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宠物犬请私教健身1个月瘦了10斤”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实际上,目前市场上为犬请私教的现象不算少见。不仅如此,犬类保险、犬类行为矫正、犬类康复理疗等犬类“拟人化”消费市场悄然兴起。
近来,给肥胖犬类减肥之风蔚然兴起。因为养犬人的宠爱,现在犬的营养一般都比较好,吃得好但运动量却不太大,就很容易出现体重超标、关节疼痛等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养犬人开始关注犬的健康问题,现在为犬找减肥私教的情况也比较多。
相比过去围绕食品、医疗、服装、玩具等为主的犬类消费,如今的“犬类经济”已逐步升级,犬类减肥、心理、行为矫正等“拟人化”服务正悄然兴起。
多项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城镇犬数量已超千万,养犬人数也达到千万级别。据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已破千亿元。根据数据估测,到2023年,犬类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大。
有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我国单头犬类消费呈现逐年快速递增的发展趋势。其中,2021年单头犬年消费是2634元,同比增长16.5%。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犬类市场在消费质量上正在稳步提升。尽管如此,当前国内犬类市场和美国、日本相比,犬类相关的消费金额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也从侧面证明我国未来犬类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从长期市场发展的角度看,“犬类经济”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其配套产业也会有比较好的市场发展。
从供给端来看,“犬类经济”的发展倒逼犬类服务领域不断细化,犬类摄影、犬类殡葬、犬类保险、犬类健身等“拟人化”消费场景和品类逐渐涌现。犬类消费行业,已经逐渐覆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犬类经济”全产业链。
越来越多的养犬人对犬类的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各类“拟人化”服务变得火热起来。如养犬人对爱犬健康问题的关注已经涉及心理、精神层面。现在部分养犬家庭的犬出现问题,是因为心理状态不健康导致的。现代生活物质充裕,养犬人对犬倍加宠爱,导致犬内心存在无端的自信,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人士帮其调节,才能实现真正的身心健康。
随着犬类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关从业人员也在增加。预计,未来5年,我国犬类行业能够稳定发展,从业人员更将突破百万人。
实际上,除了从业人员的大量涌入外,各路资本也在积极投入其中。仅2021年,犬类行业获融资次数不下几十次,融资涵盖在犬类市场略有名气的食品、用品、医疗类品牌,其中以食品业为主,但在其中也明显可以看见“拟人化”服务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高端消费品品牌也来争夺“犬类经济”蛋糕。高端消费品之所以推出犬类产品,主要是看重其目标消费人群,即高净值消费者,“他们更愿意在犬身上花钱,也更舍得花钱”。对这类品牌而言,犬类产品尚不足以成为其核心利润增长点,仍属于试水阶段,但未来“犬类经济”给品牌带来的利润或也不会太低。
高端消费品品牌进军“犬类经济”,首先表明品牌看好“犬类经济”的发展前景,瞄准了该细分市场未来的增长潜力;其次,当前“犬类经济”的发展趋势是高端化、品质化的,其主要消费人群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这类人群的购买力相对较高,也愿意为自己的爱犬进行高端化消费。
虽然围绕犬类消费的服务相较以前更加完善,但乱象仍频发。
除了卖患病犬外,当前市场还存在犬“以杂充纯”;犬口粮以次充好,靠添加剂增加食物口感香味;犬类医院证件不齐备、肆意“宰客”、过度医疗;犬类商家夸大护理效果,提高售价;犬类保险赔付率低、覆盖的医院较少等问题。据报告显示,食品和医疗是犬类消费纠纷的高发领域;实体店是消费纠纷的高发区;质量问题是引发消费纠纷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犬类经济”尚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就有了很多滥竽充数的从业者,使行业发展良莠不齐,甚至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导致事故率增加。希望有关部门严查从业资质,确保犬的安全和从业者的专业性。
当前犬类市场缺乏主要的市场标准,需要的是核心的标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将“犬类经济”发展起来。
至于如何规避上述风险,从自身品牌来说,要求其工作人员既要满足专业基础素养,取得相关执业资质,还要具备“爱心、耐心、专心”三个原则。
总体上看,“犬类经济”未来增长确定性极强,这是市场公认的。考虑到目前国内市场较为分散,本土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同时快速拓展经营品类、渠道与产能,做到真正地为犬思考,将“拟人化”服务更加细致地发展下去,以期加快抢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