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宇,陈亚希,张珂铭,林倚伊,王 威
(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院,重庆 400000;2.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骨科,重庆 401120)
“临床疾病概要”是以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治为主要内容,可为非临床专业的医学生提供基本临床医学知识。专科医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间短,内容多且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微视频以精简短小的视频为载体,把零散的知识点融合,将复杂的疾病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以案例为基础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是以临床病例为主线,层层剖析引导学生思考疾病的特点,而以问题为导向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则是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以微视频结合CBL+PBL的混合式教学法进行授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此种创新教学方式在“临床疾病概要”教学中的授课效果。
本研究的对象为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2019级专科医学美容技术专业学生,6个班共251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抽3个班作为实验组:1班、5班、6班(共127人)和对照组:2班、3班、4班(共124人)。实验组使用微视频+CBL+PBL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两组学生的授课总学时相同,均使用同一教材和教学大纲,由同一教师授课,既往课程进度相同。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情况方面并无差异(>0.05)。
根据临床疾病概要课程章节安排教学内容,保证两组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实验组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每组约8人,各设1名组长。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课前准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疾病概要的授课内容,教师下载制作或录制2~5分钟的微视频,将视频上传QQ群或超星学习通,并挑选本次课典型的临床病例供实验组学生预习。以慢性胃炎为例:患者,女性,45岁,因“发作性上腹胀痛不适六年”入院。患者于六年前过量进食后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恶心,无发热、呕吐及腹泻,自服中成药后缓解。此后每饮食不当即感上腹胀满,可伴嗳气、反酸,无剧烈腹痛发作,也无呕血、黑便及体重下降等症状。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6.9℃,P70次/分,R14次/分,BP135/80mmHg。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壁柔软,剑突下偏左轻压痛,无反跳痛,胆囊区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正常。针对此病例,提出问题:该患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原则有哪些?对照组学生则自行预习教材,教师同时督促两班学生预习,学习委员汇总两班预习情况上报给教师。
2.微视频结合CBL+PBL的教学探索。授课过程中实验组的教学以引导式和启发式授课为主,再次分析预习作业中的典型病例,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并汇报诊治经过,教师点评各小组答题情况、剖析知识点,强调重难点,予以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再次播放预习作业里的微视频总结疾病特点。对照组教学则是教师使用PPT讲解知识点,穿插相应习题演练以巩固,适当进行课堂互动。
3.课后安排。超星学习通上建立题库,实验组学生在课后进入超星学习通进行习题演练,可通过QQ群或者钉钉等软件与教师互动交流。对照组学生则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教师批改并点评。
课程完成后,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过程的满意度。理论考试由期末考试构成,采用100分制,分5个版块,每个版块为20分。重点围绕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则是由两个病例分析题组成。每个版块最终换算成100分制便于统计分析。学生使用问卷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包括四项评价:非常有效、比较有效、一般、没有效果。评价项目涵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高、对自学能力的帮助、对课堂氛围的调节、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对网络资源利用。共发放电子问卷251份,收回251份,回收率100%。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检验。<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理论题中实验组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平均测试分数分别为88.6±4.17、87.7±3.22和80.3±1.53、78.3±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差别不大(>0.05)。实验组的案例分析题成绩为89±1.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s),分]
问卷结果显示:就总体而言,实验组认为“非常有效、比较有效”的学生占72.9%、19.7%,而此部分对照组的学生则占36.7%、46.2%,表明实验组学生的课堂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单个项目的分析可见,实验组学生在提升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师生间沟通交流和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然而对于知识点理解方面,两组差异不大(见表2)。
表2 学生对课堂满意度调查[n(%)]
本研究结果显示微视频结合CBL+PBL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其独立分析案例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此外,问卷调查发现,两组学生均自认为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点,但是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更强。
“临床疾病概要”是一门以人体各系统为主线,全面介绍临床医学基础并且阐述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课程。非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以提高非临床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CBL教学法以临床案例为基础确定重难点,而PBL教学法则以先提出问题,在主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知识。CBL+PBL模式在分享案例的同时,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提出问题并解答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视频则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湛,针对性强,易于讨论分享等优点,可将知识更快更全面地传递给学生,帮助其理解记忆。将CBL+PBL与微视频整合,可避免微视频导致知识碎片化的弊端,建立系统化的混合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微视频作为铺垫,课堂上使用典型临床案例对疾病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其专注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微视频结合CBL+PBL混合式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当前网络系统高度发达且资源丰富,为微视频的获取提供较多渠道,教师容易依赖于现有的视频而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若学生单纯使用微视频,易出现只关注画面而缺乏深入思考的情况。教师可根据学习情况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微视频,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本研究观察到实验组学生在答题时合作度不够,个别学生因性格内向与教师互动较少,这需要教师合理安排组长和组员的任务分配,在后期的教学活动中改进。
微视频结合CBL+PBL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非临床专业医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