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雨澄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0)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条件与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1]研究者观察到,进行集体绘画教学活动时,主班教师组织的绘画教学活动质量明显优于其他教师,幼儿绘画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也较高。而职前教师作为班级实习教师,由于教学经验较少,在组织活动时常常畏首畏尾,导致课堂秩序不好,幼儿呈现出的作品也不佳。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借鉴Deci等人的量表,并结合本国国情及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讨论了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特点及影响等方面,但其研究对象都为教师群体,对个案的针对性讨论与分析较少。本研究通过描述某幼儿园实习教师A在幼儿主题绘画活动中自主支持行为的现状,分析其自主支持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总结其自主支持行为的特点,进而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其有效地提升自主支持行为的质量,并给学前教育工作者以参考。
考虑研究数据收集的便利性,研究者将研究现场确定为桂林市X幼儿园某中班。研究对象为该班的实习教师A教师。
1.观察法
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即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在A教师组织绘画教学活动时对其自主支持行为进行观察并记录。为了能更真实还原活动现场,研究者在经过A教师同意后对活动进行了全程录像。
2.访谈法
本研究根据研究主题采取无结构型访谈方法,研究者对集体教学活动观察结束后,随机询问教师对教学过程中自主支持具体行为的理解、看法等。[2]研究者在询问之前征求A教师的同意,对谈话进行录音,以方便后续研究。
本研究主要参考了Deci等人对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界定,并结合实际编制了教师自主支持行为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表中有十项观察指标,即教师倾听、教师询问幼儿想要什么、教师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教师给幼儿讨论的时间、教师提供幼儿行动的理由、教师给幼儿提供表扬性的信息反馈、教师给幼儿提供鼓励、教师给幼儿提供提示、教师响应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对幼儿传递观点采纳的陈述。[3]
研究者连续观察记录了A教师从2021年10月12日至11月22日间组织开展的所有主题绘画教学活动,每周1次,共6次,活动时长共计183.68分钟,其间A教师有177次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频率统计情况
由表1可知,平均每次主题绘画教学活动会出现29.5次自主支持行为,每分钟会出现0.96次自主支持行为。研究者对职前教师的十种自主支持行为进行了分类统计,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A教师十种自主支持行为的分布情况
由表2可知,A教师的十种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在中班主题绘画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倾听”“询问”“陈述”“表扬”“允许”“响应”“鼓励”“提示”“讨论”“理由”。其中,“倾听”行为出现的次数最多,为64次,占比高达41.3%,“讨论”行为出现得最少,为0次。
幼儿反应是指幼儿对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做出的反馈,包括接受、无回应、拒绝三种形式。接受是指幼儿认同或采纳教师的建议,表现出愉悦的情绪;无回应是指幼儿对教师的行为无动于衷,没有响应;拒绝是指幼儿反对教师的观点,表现出明显的抗拒情绪。
通过观察与统计发现,绝大部分情况下幼儿会接受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如表3所示。职前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被幼儿无视或拒绝的原因是职前教师与幼儿相处的时间不够长,提供自主支持行为的时机不太恰当,有时会打断幼儿的创作思绪,或使用太随意的支持方式让幼儿感到不适。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幼儿的反应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表3 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对应幼儿反应的分布情况
表4 自主支持行为类型与幼儿反应交叉表
研究者对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类型与幼儿反应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统计结果显示,职前教师的不同类型自主支持行为对幼儿反应总体上差异显著(F=0.019,p<0.05)。Cramer V=0.278>0.1,表明互动主题与互动结果的关联强度较强。
如表4所示,脚标(a,b)标记了两两比较的结果。两两标记的字母相同,代表它们之间有差异,字母不同则代表无差异。根据这一原则得出,职前教师在“倾听”这一类型自主支持行为中,“幼儿接受”与“幼儿无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显著;在“询问”这一类型的自主支持行为中,“幼儿接受”与“幼儿无反应”、“幼儿接受”与“幼儿拒绝”两两比较差异显著。
1.A教师实施自主支持行为时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
通过观察,研究者将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实施对象通过行为指向的具体人数划分为个人、部分、集体,并进行统计。具体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实施对象分布
由统计数据可知,个人>集体>部分。其中,对于个人实施的自主支持行为占比高达91.5%,这反映出A教师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关注与尊重,能为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A教师为了不打扰其他幼儿的创作,很少提供集体性的自主性支持行为。
2.在不同活动过程中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策略不同
研究者将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在不同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教师将幼儿引入教学情境,让其明确活动目标,引导其绘画创作;基本部分,教师在幼儿开始创作后巡回指导;结束部分,教师收集、评议、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数量的多少为基本部分>开始部分>结束部分。通过观察发现,职前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在活动开始部分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幼儿进入教学情境,有时会存在“没有理由地抛一个主题给幼儿”的现象。一些职前教师因为对课堂纪律的把控不足,课堂秩序较混乱,所以经常让幼儿安静、坐好、回座位等。课堂秩序的不佳导致许多幼儿的自主性得不到支持,也会使教师慌乱,急于进入下一个部分。因此,开始部分A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较少。由于开始部分的不完善,许多幼儿没有弄清楚绘画的主题或要求,职前教师选择在活动的基本部分为幼儿提供自主行为支持。因此,基本部分的自主支持行为数量最多。而为了能够按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活动,教师只是简单听听幼儿的意见就结束活动。因此,结束部分的自主支持行为最少。
图2 不同活动过程中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分布
研究者总结A教师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支持行为策略如下。
(1)开始部分:认真倾听,仔细询问
A教师十分尊重幼儿的感受,尽可能地给予幼儿持续性的倾听行为,让幼儿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又十分注重幼儿的真实需求,会通过多次询问以获取幼儿关于绘画主题、绘画材料等的看法,及时调整活动内容与节奏。
(2)基本部分:听问结合,重视表扬
A教师采用巡回指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有时是幼儿主动向她分享作品,有时是她好奇幼儿的绘画内容,在师幼互动中自然产生了倾听与询问的自主支持行为。同时,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需要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肯定,这时教师的表扬就极其重要,它能够推动幼儿继续完成作品的创作。
(3)结束部分:交流作品,快速进行
在结束部分,A教师通常简单地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描述绘画内容,快速地推进,不耽误接下来的活动时间。
3.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质量提升迅速
研究者通过观察与分析,观察到同一个班级内的主班教师和职前教师在主题绘画教学活动时的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差异。对比两位教师从2021年9月到12月的6次活动发现,主班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的质量提升不及职前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的质量提升快。职前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质量提升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主支持行为的数量增多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A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数量不断增多,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数量的增多能体现以下三点:一是该教师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成长较为迅速,能够逐步地通过教学实践完善自己的自主支持行为策略;二是该教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到幼儿在主题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学习;三是该教师与幼儿的熟悉程度逐渐提升。
(2)自主支持行为的时长增加
通过对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六次主题绘画活动中A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时长进行统计,发现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时长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第三周以后,该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时长大幅度提升。自主支持行为的时间长短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教师对幼儿关注的持续性。当幼儿被教师关注时,幼儿会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馈,从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3)自主支持行为的有效性提升
所谓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有效性,是指当教师发出一个自主支持行为后所产生的结果,体现在幼儿方面即为幼儿的反应。当幼儿的反应为“接受”时,这说明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是有效的,对幼儿的自主性是起促进作用的。研究者统计了A教师自主支持行为对应的幼儿反应为“接受”的数据,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出该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有效性逐步提升,自主支持行为被幼儿接受的程度越来越高。
1.在实践中逐步运用更有效的自主支持行为
作为即将进入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职前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关于绘画活动的部分要避免对幼儿的艺术表达进行主观评价,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组织绘画教学活动,为幼儿提供有效的自主行为支持。职前教师要多用共情式“倾听”、恰当的“询问”、站在幼儿视角的“允许”、灵活的“讨论”、易于理解的“理由”、具体的“表扬”、时常的“鼓励”、巧妙的“提示”、及时的“响应”、认同的“陈述”,减少控制性行为的发生,让幼儿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加强幼儿对自主支持行为的深入理解,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2.在学习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
职前教师在进入幼儿园工作后,应时常去观摩资历较高的教师组织的绘画活动,并与自己进行对比,勤于反思,查缺补漏。职前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不断积累先进的学前知识,提升绘画活动的教学组织能力与水平;应积极参加各类职前、职中培训,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关于绘画教学活动方面的知识;应敞开心扉,邀请其他教师来观摩、评课,听取他人的建议,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自主支持行为
一线幼儿教师应在反思中找到幼儿、教师与家长三者的平衡点,拒绝为“完成家长的任务”而进行的绘画活动,拒绝为“完成幼儿园的任务”而进行的绘画活动,避免千篇一律地组织绘画教学。一线幼儿教师应主动学习实施高质量自主支持行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主动学习自主支持行为提升迅速的年轻教师的进步方法。对于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培养,一线幼儿教师要注重开发幼儿的兴趣,找到幼儿的动机,关注幼儿的需要,明确绘画教学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坚持运用自主支持行为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提供帮助。一线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工具,接触不同的绘画教学新思路,创新自己的绘画教学活动风格,保持职业新鲜感。
2.在进取中脱离教学舒适圈
美术领域作为幼儿园五大领域中艺术领域的一部分,是每一位学前教师都应该关注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质量能够体现教师的专业能力。每位教师所擅长的教学技能存在差异,但绝不能因此将自己局限于擅长的领域,而不去寻求其他领域教学能力的发展与进步。一线幼儿教师可以将自己在其他领域的教学特长与美术领域适当地结合起来,或者以综合性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不断提升自己在美术领域的教学技能,寻求突破。
1.建立更加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到实处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实习效果反馈,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实习方案,对职前教师进行较为系统的实习前培养与动员。既要抓高校学前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修养,也要兼顾其技能水平的提升,且技能水平提升不能局限于“弹、唱、跳、画”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将基础技能有效地、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提升其教学技能。此外,高校还要将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定期的考核,要求学生掌握五大领域课程的基本教学能力,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学前教师。
2.尝试“全实践”理念下的高校学生教育实践组织形式
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尝试将“全实践”理念应用于学前教育。这种理念下的实践模式是指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机会去往幼儿园进行实践。该模式保证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集中实习之前有足够的实践量。学生通过长期持续地入园实践,能够亲身经历和感受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园的常态化工作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