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新,李欣瑀,李云霞,张瑞立,邹德辉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 063210)
小儿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的一种儿科急症[1]。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发热与感染[2]、自身机体免疫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3]、脏腑娇嫩、气候变化、饮食不节、遗传、惊吓等因素[4]有关。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炎、抗病毒、抗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抗生素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并且患儿的消化、神经等系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5]。推拿是治疗小儿发热的外治法之一,推拿退热具有起效快、降低复发率[6]、减少用药频率[7]、舒适安全、依从性较高、疗效持久[8]等独特优点,特别是对病因未明确的小儿发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9]。目前,针对推拿治疗小儿发热辨证选穴的文献报道较少,尚未有统一标准。因此,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技术,探析推拿辨证选穴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应用规律。
1.1 处方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Ⅰ)、万方(WanFang)和维普(ⅤⅠP)数据库中建库至2021年3月前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文献。
1.2 检索策略 主要采取主题词结合自由词方式进行检索。检索主题词为“发热”“发烧”“低热”“高热”“暑热”“夏季热”;自由词以“小儿”“婴幼儿”“儿童”“幼儿”与“摩”“推拿”“按摩”“捏脊”等为主进行组合。
1.3 纳入标准 ①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文献包括临床疗效观察、随机对照研究;②以小儿推拿治疗为主,单独或结合其他方法治疗;③明确给出小儿推拿穴位处方;④临床纳入病例数≥15;⑤采用的诊断与疗效标准均为国际或国内同行公认的通用标准。
1.4 排除标准①动物实验研究;②综述类文献;③个案、验案类文献;④重复发表或数据雷同的文献保留发表年限最近的1篇;⑤合并心、脑、肝、肾等其他重大疾病。
1.5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5.1 数据库的建立 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内容包括发表时间、文献名称、作者、研究类型、例数、辨证分型、穴位。
1.5.2 数据库的规范 穴位名称按照《小儿推拿学》[10]进行规范,对穴位名称、手法进行统一规范,如二马归为上马、乙窝风归为一窝风等。同一穴位手法操作不同亦进行统一,如补肾水、补肾经归为肾经,推脊、捏脊归为脊柱等。文献录入时,特别区别箕门穴,所录入文献中的箕门均属小儿特定穴中的箕门,而非足太阴脾经经穴。
1.6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 2016对穴位频次、频率、所属部位、证型等进行统计分析。应用Ⅰ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选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根据纳入处方数,选取合适的支持度、置信度以提取核心穴位组合,并在此基础上,应用Cytoscape 3.8.0软件升级网络图以全面展示穴位之间的联系。
2.1 文献检索与处方提取 初步检索1167篇相关文献,去重后剩余文献909篇,阅读文章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筛选出219篇文献,再通过全篇阅读进行复筛,最终纳入105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对纳入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第一,明确辨证论治有44篇文献,每一证型有1条处方,其形式为“处方=基础方+辨证取穴”,共提取104条处方,第二,无明确证型,文献中有1条处方,共提取61条处方;最后总计提取165条处方。
图1 文献筛选流程
2.2 选穴应用频次分析 共纳入165条穴位处方,穴位数目为83个,用穴总频次1342次,腧穴应用频次≥25次的穴位共有18个,选穴频次排名前5位的穴位依次为天河水、肺经、天门、脊柱、太阳。见表1。
表1 穴位应用频次统计表(频次≥25)
2.3 选穴所属部位分析 所选穴位涉及上肢部、头面颈部、腰背骶部、下肢部及胸腹部,推拿治疗小儿发热选穴以上肢部、头面颈部为主,累计频次为1034次,占总频次的77.05%。见表2。
表2 选穴所属部位频次和用穴统计表
2.4证型分布 在纳入105篇文献中有165条处方,61篇文献证型界定不清。44篇文献有明确辨证,处方形式为“主穴+辨证配穴”,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类:外感发热包括风热证(33条)、风寒证(28条)、暑热证(12条);内伤发热包括食积发热证(13条)、脾胃实热证(8条)、阴虚内热证(8条)、气虚发热证(2条),累计104条处方。见表3、4。
表3 小儿外感发热中医证型及其应用穴位统计表
表4 小儿内伤发热中医证型及其应用穴位统计表
2.5 穴位关联性分析 对165条处方进行穴位配伍关联规则分析,在平台中设置支持度≥40%、实例≥70,并按照支持度降序排列,前3位的穴位组合为天河水-肺经、坎宫-天门、太阳-天门。见表5。
表5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处方中穴位关联分析(支持度≥40%,实例≥70)
2.6 共线网络的可视化 关联规则网络图为基础,进行可视化的升级,可看出穴位频次的高低及穴位间的关联情况,分析得出核心组合:天河水、肺经、天门、脊柱、太阳、坎宫、六腑。见图2。
图2 共线网络的可视化升级
3.1 按穴位频次分析 频次≥70次的穴位依次为天河水、肺经、天门、脊柱、太阳、坎宫。天河水性微凉,《小儿推拿全书》云[11]:“清天河水清热而不伤阴,虚热、实热皆可用,善清卫分、气分之热”。魏理珍等[12]研究发现清天河水可降低下丘脑中发热介质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从而达到退热效果。徐士象[13,14]等临床研究发现打马过天河在小儿的体表操作,皮肤发红或出痧速度较快,降温效果较好。从表1可知,天河水应用频率最高,说明天河水是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首选穴位。穴位关联规则按照支持度降序排列,前3位穴位组合是天河水-肺经、坎宫-天门、太阳-天门。肺经与天河水关联性最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小儿发热病因以外感为主,清肺经以疏风清热、宣肺解表。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为头面四大手法,常作为起势手法,具有祛风解表,清热安神的功效[15]。《厘正按摩要术》[16]记载开天门、推坎宫“治外感内伤均宜”,外感、内伤所致发热均可应用。《太平圣惠方》云[17]:“小儿头热……日三四上,以膏摩背”。现代医学认为推拿刺激患儿的腰背骶部,促进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加汗腺和皮肤腺的分泌,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18]。
3.2 按穴位所属部位分析 表2可知,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选穴以上肢部、头面颈部为主。上肢部的穴位有34个,占总频次的52.98%。研究发现[19]穴区所包含的效应器和感受器在皮肤、皮下、肌层等各层次均较为丰富,热感受器开启状态的温度到出现温度伤害性刺激的温度之差,四肢远端最大,上肢部穴位手法操作比较方便,因此上肢部是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主要选穴部位。头面颈部的穴位中频次≥10次的有天门、太阳、坎宫、风池、天柱骨、耳后高骨,占头面颈部的穴位的94.43%。《厘正按摩要术》云[16]“一推面部次第也……去寒热”。天门、太阳、坎宫、耳后高骨是临床治疗外感发热的重要选穴,《厘正按摩要术》记载[16]:“推坎宫……能治外感风寒”。《小儿推拿广意》云[20]:“太阳二穴属阳明,起手拿之定醒神”。所以头面颈部是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常选部位。
3.3 按中医辨证选穴分析 本研究显示,推拿主要应用于风热、风寒、食积、暑热所致的小儿发热,根据网络图分析得出基础方是天河水、肺经、天门、脊柱、太阳、坎宫、六腑。小儿形气未充,腠理不固,易感六淫,邪入化火,郁热于内。风热袭表,肺卫失宣,邪热郁蒸,治宜疏风清热、宣肺解表。外感风热证临床常用穴为天河水、肺经、太阳、天门、坎宫、脊柱、六腑、大椎,除基础方外,可选用大椎穴,大椎穴属督脉,且于背部极上,为阳中之阳,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提捏大椎增加颈项部的皮肤血流量,提高机体散热能力[21]。刺激大椎穴还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从而退热[22]。外感风寒,寒从热化,郁蒸于形,临床常配用三关、二扇门、风池以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三关穴性温热,《厘正按摩要术》[16]云:“推三关……病寒者多推之”。二扇门为发汗特效穴,《按摩经》云[23]:“如汗不来,再将二扇门揉之,掐之,手心微汗出,乃止”。风池,别名热府,为祛风要穴,《厘正按摩要术》[16]云:“两中指按脑后两风池穴……按、摇三十六次,令小儿大哭出汗”。暑热内炽,熏蒸肺胃致小儿暑热证,六腑、肺经、脊柱、大横纹等应用频次较多,具有清解暑热、益气生津的作用。《幼科铁镜》云[24]:“脏热专推六腑间”。研究发现[25]退六腑降低脑脊液中的cAMP的含量,起到退热效果。《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载分推大横纹主要用于[16]“寒热往来……热证宜多分阴”。小儿胃肠容易积滞乳食,运化失司,蕴热于内,食积发热证可配合板门、脊柱、脾经、腹等穴位以消积导滞、清泄积热。《厘正按摩要术》[16]云:“推板门……往外推之,能退热”,调脾经以和胃消食、清热利湿。摩腹能够直接刺激胃肠及其神经感受器,调节肠道菌群,提高胃肠消化功能,促进胃肠排空[26]。王丽清等[27]研究发现捏脊可以恢复和增加发热患儿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改变中枢体温调节信号的传导,降低体温。
综上所述,推拿治疗小儿发热以上肢部、头面部穴位为主,核心组合为天河水、肺经、天门、脊柱、太阳、坎宫、六腑,推拿临床中多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内伤发热依据具体辨证进行选穴,均体现推拿治疗小儿发热辨证选穴的治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