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跃
(锦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行业的发展给城镇家庭的资产配置带来了更多选择,很多城镇家庭在金融理财产品的投资中提高了资产投入比。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在配置上发生了改变,且体现出地域的差异性。在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下,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要与时俱进,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合理优化城镇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
养老保险在我国有着复杂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社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强制性的显著特点。社会养老保险可以分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就是人们口中的“退休金”。商业养老保险是指保险人按照一定的规定缴付保险费用,按时完成费用缴纳,到了年老或保期届满的时候,根据合同的约定内容,由保险公司向保险人支付养老金,是一种具有商业性质的保险,与养老保险性质类似的终身保险、年金保险等,也是商业养老保险的一种。但是,目前在我国的保险行业发展中,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与率较低,覆盖范围有限,因此社会养老保险成为我国影响最深远、覆盖面最广泛的一种养老保险形式,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体现出一定的城乡差异性。城镇养老保险的普及率较高,制度建设起步时间早,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在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的影响时,城镇养老保险更具有参考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逐步推进,金融行业的发展机制逐步完善,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家庭金融财富配置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风险性金融资产,如常见的债券、基金、股票等金融资产,尤其是在城镇家庭中,金融财富配置变化体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根据目前城镇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很多城镇家庭在风险金融投资方面普遍呈现出结构单一的特征,缺少多元化的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在城镇家庭的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的总占比超过1/2,和发达国家相比,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家庭占比少。究其原因,是受经济社会环境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客观形势。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能为退休老人提供一定的稳定收入,保障退休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持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消费倾向更明显,因为此类家庭的收入预期具有稳定性,因此在风险金融投资方面消费主动性更强。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养老保险持有情况,是直接决定家庭风险金融投资的关键要素。持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由于拥有着稳定的收入预期,在面临收入风险冲击时,抗风险能力强,因此增加了家庭金融投资的行为。此外,笔者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影响时发现,居民在缴纳养老保险金时,通常是通过缴付相关费用的方式,或是定期扣除工资中的一定金额来完成缴纳。这使得家庭当期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影响了家庭金融投资行为。另外,社会养老保险在家庭风险金融投资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也是一个值得人们研究的现实课题。
笔者通过对城镇家庭的风险金融投资行为研究发现,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度具有直接的影响,社会养老保险使城镇家庭在风险金融市场中的参与率有所提高。例如,在股票市场上,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家庭体现出更高的参与性。通常情况下,城镇家庭在参与社会养老保险之后,心理预期的稳定性大大增强,对于未来不确定事件抵御能力和维持稳定生活的能力有所增强,社会养老保险促进了城镇家庭对金融风险资产的投资。而城镇家庭在缺少社会养老保障的情况下,则会采取预防性储蓄的方式,以防范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冲击,因此其在预防性储蓄方面倾向性更强,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可能性普遍较低。城镇中缺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家庭,对收益波动类的投资较为抗拒,不愿意承受风险资产可能造成的波动风险,如在股票等风险资产方面的持有度均较低。
总体来讲,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一个家庭的收入和他们的工作,决定了该家庭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因此可以说,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产生的影响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风险金融行业的发展状况,城镇家庭要结合社会养老保险带来的影响,优化风险金融投资行为,合理配置资产。
缩小社会养老保险金在城镇家庭中的差距,以及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是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影响下,做好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必须要落实的保障措施。加强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使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发挥出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推动城镇家庭金融资产合理配置。政府作为主体,应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促进我国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各地政府应结合城镇居民的现状,为城镇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提供切实保障,使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不断缩小,持续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增加受众群体,消除城镇居民风险金融投资的后顾之忧。通常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是退休工资较高的群体,大型企业职工养老金也很高,城镇普通居民养老金较低。不同群体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形成了社会养老保险发展不均衡的局面。城镇仍旧有一部分居民只能通过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方式来获取社会养老保险,因为该部分居民所在企业不提供养老保险,或是有部分居民没有正式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支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实施,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均衡度,采取有效措施将不同类型养老保险金之间的差距缩小,使养老保险中低收入群体加入金融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参与风险金融投资。值得注意的是,要促进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的良性循环,将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需要在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上进行努力,加大减税降费的力度,保证城镇家庭的收入提升,增加可支配收入。此外,要想从根本上将我国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单一的问题有效解决,就要加大对居民的鼓励力度,使城镇居民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降低失业率,以保障养老保险缴纳不中断。在就业市场中,相关部门要促进信息流通,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将减税降费的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民众满意度,使消费和经济之间产生相互推进和拉动的作用,将不同区域内、不同行业和工作性质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优化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上风险性金融产品的供给方,要推动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满足城镇家庭不同层次的金融投资需要,解决我国城镇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结构单一的问题,提高金融产品的适用性,使更多的金融产品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金融投资需要。金融机构要通过统筹规划,与金融市场和客户群体之间形成统一的发展观念,根据城镇家庭实际的风险金融投资特点,开发和设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优化金融产品结构。金融机构要将家庭成员的职业、年龄和所处的区域特点等情况相融合,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城镇家庭的多样化金融需要,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此外,相关监管部门和监管机构要做好监管工作,促进金融市场向着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在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下,使金融市场减少风险,引导城镇家庭合理控制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的占比。除此之外,城镇家庭要增强对金融信息的甄别能力,合理配置金融资产,提高金融资产的保值增值水平,促进金融资产良性流动,提高经济效益。
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除了受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居民是否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较高素养,同样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良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城镇居民的金融素养,丰富其金融知识,使居民具备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在风险金融资产的配置上,提高倾向性。为了提升城镇居民的金融素养、文化素养,国家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更要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加强知识普及,使居民具备较高的金融素养、文化素养和开阔的视野,完善知识体系,掌握更多的金融投资知识,正确了解金融知识。国家要有效改善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和问题,促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实现公平化、均衡化发展。此外,各地区要积极向城镇居民普及金融知识,定期组织和开展金融知识相关的教育活动,如金融知识大赛、专题讲座、防金融诈骗专题活动等,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金融相关机构作为宣传主体,到城镇社区中进行金融投资知识宣传,提升城镇居民金融素养,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居民金融资产的配置水平,使其科学、合理地配置风险金融资产,减少城镇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社会养老保险是影响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的重要因素,拥有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家庭在参与投资风险金融资产方面,积极性和参与度更高,推动了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活动的开展。在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下,要做好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就必须在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中加大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金融市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增强城镇居民风险金融投资参与度,使我国城镇家庭金融投资结构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