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管埙乐共潮生 古器华庭展新声
——刘宽忍的笛埙艺术境界

2022-09-26 08:20文/宁
乐器 2022年9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文化

文/宁 汐

在中国民族器乐历史进程中,笛、埙是最早见诸于考古与文献中的两种乐器实物,河南贾湖骨笛距今九千年至七千八百年,辽宁朝阳兴隆洼文化石埙距今八千余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无孔埙距今七千余年,西安半坡有孔埙距今六千余年。笛埙艺术实践一直延绵至今,承载并延续了中国古乐的文脉,甚至为华夏文明的远古断代工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李学勤语),尤其是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形制演变和演奏鉴赏都存有文献记载,“坤为埙”(《风俗通·声音》),“伏羲氏丝桑为瑟,灼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西晋]王嘉《拾遗记》),埙被用作乾坤之“坤”,并与琴一起在礼乐之兴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而知它在古代社会中的功能之重。因此,探寻笛埙的历史发展,比较可以管窥华夏音乐文化的历史踪迹,还可以发掘民族器乐在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价值,为复兴民族文化自信而做精微探索。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刘宽忍教授就是致力于笛埙艺术的文化探索者、坚守者、传承者,他在表演艺术实践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古器新声,发行了多张专辑;他还深入到创作与研究领域,从而以其多元综合的贡献而发扬光大了民族吹管艺术,为笛埙文化的传承推广贡献卓著,将古老乐器的新面貌展现在新时代的文化空间中,以一己之力而尽展笛埙乐芳华。

实践:在秦吟的气韵里扬鞭催马

以乔建中的音乐地理学和费孝通的“乡土文化学”的理论来看,刘宽忍的音乐艺术发展之路与其出身之地蒲城和成长之地西安不无关系。蒲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民风淳朴,乐风醇厚,那里是他幼年开始学习民族器乐二胡演奏的文化之源。他出身书香门第,受父亲的影响而学习二胡,蒲城的尚武之风还培养了他自幼习武的爱好。厚重的文化历史与朴实的乡风民俗使他的学习一直脚踏实地。幼年的二胡演奏实践则为其音准的训练、地域风格与音乐意境的感知构建了实践的根基,良好的音乐线条感、韵律感的养成为其吹管乐技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宽忍的竹笛演奏艺术注重音乐线条和审美气韵,这与他在中国拉弦乐上的柔滑声线训练不无关系。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后,刘宽忍的专业是竹笛,在元修和、梁欣的指导下,他扎实地锤炼了吹奏技艺的基本功,还形成了艺术视野的开放观念。突破院墙的束缚,他在经过学院派技艺实训之后,又追随赵松庭学习南派笛艺,为其秀丽婉转的气韵融会了技艺;他还研习北派笛子技艺,如冯子存的《喜相逢》、刘管乐的《荫中鸟》等经典,又使他的笛艺中增添了硬朗风骨,这些外延的学习也是其开放学术视野之体现。

应时而动,顺势而发,是刘宽忍艺术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一,他将每个时代特有的思潮及时容纳。刘宽忍进行专业学习阶段(1977-1987),正是改革开放萌发新潮的民乐美好时代,秦派民乐开始彰显出特有的风味,不仅有竹笛,二胡、古筝、唢呐,甚至古琴,都是刘宽忍艺术实践的物化音乐载体,他也坦言古琴演奏中的技法与音响观念,使他的吹管乐受到了启发。他以弄潮儿的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出新、出彩,并以秦文化的厚重为内在源泉,视野宽宏,实践广播,从而使其笛乐演奏的气度“宏阔雄远”(乔建中语)。

著名音乐学家乔建中教授对刘宽忍的竹笛演奏赞赏有加,表现在技艺、音色、音质上则有“大气”之美。这除了与他注重技艺的锤炼有关,还与他居于关中的地理区位文化有关,因为关中文化自古就有“力量与气势”,它内含于民俗民风、音乐戏剧之中,刘宽忍在长时间的文化浸染与熏陶中而逐渐融入到笛埙表演艺术之中,其音乐演奏实践不经意间融入“张力”与“气度”。如:他演奏的《秦吟》就在游丝绵延的旋律之中蕴涵有音乐张力,他善于在演奏中运用关中音乐气韵中的悲叹音调,并以吟腔而成的线条去呈现厚重雄浑的质感。

刘宽忍演奏实践中始终喜好美妙线条与丰富音响的显现,这是他的传统音乐审美观之体现,这就使其笛乐喜好营造细腻而富有韵味的音乐意境。在技法的探索中,他注重歌唱性旋律的表现而由此进行线条的构建,并以二胡的拉弦、古琴弹拨中的吟揉手法而丰富吹管乐的音响色彩变化。在传统经典的发扬上,他演奏的《春到湘江》《姑苏行》《鹧鸪飞》等南方风格笛曲,注重音乐线条的淡雅秀丽,演奏《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喜相逢》《帕米尔的春天》《牧笛》《秦吟》等北方风格的笛曲,则会注重音乐内在张力的附加,在突出吐、垛、花、滑等奏法的基础上展现北派笛艺风格。作为学院派的笛家,他的演奏技术注重深层次审美意象与外在形式的协同发展,而注重纵深意境的诠释,是他在能力上的强调,也是其实践注重纵深发展的观念之使然。

作为中国吹管乐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刘宽忍的笛乐在专业发展的起点上很高,再加上各方名师不断的技艺训练,由此而形成其演奏的“综合实力”。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旺盛发展态势的见证者,他很好地借力发力,不断探索出西北笛乐的新境界。他广采民间的南北派笛艺为其所用,尤在秦派笛艺上创新发展,他的《秦吟》笛声幽咽,舒展悠长,展现了现代秦声笛乐的新篇章。作为原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是中国当代竹笛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尤其对传统音乐美韵的坚守,使他将地域性风格的笛曲推进到新时代。

专业:在埙乐的土风中风竹远行

永不满足是刘宽忍创新发展专业之使然,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向更具挑战的、少有人问津的古埙演奏艺术扩展。他的演奏艺术深入人心,甚至打动了著名文学家贾平凹先生,后者有感于其埙曲《遐思》启发而创作出了文学经典《废都》。其实,刘宽忍进入埙乐领域时,正是它的发展低谷期。虽然有曹正、王其书、张荣华等人注意到埙乐的魅力与价值,但多因倾力不多而使其发展有限。刘宽忍在继承中发现了埙乐更为深广的艺术空间,在发展中融入新声,他首先在埙曲创编上倾注心力,并在乐器的研制上与张荣华而协同创新发展,从而为其演奏铺垫了物化载体,为其艺术表现力的不同凡响而奠定基础。

与指挥家阎惠昌

持续发力,创新不断,使他在埙乐上不断超越自己,也很快吸引了各界的关注。他的埙乐艺术频繁地出现在央视的“风华国乐”专题节目中,这一重磅推介是同类乐器中难得的待遇!而他于2011年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埙乐专场音乐会,是埙乐演出从未有过的高规格。名家云集,使埙乐的关注度骤增,音乐会参演的有民乐指挥家阎惠昌、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古筝演奏家王中山、琵琶演奏家张强等民族器乐名家;形式上灵活多样,各美其美,独奏、重奏、协奏等体裁集中汇集,演出现场盛况空前。随后由文化部主持召开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更是埙乐领域的“独一档”,参研名家可谓空前绝后。主持人是著名文艺理论家、时任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研讨会上发言的有刘文金、鲁日融、阎惠昌、程大兆、左青、张殿英、刘峪升、于庆新、杨红、倪志杰、张荣华、翟桂梅、余华青、齐雅丽等。著名导演左青先生对音乐会在埙特色上的挖掘与发展发出感叹,没想到他在音乐会曲目的选择、形式上的发展有那么多的令人意想不到:“埙音乐会确实不同凡响,这可能在埙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很有创意!”

与古琴演奏家李祥霆

纵观刘宽忍对埙乐艺术的探索,在其三十余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征程中,他将这一贾平凹誉之为最具“地气”的民族乐器在音乐的现代形式与色彩空间上推展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与艺术层次,大量形式多样的埙乐推出,改变了人民大众对这一乐器固有的印象,也由此改变了乐器施展的空间,就像当年刘天华把二胡从民间戏曲的伴奏乐器而推进到大学的课程之中,刘宽忍先生也将埙艺术带进高校,甚至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经他之手,埙乐从黄土地走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风华国乐”,走向了世界爱乐者的面前,走进了国内外华人的心里。

学术:在演创研上做整体化精进

从学术层面理性地分析,刘宽忍将埙乐带进新的艺术世界是基于其学术空间的探索与营造,在演奏、创作、理论研究的三维空间同时推进,一体化建构,并根据当代艺术发展之需而绽放出埙乐新时代风采,为其进入更大的音乐舞台和更大的文化空间创造条件。

在埙乐演奏上,刘宽忍除了在各类音乐舞台上亲身实践外,还发行有《废都——刘宽忍贾平凹埙乐专辑》《闻埙》《秦吟》《知音》等专辑,已让更多的乐迷领略其埙乐美韵。他演奏的代表作《风竹》《土风》《坐望》《古渡秋》《如莲》《夜行》《满庭芳》《远行》《秦吟》等,已在大众与学界产生深远影响,《别亦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叹香菱》《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改编曲更是成为大众休闲的佳品,一改埙乐幽怨、哀婉的低落情绪俗套,拉进了它与人民文化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打开了多样的审美情趣世界。

在埙曲的创作改编上,加强现代性新探索,使其不仅在现代独奏曲上不断出新篇,还探索室内乐、协奏乐的多种现代新形式,他除了自己创编外,还约请饶余燕、梁欣、刘森、程大兆、张晓峰、张延武、郭洪钧、郝维亚、张列等名家创编新曲,开发了埙乐的现代发展空间,像随想曲《寤寐之间》、协奏曲《远行》、室内乐《如莲》《风竹》《土风》《遐想》等,都给人以全新的音色音响,发展了埙乐的抒情、叙事、戏剧的音乐空间,由他推动而使埙乐发展至蔚为大观,学术性的创作与大众化的改编协同推进。

在理论研究方面,刘宽忍是从高校走出来的音乐家,他深知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作为学科发展,埙乐教材建设所需的曲、论和演奏法的理论总结,都由他推动而生根开花。他所编著的《埙曲精选》,已成为普及度较高的民族器乐教材;所探研的埙乐理论,因他的多方力量汇集而凝为多美荟萃的局面。由“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发行的《中国埙谱》《中国埙演奏技法》《中国埙乐文化史》《中国埙乐名家》《中国制埙艺术》等,已成为近年来民族器乐领域“现象级”的新景观。如今的刘宽忍教授还深入研究生教学之中,在西安音乐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等校的教研中成绩斐然,桃李遍天下。

在埙乐传承和社会化推广方面,他除了亲身实践外,还组建各种形式的乐团、重奏组合,尤其像中央音乐学院“龙之吟”笛埙乐团的大量实践,更是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反响。他在埙乐的研究型发展上的积极推进,使得中国埙乐文化建构了新的历史局面。而他也由单纯的“华夏吹埙第一人”变为“中国埙乐文化传承人”,是当代中国埙乐艺术领域标志性的人物。

结语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令人感佩的是,正是由于刘宽忍先生在中国笛埙音乐上的不断探索、持续奉献,才让更多的人民大众逐渐见识到笛埙多样的艺术境界。“叨承礼乐为家世,欲以讴歌寄快文。”勇立笛埙音乐的潮头,引领新时代文化的创造性发展,集合传统“中和”之美,刘宽忍先生以现代化的新姿而将笛埙艺术推进华庭,发展新声,显现古乐新韵。M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音乐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