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在肥胖症中的应用

2022-09-26 11:32:54丁婷肖鹏翔冷英杰邱丽兴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24期
关键词:体脂肥胖症效能

丁婷 肖鹏翔 冷英杰 邱丽兴

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症群,多因长期饮食过多、活动过少,热量摄入多与热量消耗造成。轻、中度肥胖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重度肥胖者可出现怕热、活动能力降低,长期肥胖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疾病等,同时会增加患癌风险,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为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1],仅凭患者自身意志力难以有效减轻体重,因此,找到一种适当的干预方式改变肥胖症患者饮食习惯、减轻其体重变得尤为重要。行为转变理论是依据患者当前行为状态,对患者心理诉求进行深度剖析,制定出满足患者诉求的护理计划,从而帮助患者逐步纠正自身不良行为,进而使病情向正向转变的护理方式,在多种疾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2-4]。但关于行为转变理论在肥胖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却少有报道。故本次研究将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应用在肥胖症患者中,旨在探究其应用效果。现研究取得一定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2021年2-9月收治的73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5]肥胖症诊断标准;(2)年龄>18岁。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患有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3)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将73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肥胖症患者常规护理,如: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宣教等。

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具体如下:成立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小组,邀请心理学专家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培训,着重培训心理学技巧及案例解析,加深护理小组成员对心理学的认知,以确保干预措施实施的规范化。开始护理时,先由护理人员与肥胖症患者深入交流,对其心理诉求进行深度剖析,将患者以往减重时遇到的困难进行记录,护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针对患者每阶段的诉求及困难制定出详细护理计划,具体护理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无意图期、意图期(从未想过做出改变、已考虑未来6个月内做出改变)。针对第一阶段患者,护理人员需通过宣传手册、短视频、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其普及肥胖症相关知识,使其意识到自身行为与其病情密切相关,使其意识到及时纠正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加强患者主动性,增加其护理配合度。第二阶段: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已明确目标准备开始实施、已开始实施但不满6个月、已坚持改变至少6个月)。针对第二阶段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并督促患者坚持完成计划,同时帮助其完善减重计划,细化其饮食、运动方案,使其计划科学、合理,如:根据自身BMI决定每天进食的总量,BMI在 24.0~26.9 kg/m2每日摄入总量为 1 600 kcal,BMI在 27.0~29.9 kg/m2每日摄入总量为 1 400 kcal。BMI≥30 kg/m2每日摄入总量应为1 200 kcal。将每日摄入总量记为100%,早、中、晚餐的摄入量应分别为30%、45%、25%,早餐饮食应多以蛋白质(牛奶、豆浆、蛋类等)、碳水化合物(主食)、维生素(蔬果)等为主。午餐应尽量多样化,使用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脂肪、纤维素、维生素等为主要成分的食物,晚餐应使用少量碳水化合物及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严格按照每日摄入总量限制饮食,除三餐外不可进食其他食物。要求患者每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以慢跑、快走、单车等运动为主,运动强度维持以脉搏频率(min)=(220-患者年龄)×65%±10为标准,每次运动持续30 min,1次/d。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BMI、体脂百分比;比较两组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治疗依从性(慢性病医疗依从性量表);比较两组饮食行为(健康饮食行为态度量表)。

BMI=体重(kg)/身高2(m2);体脂百分比=1.20×BMI+0.23×年龄-10.8×性别-5.4(性别为男性时为1,女性为0)。

使用GSES评估患者自我效能:该量表通过10个条目评估患者在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时能否采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和信念,每个条目0~4分,总分40分,以10个条目平均分进行记录,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强[6]。

使用慢性病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依从性:该量表从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检测依从性、复诊依从性、行为改变依从性四个维度对患者医疗依从性进行评分,总分为33~16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依从性越好[7]。

使用健康饮食行为态度量表评估患者健康饮食态度:该量表包括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个维度,每个维度3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消极态度采用反向计分,总分为6~30分,分数越高表明健康饮食行为态度越积极[8]。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身体状况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BMI、体脂百分比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A组BMI、体脂百分比明显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BMI、体脂百分比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BMI、体脂百分比比较(±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BMI(kg/m2) 体脂百分比(%)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A 组(n=36) 28.97±0.69 26.91±0.71* 37.42±0.61 35.77±0.69*B 组(n=37) 28.82±0.57 27.41±0.68* 37.49±0.66 36.24±0.61*t值 1.014 3.073 0.470 3.086 P值 0.314 0.003 0.640 0.003

2.2 两组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GSE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GSE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GSE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GSES治疗依从性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A 组(n=36) 1.87±0.46 2.84±0.62* 95.85±9.87 141.85±11.24*B 组(n=37) 1.90±0.45 2.42±0.53* 96.24±9.65 132.52±12.29*t值 0.282 3.114 0.171 3.382 P值 0.779 0.003 0.865 0.001

2.3 两组健康饮食行为态度比较

干预3个月后,两组健康饮食行为态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健康饮食行为态度评分[分,(±s)]

表4 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健康饮食行为态度评分[分,(±s)]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积极态度 消极态度 总分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3个月后A 组(n=36) 8.21±1.52 12.11±1.38* 7.58±1.45 12.08±1.62* 15.79±2.59 22.19±2.32*B 组(n=37) 8.34±1.54 10.97±1.33* 7.62±1.46 10.83±1.59* 15.96±2.64 20.80±2.51*t值 0.363 3.594 0.117 3.327 0.278 2.455 P值 0.718 0.001 0.907 0.001 0.782 0.017

3 讨论

肥胖症患者多数存在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缺少运动,热量消耗较少,脂肪不断在体内蓄积,进而导致体重不断增加,增加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能否成功减重取决于肥胖症患者能否按照减重方案严格执行,因此,要想使患者减重成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中发现,干预3个月后,两组GSE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A组健康饮食行为态度总评分明显高于B组,且A组BMI、体脂百分比明显低于B组(P<0.05)。这说明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肥胖症患者的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健康饮食行为态度,有效减轻患者体重。推测其原因是,在进行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时,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每阶段不同的心理特点为其制定特定的护理计划,针对无意图期、意图期患者,护理人员会通过宣传手册、短视频、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其普及肥胖症相关知识,使其意识到调整饮食习惯和坚持运动的重要性,增加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9-10];针对处在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的患者,护理人员会帮助其完善减重计划,使其减重计划更科学、合理,如:调整患者饮食结构,教会其如何计算每日需摄入的总量,使其早、中、晚餐的摄入量控制在30%、45%、25%,并告知患者每餐应以什么食物为主[11]。同时嘱患者每日需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每次运动持续30 min,增加每日热量消耗,减轻患者体重[12]。提示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能针对患者心理不同阶段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护理,提高肥胖症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改善其健康饮食行为态度,从而有效减轻其体重。

综上所述,在肥胖症患者中应用行为转变理论下以饮食、运动为中心的多元化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饮食行为态度,从而有效减轻患者体重。

猜你喜欢
体脂肥胖症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甘肃科技(2020年21期)2020-04-13 00:34:12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世界博览(2016年6期)2016-04-26 15:55:29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微型计算机(2016年4期)2016-03-29 16:25:27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现代妇女(2015年12期)2015-12-08 05:18:01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