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珂
(安阳地区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母乳为新生儿提供最安全、最自然的营养物质。近几年,母乳喂养率呈逐年降低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产妇泌乳量少[1]。对此中医有食疗、穴位按摩、中药等治疗方法,其中食疗主要是通过合理饮食,使营养供应充足,进而提高母乳分泌量;穴位按摩主要是通过对穴位的按、揉等方式达到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分泌等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效果[2]。催乳方由当归、山药等中药材组成的,具有补血益气、养阴活血等功效,可对产妇泌乳发挥促进作用[3]。目前,在关于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研究中,催乳方与穴位按摩联合应用的文献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130例产后泌乳不足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平均孕周(38.61±1.27)周;平均年龄(29.65±2.46)岁;平均新生儿体质量(3.58±1.26)kg;剖腹产39例,自然分娩26例。观察组平均孕周(38.64±1.23)周;平均年龄(29.75±2.56)岁;平均新生儿体质量(3.54±1.21)kg;剖腹产40例,自然分娩25例。对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同意书。
对照组予以食补与穴位按摩治疗。食补:每日使用300~500 g的鲫鱼炖汤,食用随餐。穴位按摩:产妇卧位或舒适坐位,首先,按摩者分别自产妇左右乳房外周边缘处向乳头部位按摩,6~10 min/次,然后按摩左右乳头,动作缓而柔,2~4 min/次,最后取少泽、乳根和颤中等穴位进行按摩,同时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增加穴位进行辅助按摩:气血虚弱者取脾、胃俞及足三里穴;肝气郁结者取内关、太冲穴,按摩手法:揉按、推拿等,1 min/穴,3~5个循环/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催乳方[3]。组方:山药0.5~1 kg,甘草5 g,菊花、白芍、蒲公英、麦冬各10 g,七星猪蹄1支,当归、枸杞、黄芪各15 g,若产妇伴有气血亏虚症状加党参、白术各15 g,若产妇伴有肝气郁结症状加青皮、柴胡各8 g,若产妇伴有痰湿壅阻症状加鸡内金、丝瓜络各10 g,加水煎至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疗程,共7 d。
母乳喂养率。两组产妇于治疗后进行观察统计喂养情况,进而计算母乳喂养率。心理状态。对两组产妇使用焦虑抑郁调查量表(HADS)[4]评分进行评估焦虑、抑郁,其每个方面包括7个项目,总分为0~21分,其得分越高表明产妇的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其心理状态越差。泌乳情况:于治疗后,对两组产妇乳房采用正确的按压手法进行观察统计泌乳始动时间,并于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4 mL,以3 500 r/min离心6 min取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血清泌乳素含量。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的78.46%(χ2=12.74,P<0.05)。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
表2 两组泌乳情况比较
中医认为产后泌乳主要与脏腑气血功能有密切关系,其量较少主要是因产后脾胃受损,致使气血不足,进而出现乳汁缺少的现象,因此临床治疗可采取补虚、疏盛等为原则[2,3]。穴位按摩及食疗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营养供应,专业的手法对人体的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从而有效调节乳房的生理及免疫功能。山药可发挥补中、益气等功效;甘草可发挥补脾益气、调和药性等功效;菊花可发挥疏风、散热等功效;白芍可发挥养血、调经等功效;蒲公英可发挥消肿、散结等功效;麦冬可发挥养阴、生津等功效;当归可发挥补血、活血等功效;枸杞可发挥益精、补阴等功效;黄芪各可发挥益气、补虚等功效;党参可发挥养血、生津等功效;白术可发挥益气、补虚等功效;青皮可发挥活血、散结等功效;柴胡可发挥疏肝、解郁等功效;鸡内金可发挥消积滞、健脾胃等功效;丝瓜络可发挥通经、活络等功效,以上诸药协同七星猪蹄可行益气补血、通经下乳之功[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升高,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表明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心理状态。泌乳始动时间与血清泌乳素是反映产妇泌乳情况的敏感指标,其中泌乳始动时间越短,表明产妇的泌乳功能越强,其病情逐渐好转,血清泌乳素是一种脑垂体分泌的激素,其可促进机体泌乳,故其水平的升高表明产妇哺育能力越强。现代药理学表明,丝瓜络中的半乳聚糖、木聚糖等物质可通过改善乳房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状,进而促进其泌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泌乳情况,且疗效显著。
综上,催乳方联合穴位按摩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心理状态及泌乳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