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雅
益阳南县位于湖南北隅,属洞庭湖中心区,是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湖区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南县人多是江西、湖北等地迁徙的“移民”,以聪颖朴实、拼搏肯干而闻名,素有洞庭湖平原“犹太人”之称。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后,不同的文化、习俗趋向融合、生长,在长年累月的劳作、生活中,将各地方言、舞蹈、山歌、小调等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文艺形式——南县地花鼓。
南县地花鼓自兴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征深深扎根在民间的土壤之中。2011年,南县地花鼓被成功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既是一本活态的百科全书,又是一个有着历史沉淀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了南县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湘人文精神的重要窗口。
南县地花鼓表演形式包括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地花鼓,其中流传较广的主要为前三种,后两种濒临失传。
对子地花鼓又称单花鼓,是地花鼓的早期形式,通常由两名男演员扮一旦一丑。小丑会在鼻子和两眼间各化一道白,类似“小”字,所以也称“小花脸”,也有在额头和鼻梁交界处画上三道白的“三花脸”,一般头戴草帽蒂子,手持花扇,身穿蓝色或黑色服饰,表演时多走“矮子步”。小旦则一般化粉色装扮,梳“仙头”或“粑粑头”、插红色、黄色发饰,扎麻花辫,手拿红帕,身穿彩色衣裤,表演时走碎步。演出内容多为日常劳动、生活、爱情趣事,小丑以“半矮步”绕小旦转圈,幽默风趣,表演场地可以小至一张八仙桌,也可宽至广场。常以《十二月望郎》《采茶调》《送财歌》等曲调玩“套子”,转“窝子”。
竹马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盛行的马戏团表演糅合发展而成,增加了一位手持马鞭、腰跨竹马的武士,通常由女演员扮演,与丑角、旦角穿插表演走“8”字,挽云手,多演唱增福添寿之类的祝词,竹马由竹篾编织骨架,装饰上多种颜色的布或糊纸,多时有十匹马,有时还增加会翻筋斗的马夫,场面英武。
围龙地花鼓是对子地花鼓和舞龙围龙的舞蹈扩充,场面庞大,表演人数较多,由草龙或布龙围起,配合地花鼓表演,道具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十一节或十三节,表演出“戏珠”“起井”“盘柱”“顶蝴蝶”“睡罗汉”等造型,地花鼓表演丑旦进门唱“送财”,出门唱“辞东”,娱乐的同时更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蚌壳地花鼓通常旦角由女演员扮演,丑角由男演员扮演。旦角站立于竹制蚌壳中手持蚌壳作开合表演;丑角则扮成渔夫或鹬鸟,模仿渔夫捉蚌或鹬蚌相争的场面,只有音乐伴奏,无唱腔,节奏轻快,诙谐幽默。
板凳地花鼓为龙舞的一种,通常由丑旦两人表演,板凳用布或稻草装饰成龙的形象,围板凳演唱,有时也手持板凳作龙头或龙尾舞动,渲染喜庆气氛,场面热闹。
南县地花鼓是作为传统民间舞蹈形式申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名优秀的地花鼓演员不仅要能演唱出特色曲调,更要能够灵活运用手、眼、身、法、步等舞蹈动作来进行表演,刻画出戏剧人物形象及性格。
地花鼓的动作灵感来自多方面,劳动动作、生活动作、飞禽走兽、武术动作等都是其创意来源。比如“妇女洗纱”“锄草”“划船步”就是来自日常田间地头干活的场景,“妇女洗纱”通常女演员一手挽扇,一手作洗纱状;又比如“妇女梳头”“照扇”“单关门”则是对生活动作的提炼;再比如“鲤鱼摆尾”“老鹰展翅”“兔儿望月”等则是模拟飞禽走兽的形象;“抱石”“开弓”等则是吸收的民间武术动作规律。
地花鼓的舞蹈动作分为“套子”和“窝子”。“套子”一般指单个的舞蹈动作,常用花扇或手帕作为道具,可作为单独基础动作训练,亦可加入作品中表演;“窝子”则是由两个以上的动作组合而成的表演程式,路线和位置讲究严格的对称。其中,“矮子步”是丑角常用的步法,上身保持直立,下身则是半蹲状态下行走;旦角则双眼带媚,扭胯舞扇,结合小步,体态婀娜多姿。
地花鼓非常注重演员面部表情的多样性,要求能灵活运用眼、耳、口、鼻表达角色特征,眼神包括笑眼、留情眼、回忆眼、冷眼等;鼻部有皱鼻、哄鼻等;嘴部有啄嘴、歪嘴等,通过面部的表情变化生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
地花鼓的基础手势有柳叶掌、兰花手、佛手、钩子手、雅鹊口手、钩镰手;基础步法有便步、纵步、三步半、俏步、矮丁字步、绞步、十字步、退步、云步、矮桩步。
常用花扇“套子”有单挽花慢板、团扇快板、云步单挽花、俏步单挽花、雪花盖顶、滚膀、下荷花、上荷花、打扇、双推磨、罩扇、双挽花等。
常用花扇“窝子”有云手抱扇挽花、滚膀绞扇、小五花盖顶、罩扇转圈摆扇、单挽花上步翻身、扫扇、下荷花双花吐艳、罩扇圈子等。
南县地花鼓虽是一种以舞蹈为主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但音乐是其重要辅助和烘托,离开了音乐,地花鼓难以成立。传统的地花鼓音乐是在吸收了山歌、小调、劳动号子等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旋律、调式、结构等方面特色鲜明。
南县地花鼓曲牌丰富,传统作品中常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常用曲牌有《送财歌》《望郎调》《看姐》《十二月绣球》《道私情》等,多以徵调式为主,羽调式、商调式次之。往往一个曲牌可以有多重呈现方式,例如《送财歌》既有12段的版本,也有4段和3段的版本。
南县地花鼓的音乐结构既有单曲牌体结构也有将几个曲牌连缀结合而成的联曲体结构。单乐段结构通常在四句基础上加入插句和重句,一般叙事性段落常用此种形式,可反复多次构成一首乐曲,便于传唱的同时也给演员留出创作空间;联曲体则将几个相似的曲牌融合,表现内容更为丰满、完整。
调式方面,根据入选由南县文化馆出版的《南县地花鼓曲谱选》中的曲调来看,徵调式几乎贯穿了南县地花鼓的曲牌,如《看姐》《十二月望郎》,羽调、商调、宫调次之。同时,在此基础上,地花鼓音乐也有一些调性上的色彩变化,如同宫系统调式交替、不同宫的暂转调等。
南县地花鼓唱腔以川调、打锣腔、民歌小调三种较为常见。其中,川调又分为单川调和双川调,单川调与沅、澧一带的[正宫调]密切相关,[西湖调]则是[正宫调]在西洞庭湖一带的变体;双川调则是以湘中羽调式民歌作为素材,逐渐演变为弦子腔,山野味浓厚,同时也是南县地花鼓中最为常见的曲体腔调。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传承人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递者和承载者,他们以精湛的技艺,超人的才智传递着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他们是各类民间文化延续发展的关键,是活的字典。
赵长生(1911年-1997年),男,出生于南县益智乡白鹤堂(今百合堂),南县围龙地花鼓第一代传承人,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年幼时对地花鼓着迷,常跟随班子四处演出,扮旦角、丑角,曾拜余菊生为师,天赋加努力,使他的在戏台上声名大噪,后成为湘北地花鼓名角,同时为南县地花鼓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松培(1942年-2006年),男,南县竹马地花鼓第八代传承人,湖南省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南县文化馆馆长。1955年9月进入南县戏剧团学艺,师从赵长生、何炳生、杨梓贵等老师,主攻丑行,兼旦、净、末等行当,同时能编、会导,七八十年代的小型花鼓戏《任务》《三毛看水》皆出自他手,并出版了戏曲专著、诗歌、小说等。2005年退休后也积极参与到地花鼓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走访了民间艺人百余人次,为南县地花鼓成功申报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做出了重大贡献。
杨梓贵,男,1932年生于湖南宁乡,南县对子地花鼓第七代传承人。1943年跟随李政文师父学习地花鼓,1950年进入湘宁剧团,1955年转入华容县花鼓戏剧团,1959年更名为南县花鼓剧团,擅长丑、净行当,先后在《生死牌》《八百里洞庭》《秦香莲》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同时培养了刘松培、李健吾、刘小芳等一批优秀的花鼓表演人才。近年来,老先生虽年事已高但仍经常下基层去教学地花鼓,2014年认定为省级传承人。
李健吾,男,1945年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系对子地花鼓第八代传承人,南县戏剧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南县文联委员。1959年进入南县地花鼓剧团学艺,师从杨梓贵、朱有才等老师代表作《十二月望郎》《看姐》《道私情》等,1989-1995年先后获省级、国家级“育花奖”。2005年退休后,积极推动南县地花鼓传承与发展,收集、拍摄地花鼓影视资料、建立培训基地,经过多方努力,帮助南县地花鼓2006年顺利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参与编写《南县地花鼓基础教材》,2012年成立南县地花鼓艺术研究会。
刘运清,女,1938年出生于梨园世家,1952年进入湘宁剧团,师从刘寄明老师,系对子地花鼓第七代传承人,代表作《十二月望郎》《道私情》《看姐》等。1979年进入南县花鼓戏剧团,1988年退休,她与老伴杨梓贵先生对南县地花鼓传承倾注全力,培养了多名地花鼓表演人才。
目前,南县有春桃地花鼓演艺有限公司、金声花鼓戏演艺有限公司、南县地花鼓艺术团、南县青年花鼓戏剧团等民间职业剧团30个,重点扶持的地花鼓艺术专业演员有120人。县文化部门组织编写了《南县地花鼓基础教材》,设立了南县地花鼓培训基地,出版了《南县地花鼓》学术刊物,同时也积极举办“南县地花鼓艺术节”及广场舞大赛等。但领军人物年事已高,新作品的缺乏以及现代文化的冲击等都使得地花鼓的发展与传承面临极大挑战。
关于南县地花鼓的保护策略可分为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静态保护是把与南县地花鼓相关的各类人、事、物等进行立体的描写,从各方面去记录、拍摄,建立数据库,传至后代。同时,将收集到的地花鼓相关物件,如服装、道具、乐器、曲谱等收藏至博物馆中,即“博物馆式保护”,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南县文化馆中进行。
动态保护则是将南县地花鼓中不适合当代的元素加以改造,将历史-现状-未来综合考察,通过新旧元素的重组使其注入新的活力,适应当代观众的需要。首先,加强对南县地花鼓新剧本的创作扶持。“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剧本不丰满,戏曲也会索然无味,地花鼓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丢掉不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某些桥段,创作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内容,做到雅俗共赏。其次,加大对地花鼓音乐的创作支持。以往单一的音乐形式可能已满足不了审美逐渐提高的现代观众需求,因此加入其他音乐艺术门类的音乐特色来丰富地花鼓的音乐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再次,强化演员培训的重要性。演员的舞台表演是整个戏剧过程的中心,他的表演状态直接影响到整场演出的成败,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花鼓演员不仅要掌握“唱、念、做、打”的基本功,更要练就几项颇有难度的“绝活”。
同时,开发多层次的传承渠道使动态保护上升为动态传承,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如通过产业运作和商品化经营的方式开发新市场,类似《印象·刘三姐》《炭河千古情》运作模式,又或者通过现代新媒体平台扩大其传播、影响范围等。
南县地花鼓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已经是一个重大胜利,但如何使其真正成为地方文化名片、艺术品牌、“活态化”的传承发展是需要接下来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