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展 廖容宽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课程标准最早起源于英国1862年《教育修正法案》,法规中规定了课程设置和管理上明确化和规范化的需求[1]。经过教育界多年的吸纳和完善,立足于本国国情,改良出的现代的中国课程标准是针对教、学、评的内容、方法、尺度等的把握,规定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广大教师群体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大纲和教材标准的变化记录了该学科的发展历程,教材出版内容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缩影。
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是否体现信息技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教材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学质量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各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目录从整体上反映了教材的编纂特点、编纂理念以及各自的重点。教材的编纂质量怎么样,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教材研究是促进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关键着力点。
本文研究者借助湖南师范大学校图书馆、百度垂直搜索引擎、维基百科、中国图书网等图书资料资源的书目检索功能,线下访问新华书店实体书籍查阅以及研习中国知网中相同主题关键字文献资料,总结了2003年到2020年间我国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教材和相关著作。然而,由于人力资源限制和书目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的时间跨度限制,在书目检索和检索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和遗漏,统计分析也可能是肤浅和偏颇的,我们期待更多的同行来评议信息技术教育的变迁[2]。
1981年,前苏联科学家伊尔肖夫在瑞士洛杉矶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计算机编程语言作为“第二文化”的概念,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反响。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文化是不够的,必须掌握读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因此,中国信息技术课程于1982年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开端。之后由以清华、北师大为首的五所高校附属高中首先开始计算机选修课试点,此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前身。
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和掌握基本的编程语言、语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程序设计算法等。在此期间我国高中计算机课程教材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很多地方存在着欠缺。
在此阶段,数字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数字文本双重计算处理的工具性进一步彰显,人们开始以工具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教基厅于1997年发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随着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许多人对于这种计算机工具论提出了质疑。教师开始认真思考,学生到底应该在这些课程中学到什么?是照本宣科地吸纳书本知识?还是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吸纳和推陈出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
带着这个问题,人们开始重新看待中小学中的计算机课程,意识到计算机课程应当重点学习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并以此加强信息能力的培养。所以在1999年,计算机教育被重新命名为信息技术教育。在之后的几年中,课程的目标逐渐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向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转变。
2000年10月,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北京市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亲自做了主题报告。面对世界形势,报告提出了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宏伟规划。会议上公布了三份文件,主要涉及三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和以“校校通”为名开办远程学习网络,这又是我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阶段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一是改进计算机教育的信息技术教育;二是初级中学课程,高中必修课程。也就是说,2001年开始提出信息技术作为高中必修课程;自2003年以来,大多数初中也都将其列为必修课;2005年起在一二线发达城市小学开始优先推广信息技术教育。
2003年,《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终于出台,“标志着计算机课程向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全面转变”。在这以后,教师使用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念发生转移,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利用课程内容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知识结论是不是能够背诵,单单为应付考试学习。这一转变有助于学生在实际问题和具体工作的情境之中,通过研究问题背后的形成原因,深入挖掘问题本身,形成不以单纯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理念,体验信息技术在提升生活、工作质量等方面的特殊意义与作用。[3]
由此,全国中小学掀起了一个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新高潮。
以上是教材出版数据统计工具模型(如图1),对2003—2020年各版本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收集,首先是利用了PHPQuery 和CURL 的类方法采集了三千多条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接下来,将采集下来的分散数据清洗、冗余去重得到高密度价值的数据;再从MySql 数据库导出以年份作为主键的“表”呈现到可视化的Excel 表格中。之后采用Excel 自带COUNTIF 函数从教材的发行地域、发行年份和出版社,统计分类并计数,得到可用的数据信息。
图1 模型构建结构图
以“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为关键字,在中国知网进行全文检索,总计得到1327 篇文献。从图2 可以清楚地看出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研究大体上是逐年增加的。但“2009—2010年”“2016年”两个时间段研究热度出现下跌趋势,可能是研究出现了瓶颈。
图2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文献发表年度分布图
图3 数据来源于2003年到2020年间出版的三百六十二册教材(出版数量≤2,出版社略去),出版教材数量排在前六的出版社依次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从地域分布来看,除了位居第三、第五的“中国地图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地处北京,其他出版社均在秦岭——淮河以南。这体现了除了首都北京外,南方更迭信息技术教材的速度更快。
图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出版社统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教材的相应调整。目前,信息技术教材的发展主要从北京、上海、广东等几个国内一线城市开始发展和试点,然后辐射周边地区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下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发展的不均衡:地域差异方面,如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相比,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学工具方面,如计算机装置和教学工具配套设施不尽齐全;还有教师个人水平差异,各地区不能采取同样的教学内容导致不能统一评定教学目标。
图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出版时间分布图
2003年到2020年,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发展高峰期。2003年新课改发布后,当年出版的教材著作接近30部。此后几年教材出版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促使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进入了多元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国教育界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反思和改良。2010年后,教材出版数量有所下降,但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出版时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教材出版在2019年出现了大高峰,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
本次研究教材范围涉及全国,包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以及教育科学等出版社出版的师生配套教材。
从表1 我们可以看到,两版教材中都施行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相结合的弹性教学体系,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允许学生差异化发展,这有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教学局面。在课程修习上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自主权,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非零起点”与“非同一终点”的教学要求。
表1 2003年与2017年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对比
通过查阅相关教材,对比2003年与2017年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内容目录进行分析,发现以这两个标准编订的教材在内容上呈现出不小的差异。
以2003年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编纂的必修教材,分为《绪论》《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五个章节。这五个章节构建了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结构,其教学内容的实现目标更注重于信息概念理论知识的学习。且每个知识模块都是从活动建议和内容标准两个方面进行的说明。2003年改革以后,信息技术课程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的特征以及信息的获取渠道;明确信息工具学习方法,数据获取后如何处理、去重和分析,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得出分析报告(信息社会责任、计算思维)以及学生学习课程完成后自身达到一个怎样的层次,解决什么种类的问题,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并能够独立设计简单的算法;了解人工智能技术,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而以2017年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编纂的教材中,学生拥有两本必修书籍,如表2。
表2 2017年课程标准2019年版必修教材
2017年标准制定的两本必修教材由“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不难发现对2003年课程标准制定的“信息技术与社会”章节进行了扩展和深化,单独拿出作为一本高中必修教材。章节比重上的差异体现了教育界对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个人生活与学习造成的影响的肯定,课程内容上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观[4][5]。2017年标准中的每个目录单元的课程都围绕“学业要求、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三个点进行开展教学活动。比2003年标准指定的课程内容更加具体和详细。
高中必修2 教材《信息系统与社会》在内容上详细阐明了信息技术对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1.给个人带来的便利和实惠;2.深刻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3.对个人就业产生影响;4.促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也阐明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促进科技进步;2.数字化加速产业变革,安全创新推动新基建和产业融合;3.让人类文明走向“万物互联”的新阶段。
2003年课程标准所编纂的教材结构体系上大体上可以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这个版本教材首要强调的是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工具技能的学习,现实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在主体、内容、过程、评价等方面过于倾向技术取向[6],无意间造成了“起点悬置”和“过程遮蔽”,导致出现了忽视课程实施的“文化继承”基础和“文化融合”过程的现象和问题。[7]
2017年版本教学观念上要求学生开阔视野,参照国际先进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已有经验,思想上与时代和国际接轨,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要求学生站在宏观的角度上思考和解决问题。
中国1982年到至今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发展趋势可总结为: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到工具导向型学科,最终形成以考核“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关键要素的课程纲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计算机工具为地基带来的自动化智慧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可以感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正全面来临,“计算机编程”作为人类公认第二语言,其发展已经势不可挡。该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率的提取互联网中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通过对历年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出版系统的回顾和分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认识了课程标准的变迁,这对下一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大纲的优化和改良,促进信息技术大学科的建设、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从最开始的“文化论”到“技术论”,最终到“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技术能力”教学观念转变,无不深入落实了对应阶段的国家对信息技术行业的要求和需要。随着2019年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成为我们当下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