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对周围岩土体竖向位移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022-09-22 09:19吕晶晶吕恒恒侯付闯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岩土深基坑基坑

吕晶晶,吕恒恒,侯付闯

(1.北京锦辉合众楼宇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分公司,西安 710000; 2.陕西良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3.陕西中凯恒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西安 710000)

1 概 述

基坑工程因其能够大量利用地下空间而被广泛应用,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闫兵兵[1]对深基坑的施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认为对深基坑周围岩土体的勘察是基坑施工的重点,对深基坑的勘察须加以重视。张柏滔等[2]针对青藏铁路基坑的施工,研发了接触网基坑挖掘装备,该装备能够保证基坑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正常被开挖。吴林河[3]对深基坑开挖对地铁运营安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的支护是保证基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韦康等[4]研究了围护桩插入比和见岩面深度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若见岩面深度较浅的桩撑式深基坑工程,可采取降低围护桩插入比的方法来控制施工成本。何凤等[5]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开挖深度下,基坑周围岩土体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内力变化规律一致。杨勇波[6]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可为类似的基坑工程提供参考。杨冠宇等[7]将遗传算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出了基坑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并通过对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的对比说明其计算模型是可靠的。刘赛[8]将BIM技术应用于超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通过应用BIM技术可提升超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凌壮志[9]通过在某深基坑工程布置静力水准仪监测系统与视觉监测设备,并对该基坑周围土体进行沉降监测,通过实践可知该方法可有效监测基坑周围岩土体的位移。林立华[10]研究了深基坑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受力和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卸荷率与隧道隆起量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以上研究均未分析每次基坑开挖对基坑周围岩土体竖向位移的影响,而该位移的影响可间接反映基坑开挖和排水的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基坑开挖工程,利用MIDAS GTS软件还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并对基坑周围岩土体的位移进行分析,以评估基坑开挖和排水的效果。

2 工程概况

该基坑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见图1。基坑开挖为30 m×20 m(长度×深度),选择的研究区域为200 m×100 m(长度×深度),地下水在地面以下10 m处,从地面往下依次为风化土、风化岩和硬岩,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考见表1。

图1 基坑平面图(单位:m)

表1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 数值模拟

3.1 模型的建立

选择的研究区域长度是基坑长度约7倍,深度为基坑深度的5倍,该边界条件通过试算可行。基坑共开挖5次,每次开挖的深度为4 m,每次开挖完成后立即对基坑进行支护。选择MIDAS GTS对基坑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共计6 192个单元、5 940个节点,数值模拟计算至基坑平衡时结束。

3.2 竖向位移

为控制基坑开挖对周围岩土体位移的影响,选择分5次进行开挖,每次开挖后的位移云图见图2-图6。

图2 第一次开挖后的竖向位移(单位:m)

图3 第二次开挖后的竖向位移(单位:m)

图4 第三次开挖后的竖向位移(单位:m)

图5 第四次开挖后的竖向位移(单位:m)

图6 第五次开挖后的竖向位移(单位:m)

第一次开挖4 m,深度虽只有4 m,但因为要留足够的开挖面,因此开挖宽度较剩余4次要大。第一次开挖后随即对基坑进行支护,待支护完成后周围岩土体沉降稳定时,对基坑进行沉降位移分析,见图2。由图2可知,基坑最大竖向位移为1 mm,这个区域仅占研究区岩土体的0.1%,因此几乎可以忽略此位移的影响;基坑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基坑左右4 m处,沉降约为0.3 mm,此区域不超过8%,84.1%的岩土体几乎不发生竖向位移变化,说明基坑的第一次开挖是成功的,此次开挖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次开挖4 m,深度为4 m,因为第一次开挖已留足施工空间,因此第二次开挖范围明显较第一次小。第二次开挖后随即对基坑进行了支护,待支护完成后周围岩土体沉降稳定时,对基坑进行沉降位移分析,见图3。由图3可知,基坑最大竖向位移为1.8 mm,这个区域仅占研究区岩土体的0.2%,同样可认为不必考虑此位移的影响;基坑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基坑左右4 m处,沉降约为1.3 mm,此区域不超过2%,因为没有超过2 mm,可认为此沉降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不超过1 mm的岩土体约占6%,此影响也可忽略,77.9%的岩土体几乎不发生竖向位移变化,说明基坑的第二次开挖是成功的,此次开挖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次开挖4 m,深度严格控制在4 m。第三次开挖后随即对基坑进行支护,待支护完成后周围岩土体沉降稳定时,对基坑进行沉降位移分析,见图4。由图4可知,基坑最大竖向位移为1.9 mm,这个区域仅占研究区岩土体的0.2%,几乎可以忽略此位移的影响;基坑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基坑左右4 m处,沉降约为1.6 mm,此区域不超过4%,不超过1.2 mm的岩土体约占5%,此影响也可忽略,71.5%的岩土体几乎不发生竖向位移变化,说明基坑的第三次开挖是成功的,此次开挖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次开挖4 m,深度严格控制在4 m。第四次开挖后发现了地下水,此地下水所处位置与勘察结果一致,结合设计方案随即对基坑进行支护,待支护完成后周围岩土体沉降稳定时,对基坑进行竖向位移分析,见图5。由图5可知,基坑最大竖向位移为8.8 mm,这个区域仅占研究区岩土体的0.7%,几乎可以忽略此位移的影响;基坑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基坑左右4 m处,沉降约为6.0 mm,此区域约为31%,说明地下水确实对周围岩土体的沉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沉降不超过1 cm,可认为此沉降依然不会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不超过4 mm的岩土体约占17%,此影响也可忽略,65.1%的岩土体几乎不发生竖向位移变化,说明基坑的第四次开挖是成功的,此次开挖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第五次开挖4 m,深度依然严格控制在4 m。第五次开挖后随即对基坑进行支护,待支护完成后周围岩土体沉降稳定时,对基坑进行沉降位移分析,见图6。由图6可知,基坑最大竖向位移为2.8 mm,这个区域仅占研究区岩土体的0.2%,几乎可以忽略此位移的影响;基坑的竖向位移主要集中于基坑左右4 m处,沉降约为1.7 mm,此区域不超过12%,88.9%的岩土体几乎不发生竖向位移变化,说明基坑的第五次开挖是成功的,此次开挖不会对周围岩土体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4 结 论

该基坑共进行了5次开挖,为保证基坑开挖不对临近结构物的位移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 竖向位移主要表现为沉降位移,并没有出现底鼓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岩土体性质较稳定,另一方面说明设计和施工措施是合理的。

2) 前三次开挖后,基坑的沉降均不超过工程允许的范围,说明前三次开挖基坑的施工是成功的。

3) 第四次开挖后,基坑周围岩土体的沉降明显增加,因为此处有地下水,通过井点排水法进行排水,因此导致此次开挖基坑周围岩土体的沉降增加,但该沉降依然控制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不会对工程造成不良的影响。

4) 最后一次开挖基坑的沉降较第四次小,说明基坑的排水是成功的,基坑周围的沉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基坑的开挖均不会对基坑周围岩土体的竖向位移造成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岩土深基坑基坑
土建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要点及管理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全套管全回转咬合桩在基坑支护中的技术应用
基坑开挖及加固方法研究
基于FLAC3D的深基坑开挖模拟分析
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开挖基坑的影响分析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