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明,赵 颖
(天津康复疗养中心脑外心胸外科,天津 300381)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心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CI在脑卒中患者中占比可达到87%以上[1]。目前临床对于ACI患者的疾病治疗中,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传统治疗以及早期溶栓治疗[2]。但是多数患者在入院后多已错过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溶栓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降低ACI的不良预后。有研究[4]报道显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对患者颈内动脉的上侧进行有效暴露,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5]。同时术后采用肝素盐水对病灶管腔进行冲洗,进一步清除病灶部位血管内的碎片[6]。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探讨及影响患者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诊断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5];②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③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法标准[7];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②无法配合本研究检查患者;③出血型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53~66岁,平均(60.21±2.09)岁,体重指数平均为(24.25±1.69)kg/m2,糖尿病患者28例,高血压患者49例,高脂血症患者3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按照《2015年脑梗死诊断与治疗》标准[8],采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200 mg/次,1次/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后,采取平卧位,对患者的胸锁乳进行切口,同时对患者的颈动脉窦处进行利多卡因浸润,游离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动脉,纵向对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切开手术,同时清除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以及斑块,使用7号线对患者的颈内动脉远端内膜缘进行缝合,使用肝素盐水清洗手术部位,使用人工血管补片对患者切口进行缝合,使用6号线,打结前对患者颈内动脉的排气作用进行阻断,再次开放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甲状腺动脉。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效果标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9]。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程度大于90%则为基本痊愈;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程度在46%~90%,则为显著进步;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程度18%~45%,则为进步;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程度小于18%或升高程度小于18%,则为无变化;患者的NIHSS评分升高程度大于18%则为恶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3.2两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比较:NIHSS分数越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越显著。BI指数使用改良的Barthel的指数计分法评定(每项0~10分,共10个项目),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越高。
1.3.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皮疹、发热、继发脑出血等情况进行比较。
1.3.4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28 d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以28 d死亡作为终点事件。
1.3.5不同生存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分别对生存组以及死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情况进行比较。
1.3.6死亡患者的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因素分析,对造成患者的死亡的因素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t及χ2进行检验。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261,P=0.039)。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n=60]
2.2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B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NIHSS(t=5.179,P=0.00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t=8.400,P=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NIHSS、BI评分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n=60)]
2.4两组生存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2,P=0.023)。
2.5不同生存情况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t=22.784,P=0.000)、发病到入院时间(t=4.728,P=0.000)、ACI体积(t=3.184,P=0.002)、NIHSS评分(t=6.472,P=0.000)、高血压(χ2=6.142,P=0.013)、糖尿病(χ2=34.481,P=0.000)、血脂异常情况(χ2=18 221,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6死亡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再通过多因素分析,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6。
表6 死亡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ACI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命质量的原因之一[10]。目前临床对于ACI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对局部病灶部位的血栓情况进行溶解,降低病灶部位的缺血情况,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缓解脑水肿情况[11]。目前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的溶栓治疗,但是在对患者的溶栓治疗过程中,对于脑组织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而言,其治疗后极易造成再灌注损伤,进一步加重患者的ACI疾病进展,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2]。而在对患者的颈动脉剥脱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研究和报道[13]显示,在对ACI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的内膜剥脱手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堵塞情况,对于脑组织的供血恢复具有显著意义。有研究报道[14]显示,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脑卒中以及再次损伤的风险也显著降低。
在本研究采取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对于周边组织的神经的损伤较小,同时术后对患者病灶部位采取肝素盐水进行冲洗,显著对血管内的碎片进行清理[15]。本研究提示在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病灶部位炎性反应水平的显著性降低,患者术后病灶部位的颈动脉血流显著恢复,同时对于局部血管的损伤较小,患者的预后较好。唐东方等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进行治疗,患者局部病灶部位的氧化应激反应显著下降,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6]。而在对患者的预后分析中,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分析认为,在对脑梗死患者的疾病进展中,采用内膜剥脱手术治疗,将病灶部位的危险因素进行清除,降低了局部炎性反应发生的病灶原因,术后发生再次发生血栓的风险显著下降。
患者的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情况均是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在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侧支循环的建立不够及时,影响溶栓效果[17]。同时,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多会造成患者的颅内血管的狭窄程度显著上升,在对患者的溶栓治疗中,也会造成其他部位血栓脱落,局部病灶部位的渗血情况显著升高,降低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会造成患者溶栓后血栓再次形成的风险显著升高,发病到入院时间的延长,会造成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18]。
综上所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但是针对较高的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ACI体积、NIHSS评分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中,及时对患者的病灶原因进行控制,对于提升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