读、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和指名吟诵、分组吟诵和集体吟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练习吟诵,感知内容;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诗情的感悟,使他们进一步充分发挥想象力,增强理解能力。经过反复练习,学生不仅很快地掌握了诗的韵律和内容,而且能在吟诵中充分表现出战士战死沙场的悲壮和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再如,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三衢道中》描写了诗人初夏时在三衢道中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全诗语言直白,朗朗上口。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初读全诗,把握结构;在讲读全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后,再组织他们反复吟读,要求不仅要读出三衢道中初夏景色的宁静、优美,还要读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此时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通过这样的反复吟诵,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全诗、理解内容,阅读理解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捕捉意象,感悟诗情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歌中的意象,就是指诗人在诗中融入自身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诗情的载体,诗情是意象的内涵。《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所收纳的古诗,都有着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念。这些诗或抒发了诗人对故土亲人的相思之情,或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或袒露了作者内心的家国情怀,或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通过从诗歌的内容中捕捉意象,感受、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仅能深切地体会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全诗通过诗人对夜泊枫桥时所见所闻的生动描写,着力营造和渲染了一种独特的、凄清悠远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客子之愁。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与“愁”所共同构成的阴暗、凄冷的意境,再启发他们围绕“愁”和“客”来捕捉意象:一个“愁”字,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愁思,忧愁;一个“客”字,则让人从中弄清了作者的身份——旅客,身在旅途之人。把“愁”和“客”联系起来理解,学生就能了解,全诗的意象就是一个身在旅途、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游子,也就是诗人自己。结合诗中所营造的那种阴暗、凄冷的意境,学生就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思亲之情是那么的深沉、浓烈、真挚。

再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对春末夏初南方农村美丽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赞美劳动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意,准确捕捉意象,深刻感悟诗情。这里的意象有两个,一是农村的美丽景色,二是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

在教学“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农村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喜爱之情。教师尤其要引导学生质疑:“日长篱落无人过”——夏季的白天时间长,为什么篱笆边没人经过呢?原来,人们都顶着烈日,正在田间辛勤劳作。从而让学生感受、理解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形成尊重、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展开想象,感受意境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就是指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与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意”与“境”的和谐统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通过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多属于抒情性作品,它们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生动形象、寓意丰富的艺术境界。学生要走进这种艺术境界,获得真切的艺术感受,就必须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所以,在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知内容、捕捉意象、感悟诗情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产生合理的联想或想象,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山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人形象地描写了自己深秋时节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时所见到的枫林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无比热爱。全诗展示了一种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霜叶”等构成的优美意境。教学中,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诗意围绕“你心目中的枫林秋色图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展开想象,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中,大家的观点互相碰撞,互相交融,互相补充。随后,笔者打开多媒体,一幅幅意境优美的枫林秋色图展现在学生面前。这种从理解诗句到合理想象,再到意境欣赏的逐步递进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描写的意境,并与诗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再如,统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夜皎洁的月光和诗人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寂寥、冷清、沉静的意境。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地白”和“月明”感受月光的皎洁,通过“冷露无声”感受月夜的冷清和安静,通过“人尽望”和“秋思”感受月光下人们浓浓的思绪。把这些感受串联起来,一个月光皎洁、冷清宁静的中秋之夜就呈现出来了,学生就能深入理解诗人在美好意境中望月怀人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应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语文学习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甚至创新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和道德修养,提升生活品位,过质量更高的生活。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感知内容、感悟诗情、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围绕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引导他们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把古诗学习向生活拓展,向课外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能及时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能加深对生活的体验,进一步认识生活、学习生活、热爱生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如在学习《三衢道中》之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家乡初夏的景色和自己的生活感受;在学习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之后,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的崇高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学习了《十五夜望月》之后,鼓励学生回家仔细观察家乡的月色,感受皎洁的天空和美丽的月光。

日常生活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验证书本知识,深化情感体验,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不断学习、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动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乃至世界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内容、感悟诗情、感受意境并最终回归生活,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汲取民族文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诗情全诗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劝学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文苑(2018年23期)2018-12-14 01:06:36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对联(2018年2期)2018-05-28 03:03:26
诗情
散文诗(2017年6期)2017-07-12 17:33:33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