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刘静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 221008)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学要围绕“立德树人”展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他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一线教师,应紧随社会时政,及时整改课程体系,时刻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思政教育与技能专业课的融合迫在眉睫。
徐州作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淮海战役对徐州这座城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
淮海战役同样是徐州一张靓丽的名片,并且淮海战役内容丰富,经典场景众多,为讲好徐州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库。
本课程基于现有的《三维场景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强调课程思政深入融合专业教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并形成校企融合、思政专家进课堂等实际做法,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思政育人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思政教育是专属于思政老师的授课范围,而专业课应该突出学生专业实操技能的提升与锻炼,即便是校企合作,也更强调该项目的实操性而非该项目的思想引领。
三维场景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核心课,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求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之外,还应培养钻研严谨的职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培养民族自信的爱国精神。
目前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案例制作,注重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学,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后,能够独立完成三维场景制作。但是,缺乏一些红色案例、身边故事、劳模事迹等故事形成全新案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职业操守。这并不利于从日常生活、教学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影视动画专业立足淮海经济区,坚持德育与技能协同育人理念。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三维动画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多年发展,影视动画专业已形成“教学引领,企业参与”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目前设有产业学院1个和产业教授1人,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维场景设计》课程重点选取淮海战役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物和故事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并通过沉浸式VR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情景再现,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
本课程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重点围绕淮海战役经典故事场景建设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中,越来越集中到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VR)等情景感和沉浸感越来越强的传播方式。这恰恰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采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淮海战役故事的同时进行场景设计,在制作三维场景时,思考如何表达淮海战役精神,达到润物无声的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采用混合式教学团队、校企融合、学校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结合、红色典型案例和技术、理论相统一等方式。
《三维场景设计》课程是影视动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经过精心策划,目前已经形成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的“多教师联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把课程有机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相应的专业教师讲授。这样可以避免一位老师长期授课的局限性,可以发挥每位老师的特长,最后形成强强联合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团队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多位企业和行业专家为辅。
选择淮海战役为主题的沉浸式场景制作,既能够极大程度上丰富教学资源建设,也能够让学生在技能制作的同时感受本土文化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精神浸润。
通过企业和行业专家的介入,可以提升学生作品的水平,并且可以把作品在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推广实践研究,并且反复进行作品迭代,不但可以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并且形成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维场景设计》学科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18影视51
?
淮海战役精神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新时代弘扬淮海战役精神,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教学案例中的“车轮滚滚”“支前小队”“胜利的号角”都体现了淮海战役中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时代精神(如图1)。
图1 案例场景
虚拟现实技术是社会情景式体验的发展趋势。依托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架构,利用现有的专业技能基础,设计和制作淮海战役中经典场景。使用虚拟现实的沉浸式技术提升传统的图文和语音讲解的体验感。
本课程在影视专业团队的基础上联合南京一技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管理局的专家,组成了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教学团队,为课程的开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为了使教学成果具有现实的推广意义,本团队还邀请到徐州市三十中附属中的主管领导为教学成果进行推广实践和反馈提升工作,保证了课程的可持续性。
3.4.1 课堂实操时长不足
课堂实操时长不足,学生很难通过本项目的实操学习达到知识融会贯通、技术灵活应用,课后仍然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巩固学习。
3.4.2 小组互评“主观”
个别同学在评价其他小组作品时,存在一定的主观争议,感性在前、理性在后;主观在前、客观在后,无法量化优良标准。
3.5.1 活用课前时间,鼓励课余创作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MOOC平台中按知识难易程度增加微课,留存“留言板”,课前增加更多开放式场景案例,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创作。
3.5.2 引入行业标准,规避过度主观
项目的选取要更加体现行业标准,注重项目真实情境的引入,同时兼顾学生的偏好,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职业精神,从技术和能力层面逐步达到岗位需求。
课程思政的引入让本课程从随机罗列的教学资源变成了有本土文化烙印的系统资源。不仅完成了课程资源的案例库更新,同时让课程资源库有了新的整体框架。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如图2)。
图2 主题模型制作
就职业教育而言,艺术大类专业对“技术与艺术”的拿捏比例有所偏颇,呈现出“重技轻艺”的不均衡状态。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毕业生的最新调研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说辞。艺术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具备复杂职业行动领域中的过程性能力和设计能力,既具备高水平技能,又具备创新思维。因而本课程坚持艺术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即“艺术与技术”相统一,形成“双轨制”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加入“形式导师”,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兼顾人文素质、审美修养的培养,为学生后续发展埋下“艺术”的种子,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规避技术“褫夺”艺术的“唯技术论”。
课程建立持续性改进机制,使用“电子档案袋”教学评价,学生将制作过程中的困惑和反思放入档案袋以便“双师”的辅导更具时效性、针对性。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依据持续性改进机制,“校内导师”实时反馈,“校外导师”阶段点评,“学生”互评分享,教师参照持续性的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进度与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重视学生信息反馈,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确保教学过程的改进与完善,形成“评价一反馈一改进”的良性循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2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引领着职校教师不断根据所教授的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从而提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三维场景设计》课程经过教学团队的探索和思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结合了徐州当地的红色文化背景,选取有特色的淮海战役为课程设计主线,每个技能知识点都选取淮海战役中的事迹进行教学重新设计,重构了课程内容、自制了案例库、创新了评价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本课应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了淮海战役的历史内涵和深刻含义,提高学生的思政觉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践中得到学生以及家长们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