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亚,汤 澍,高泽扬
(1.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2.江苏涵田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6)
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文化和旅游产业也朝着更高水平融合,把握文旅产业人才需求新趋势、新内涵、新特征,从而推动文旅产业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1]。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新需求,通过产教融合,探索建设以高校为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高校、产业领军企业或行业协会共同为办学主体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学院,通过培养文化旅游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优势,提供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从文旅产业人才供需视角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型人才全链条式培养。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文化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内涵、培养规律、培养路径上各有特点,两者所属行业在相互融合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在专业层面相互借鉴、有机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这是当下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之一[2]。文旅产业学院的建设,为文化和旅游专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一个定制化的共享平台,专业之间校内师资共享、企业导师共享、实验室共享、实习基地共享,组建跨专业团队开展教材、课程、基地等方面建设,有效促进文化和旅游专业群的一体化发展,解决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
随着旅游新时代到来,传统旅游教育需要产教融合才能适应“大旅游”的发展。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涵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重点任务是解决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两张皮”的矛盾。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路径是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和创业就业,“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利和共赢[3]。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主要路径是组建协同育人师资团队,制定协同育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文旅产业学院通过学校文旅专业与地方龙头文旅企业合作,围绕地方文旅产业的优势资源和发展特色,共同制定学院文旅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模式、考核方式,形成基于OBE融合理念的应用型创新型高层次文旅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旅资源集聚,丰富文旅业态体系,推进文旅科技创新,改善文旅管理机制,对文旅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需求。一是产业创新催生文旅行业新岗位,创意创造、文旅运营、文旅管理等各类人才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二是产业融合对旅游人才的复合型要求更加显著,文字、策划、设计、营销、技术等综合能力纳入聘用考核范围。三是新时代要求旅游人才培养中关注时代发展需求,关注文化教育,使旅游管理人才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球的发展视野。紧贴文旅行业的文旅产业学院正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实践型旅游人才的现实应对。
目前学界对于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的研究刚刚起步,主要从管理模式、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在管理模式方面,学者建议文旅产业学院管理模式要充分考虑区域、行业、产业特点,结合高校自身禀赋特征,打造产教融合的示范学院,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三链合一的复合链式管理模式[4]。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面,有学者建议从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的视角研究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理逻辑、育人优势、机制构建和培养路径[5]。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强调校企协同培养,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主要任务,以文旅创意创新、新媒体推广、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融合业态产品研发为中心,校企协同精心打造人才培养方案[5]。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行业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多主体之间的开放合作,整合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非遗展示场所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6]。在产业学院课程建设方面,学者建议关注相关行业创新链上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的最新需求,开发相应的校企合作课程、教材和实践案例集[7]。学校和企业要根据新时代旅游发展所需要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共同研究人才培养中涵盖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经济、管理等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构建包括景区运营、媒体推广、文化创意、智慧旅游等在内的文旅融合课程体系[8]。在基地建设方面,学者建议以旅游景区、文博场馆、科技企业的项目为依托,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消费等产品为载体,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集中性、实践性、项目式的教学课程比重,把文旅项目、服务产品等作为毕业论文和课程报告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9]。通过引进企业平台、服务基地,建设一批兼具运营、教学、创新功能的大型文旅实训实习基地[10]。实习基地承担旅游专业“看-学-做-研”实习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旅游景区、文博场馆和科技企业开展认知性实习、集中性岗位实习、中长期毕业实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专家建议产业学院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定期研讨,共同撰写教学大纲、讲授课程、考核成绩、指导毕业论文,打造高水平文旅教学团队[10]。
总而言之,对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应用型案例分析和重复研究居多,理论性创新探索和系统性思考较少;定性化描述分析为主,定量化方法应用薄弱;旅游专业单一性主题研究较多,文旅专业融合性系统研究较少,尤其是从产教融合、产业学院角度对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研究仍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有一定深度和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
其研究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研究重心不够聚焦,缺乏从产教融合角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系统研究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管理机制等文旅产业学院平台建设的研究成果。二是企业功能研究不够全面,缺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合作方式、效果评价等企业深度参与文旅产业学院建设路径分析。文旅产业学院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建设需求定位不够准确,校企双方利益和产业需求的分析没有针对性。三是人才流动机制问题不够重视,缺乏旅游行业协会、文投集团业务骨干、旅游科技公司的优秀管理运营人才的聘用、管理、激励和退出机制研究。四是平台建设思路不够清晰,如何整合双方资源、建设研究中心、发挥双方优势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五是文旅产业学院治理模式没有形成特色,缺乏针对文旅行业的特点,尤其是缺乏根据文旅人才需求特征研究文旅产业学院特有的治理模式。
随着文旅行业融合进程的深入,产业内涵的变革、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产业功能的更新对行业人才培养导向、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提出新要求。文旅产业学院成为高校培养适应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实践路径。通过阐释新文科视角下文旅产业学院的特征、架构和评价体系,提出从成立理事会、组建管理运营团队和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等三个核心组织,顶层设计产业学院的架构体系,深入分析文旅行业人才需求,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教学团队、产教平台等四个方面开展文旅产业学院建设,打造呼应文旅产业发展的课程群,建设一批新形态高质量教材,营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双能、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导师联合授课指导,打造校内校外融合型教学团队。从激励制度、培养质量、平台成效、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常态化、科学化和良性化的激励,从而落实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理念,明确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重点,解决文化和旅游行业人才培养问题(图1)。
图1 基于产业学院视角的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围绕文旅产业岗位需求,优化专业建设方案。围绕文旅产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及特点,主动调整现有专业发展定位,根据文旅产业对文化和旅游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产业学院在专业建设方案中强化跨专业、跨学科发展模式,实行专业内容融合,采取项目跨专业合作、毕业设计(论文)联合创作、实验室共享等方式,形成学科交叉、专业交叉的发展模式。此外,围绕校企共建、共同培养的目标,产业学院将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纳入校企合作课程中,由企业教师主导课程内容,实行“校内师资+企业教师”联合培养模式。在专业质量建设方面,大力推动产业学院内部专业的产教融合,以科研支撑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鼓励更多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
二是融入“两课+两实”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围绕文旅融合人才需求特点,按照专业对应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共同制订体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由“专业课程和科教融合课题”“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毕业综合实践”构成的“两课+两实”路径,形成“通过课程培养创新素养、通过课题引导创新研究、通过项目提升创新能力、通过论文形成创新成果”的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推进人才培养的“1+X”制度,鼓励学生毕业时不仅能够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获得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关的各类职业资格认证。
三是紧扣能力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行业化”属性,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坚持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三种形式结合,搭建由专业实训、创新创业训练、职业技能培训与考证三大实践平台。实行校外导师制,聘请拥有丰富产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校外导师为学生定期授课、开设系列讲座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产业认知能力。在综合性实习实践环节,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校外实习导师,直接参与实习过程的管理与技能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
四是发挥校企联动优势,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改变传统“讲听式”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以及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将校内课程学习与企业项目实训相结合。产业学院根据课程建设需要,组织学生参与产业学院合作公司的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训项目能力。将专业学习与产业对接,形成“学科+行业”“专业+产业”的新教学模式。
一是建设呼应文旅产业发展的课程群。课程群能够根据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发挥积极作用,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执行严格。旅游人才培养要满足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和产业用人需求,课程体系中应增加技术类课程,如开设智慧景区管理、旅游大数据分析、博物馆数字化管理等课程,建设文旅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培养适应新时代文旅数字化发展需要的文理交叉型人才。
二是建设一批新形态高质量教材。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高质量文旅类教材和案例库。在做好纸质教材的同时,探索开发具有表现力、吸引力和前沿性的新形态教材。
三是营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推进在线课程、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平台等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成立文旅产业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来自文旅企业的校外委员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制定产业学院建设方案,协同实施教育教学、职业培训和产业研究。全过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对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等提出建议,参与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
二是建设双师双能、校企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产业学院共建平台,继续开展校企合作师资培训,进一步建设双师型队伍。一方面引入企业的专家团队进入学院一线教学岗位,另一方面加大院内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实训,实现师资融合。完善产业兼职教师引进、认证和使用机制,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
三是落实双主体办学,引入校外导师资源,打造融合型教学团队。建立企业讲师团,根据课程需要选派讲师到乙方任教。企业讲师可以通过理论授课、系列讲座、实践指导、教材编写、教研课题等多种形式参与校方的人才培养。
一是建设面向文旅产业链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同推动企业创新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条件。建设一批针对文旅创意策划、文旅营销管理、文化数字管理等需求的实验室;对现有实验室进行整合升级改造,提高校内学生教学实践水平。
二是打造文旅产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通过在课程内完善创新创业学分,常态化引入企业的项目课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推动科教融合,以科研支撑教学,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将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研究成果及时引入专业教学内容。
三是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文旅产业研发服务中心。联合共建方企业及兄弟高校,围绕行业需求,针对文旅产业中现存的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特别是文旅产业融合人才培养方面,协同企业和高校共同推进文旅产业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咨询决策服务,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文旅产业学院成为高校培养文旅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搭建由理事会、管理运营团队、教育教学管理团队构成的组织架构,开展产教融合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培养、产教平台打造等重点任务,并从激励制度、培养质量、平台成效、满意度等进行绩效评价,形成文旅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学科专业交叉,产教融合、文旅融合”,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导向,从专业分割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基石在于体系化的课程教材和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在于校企共建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顺畅的导师流动机制。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的产教综合平台主要包括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产业研发服务中心。
今后研究重点关注产业学院体制机制创新,落实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机制。从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视角,探索具有鲜明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兴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范式。分析地方文旅行业高水平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模式。探讨新型文旅产业教育服务生态链构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