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守志
(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某煤制烯烃项目烯烃分离装置采用的是国外某专利商技术,包括烯烃分离单元和烯烃罐区单元, 装置的烯烃分离单元采用前脱丙烷后加氢、丙烷洗工艺技术,2010年投入生产,年运行时间8 000 h。装置每年生产乙烯和丙烯各300 kt,混合C4产品99 kt,液相C5以上产品26 kt,燃料气产量4.9 kt。
高压脱丙烷塔T501正常运行,蒸汽流量调节阀FV501的开度在37%左右自动调节 (投串级),低压饱和蒸汽流量计FT501所测数值在9 400 kg/h上下波动。 控制室工艺操作人员发现高压脱丙烷塔T501的温度在缓慢下降,DCS画面上蒸汽流量计FT501的数值在2 100 kg/h上下波动,蒸汽流量调节阀FV501的开度指令为100%。
仪表维护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蒸汽流量调节阀FV501的开度几乎为零, 分析可能是导致进入再沸器E502A/B的低压饱和蒸汽流量减少,造成高压脱丙烷塔T501塔底温度突然降低的主要原因。 而高压脱丙烷塔T501塔底温度低有可能会造成:
a. 塔温下降,下塔轻组分增多,进入低压脱丙烷塔T502会出现超压情况;
b. 塔顶轻组分气体外送量减少,这部分气体是送到产品气压缩机四段吸入段,气量减少可能造成产品气压缩机机组喘振;
c. 如果产品气压缩机停车,烯烃分离装置就得停车。
现场阀门没有完全关闭,还有一定量的蒸汽进入减温减压器M803,控制室工艺操作人员发现塔温下降后处置得当,仪表维护人员判断故障准确且故障处理过程时间短,仅造成高压脱丙烷塔和低压脱丙烷塔内温度和压力波动,未造成产品气压缩机机组喘振和装置停车。
高压脱丙烷塔流程如图1所示, 高压脱丙烷塔再沸器E502A/B 用来自减温减压器M803 的0.46 MPa低压饱和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给高压脱丙烷塔T501底部加热。 高压脱丙烷塔塔釜的温度由TC-503(主回路)控制,低压饱和蒸汽的流量由调节阀FV-501(副回路)控制,两个控制回路构成了串级控制。 塔釜控制温度范围在(80±8) ℃,控制精度不高。
图1 高压脱丙烷塔流程
蒸汽流量调节阀FV501为蝶阀(图2),阀门定位器为Fisher DVC6030,口径DN200 mm,压力等级150LB,泄漏等级Ⅳ级,介质为低压饱和蒸汽,故障类型FC,无手轮。
图2 FV501蒸汽流量调节阀
空气过滤减压阀是控制阀最常用的附件之一,用于气源净化、过滤、设定压力,是仪表风质量的最后保障,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控制阀的开度和控制品质。 如图3所示,空气过滤减压阀为膜片式。 顺时针旋转调节手柄,调压弹簧被压缩,推动膜片组件下移,通过阀杆打开阀芯,则进口气压力经阀芯节流降压,有压力输出。 出口压力气体经反馈管(阻尼管)进入膜片下腔,在膜片上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 当此推力与调压弹簧力平衡时,出口压力便稳定在定值。
图3 空气过滤减压阀结构
仪表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后, 查看阀位指示器,大概在8%,确认阀门接近关闭状态,随即对该阀门进行检查和处理。
首先,现场进行阀门故障确认。 使用475手操器查看阀门定位器接收到的指令为100%,位置反馈显示7.8%,阀门接近关闭且控制室无法操作打开。
之后,查看阀门定位器和空气过滤减压阀的风表压力指示值,空气过滤减压阀风表指示值在0.1 MPa左右,阀门定位器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风表均显示在0.1 MPa左右。
准备调节空气过滤减压阀手柄,将仪表气源压力调高, 发现空气过滤减压阀调节手柄顺时针、逆时针都无法旋转。 断开空气过滤减压阀出气口接头,发现出气口气量很小;关闭气源球阀后,断开空气过滤减压阀进气口接头,再缓慢打开气源球阀,发现出气量很大;初步判断空气过滤减压阀故障导致出口的仪表气源压力低、气量少,造成阀门定位器输出压力小、无变化,该阀门突然接近关闭且控制室人员无法调整开度。 使用气源软管从气源球阀直接将仪表风连接到定位器进气口,观察定位器进气口风表指示值,将仪表气源压力调整为与阀门定位器一致(0.4 MPa),Fisher定位器6000系列需要设置定位器进气压力,这个功能也给仪表人员调整气源压力很好的参考,保持阀门定位器的动作精度。 准备新空气过滤减压阀,待工艺将高压脱丙烷塔和低压脱丙烷塔控制稳定后,与工艺和设备人员协商更换空气过滤减压阀的方案和措施。
解体故障的空气过滤减压阀,发现里面的调压弹簧和膜片上有结冰。 调压弹簧是金属材料,根据热胀冷缩原理, 温度变低又有结冰的情况下,调压弹簧收缩;膜片推力与调压弹簧平衡时膜片处于下移状态,而膜片结冰变硬会向上恢复形变;两个部件同时向上移动,阀杆带动阀芯向上的位移量变得更大,阀芯开度变小,使得出口压力低、气量少。 调节阀执行机构进气压力变小,推动膜头内弹簧形变减小, 阀门开度逐渐关小;当膜头内弹簧与仪表气源压力形成新的平衡,阀门开度保持不变;由于气源压力过低,造成操作指令与阀门实际开度不一致,且控制室无法操作阀门动作。 空气过滤减压阀的出口气压力低、气量少,导致阀门突然关闭是本次故障的直接原因。
室外安装带有呼吸孔的空气过滤减压阀(图4),经历风霜雨雪等恶劣天气,雨水可能会从呼吸孔进入空气过滤减压阀内,在调压弹簧、膜片等部件堆积;北方冬季气温低,空气过滤减压阀内部结冰,根据金属材料热胀冷缩原理,使得阀杆带动阀芯上移,阀芯开度变小,出口气量减少、气压低。 阀门设置在室外,且选用的是普通型空气过滤减压阀,设备选型错误也是这次故障的重要原因。
图4 空气过滤减压阀
停车检修期间,对控制阀的各个附件检查和清理工作不全面、不彻底,工作有死角,也是本次故障的原因。
待工艺将高压脱丙烷塔和低压脱丙烷塔控制稳定后,与工艺和设备人员协商更换空气过滤减压阀的措施如下:
a. 在阀杆上焊接两个固定点。该阀为角行程蝶阀,为了保持装置正常生产不停车,在线更换空气过滤减压阀,在阀杆上焊接两个固定点(图5),为安装阀门卡具做准备。
图5 阀杆上焊接固定点
b. 制作卡具。 根据生产工况,确定阀门开度保持在37%左右,测绘制作卡具。
c. 更换空气过滤减压阀。 阀门卡具固定后,关闭气源球阀,断开气源软管,控制室操作人员确认高压脱丙烷塔温度无变化,现场人员确认阀门开度在36%左右,仪表维护人员更换空气过滤减压阀,调整空气过滤减压阀设定压力到0.4 MPa。
仪表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重要(关键)仪表专人管理,检修期间对重要(关键)阀门的附件全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形成台账,便于后期预知性维护。 控制阀强制保养检查项目见表1,其中关键(重要)设备每周一次,其他设备每月一次。
表1 控制阀强制保养检查内容
利用检修时段,检查所有空气过滤减压阀的使用情况,包括调压弹簧、膜片组件、滤芯及杯体等,发现问题及时清理或更换。
排查现场所有空气过滤减压阀的型号是普通型还是低温型, 将室外普通型更换为低温型。建议冬季室外温度低于0 ℃的地区, 使用低温型空气过滤减压阀。
将现场调压手柄式空气过滤减压阀更换为调压旋钮式,调压旋钮除了操作方便外,还能在一定程度起到防水作用(对于调压螺杆部位能起到类似“雨伞”挡雨的作用)。
定期对仪表气源管线低点的空气过滤减压阀排凝,避免空气过滤减压阀杯体内存在的凝液反窜进入调压弹簧或膜片内,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每天对仪表气源的露点进行分析化验,分析结果报生产运营部。 发现露点偏高时,空分装置及时调整,并对仪表气源排凝,进入冬季前需进行多次排凝。
仪表气源供气总管上可以安装在线露点仪,实时监测仪表气源含水情况,实现自动控制。
最简单、有效、经济的方法,就是在空气过滤减压阀的上部套塑料袋(图6),并用扎带(绑带)固定,避免雨水从呼吸孔进入阀内,设备美观性会差一些;室外空气过滤减压阀需经常更换塑料 袋(老化、破损等因素)。
图6 现场空气过滤减压阀套袋防护
在呼吸孔安装内嵌式消音器(图7),可有效 降低雨水进入空气过滤减压阀的情况。
图7 呼吸孔安装内嵌式消音器
呼吸孔带防雨帽(图8),可有效杜绝雨水进 入空气过滤减压阀。
图8 呼吸孔带防雨帽
对有呼吸孔的空气过滤减压阀进行改造,呼吸孔攻丝M4 mm,DN4 mm的不锈钢管或铜管一头套丝,一头向下弯90°角,避免雨水从呼吸孔进入,改造后的效果如图9所示。
图9 改造呼吸孔后的空气过滤减压阀
设备更新。 这个方案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优先更换室外重要(关键)控制阀或其他使用到空气过滤减压阀的设备,替换下来的可以用在室内的设备上。
结合空气过滤减压阀的故障案例,像现场的阀门定位器、执行机构膜头(气缸)、电磁阀及消音器等仪表设备,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整改措施或技术改造措施,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或杂物(蚊虫)等进入仪表设备内,造成仪表设备故障,影响设备稳定运行。
空气过滤减压阀作为一种气动薄膜调节压力的辅助设备,设备选型既影响自身的运行情况和使用寿命,也影响控制阀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寿命,在仪表的日常维护过程中,不能忽视控制阀相关辅助设备的强制保养工作, 为工厂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做好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