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研究
——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

2022-09-25 10:41宋雨新孙业红姚灿灿王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遗产地承载力指标体系

宋雨新,孙业红,姚灿灿,王英

(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088;2.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北京 100101;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杭州 310009)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2 年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并于2009 年正式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景观和土地利用体系,是与周围环境在长期协调发展和动态适应中形成的,可以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具有活态性、动态性、适应性、复合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农业文化遗产更加重视“系统”和系统内部的生态与文化多样性[1]。旅游是一种动态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和途径[2],通过对旅游业的适当开发,既可以为遗产地居民提供深入学习当地独特文化、增强居民认同感的机会,还可以促进遗产地经济发展,使遗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升[3],从而促使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农业文化遗产地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文化较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具有较强的生态脆弱性与文化敏感性,旅游发展不当将会对农业文化遗产地造成不可逆的恶劣影响,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农作物产量降低、乡风民俗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旅游产品开发不当等[4]。

2005年6月,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从此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近几年,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正在由资源开发、开发模式、旅游影响,逐步向旅游资源评价、社区参与、游客教育、游客行为和遗产解说等方向不断发展,但对旅游发展水平评估、承载力测度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农业文化遗产地与其他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应对其进行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在农业文化遗产地适当发展旅游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本地的文化内涵与生态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动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手段,旅游开发必须以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为基础,加强对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为了平衡旅游活动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对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旅游承载力的测算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承载力也称为旅游容量,通常可以被解释为一个特定目的地或特定景观区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规模,当旅游活动超过了该区域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将会导致不利的后果。反之,如果旅游活动始终低于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承载范围就会产生旅游资源利用度过低等问题。因此,旅游地的承载力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外关于旅游承载力的研究起源于1964年,学者ALAN WAGAR 发现旅游活动日益受到欢迎,逐渐形成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旅游资源、旅游者和旅游设施持续大量地涌入旅游目的地,导致景区拥挤程度不断加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游客满意度和重游率也随之不断降低。在此背景下,ALAN WAGAR 首次提出“旅游容量”的概念,并给予关注与重视[5]。1977 年,LAWSON 等[6]在研究中提及旅游容量这一问题。同年,WALL等[7]将旅游容量定义为自然环境容量。20世纪80年代,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其定义为:在确保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前提下,旅游目的地能容纳的所有游客的最大负荷值[8]。此后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旅游承载力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因素,在不同的政策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下会形成不同的旅游承载状况[9]。旅游承载力体系中除了自然环境容量,还应考虑到旅游接待能力,也有学者认为居民及游客的心理容量也是重要指标,并开始进行量化研究,同时衍生出多种测度方法与理论,如LAC(可接受改变极限)、ROS(游憩机会谱)、VIM(游客影响管理)、VERP(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等,以期提升旅游景区管理水平,合理控制旅游容量。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国家公园的旅游承载力测算中应用较多。

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具体可追溯到1980年左右,具体发展历程见表1。发展至今,我国旅游承载力研究不再局限于风景区,而是更多地关注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遗产地等相对特殊的区域。

表1 国内旅游承载力研究Table 1 Domestic research on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在方法上,当前研究多选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旅游承载力测度与评估是衡量和判断旅游目的地承载力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旅游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18]。在我国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方面,文传浩等[19]针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立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旅游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初步探讨。王文斌[20]认为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带来增益性影响的前提是适度开发旅游,合理控制人类的活动,确保旅游活动在旅游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范围内,并以九寨-黄龙为例构建了包含3 个一级指标的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服务管理承载力、空间环境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载力。张敏等[21]认为,科学建立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确定旅游目的地合理容量、把握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并将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案例地,构建包括资源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社会文化承载力5 个一级指标和24 个具体指标的珠峰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唐玉霞等[22]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估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内容,并从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适合墨脱地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李鹏等[23]认为,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测度有利于协调自然保护地的人地关系,也会对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旅游承载力是地区能否得以正向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以泸沽湖为案例地进行旅游承载力测度研究,选取空间、资源、设施、管理四个层面,划分具体指标,结合木桶原理,综合分析旅游目的地承载水平。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学者建立的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多以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为主,对象相对单一。同时,在准则层选取方面也多集中于自然、环境、空间等方面的测度,对于社区居民心理及设施层面承载力的测度相对薄弱。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开展具体研究始于2006 年。发展至今,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正逐渐深入,研究主题开始从资源开发、发展模式、旅游影响逐步转向旅游资源评价、社区参与、遗产地游客教育、游客行为、遗产旅游解说等诸多方面。旅游在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对遗产地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开展旅游活动、及时进行承载能力预警有利于遗产地保护。然而,在遗产地旅游逐渐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这类特殊研究区域的旅游承载力如何选取评价指标,以及如何进行指标测算并未给予充分关注。同时,与其他研究区域不同,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地与居民生活生产区几乎重合,遗产地社区居民即是遗产地的主体,因而在进行旅游承载力测度时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内心情感,将其作为指标体系的重要因素。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概况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以来,农业文化遗产一直备受世界各国瞩目。我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国家,于2012 年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发掘与保护,截至目前,已先后发布13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中18项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地处青田县东南部山区,是我国首个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可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遗产价值巨大,具有丰富的田鱼文化和华侨文化。遗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降水丰富,温度适宜,为稻田养鱼提供了天然优势,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至今仍在沿用。稻田养鱼孕育了独特的田鱼资源,也作为一种饮食资源受到周边省市游客的欢迎,当地的传统美食也因此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据2016 年统计数据显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村——龙现村接待游客数量约10.7 万人,遗产旅游年收入337.06 万元,占当地居民农业收入的62.07%。2018 年,龙现村接待遗产游客数量约45 638 人次,遗产旅游年收入228 万元,占当地居民农业收入的49.1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龙现村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数仅有5 274人,受影响程度较为显著(数据来源于青田县农业农村局、方山乡人民政府)。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内具有充足的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美食文化和华侨文化。龙现村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村和代表村,村内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这些独特的资源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往体验,旅游发展相对稳定,对其进行旅游承载力研究与测度可为其他遗产地提供借鉴与示范。

图1 龙现村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种类及分布图Figure 1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s in Longxian Village

1.2 数据来源

2020年8月中旬,本研究组在龙现村开展了为期15 d 的实地调研,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与入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遗产地社区发展相关数据信息。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真正的主人,在龙现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内心想法和建议有利于促进遗产地发展。因此,本研究以龙现村居民为调研对象,通过调研,共回收居民问卷与相关访谈文本34 份,受访者包括村内农家乐经营者、旅游接待设施服务人员、旅游产品售卖者、农民等。笔者还对方山乡书记、龙现村现任村长、副村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同时收集了包括与村落建设、旅游服务、旅游发展相关的各种统计数据,涉及旅游收入、旅游人次、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

2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关于旅游承载力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旅游景区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空间、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对景区游客及其周边居民的心理承载力和设施承载力的测算较为缺乏。居民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社区的主体,是遗产地真正的主人,开展旅游活动势必会侵占居民的活动空间,在对遗产地进行旅游承载力测算时必须将居民认知和情感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给予重点关注。

本研究综合运用频度统计法、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结合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现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适宜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并筛选出31 个有关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咨询从事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旅游等领域研究并对农业文化遗产地资源环境较为熟悉的9 名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打分,分值分别为3、5、7、9。经过一轮咨询,最终选取出20个指标,构建形成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农业文化遗产地与其他研究案例存在差异,如空间开放程度、游览时间、部分自然条件不同,且受到实际情况的限制,因而无法进行具体数值统计计算,故参考部分学者以往的研究,选取适宜的评价方法和准则进行测算与评价[24],具体指标及内容见表2。

表2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Table 2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3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测算与分析

本研究按照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以及社会经济承载力五个层面,构建适宜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作为案例地进行指标测度,参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GB∕T 50298—2018),各指标承载力计算具体内容及数值结果见表3。

表3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指标测度Table 3 Index measurement of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in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续表2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Continued table 2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ites

资源空间承载力属于刚性指标,难以改变,不易控制,是由旅游地的客观特性决定的基本容量,主要考虑当地水资源、空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在资源空间承载力方面,根据龙现村农业文化遗产地面积,结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标准》中规定的游客最佳游览面积可知,龙现村空间承载力为4 461 人·d-1。供水主要依靠森林涵养水源,龙现村森林面积为283 hm2,森林蓄水量为84 900 m3,村内建有140 多个水塘,蓄水能力较强。除去当地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供水能力可满足413~723 人·d-1。此外,龙现村旅游用地可供给量较大,地形地貌较为平坦,可游时间较长,在时间及自然景观资源方面并不存在限制因素。根据木桶原理,在资源空间承载力这一层面中,水资源承载力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故龙现村的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 人·d-1。

遗产地的旅游空间与设施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空间与设施承载力被西方学者统称为旅游地的物质承载力,是旅游发展初期产业链中的关键制约环节[25]。在设施承载力方面,供水、供电能力通过对居民进行调研时的满意程度得出,满意程度较高。在可供住宿、餐饮场所容纳情况及条件方面,龙现村目前共有农家乐经营者6户,规模较大的餐饮场所2家,住宿可容纳300 人·d-1,餐饮可接待600 人·d-1。在停车场数量及规模方面,龙现村暂未划定停车位,根据调研时的统计,龙现村现有三个区域可用于车辆停放,大致可容纳1 600 人·d-1。因此,根据木桶原理,龙现村设施承载力主要受到可供住宿场所容纳情况限制,最终为300 人·d-1。

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居民,居民既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主体,也是当地旅游发展的主要经营者和参与者。同时,旅游者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旅游设施与活动的消费者,也是当地农业历史文化与特色的体验者[25]。根据2020年8月的实地调研数据得知,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力满意度较高,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程度较小。基于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当地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益处,因此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均较高,对当地旅游发展抱有一定的信心和希冀,希望旅游发展程度在未来可以继续提升,因此短时间内居民心理承载力不会成为景区承载力的限制因素。对管理承载力方面调研可知,目前龙现村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与管理体制相适应,不存在管理方面的限制。根据林德伯格、斯蒂芬·迈克尔和乔治·斯坦奇的三分之二准则,旅游者心理承载力约为资源空间承载力的三分之二,因此旅游者心理承载力为2 947 人·d-1。

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采用具体测度方法进行测算得知,当前遗产地社区固体垃圾处理承载力为4 800 人·d-1;龙现村森林供氧能力较为突出,当地森林供氧能力为70 767 人·d-1。社区绿化情况较好,并未成为限制性因素。根据木桶原理,生态环境承载力最终为4 800 人·d-1。

在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由于青田县龙现村为著名的华侨之乡,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居民生活相对富足。当地旅游业发展也具有较高的地位,整体旅游收入与消费水平较高。在调研时发现,当地游客多来自温州市、丽水市、金华市及上海市等周边城市,客源市场与游客量相对稳定。同时,当地劳动力多为村内居民,劳动力规模和水平能够基本满足当前的旅游发展需求。因此,这三项指标目前未对当地旅游发展构成限制,为可调节的弹性指标。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当前龙现村各方面的承载能力较高,旅游发展未超出旅游承载力范围。设施承载力目前虽然相对不高,但还未产生较大的影响与限制,仍能进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后续合理开发与建设。

4 讨论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迅速,其生态、历史、文化等多重特点及突出的价值受到诸多旅游者的关注。旅游发展在带动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农业文化遗产地保护提出了挑战。本研究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相关特点,构建了适宜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生态、空间、设施、经济多个层面的相关指标,同时考虑了遗产地居民及游客的心理承载程度,并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进行实际案例地的量化研究。通过分析各指标测算结果发现,短期内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因子主要为设施承载力中的餐饮及住宿设施可承载能力方面。本研究只尝试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一种测度方法,在部分指标(如停车位数量)数值测算方面只是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进行粗略地估算与统计,并存在部分指标无法通过具体数值进行表示的问题,因而整体指标数值的精准性和完整性不够,今后应选取多种旅游承载力研究方法进行多次验证,以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水平测度的准确性。另外,本研究仅针对龙现村进行旅游承载力测算,代表性有限,由于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需根据所选取的案例地进行具体分析,其结果不能代表所有农业文化遗产地区,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选择其他遗产地进行深入研究。

区别于其他旅游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生态脆弱性和文化敏感性,一旦受到外部影响就难以恢复。因此,有必要对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进行评价与测度,同时将其纳入遗产地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规划内,及时开展旅游承载力预警与规划,有效避免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问题与矛盾。旅游承载力研究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相关研究中,乃至农业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传承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应加以重视,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升级,选取更加符合遗产地特点与功能的指标进行测度,从而更好地保护、利用与传承本土生态与人文环境,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5 结论

本研究通过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所在地——龙现村进行资源空间承载力、设施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五方面的测算与评级,得知当前龙现村旅游承载力具体状况,并结合旅游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1)从具体测算结果来看,龙现村当前承载力水平表现为:资源空间承载力为413~723 人·d-1;设施承载力为300 人·d-1;社会环境承载力为2 947 人·d-1;生态环境承载力为4 800 人·d-1;社会经济承载力方面因其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未产生限制。现今,龙现村旅游活动的开展仍在可承载范围之内。

(2)综合各个承载层面进行总体分析可知,龙现村设施承载力相对较为薄弱,体现在可接待住宿设施数量相对较少、容纳游客数量较为有限,这对整体旅游承载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龙现村旅游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游客多为当地及周边城市居民,住宿需求相对较低,因而设施层面仍可支持当地旅游发展。

作为一种动态保护手段,旅游发展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愈发显著,同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也积极探索并逐步将适合于自身特征的旅游发展列为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重要举措。发展旅游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各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进行管理和保护,维护其内部的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旅游与农业文化遗产的协调发展以及遗产资源的持续传承。

猜你喜欢
遗产地承载力指标体系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