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哲璇,赵 芸
(运城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间接的、内隐的非特定的教育活动,从而对其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教育者通过对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政教育,如校园中物质环境的利用,以及精神形态如文化艺术或学校精神的开发,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思政教育归根到底属于教育学科,由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国家及社会可以通过其维护统治、稳定社会。思政教育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教育首要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故我国在教育教学上要理直气壮讲思政[1]。同时,不论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还是我党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创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这些都为我国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及道路指引,使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讲好思政课。
从道德哲学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道德效果与国家制度中伦理所要求的道德价值有着同样的追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在国家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其作用并未达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而言,部分是因为在高校当中,教育教学过度关注于显性教育,它以一种灌输、讲理的方式向大学生点状输入,而并未考虑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将思政教育直白而又单纯的讲授给大学生,这一教育方式所反映出的效果并不理想。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在网络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中,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猛烈冲击,而由于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隐蔽性、间接性及体验性,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社会现状相契合,故当代教育者对隐性思政教育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其中明确表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更推动了对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的方法,利用美国教授陈超美研发的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这是一款Java语言设计的应用程序,其中运用了信息技术、科学计量等方法,从而将引文进行可视化分析[3]。通过软件的运用,可对关键词进行详细地分析,由此清晰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规律及热点分布。同时对该领域一定时期内出现的文章数量、发文作者及所属机构、发刊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可整理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学术平台中国知网(CNKI)作为检索平台进行文献整理,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关键词设定为“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时间设定为2000年至今,由于准确及高质量的数据来源是科学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但CNKI的文献收录也呈现出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故在期刊来源上固定为在国内论文中比较权威和代表性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检索日期为2022年2月4日,经过剔除比如会议概述、新闻报道、领导讲话等记录性文献,以及不相干、多次出现等不合格文献,最终选取316篇论文进行研究。
分析某个研究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可以得出该领域文献研究的发展进程。本文截取2000年至今的文章,由文献分布图可得出,对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研究自2002年开始出现零星的发文,之后呈平稳上升态势,并在2009年及2011年出现了峰值,2011年至今的发文量一直呈震荡式发展,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但在最近两年出现小幅度上升趋势(图1)。
图1 年度发文数量统计
2007年10月,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由此掀起了广大学者对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研究,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因与国民教育及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由此发文量激增,到2011年达到了峰值。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隐性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再一次被学者重视。由此,近几年隐性思政教育发文量呈上升态势。
通过检索,汇总出发文前24位的期刊,其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载文量为38篇,位居第一。位于第二、第三的期刊为《黑龙江高教研究》《教育与职业》,发文量分别为20篇和19篇。前24位的期刊中,教育类期刊达到了20个,其中高等教育类期刊为7个,职业教育类1个,中等教育较少,为2个,说明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研究主阵地为各大高校及职业技术院校,研究载体为大学生及高职院校学生,同时该理论也被应用于我国中等教育研究领域。载文前24位的期刊共发表文章高达215篇,表明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得到了高水平刊物的关注和认可,这一领域核心研究成果的发表也极大程度代表了研究者的核心研究方向(表1)。
布拉德福文献计量定律需做如下计算,首先将该研究领域的期刊文献刊载量由多到少排序,同时将期刊总发文量分为3个数量相等的区域,用以区分出该领域发文的核心期刊群和两个非核心期刊群。在本次研究中,将316篇文献分为3等分,则每个区域为105篇,即核心期刊群为105篇,由表1可知,载文量位于前6的期刊发文量达到了115篇,超过总发文量的三分之一。布拉德福定律又规定,若将各区期刊载文量的比例规定为n1∶n2∶n3=1∶α∶α2,每一部分载文量用n1、n2、n3表示,作为布拉德福常数的α数值约为5,即n1∶n2∶n3=1∶5∶25,由总发文量为316得出n1+n2+n3=316,则n1=10.2,n1的得出说明核心期刊群需在11以内,由发文量前6的期刊载文量便超过了总发刊量的三分之一,共同说明了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所发论文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期刊群。
表1 载文量前24位期刊分布
根据普莱斯定律公式,以该领域发刊量排名第一位作者发文量的平方根为标准,发刊量大于这一数值的作者被称为这一领域的核心研究作者。由表2可以看出,在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这一研究领域,发刊排名第一的作者发文量为5篇,5开根号数值约为2.24。由统计得出,在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发刊数量大于这一数值的只有发文量第一位的作者佘双好本人,发表文献共计5篇,占同期论文总发表量的1.6%。普莱斯定律规定,若核心作者发刊总数量达到这一时期该领域论文总发表量的二分之一以上,即本领域核心作者群形成。由上述分析得出,核心作者发刊数量仅占总的论文发表量1.6%,并未达到定律规定的半数以上,故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表2 发文数前12位核心作者
根据检索,发文量前12位作者所属机构中,有7所为双一流院校,表明该领域的研究受到国内高水平院校的青睐。从发文机构类别得出,综合类院校有5所,医药类和师范类院校分别为2所和1所,艺术类院校发文1篇,说明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在综合类院校颇受关注,医药类、师范类院校也有所涉及,且这12位作者大多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说明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受马克思主义学院关注较多。
关键词是从文章题目、摘要及正文中整理出来,对揭示和描述整个文章的核心要点和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某一研究领域中,若某个词被作为关键词而经常被引用,即中介中心性数值较高。如下表所示,则该关键词便可反映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研究方向。在CiteSpace中,node type选择“keyword”,thresholds设置为top20,导出频次出现最高的前20关键词。
由表3可以看出,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隐性教育,即主题本身,而“大学生”和“高校”的引用频次紧随其后,且中介中心性较高,说明高校和大学生是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主要研究阵地及服务对象,同时,“隐性教育”又与“显性教育”相配合使用,共同构成思政教育的两个方面,“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隐性教育开展的主要方式;“新时代”及“改革创新”的出现说明隐性教育是伴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新媒体”的出现频率较高,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一研究领域大力的使用了新技术、新媒体,而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为隐性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载体,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
表3 频次前20关键词
在Citespace中,时间范围定位于2000-2022年,Node Types选择Keyword,阈值设置为Top50,得出如下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以分析而得出的关键词节点和中心性来判断其重要程度,以此揭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由聚类图谱得出共有360个结点和498条连线,网络密度(Density)为0.077。聚类模块值(Moudularity)为Q=0.7346,大于0.3,说明这一领域的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平均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为0.9276,大于0.7,意味着本次聚类的分析兼顾了合理性以及信服性。其中,对标数字的数值越小,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就越多。关键词聚类分析是为了研究关键词之间不同程度的相似性,通过图2可以得出,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研究热点由0到8依次是:隐性教育、大学生、课程思政、高校、八个统一、创新、启示、特征、新媒体。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1. 隐性教育、大学生、课程思政。关键词共现程度最大的是隐性教育本身,其次为大学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大学生而展开的,受众对象是大学生,主要是在各大高校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对教育教学中思政课的补充。思政课程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规定的课程,在思政教育中处于主导及显性地位,单纯的思政课程由于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所占比重小等因素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5]。而隐性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因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管理及校园文化等各种思政内容,以隐蔽性、间接性的方式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及范围,故得到学者不同程度的重视。
2. 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尚处于青年时期,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形成,隐性思政教育在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他们成长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作者从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原则、方法等方面做了研究,丰富了这一理论内容。
3. 八个统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其中提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6]。这一会议的召开,使得思政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进一步受到思政领域的关注。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需要教育者们讲好思政课,同时也要求教育者们重视隐性思政教育的作用,为高校育人工作营造全方位大思政格局。
4. 创新。该领域的研究是专家学者们对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该领域实施的创新。同时,课程思政及网络思政在论文中的大量出现,则是体现了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具体方法的创新。
5. 新媒体。互联网的普及冲击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作用显著。同时部分隐性思政教育依托新媒体呈现,对此专家学者们做出了相应研究:一些作者从对待网络观念的转变、网络环境常态化的维护、网络课程思政的建设及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等方面[7,8]对隐性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的突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某个关键词的活跃时间及活跃强度,对关键词突显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研究对象的演变。利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的突变检验,得到了十四个突现词(表4)。
表4 关键词突现
实效性在2007年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2012年,是因为隐性思政教育借助于隐蔽性和渗透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弥补了思政课的空缺,故实效性受到了教育者的重视。载体、方法、途径陆续出现于2010年,例如有学者将隐性思政教育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方法,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大量研究者又对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不同实现途径做了探究,例如课程思政及网络思政就是其方法和途径的开辟。高校在文章中的突显,说明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显著突出,且“课程思政”强度达到7.66,主要是由于我国明确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9],这是我党对思政教育的具体要求,因此新时期我国高校将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重中之重,也说明了课程思政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自2000年以来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文献得出以下结论,发文数量在前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之后一直波动发展,最近两年又呈现出只增不减的趋势。这一研究领域未能形成核心作者群,同时该领域形成了较稳定的核心期刊群。发文作者所属机构中综合类及医学类院校均有发文,发文作者所属院系集中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说明这一研究领域受到不同类型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未来需对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1. 深化该领域理论研究。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形成了稳定的核心期刊群,但是核心作者群并未形成,说明虽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有待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目前对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的研究大部分停留于概念的提出,例如,专家学者将隐性思政教育分为可以直观看到的物质环境以及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精神文化环境[10]。而关于物质环境的营造和精神文化环境的作用等更深层次的探究并不多,故应加快核心作者群及科研团队的形成,这样有利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加快理论成熟。
2. 加强研究间互通融合。研究表明高校专业课占据大学生课业的80%,大学生普遍认为这部分老师与自己密切相处至少一学期,对自己的影响巨大[11],故课程思政的建设是必然的,隐性思政教育的广阔性也加剧了对各学科的依赖。专业课教师应提升思政领域理论认知,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对本专业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专业技能学习,使高校专业课对学生达到多维度、多广度、多角度的思政育人[12],专家学者们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寻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点。同时,文献大都呈现出就政策而解读、就理论而研究的现象,比如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学生使命感的教育[13,14]、高校立德树人的探究等,缺乏政策与理论及理论与理论之间的综合性深入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科研队伍的建立,加强学科及理论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科研机构及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为丰富该领域理论做贡献。
3. 创新领域研究方法。在该领域研究中,专家学者们对思政理论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更新,这些都重塑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本质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但隐性教育的实施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有多大,众多的隐性教育方式方法贡献比例等的研究较少。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研究范式,更新研究方法,将思政教育中隐性教育真正指导于实际教学当中,为高校思政教育及育人工作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