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筝陕西流派声腔的源与流
——从“秦筝归秦”音乐会曲目看秦筝流派的艺术创作

2022-09-26 08:20文/徐
乐器 2022年9期
关键词:周延流派古筝

文/徐 旭

2022年8月10日,“秦筝归秦——纪念秦筝陕西流派领军人周延甲先生音乐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音乐厅隆重举行。这是该系列纪念音乐会的第二场,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场。本次音乐会则是对周延甲先生一生学术成果、艺术创作、培育人才和秦筝陕西流派艺术道路的总结和展望。

回首2009年召开的“秦筝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周延甲先生还带领诸多秦筝传人以各种表演形式来呈现其经典代表曲目,周先生精神矍铄,在台上倾情演奏,率领中、青几代秦筝人同台,此情此景让人至今难忘!相隔十余载,再次举办纪念周延甲先生音乐会,只是斯人已逝,筝韵尤在。

笔者作为新时代秦筝陕西流派的传承人,亲历了本次演出的台前幕后,在众多秦筝演奏家身上感受到了溢于言表的秦筝艺术魅力,并有感而发。周延甲先生在“秦筝归秦”的艺术流派中对源的探索、对流的践行,为秦筝艺术流派打下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扎实基础;其二,作为教育家、演奏家的周延甲先生的艺术深耕,创造性的发展,推动了秦筝陕西流派的勃兴,并形成了家族化传承、人才辈出、作品层出不穷,将传统艺术成功融合到高等艺术教育体制;周先生精益求精、白首不渝,不断探索创新的个人艺术魅力,引领秦筝艺术家们在创新中恪守初心,持之以恒,最终为“秦筝归秦”艺术梦想不断绵延。作为秦筝艺术的传承者,笔者通过对音乐会演出曲目的回顾与深度剖析,对秦筝陕西流派的源与流,以管窥蠡测。

一、从“秦筝归秦”到“真秦之声”:逐本溯源集传统中精华

在正式演出开始之前,周延甲教授的家人,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周望教授和周展教授主持了其代表性著述《‘快耳人生’秦筝行——周延甲音乐文集》的首发式;以及周延甲先生的后人将其生前所写的曲谱集和部分著作手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的相关活动。此书收录了周延甲先生一生重要的论文30篇,并收录了其演艺活动、社会活动的相关记录,以及部分对周延甲秦筝艺术深度评价的学术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周先生对于秦筝的源流、历史、作品、技法以及纪念秦筝领域先辈、同侪等内容,还包括对周延甲先生在秦筝艺术发展历史中的贡献和地位的评价。几乎所有的篇章的核心的概念,即是围绕“秦筝归秦”而展开的。

根据对诸多文献的考证,周延甲先生早在1957年便开创性地提出的“秦筝归秦”的理念①,之后在其所著《古筝迷胡曲集》正式呈现为书面文字②。“秦筝归秦”的提出毋庸置疑是秦筝得以继续蓬勃发展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这一观点始于周先生对20世纪50年代陕西地区院团与民间无人弹筝、少有识筝的现状所提出的疑惑:“‘秦筝’既始于‘秦’,但‘秦’今不见或少见,此不能不为奇也!”这一观点在周先生的大量秦筝文献的整理和溯源工作中有很多表述。通过整理对有据可查的各种历史资料,周延甲提出了“秦筝应为筝的原生态”,而“秦筝”如何不止于概念上的 “归秦”,而是从音乐的意义上真正地奏响“真秦之声”。之后,周先生创作了大量的秦筝作品,充分展现了陕西地方的文化底蕴和声腔特色,以多样化的融合方式逐步形成了陕西筝派早期的经典之作,让“真秦之声”再次问世。

在本次音乐会上,由周望、王中山、张晓红和周展四位古筝名家演奏的《秦桑曲》,就是周延甲先生在1979年创作完成的最具代表性的秦筝作品。该作品取材于李白的五言诗《春思》和《秋思》,大量应用了陕西关中地区的戏曲音乐“碗碗腔”,乐曲首尾突出“欢音”调式,主体为“苦音”调式,具备了细腻深情、婉转低徊的特点。《秦桑曲》在四位古筝名家的演绎之下,让人恍若置身三秦大地,感受着慷慨悲歌之士的悲苦之情与激昂之声。这首堪为周先生的巅峰之作也在演奏中寄托了其子女,周展、周望两位教授深切的怀念,从铿锵有力的琴声中道出对秦筝艺术矢志不渝的决心。

如果说《秦桑曲》代表了周延甲先生开秦筝艺术创新之先河,打通了“秦筝归秦”的源与流之间的隔阂,那么后续一系列的秦筝作品则是对这条艺术道路的不断创新。由周氏秦筝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周本立和周思含分别演奏的《姜女泪》和《道情》就更加充分呈现了秦筝音乐的独有特色。

从取材来看,《姜女泪》取材于唐代张祜所作《听筝》诗,流露出“孟姜女哭长城”之意蕴③。周先生精选了迷胡音乐中的慢、快、过门等长城调门,融合连缀之后,把孟姜女内心的悲怨苦楚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道情》一曲则得益于陕北民间“道情”艺术的启发,结合《说道情》《哭道情》《亮板道情》等曲牌,以按颤和按滑等演奏方式来表达情之所至、念之所苦、娓娓道来的意境。

从演奏来看,周本立的演奏时而深情婉转,时而凄凉低沉,仿佛再现了善良的孟姜女面对茫茫无尽的长城宣泄着愤懑哀伤的心绪。

除了这些作品之外,音乐会上还有芮义蓉演奏的《凄凉曲》、畅响筝乐团演奏的《百花引》和百花引筝乐团演奏的《倾杯情》等作品,都是周延甲先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创作作品。《凄凉曲》亦取材迷胡调,全曲听来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呜呜,道不尽人生崎岖多坎坷;《百花引》将迷胡和碗碗腔杂糅,展现春景当思、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以大开大合的欢快节奏让人不禁畅快淋漓;《倾杯情》则在更加颗粒感的节奏之中,营造了“酒逢知己千杯少、长安鼓乐须尽欢”的场景。笔者也有幸参演了《倾杯情》的合奏,在与其他十五位青年艺术家的共同演绎中,大家始终保持整齐划一地运用八度快速弹奏和大指按弦,充分发挥了秦筝按滑的技法特点。

综上,这一阶段的作品旋律较为淳朴,充分借鉴传统演奏技法,融汇了不同流派的风格而宣“真秦之音”。大量陕西风格作品的创作不仅实现了在“秦筝归秦”指导下的对秦地之声的追溯,而且还通过从“声乐性、声腔化”的角度④对秦筝作品细心雕琢,实现了秦筝作品逐步受到艺术领域和大众的青睐,可谓古有“楚风”之兴,今见“秦风”之扬。

二、从传统艺术到现代学科: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与勃兴

2017年周延甲先生获得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筝”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秦筝艺术除了周延甲先生倾一生之心血,在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上披肝沥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与勃兴。音乐学家王英睿认为,追溯古筝流派发展的雏形,皆逐步形成于民间艺人相互交流之后,按照地域风格逐步形成了流派的“印记”,而后经过不同风格古筝艺术家群体的不断壮大以及作品的不断丰富,最终形成了流派⑤。而秦筝陕西流派虽然经历断层、发端较晚,却仍旧通过追寻到“秦筝归秦”的理论文化“印记”,几代人数十年的耕耘,秦筝作品大量的产出,并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最终自成一格。毋宁说,秦筝艺术在实践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流派,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其学院化发展的路径堪称一个“学派”。

陕西流派的复兴自当归功于老一辈古筝艺术家、理论家的耕耘和付出,包括周延甲、曲云、樊艺凤、魏群、焦文彬、薛莲、雷华等发表的论文;也包含了大量的陕西流派的作品的不断推出,如曲云创作的《香山射鼓》、魏军创作的《乡音》、周煜国创作的《乡韵》、饶余燕创作的《黄陵随想》等。正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吴玉霞教授所言:“周延甲先生的丰硕教学成果、音乐作品、学术论著、人文观念、艺术品格不断引领筝乐艺术发展”⑥。周延甲先生不仅是秦筝艺术复兴道路上的践行者,也是该艺术复兴蓝图的绘图人。他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艺术胸怀为秦筝艺术之路奠定了发展的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前赴后继地投入秦筝艺术,陕西流派逐步从复兴阶段走向了勃兴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周延甲先生已经育才成千,桃李天下;秦筝艺术的教育也突破了地域性,逐步实现了全国的普及。如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每年都培养了大量青年秦筝艺术家。以中央音乐学院的周望教授为例,在提升表演技巧方面,她在继承家学的基础上,将现代古筝演奏技法与秦筝作品之间进一步更完美的融合,极大地增强了秦筝作品的表现力。通过创新教法育才,她在中央音乐学院逐步建立了一套更加系统化的秦筝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在读期间不断积累技术储备,并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多可以参与实践与展示的舞台,如各类古筝表演比赛、国内巡演、国际交流等,让他们在熟悉古筝技艺的同时,增强舞台历练。一批又一批古筝界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如参加本次音乐会的苏畅副教授、程皓如博士已经荣获全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称号,尚靖雅曾经尝试将古筝与京剧表演有机融合,并举办多场独具特色的音乐会。此外,随着大量有关秦筝陕西流派、秦筝作品的学术研究连篇累牍地发表,“秦筝学派”已初具规模。

从传统到现代,秦筝作品的艺术创作必将与时代紧密相连,在创作手段、演奏技法上突出提示的特色。催生了一批更具创新性的作品。这些作品演奏风格形式多样,包含了独奏、重奏、合奏、筝与乐队配合完成的大型乐曲等,并引入了诸如“摇指”等技法强化了筝对于陕西风格的表现力。

在本次音乐会上,这类作品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例如,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程皓如博士演奏了周展老师创作的《秦土情》,此曲结合了秦腔和碗碗腔的音乐元素,凄凉婉转的旋律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比之传统的秦筝作品,《秦土情》更加大气磅礴,更容易带动听者的思绪。程皓如的演奏可谓气韵合一,一气呵成,唤起了人们怀乡的情愫,也唤起了所有艺术家们对于周延甲先生的怀念之情,两情交织,故土茫茫,故人牵肠。

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奏家尚靖雅演绎的由黄枕宇⑦教授和周延甲先生共同创作的《新翻罗江怨》也颇具特色。此曲源于陕西眉户曲牌“罗江怨”,主题来自于眉户传统曲目《刺目劝学》。通过古筝的演奏来表现戏曲声腔殊为不易,她通过运用左手大指交替按弦和右手大指双托双劈的技法,注重旋律上适当的“撤”与“催”,使优美的旋律余韵延长、情绪延伸。整场音乐会展现了秦筝学派兴旺之气,证明了秦筝陕西流派传人们的卓越成就。

秦筝陕西流派的复兴与勃兴昭示了周延甲教授之后“秦筝代有人才出,真秦之声誉中华”的发展节奏,但周延甲先生和后辈们并未安于现状,而是继续厚积薄发,勇于创新。

三、从民间艺术走向世界舞台:秦筝作品交响化的探索

在此次音乐会上,由黄枕宇教授创作的《独凭阑》便是典型的创新探索型作品。此曲是 2018年为陕西秦筝学会成立35周年而创作的委约作品。作者完成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音乐元素相融合的尝试与探索,浓郁的秦筝之传统韵味与西方丰富的和声、调性变化之间的对比与融合,弦乐四重奏与古筝的配合相得益彰,让观众耳目一新。

还有周展教授改编周延甲先生1964年创作的《白桐曲》,2015年再次问世之后,也成为秦筝艺术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的代表性曲目。正如本次音乐会著名古筝演奏家苏畅的感言:“《白桐曲》反映了为纪念焦裕禄同志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精神的感怀,这种时代精神也感染着我;而在演奏的同时,我又满怀对周延甲先生的感恩之心,这是一种双重感恩的心情,一种饮水思源的心情”⑧。可见,在秦筝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创新与守正并行不悖。

新时代下,留给秦筝艺术的还是不断创新的永恒话题,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不同的是,国乐艺术在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语境下,如何守正同时兼具创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是摆在这一代秦筝人面前的共同问题。令人欣慰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新作品不断问世,如《望秦川》《云裳诉》《独凭阑》等。在演奏形式上也尝试更加多样化的风格,如与西洋乐器的合奏、与其他民族乐器的重奏,以及与交响乐队协奏的探索。在人才培养上,青年秦筝艺术家苏畅组建了“畅响”筝乐团,形成了第四代秦筝传人的乐团式培养模式。不拘一格是秦筝艺术持续发展的新气象、新特征,与时俱进更是秦筝艺术一贯坚守的优良传统。

周延甲常常教导学生“筝乃仁智之器”,古筝艺术家亦当涵育自身的“仁智”气质,应全身心投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使命之中,坚持筝乃“仁智之器”古训,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作为周望教授的学生,虽然已经从教多年,却常思恩师之教诲,铭记周延甲教授之精神,以“仁智”之气为准则,笃行发扬秦筝流派之重任。一方面对秦筝作品从地域文化渊源、声腔化的形态等角度继续深研,践履“秦筝归秦”的真意;另一方面则不断为秦筝陕西流派培养人才,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秦筝艺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歌呼呜呜,秦声不止。吾辈求索,念念不忘。”M

注释:

①王珣:《“秦筝归秦”引领陕西筝乐的复兴之路:写在“秦筝学术论坛”暨“周延甲作品音乐会”之际》,《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76-79。

②李宜洺:《延“绝调”秦声 甲天下秦筝——缅怀秦筝泰斗周延甲教授》,《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130-134。

③周延甲:《<秦桑曲><姜女泪>创作札记》,《‘快耳人生’秦筝行——周延甲音乐文集》,2021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④钱茸:《试谈陕西筝的学术地位:兼谈周延甲先生的独特贡献》,《民族音乐》2010年第5期,44-45。

⑤王英睿:《秦筝当代发展一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0-18。

⑥引自吴玉霞教授在本次音乐会上的视频致辞。

⑦黄枕宇教授是周延甲教授的女婿、周望教授的丈夫,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⑧引自音乐会现场苏畅老师访谈记录(SC20220810)

猜你喜欢
周延流派古筝
周延《虞原璩江心寺诗》
大山里种幸福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赵建忠《红学流派批评史论》序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下)
第一次弹古筝
关于戏曲流派概念及推出新流派的思考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论京剧表演新流派的创立
第一次弹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