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2-09-26 09:40:14钟新晴
全科护理 2022年27期
关键词:母乳泌乳初产妇

钟新晴

母乳已经公认为是婴儿时期满足生长发育的最佳营养食物。但由于有多种原因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760万婴儿无法接受母乳喂养[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母亲因各种原因无法喂养时应首选捐赠的母乳喂养婴儿[2]。国外对母乳捐赠与母乳库的研究时间较早,相关研究已经较为丰富,而我国对于母乳捐赠及母乳库的建设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公众认知不足、接受度不高,母乳捐赠量与临床需求相差甚远[3-4]。有研究发现,我国新生儿母亲对母乳捐赠认知与意愿不高[5],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是影响母乳捐赠的重要因素,支持水平越高,母乳捐赠意愿越高[3,6]。初产妇配偶是孕产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情感与社会支持者,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直接影响初产妇母乳捐赠意愿。目前我国对于产妇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的研究报道较多[5,7-11],但对于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相关研究少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调查了解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充分调动初产妇配偶力量,扩大母乳捐赠的来源,完善我国母乳捐赠管理,促进母乳库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者于2021年8月—2021年12月,利用微信问卷星对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建卡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配偶发放问卷。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单胎儿初产妇配偶;②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配偶;③初产妇配偶自愿参与并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配偶为专业的医务人员;②初产妇配偶精神异常、无法沟通者。

1.2 研究工具

1.2.1 初产妇、配偶及新生儿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采用自制的初产妇与配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配偶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医护人员相关母乳捐赠健康教育;初产妇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泌乳量、是否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新生儿出生后状况等。

1.2.2 初产妇配偶母乳捐赠认知与态度问卷 该问卷由研究者参考国内学者对产妇母乳捐赠认知与态度问卷[6,12]研究基础上改编而成,问卷包含两部分内容:认知部分由母乳捐赠常规、储存、益处与捐献4个方面认知,共13个条目,每个条目包括“是”“否”2个选项,回答“是”计1分,回答“否”计0分,总分为0~13分。态度部分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按Likert 5等级计分,从“非常不赞同”到“非常赞同”,分别赋予1~5分,总分为9~45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初产妇配偶母乳捐赠态度越积极。邀请本院7名具有10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副主任及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包括2名产科医疗专家、4名产科护理专家、1名心理专家,采用专家会议法进行评议,测得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607;通过对20名初产妇配偶预调查,测得本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4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3 资料收集 本研究由研究者完成资料发放与收集,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初产妇入院后研究者加初产妇配偶微信,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通过微信与初产妇配偶沟通,征得知情并同意,发放调查研究告知书、初产妇配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母乳捐赠认知与态度问卷链接,限定问卷填写时间为25~30 min,每名初产妇配偶仅能答题1次。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要求研究对象独立完成。本研究共回收21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8.10%。

2 结果

2.1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现状 63名(30.43%)初产妇配偶表示仅听说过母乳捐赠,94名(45.42%)初产妇配偶表示非常想了解母乳捐赠,150名(72.46%)初产妇配偶表示同意配偶进行母乳捐赠,138名(66.67%)初产妇配偶表示愿意说服配偶捐赠母乳,89名(43.00%)初产妇配偶表示如有需要愿意新生儿使用母乳库母乳。207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得分为(8.06±2.39)分,态度得分为(28.60±10.50)分。

2.2 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3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的线性回归分析 将初产妇配偶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得分为因变量,将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配偶文化程度、配偶居住地、配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初产妇泌乳量、初产妇是否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是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因素(P<0.05);配偶文化程度、配偶居住地、配偶是否接受过相关教育、初产妇泌乳量、新生儿出生后状况是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因素(P<0.05)。见表3、表4。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线性回归分析

表4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不足,但对母乳捐赠的态度较积极 本研究结果显示,207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得分为(8.06±2.39)分,态度得分为(28.60±10.50)分,说明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不足,但对母乳捐赠的态度较积极,这个研究结果与谌灿云等[6]对产妇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与田策等[7-8]研究结果一致。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7份,其中有63名(30.43%)初产妇配偶表示仅听说过母乳捐赠,94名(45.42%)初产妇配偶表示非常想了解母乳捐赠,150名(72.46%)初产妇配偶表示同意配偶进行母乳捐赠,138名(66.67%)初产妇配偶表示愿意说服配偶捐赠母乳,89名(43.00%)初产妇配偶表示如有需要愿意新生儿使用母乳库母乳,该研究结果明显低于谌灿云等[6]对产妇研究结果,与田策等[7-8]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与我国目前建设的母乳库主要目标是推动住院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患儿进行母乳喂养[13]。谌灿云等[6]研究对象是新生儿科的患儿母亲,符合我国母乳捐赠对象,患儿母亲有更多的机会获取相关知识,并主动查询或向医护人员咨询,在获得更多知识后为让患儿获得更好的营养来源,也更愿意让自己孩子接受实用捐赠的母乳。田策等[7]研究与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为正常出生新生儿和极少数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绝大部分孩子不需要住院,初产妇与配偶对母乳捐赠方面关注不多,导致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认知不足,但愿意在自家孩子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捐赠母乳。

3.2 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3.2.1 文化程度越高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越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明显高于高中或中专、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配偶,且随着文化程度下降,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随之下降(P<0.05)。说明文化程度越高,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越高,这与国内外学者[5,7-8,14]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越高的初产妇配偶会更关注新生儿的最佳营养来源与最佳喂养方式,并不断通过网络搜索、医护人员咨询等方式去获取相关知识,文化程度低的初产妇配偶对捐赠母乳的知识接受、理解能力较差[15],而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初产妇配偶对网络与医护人员相关母乳捐赠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越强,故对母乳捐赠的认知度水平更高,更乐意让初产妇将多余的母乳捐赠出去。通过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孕产中还有一部分文化程度低人群,建议加大对母乳库的宣传力度,提高母乳捐赠的知晓率[16],在设计母乳捐赠与母乳库的宣传方案时,应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结合形式,让不同文化层次人群均能接受并理解。

3.2.2 泌乳量足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泌乳量足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明显高于泌乳不足初产妇配偶(P<0.05)。说明初产妇泌乳量是影响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的一个因素,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分析原因:由于我国对母乳库与母乳捐赠的研究比较晚,直到2013年才建立第一个母乳库,而且目前母乳捐赠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存在捐赠人数少,存乳量远远不能满足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危重患儿等需求量,为推动我国母乳库与母乳捐赠发展,医护人员会注重对泌乳量足的初产妇及家属进行相关宣教,希望产妇能够加入捐赠母乳行列,从而提高初产妇及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水平,更能理解母乳捐献的意义,对捐赠母乳态度更积极。建议医护人员应重视泌乳不足初产妇及家属引导与哺乳指导,增加其哺乳经验与技能,帮助其改善泌乳量,加强母乳捐赠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水平,改善其母乳捐赠的态度。

3.2.3 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水平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初产妇配偶(P<0.05)。说明初产妇是否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是影响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水平的一个因素。分析原因:目前由于媒体宣传与传统观念的改变,对于母乳的优势绝大多数接受了,并更愿意让自己宝宝母乳喂养,但由于初产妇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就决定了新生儿不能享受自己母亲母乳,初产妇配偶为了让孩子能够安全获得母乳喂养,更关注母乳库与母乳捐赠相关知识,并不断寻求相关的信息,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他们对母乳捐赠相关内容包括母乳捐赠者的筛选、母乳消毒方法、如何保存母乳等各方面的知识都会去了解,从而提高了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水平。

3.2.4 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高于未接受过相关教育的配偶(P<0.05)。说明是否接受相关教育是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的一个因素,这个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7,8,17-18]。提示母乳捐赠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母乳库的建立与母乳捐赠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到产妇产检保健教育或者孕妇学校课程中,医护人员利用网络平台或者讲座等形式对初产妇及配偶进行宣传与教育,科学介绍母乳库及捐赠母乳流程、保存及使用等[19],提高其认知水平,减少产妇与配偶的顾虑,改善母乳捐赠态度,将母乳捐赠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来。

3.2.5 新生儿出生后状况良好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较积极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后状况良好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明显优于出生后PLBWI新生儿父亲(P<0.05)。说明新生儿出生后状况是影响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一个因素。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果相似[7]。这可能与出生后PLBWI新生儿初产妇配偶关注点在PLBWI会不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有影响,对于母乳捐赠方面认为这是可以用人工喂养替代,而且不影响新生儿发育,故对母乳捐赠的态度比较消极。

4 小结

捐赠母乳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20-21],但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不足,对母乳捐赠的态度较为积极,文化程度高、初产妇泌乳量足、接受过相关教育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与态度越高,且初产妇合并影响母乳喂养传染病的配偶对母乳捐赠的认知水平较高,新生儿出生后状况良好的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的态度越积极。但本文仅对长沙市1所医院产科门诊建卡产检并分娩的初产妇配偶进行调查分析,未来建议扩大样本量和其他省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今后的研究应针对初产妇配偶对母乳捐赠认知与态度影响因素,基于国外学者研究基础,制订出能充分调动初产妇配偶力量的干预方案,将母乳库的建立与母乳捐赠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到产妇产检保健教育或者孕妇学校课程中,扩大母乳捐赠的来源,完善我国母乳捐赠管理,促进我国母乳库的建设发展。

猜你喜欢
母乳泌乳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44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母乳质量优 婴儿体健康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