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沈丹华
课标中明确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是为学生下笔行文做铺垫。口语表达和写作表达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语用”的最大用处在写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孩子会说而不会写,是近几年不少家长和教师头疼的事情。“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课标中同样也提到了这样的要求。两者连起来解读,无非就是需要语文教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笔者从语文习作课堂实践中得出结论:学生的表达能力差,或许与课堂模式有关。基于常规的语文习作课堂,教师多讲少练,急于把一套万能的写作方法交给学生,而忽视了课堂是否有效,学生是否都理解“方法”是什么。近一年的低年级教学实践,给了笔者一些灵感:合理运用思维导图,会给语文写话(习作)课堂锦上添花。下面,笔者就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切入口,浅谈一些做法。
对比统编版语文一年级的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材更关注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完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笔者最大的感触是语文“双线并进”式的结构明显,对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个体间理解和感悟能力的差距,也有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其中,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齐头并进:大自然的秘密是它的人文要素,而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则是它的语文要素。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篇”的教学,更要关注“类”的整合。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聚焦单元目标,确立核心要素,才能保证对教材的解读是精准有效的。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最容易把握的是单元的人文主题。在教完这三篇课文后,笔者试图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之间的共同点。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很快发现:《小蝌蚪找妈妈》写的是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我是什么》写的是水可以变成汽、云、雨、冰雹、雪;《植物妈妈有办法》写的是蒲公英、柳树、苍耳等如何传播种子。于是,单元主题便不言而喻,学生也找到了类文的奥秘,获得了学习的喜悦。
往往到了高年级,教师才会发现类文阅读的重要性,实则,这一能力要素从低年级开始就可以训练起来。编者把几篇课文汇总成一个单元,说明它们是有共性的。教师要做的,是要用巧妙的办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总结规律,自己探索与发现,这才是“授人以渔”。
捕捉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趁热打铁,笔者教给了学生一种生动而有趣的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思维导图概括法。“什么是思维导图呢?”学生的眼睛里闪动着好奇和期待。笔者没有对学生做太多深奥的文字解释,而是做了一个比喻:“思维导图,就像是一棵大树,大树的根就是我们的课题,那些枝叶就是课文的重要内容,也就是关键词,我们动动脑筋,在本子上画下来,就变成了一幅画,是不是很有趣呢?”学生思维敏捷,头脑灵活,在师生合作下,第一幅思维导图(见图1)诞生了。
图1
原本一篇两三百字的课文,浓缩成一幅简单又有意思的图画,学生喜欢得不得了。学完第二课和第三课,学生纷纷围上来:“老师,这一课我们也能这么画吗?”虽然他们并不理解自己已学会了利用思维导图概括课文内容,但这样有效的学习确实真正发生了。“可以!”说干就干,二十分钟后,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两幅图(见图2、图3):
图2
图3
课后,笔者及时进行反思:刚刚课堂中发生的学习,除了让学生习得了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方法,还是思维能力发散的过程。从“篇—段—句—关键词”的过程,实则是逆向思维的倒推,这种把文章读“薄”的语文能力是非常可贵的。
简单的图画,配上简约的文字,就把一整篇的课文概括出来了。语文教学是个双向的过程,读文章时,可以用简单的词句概括出中心思想,而复述时,也可以对照着简单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篇目的大概意思。基于这样的想法,笔者进行了第二个步骤——看图说(写)话。这样的做法看似困难,实则不然。学生在脑中已经积累了学习经验,通过听、说、读的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已接收到重要信息的传递信号,因而让学生看着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内容(讲故事)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学生进行了如下复述:
一群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他们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它们想找到自己的妈妈,碰到了鲤鱼妈妈。鲤鱼告诉它:“你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处去找吧。”小蝌蚪游啊游,发现自己长出了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它们碰到了乌龟。乌龟说:“你们的妈妈披着碧绿的衣裳,鼓着白白的肚皮,我也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处去找吧。”小蝌蚪这时候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两条前腿。它们游啊游,渐渐地,尾巴也逐渐变短了。过了几天后,它们看见一只青蛙正蹲在荷叶上捉害虫。啊,它就是妈妈!小蝌蚪的尾巴彻底消失了,它们变得跟青蛙妈妈一个样子了。
对照关键的字词,二年级学生能复述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思维火花的碰撞。在正向和逆向的学习中,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渐熟悉,对语言的运用和实践也丰富起来,这是远超学习课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既然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复述,那能不能实践写话呢?写的基础是说,说连贯了,不等于能够写得流畅。为了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不限制内容的范围,规定只要用上这些关键词,即使不是原始的故事,也是可取的。学生若有所思。时间过去了20分钟,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夏天,池塘里住着一群小蝌蚪,它们有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还甩着长长的尾巴。这一天,蝌蚪们集体出发旅行了!它们的目的地是几千米外的小溪。那里的风景更加美妙,那里的河水更加清澈。它们游啊游,一只小蝌蚪发现同伴长出了后腿,它很慌张,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他伙伴。伙伴们纷纷发现自己产生了同样的变化。过了几天,它们又一起长出了前腿。天下起了小雨,它们躲到岸上休息,后面的蝌蚪发现前面坐着一排没有尾巴的“怪物”,它们集体尖叫起来!渐渐地,它们的皮肤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黑灰色的衣裳变成了绿色,原本小小的眼睛鼓成了一对大大的眼睛,它们互相看着,笑出声来了。原来,它们都长大了,变成了青蛙!
两个不同的故事,但拥有相同的线索,那就是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这里面蕴含着科学知识、语文要素、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等。
以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依据不同的篇目体裁、内容和表达方式,思维导图的绘制也略微有所不同,但三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却指向性一致: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绘制导图的过程是思维的再现,口头表达就像是在脑海中“放电影”,而下笔成文就是回忆总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对于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可见一斑。
课标对于1~2年级学生阅读的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对于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均要有“素材”,否则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干巴巴的知识,如果把课文语言之精妙传达给学生,给予他们丰富的“素材”,那么,好的表达往往不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教师的教反而乐在其中,学生的学也相对轻松。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行为表现习惯。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它就像一幅“地图”,有利于人脑思维的展开。我们通常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用导图来引路不失为一条良好的途径。实践证明,良好、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会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久而久之,也有利于个体智力的发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敢于在课堂上尝试新的东西,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表达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