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钦
(福建省永泰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福州 350700)
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致病原为肺炎支原体,羊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易发,临床上发病羊主要表现为温度显著升高,频繁的咳嗽气喘,胸腔出现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不同年龄的羊群感染各种疾病之后,往往会表现出差异性的临床症状,年龄越小的羊群感染肺炎支原体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越明显,发病过程越短造成的死亡率越高。作为养殖户,应该充分认识到羊支原体肺炎发生流行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强化科学养殖知识学习和养殖经验的总结,认真探讨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特点,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2021 年的3 月2 日起,永泰县某养殖户在对羊群进行驱虫处理过程中发现了个别羊咳嗽,第2 天之后发现患病羊的数量不断增多,主要以咳嗽气喘为主,以年龄较小的羊群发病为主。出现该种呼吸道症状之后,养殖户只是认为气候变化所引发的一种应激反应,没有引起重视,仍然采用传统放牧养殖管理模式。但养殖场患病羊群的数量不断增多,有个别患病羊还表现出腹泻现象,体温升高,不能正常呼吸。出现该种情况之后,养殖户才将患病羊群单独隔离饲养,并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多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时好时坏,一旦停药,患病羊的病情逐渐加重,并且药物的治疗效果呈现逐渐下降的态势,3 月8 日出现一只患病羊死亡。随后养殖户求诊,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羊群存在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周围卫生环境相对较差,养殖户将羊群聚集在一起养殖,相互接触很容易造成病原的传播蔓延。结合具体的发病情况,对病死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解剖观察,采集病死羊典型部位病料和病羊新鲜血液进行实验室诊断,判定为羊支原体肺炎,随后进行了药敏实验,筛选出了几种敏感药物,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
患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最高升高到42℃,不断的咳嗽并伴随哀鸣声,气喘,采食量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背毛粗乱,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达80~120 次/min,干咳,部分病羊有短而湿的咳嗽。患病羊眼角流出大量的脓性分泌物,从鼻腔当中流出黏液性或脓性的分泌物,并附着在鼻孔和上唇,部分在鼻液当中有夹杂有少量的血液。按压胸壁,病羊疼痛反应强烈,叩诊肺部存在浊音。患病羊体质变差,长时间卧地不起,四肢伸直,目光呆滞,腹部收缩,呼吸困难,以年龄较小的羊群和老龄羊群症状明显。
通过病死羊解剖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胸腔和肺脏组织,胸腔当中蓄积有很多淡黄色的液体,在空气中暴露逐渐形成纤维性蛋白凝块,胸腔当中的脏器组织显著粘连,不能够正常分离。肺脏组织显著肿大,弹性下降,将肿大的肺脏组织切开之后,切面呈现大理石纹路病变,气管、支气管当中蓄积有大量的泡沫状分泌物,肝脏显著肿大,质地变硬。肺脏周边的淋巴结组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肿大出血现象。
采集病死羊病变的肺脏组织和胸腔积液制作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法镜检未见病原,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有的呈螺旋状,有的呈逗点状,有的呈杆状等多形态的红色病原体,采集病羊新鲜血液7份,制成血清,进行间接血凝试验,结果全部为支原体肺炎抗体阳性。经临床观察、剖检病理变化和试验室诊断判定为羊支原体肺炎。
病死羊和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对羊舍和周围环境进行认真的喷雾消毒,交替使用癸甲溴铵溶液和10%漂白粉溶液,彻底清除养殖环境中的病原。
筛选患病羊,疑似病羊,健康羊,并分别隔离饲养。
对症治疗,缓解患病羊的临床症状。结合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对患病羊和疑似病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使用3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使用剂量分别为0.01、0.2mL/kg·bw,上述药物1 次/d,连续使用3d。同时配合中成药进行治疗,选择使用金银花、麻黄、板蓝根、黄连各20g,木通、甘草各10g,水煎煮温度适宜之后,灌服,1 次/d,连续使用5d,该中药组方具有止咳润肺,清热解毒的功效。
对健康羊群紧急免疫接种山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
养殖期间注重做好管理工作,控制合理的养殖管理密度,保证圈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能够将圈舍当中的高温高湿气体全面排出。
定期对羊圈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消毒药选用癸甲溴铵和10%漂白粉溶液。
根据羊群的生长发育情况,科学搭配饲料,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增强羊群身体抵抗能力。
严格控制引种行为,避免从疫区引进羊群,对于新引进的羊群应该放置在隔离舍当中,单独隔离养殖30d 以上,确保健康之后才能够混合养殖。
结合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针对羊支原体肺炎,选择使用山羊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春秋两季各免疫接种1 次。羔羊、后备羊、成年羊使用剂量分别为2、3 和5mL,通过妥善疫苗免疫接种能够有效防控该种疾病的发生。
羊支原体肺炎能够威胁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羊群,同一个品种条件下,羊群的年龄越大抵抗能力越强,感染该种疾病之后临床症状越轻,主要以羔羊或者年龄较大、身体瘦弱的老龄羊发病为主。患病羊和隐性带菌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病原可以通过飞沫或者直接接触传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羊支原体肺炎在新疫区发病较急,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多发生在每年的冬春季节,常常呈地方性流行或者散发流行。养殖户应注意观察羊群健康状况,发现病羊,应及时采隔离措施,加强羊圈及周边环境消毒,并上报病情,以便早确诊,早处置。
养殖管理不当,养殖密度过于拥挤,营养不良,饲料营养价值不足,羊群抗病能力低下,圈舍寒冷均可以促使或加重该种疾病的发生流行。养殖户应做好圈舍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和防寒防潮及保温工作。严格落实定期消毒制度,及时清理粪污并堆积发酵。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补饲,增强羊群体质,以提高羊群抗病能力。
羊支原体肺炎已经成为威胁羊群健康生长的常发病和高发病,在该种疾病下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对羊群的免疫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容易继发感染多种疾病,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防控工作带来很大难题。在诊断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判断,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应及早采取疫病防控措施,并结合药敏实验,使用敏感药物对症治疗。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养殖户应结合自身养殖条件和科学养殖要求制定适宜的养殖管理模式,坚持自繁自育,培育健康羊群。如果从外地引种,一定要落实严格的产地检疫和到场隔离观察制度,隔离观察30d 后,确保健康后才可混群饲养。
强化动物疫病知识宣传,加强养殖户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素质水平。养殖人员平时应加强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在短时间的控制病情,避免带来严重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