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平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在充分研究区内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基础上,针对矿区铅锌矿体的分布、赋矿特点,铅锌矿体能引起高极化低阻及重力高异常,利用重力测量能有效排除碳质层干扰,闪长岩具有磁力高异常的特征,可利用磁法辅助识别矿致重力高与闪长岩引起的重力高,利用AMT 测深圈定低阻异常向深部追索矿带延深,综合重、磁、电测量成果结合地质背景分析能有效地圈定找矿靶区[1]。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哈尔达坂群,为一套浅变质的海相陆缘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建造,北与下元古界温泉群、南与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呈断层接触。该群下部为一套细碎屑岩,岩性为石英片岩夹少量大理岩;中部为一套含碳质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合,岩性为粉晶-细晶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含碳质微晶灰岩、(黄铁矿化)含碳质板岩等,局部可见灰白色、灰黑色硅质岩和含重晶石硅质岩等热水沉积岩,为本区铅锌矿体的主要赋存层位;上部为一套细碎屑岩,岩性为碳质板岩等(如下页图1-a)。
矿体均集中分布中元古界长城系哈尔达坂群中部,含矿建造为浅变质富镁质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含矿层南北宽约500~800 m,东西长大于6 km(矿区外仍有稳定延伸)。容矿岩石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大理岩化灰岩、钙质板岩和硅质岩等,近矿围岩为灰黑色含碳质微晶灰岩、炭质板岩、闪长岩和白云质大理岩化灰岩等。矿体呈似层状、板状、透镜体状顺层近平行产出,走向近东西,总体倾向南,倾角75~87°,矿体在空间上有成群成带、沿走向和倾向均有波状起伏、膨大缩小、分枝复合等特征[2-4]。
Ⅰ-12 号矿体:为目前矿区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矿体,出露标高3 459~3 795 m,已控制最大斜深350 m,矿体呈似层状产出,走向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66~85°,矿体东、西两端陡倾,倾角82~85°,在中部相对较缓,倾角66~78°,沿倾向略显“S”型弯曲,厚度变化不大。该矿体长800 m,平均厚度8.19 m,铅平均品位1.25%,锌6.43%。矿体具明显的分支复合、向西侧伏特征,且沿走向和倾向均未圈闭,具进一步找矿前景(图1-a)。
通过对采自矿区地表及钻孔岩芯岩、矿石物性标本参数测量结果统计显示如表1。
表1 矿区物性参数统计表
密度特征:铅锌矿石密度(2.99~3.48 g/cm3)最高、白云质灰岩与闪长岩密度(2.84~2.86 g/cm3)次之、灰岩、碳质灰岩、板岩密度(2.74~2.76 g/cm3)相对较低。
磁性特征:仅闪长岩具弱-中等磁性,磁化率值在50~200×10-64πSI 之间,矿区内其它岩、矿石均无磁性。
电阻率特征:铅锌矿石、钙质板岩、(近矿)白云质灰岩、碳质灰岩电阻率均值在300~1 000 Ω·m 之间,属低阻岩石,块状富铅锌矿石电阻率最低达20 Ω·m;灰岩、蚀变闪长岩电阻率均值在2 000~4 000 Ω·m,属中高阻岩石;白云质灰岩、闪长岩、大理岩、板岩电阻率均值在6 000~25 000 Ω·m,属高阻岩石。铅锌矿石与近矿钙质板岩、白云质灰岩可以视为一个统一的低阻体,与其它岩石电阻率差异明显。
极化率特征:碳质板岩、碳质灰岩极化率均值11%~15%,铅锌矿石及蚀变(黄铁矿化发育,以下同)闪长岩极化率在10%左右,属高极化岩石;钙质板岩、灰岩、闪长岩、白云质灰岩的极化率在3%~5%,属中等极化岩石;大理岩、石英片岩的极化率小于2%,属低极化岩石。
在剩余重力异常图上(图1-b),主要铅锌矿体对应G-2 剩余重力高异常,异常幅度0.2~1×10-5m/s2。G-1 号重力高异常地表对应岩性为碳质灰岩,推测深部有隐伏的闪长岩体或岩脉。总体看G-H-3 剩余重力异常、C2 磁异常和IP3-1、2 低阻高极化异常与西矿段主矿体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为由铅锌矿体引起的矿致异常。利用重力、磁法、激电测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圈定地表及浅部铅锌矿体。
矿区以平缓的负磁场为主(图1-c),磁力高异常主要呈脉状、条带状,个别呈团块状,磁力高的幅度大多在100~300 nT 之间,最高达990 nT,主要为闪长岩引起。按磁力高异常可以分为南、北二个闪长岩带,主矿体处于南部脉状磁力高异常带(C2)中,表明该矿段脉状闪长岩发育。
从激电测深AB/2=150 m 极距视极化率异常图(图1-d)可以看出,在该深度极化率值在2%~19%之间,南部低极化背景在2%~4%,含矿段极化率背景达4%~6%。按照8%为异常下限圈出4 个高极化率异常带,矿段内主矿体对应IP3-1、IP3-2 号低阻高极化异常。
ATM 测深反演断面图(如图2 所示),视电阻率异常深度可达3 000 m 以下,视电阻率异常值在10~10 000 Ω·m,电阻率异常以层状、厚板状形态为主,浅部出现一些宽度100~500 m 左右的团块状高阻异常。根据异常特征,对各剖面岩性层进行了解译,结合勘查成果资料,认为矿区内的主要控矿岩性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岩性层在0~-500 m 向南陡立,500 m以下地层向北倾斜,在-500~-13 00 m 范围内在多条剖面上出现了低阻异常体,深部低阻异常体规模明显大于浅部铅锌矿体引起的低阻异常,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利用重、磁、激电及AMT 测深并结合矿区地质填图、工程施工成果对岩性层、侵入岩体进行了解译,赋存于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板岩的铅锌矿体,因多发育有闪长岩脉,表现为重力高、相对高磁、低阻的异常特征。石英片岩、钙质板岩本身为中-高阻岩石,但其板理、片理发育,为透水性、含水好的岩性层,因此实测电阻率多在100~1 000 Ω·m 之间,表现为中低阻特征,重、磁异常均不明显。在海拔2 800 m 本区的潜水面以下钙质板岩分布区出现的10~50 Ω·m 左右极低电阻异常,推测由地下水引起。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闪长岩均表现为高阻、重力高特征,但后者具有明显的磁力高异常。灰岩则表现为中高阻、平缓的磁场及重力场,利用重力高异常可以区分灰岩与白云质灰岩如下页图3。分析认为可将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层中电阻率小于1 000 Ω·m、对应有重力高异常及钙质板岩层内电阻率小于50 Ω·m 低阻异常浓集中心、浅部对应有重力高异常地段划定为进一步找矿靶区。深部(标高在2 800 m 以下)电阻率小于50 Ω·m 低阻异常,可能由地下水引起,为非矿致异常。
1)在哈尔达坂铅锌矿区,铅锌矿石具有高重、弱磁或无磁、高极化、低阻的特征,利用激电中梯测量、大地电磁音频测深(AMT)并结合重力、磁法测量成果可以有效地圈定找矿靶区,指导深部找矿工作。激电中梯剖面+激电测深、高精度磁法测量、重力测量可以有效圈定地表及浅部(0~500 m)铅锌矿(化)体。重力+高精度磁法+大地电磁测深(AMT)可以圈定中深部((500~1 000 m)找矿靶区,为钻探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
2)对照已施工的钻探成果,2 号靶区具高极化、重力高、中低阻组合特征,与钻探控制的Ⅰ-12 等主要铅锌矿体对应较好;3 号靶区为一向南倾斜的低阻异常,异常中心处见两条隐伏的厚度不大的铅锌矿体;其他靶区有待进一步工程验证。
3)在哈尔达坂铅锌矿区利用重力、磁法、电法(激电、AMT)测量,可以圈定找矿靶区,有效指导深部找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