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玲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心瓣膜病的方式,效果较好,但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预后[1]。叙事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倾听患者故事后,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拉近医患关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2]。本研究旨在探究叙事护理对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将2019年10月~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3.87±5.64)岁,平均病程(5.02±1.08)年,功能状态:Ⅰ级7例,Ⅱ级18例,Ⅲ级14例,Ⅳ级6例;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平均年龄(43.58±5.42)岁,平均病程(4.67±1.02)年,功能状态:Ⅰ级6例,Ⅱ级19例,Ⅲ级15例,Ⅳ级5例。两组基线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暗示法、倾听法引导患者发泄内心负性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出院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叙事护理干预,具体如下:a)成立叙事护理干预小组:选取8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中级职称以上且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护理人员组成叙事护理干预小组,接受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b)制定护理措施:首先了解患者家族病史、自身病史、婚姻史、家庭背景等相关资料,再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及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性格外向的患者,赋予其主导权,护士对主题、时间进行控制;对于性格内向的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诱导性问题,引导患者诉说心中所想。每次干预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外化: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倾听患者心声,耐心解答患者问题;鼓励患者回忆自身经历,按照回忆顺序由远及近对画面进行浮现,指导患者采用合理方式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通过轻握患者双手、目光交流等方式拉近医患关系,并给予心理疏导。其次解构:与患者沟通时,认真听取患者故事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寻找正向力量给予肯定,帮助患者跳出原有固化思维,并进行做出正确反馈,将正能量注入其中,使患者树立积极面对疾病的信心。第三重新创作: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引导患者从痛苦经历中寻找正向事件,运用鼓励及夸赞的方式启发患者信心,强化患者优势优点。采用积极正向的支线故事替代负面的主线故事,完成重新创作。干预从入院当天开始,直至患者出院,每次访谈在隐蔽环境下进行。每次叙事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对叙事干预的过程及经验进行总结,剖析不同患者存在的客观问题,并进行商讨,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整改、实施。
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评分量表(GSES)对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进行分析,该量表共10个项目,分值在10~50分,自我效能水平随分值的增加而提高。心理弹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心理弹性量表(RS-14)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水平进行评估,其中SAS与SDS均由20个项目组成,分值为20~80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心理水平越高。RS-14包括自我和生活的接纳及个人能力两个维度,分值在14~98分,心理弹性水平随分值的增加而提高。
表1 两组自我效能、心理弹性比较 分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瓣膜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患者多对手术了解较少,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手术进程[3]。术后患者担心预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会进一步降低治疗依从性,阻碍康复。单纯心理干预虽然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但对于负性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效果甚微[1]。叙事护理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易使患者接受并配合,可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通过倾听、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产生心理共鸣,将患者的问题外化,并帮助患者化解问题,重新构建积极故事,宣泄内心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树立积极心态,乐观面对疾病,主动配合治疗[2,3]。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SAS、SDS评分明显降低,RS-14评分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更低,RS-14评分明显更高。可见在改善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方面叙事护理干预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给予叙事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的提高,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