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宜静
(南阳市水利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河南 南阳 473000)
淅川县西北连接秦岭余脉为低山丘陵区,北部衔接伏牛山脉麓,西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丹江纵贯淅川县全境由西北向东南汇入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于淅川县中部和南部,流域面积占淅川总面积的93.50%。
借鉴陈南祥等人的研究成果,建立相关评价模型(1)~(3)。
EFw为水资源总生态足迹,N是淅川县总人口数,efw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aw 是水资源均衡因子,Ww 是人均水资源消费量,Pw是全球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
ECw 为水资源总生态承载力,ecw为水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λw是水资源产量因子,Qw为人均淡水资源量。
式中字母含义同上。
淅川县多年平均产水模数、水资源均衡因子和水资源产量因子分别为25.72万m3·km-2、5.19和0.819。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及公式(1)~(3),对淅川县2006-2019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得表1及图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2013年为最大值达到0.293 2 hm2,2006 年为最小值仅为0.171 9 hm2;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2010年为最大值达到0.924 2 hm2,2014年为最小值仅为0.185 4 hm2;在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方面,2010 年为最大值达到0.709 1 hm2,2013年为最小值仅为-0.100 3 hm2。仅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淅川县水资源呈现赤字状态,其余约78.6%的年份淡水资源呈盈余,现阶段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整体形势较好。继续对2006-2019年间淅川县水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在Origin2019中结合Linear回归分析绘制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图(2006-2019年)
表1 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指标表(2006-2019年)
图1 可知2006-2019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间变化不大,整体呈历年增长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年际间波动较大,整体呈历年减小趋势;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年际间波动较大,整体呈历年减小趋势,其波动情况和变化趋势与淅川县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较为一致。
在SPSS 中对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与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关系密切(P<0.01),相关性系数为0.99;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与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关系较弱(P>0.05)。结合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亏计算公式,可知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是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主要受研究区内的淡水资源总量影响。
3.1.1 加大山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力度
依据项目区实际,通过修建淤地坝、谷坊、鱼鳞坑等水保工程,完善水保工程基础设施,提高山地综合防治体系,提高水土资源拦蓄能力。
3.1.2 加大山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力度
依据项目区实际,按照坡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实施淅川县山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在坡度为10°以下的坡耕地,建设水平梯田;在坡度为10°~15°的坡耕地,建设坡改果梯;在坡度为15°~25°的坡耕地,退耕还经济林;对于大于25°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发展生态林;对荒山荒坡营造水土保持生态林;对疏林地和覆盖度较低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封禁治理,依靠大自然的能力自我修复。
3.1.3 加大库区周边村庄坑塘水环境整治力度
依据库区周边各村庄实际,以坑塘水清、岸绿、景美为治理目标,把丹江口水库周边农村坑塘水环境治理作为库区周边水环境治理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打造生产型、生活型以及生产生活型坑塘,既能改善库区周边农村“小环境”又能助力水库的“大生态”。
3.1.4 加大山下沟道生态河道建设力度
以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大山下沟道河流生态河道建设力度,通过层层修建滚水坝、生态护堤、前置库等工程措施,广泛种植芦苇、聚草、金鱼藻、菹草等植物措施,把好入库前最后一关,实现对入库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山下沟道河道的生态修复。
3.2.1 完善水源地法制建设
需要建立和完善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捋顺各部门职责,提高水源地执法和监督管理水平,保证执法部门有法可依。
3.2.2 提高水源地执法能力
库区现仅有综合执法大队1个,在编人数仅48人,其中,管理人员15人,工勤技能人员33人。需加强库区执法力量,加大库区执法队伍建设力度,招聘更多法律、水利等专业类技术人才,保证执法部门有能力做到违法必究。
3.2.3 调动全民护水积极性
一方面调动库区沿岸广大群众治理库区周边水生态环境的积极性,自觉爱护水利设施,积极参与日常维护;另一方面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到山区水土保持治理中去。
①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状态较好,但是如不采取治理措施,未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②淅川县水资源总量是该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高效利用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周边的水环境治理,是未来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③针对淅川县水资源利用现状和主要影响因子,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提出淅川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主要调控措施,以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