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美 鉴赏美 表现美 创造美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指导方案》编制撷要

2022-09-23 14:10秦海锋
江苏教育 2022年60期
关键词:花鸟画课标素养

秦海锋

“拥有一颗感知美好的心,我们的内心将会无比丰盈。”美学家蒋勋曾这样诠释艺术审美。美之所以动人,是因为美能传递给人舒适的、让人乐于接受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源于美的本身,需要我们主动去感受、发掘。艺术课程在美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中职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起到“审美教育、美学素养教育”的积极作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与美有关的知识,更是需要通过美术、书法、设计、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内容的鉴赏与实践,叩开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这是艺术课程教学的初衷,也是艺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落脚点。

一、指导方案研制概况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将“公共艺术”课程调整为“艺术”课程。课标提出四大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即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对艺术课程育人目标的高度提炼,更是对原教学大纲内容的全面升华,对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使用、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如教师对课标理念、体系和内容等方面的学习和领悟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当前的教学现状如何?教师在新课标实施贯彻过程中,普遍存在哪些疑惑、痛点、难点?如何让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等等。

2021年,江苏省教科院成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研制小组,旨在进一步了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开展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切实可行、精准有效的学校《指导方案》。

二、指导方案有什么作用

《指导方案》是艺术课程教师贯彻课标的行动指南,能有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阐明课标核心要义

《指导方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紧扣艺术课程“以美育人”的人文特性,从“课程名称范畴界定、学科核心素养落实、课程内容结构优化、学业质量水平评价”4个方面阐明了课标的核心内涵,为教学实施把准方向。

(二)梳理课程目标逻辑

《指导方案》以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全面引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业质量等教学要素,引导教学评一体化,全面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核心素养间的相互关系”“核心素养对课程目标达成的影响”“核心素养对学业质量水平界定的影响”3个主要方面梳理了课程目标逻辑,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的开展、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三)给出教学实施案例

为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好课标,《指导方案》围绕课标中“美术鉴赏与实践”“音乐鉴赏与实践”两个基础模块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梳理出专题内容框架、课时量分配建议,并给出实施案例,从学习目标研制思路、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运用、学习评价策略4个层面指导教师开展教学。

三、如何用好指导方案

(一)深刻理解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要用好《指导方案》,上好艺术课程,厘清四大学科核心素养间的相互关系是关键。四大核心素养呈现不同维度的能力发展要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其中,“艺术感知”是基础,“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是在“艺术感知”基础之上的行为表达,“文化理解”是在感知、判断、表达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艺术感知和思想升华。学生在感知艺术作品和进行创意实践过程中增进了审美判断能力,提升了文化理解水平。这些能力的提升又反过来提高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探究更高、更广、更深层次的艺术认知,激发学生产生更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更有意义的艺术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具体作用如下。

1.让教学内容“有框架”

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素养,前提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该模块的知识构架。美术鉴赏和实践、音乐鉴赏和实践都是必修的基础模块,在课标中有具体的内容要求,主要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声乐、器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作品鉴赏。因此,教师在构建教学内容时,应该将这几个艺术门类作为该模块的主要鉴赏内容,搭好知识框架。“有框架”才能够保证基础知识的系统化,为“艺术感知”打好基础,为“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创设条件。

2.让鉴赏评价“有依据”

课标中课程目标对“审美判断”这样描述: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艺术原理和相关知识将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如美术鉴赏和实践内容会涉及中国画的“谢赫六法”“三远法”、西方的“透视规律”“黄金分割比”等理论,为“审美判断”提供了客观理论依据,使鉴赏评价更有说服力。

3.让教学方法“有趣味”

“创意表达”这一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让学生充分感受艺术创意的趣味,帮助学生理解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和艺术审美的内涵。许多教师反馈:音乐鉴赏课程很受学生欢迎,学生们乐意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如演唱、舞蹈等动态练习任务)来消化鉴赏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趣味”的实践活动,形成激发核心素养达成的催化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开拓学生艺术思维。

4.让水平达成“有高度”

四项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素养承载了思政育人任务,是在前3个核心素养基础上的升华。它将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上升到文化层面,要求学生热爱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达到理解和借鉴世界多元文化、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业水平层级。

(二)规范构建课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课标分为美术鉴赏与实践、音乐鉴赏与实践两大模块。参照美术、音乐学科的分类,《指导方案》对基础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基础模块专题内容及课时分配建议表,便于教师规范选择授课内容,围绕具体的专题拟定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就如何设定学习目标,《指导方案》建议从“内容要求”中找准学习目标要素,目标内容紧密对接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核心素养目标紧扣课程思政,同时挖掘江苏本土案例,综合拟定教学内容。基础模块专题内容及课时分配建议如下页表1所示。

表1 美术、音乐专题鉴赏与实践内容

(三)从对应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教学重点

课标通过“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对美术、音乐鉴赏和实践两个基础模块的教学内容做了细致的说明。基于此,教师可以参考《指导方案》中的教学案例、专题知识结构图确定、分析教学重点相关部分。

如“绘画艺术鉴赏与实践”专题的教学,常规重点会涉及围绕名家名作进行剖析鉴赏,让学生理解经典作品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或是理解代表画家的精神追求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或是深入理解中外绘画艺术的不同风格,等等。与这些重点相对应的是“艺术感知”素养、“文化理解”素养。

如“器乐曲鉴赏与实践”专题,常规重点会涉及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和小提琴协奏曲器乐曲形式,领会乐曲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表现,理解乐曲每个段落的表达含义及情感体验,等等。与这些重点相对应的是“艺术感知”素养、“审美判断”素养。

(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1.充分重视讲授与引导

优秀的讲授胜过华而不实的课堂。讲授法是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最能体现出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备课情况。《指导方案》建议教师不能轻视课堂上的常规讲授法,教师应该积极备课,储备知识,用精彩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经典作品内涵。

2.有效设计创意练习

《指导方案》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做示范,加强对实践性练习的有效设计,实践性作业难度应适合学情,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的课堂创意作业,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拓展运用。如敦煌壁画图案再创作应用,将敦煌壁画图案应用到书签、T恤、布包的装饰设计上,使学生通过动手练习加深对敦煌壁画的艺术感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3.结合专业设计任务

《指导方案》建议教师寻找专业与本课程的联系点,有效设计任务式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艺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如对于导游专业学生,可以围绕经典画作,布置对名家介绍、名作鉴赏的导游词设计任务,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讲解导游词,从而将专业任务与本课内容关联,以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4.组织实景观摩调研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景观摩与调研学习,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比如赴美术馆、博物馆、地方文化遗产、艺术馆等场所观摩展览,组织开展专家讲座,等等。

(五)学习评价策略

《指导方案》列举了几类评价,如基于“观察点”的评价。课标中每个核心素养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描述分为水平一、二两个层级,建议教师对标两个层级,结合教材以及相关教学资料,将内容细化分解为若干观察点,设计学业质量水平评价表,运用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判断学生学习的达成度。

同时,《指导方案》提倡作业分享式评价。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评价的途径、方法、对象,避免传统单一的评价形式,如一画定成绩、一唱定成绩。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让学生在线上发布作品,通过平台留言评论、互评打分等形式,使其得到客观的评价数据。

四、教学示范课例

中国花鸟画鉴赏与实践(2课时,示范课例课时量、教学内容可酌情增减)。

(一)学习目标

熟知中国花鸟画的概念、发展历程及表现技法。

熟知中国花鸟画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能准确区分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能尝试简单绘制工笔花鸟画或写意花鸟画。

深刻感悟花鸟画内含的缘物寄情、托物言志之意。

深入思考花鸟画的人文价值及在绘画史上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中国花鸟画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深入了解及鉴赏。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花鸟画“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性,会分析代表画家如何通过花鸟画来“寄情”“言志”。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中国花鸟画的“概念及发展历史”“名家名作鉴赏”使学生整体感受花鸟画的艺术要素及表现特征(艺术感知)。

养成一定的鉴赏习惯及能力(审美判断)。

通过“表现技法实践体验”等实践性作业练习,让学生从实践中感知花鸟画的魅力。兼顾与专业相结合,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创意表达)。

思政教育、美育融入教学。通过中国花鸟画的鉴赏与实践,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和文化自信(文化理解)。

(四)课程思政融合

建议举例:花鸟画代表性人物。具有爱国情怀,德艺双馨的画家,描述其艺术人生。经典花鸟画作品。描述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历程、表现风格情况等。

(五)江苏特色融入

建议举例:历史上江苏本土知名花鸟画家及其代表作。明清两代江苏在花鸟画领域名家辈出,建议教师多搜集多储备案例资源,如吴门画派、江南八怪等。

(六)学习评价

1.评价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花鸟画”鉴赏评价内容简表

2.评价要点

(1)基本技法概念:什么是工笔花鸟(白描、双钩填彩、没骨)、写意花鸟、兼工带写。

(2)历史发展:石器时代,出现装饰性鱼虫、鸟兽等陶器装饰纹样;先秦两汉时期,生活物品等出现花鸟、植物装饰绘画;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绘画史上已有花鸟画记载;隋唐时期,花鸟画独立成科;五代两宋,花鸟画持续发展;元代,花鸟画为主要题材;明清,花鸟画成就最高;近现代,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发展。

(3)名家名作鉴赏:工笔花鸟名家包括黄荃、徐熙、赵佶、恽南田、于非闇、陈之佛等;写意花鸟名家包括八大山人、王冕、徐渭、扬州八怪等。

(4)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分析:“缘物寄情、托物言志”如何通过画面表现?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比如清代八大山人朱耷的画风: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他对明朝故国的眷恋,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他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

扬州八怪郑板桥兰竹图的画风:兰为君子,竹子坚韧有节,让学生体会这些人文内涵如何在其作品中体现。

3.评价方式与途径

(1)评价方式: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

(2)评价途径:与实践作业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作业形式进行多元评价。

猜你喜欢
花鸟画课标素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工笔花鸟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