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上海嘉定秋霞圃的掇山置石为研究对象。梳理秋霞圃的历史沿革,厘清掇山与置石的概念,解读此园中掇山置石的艺术表达。掇山方面,围绕选材与布局阐述其“天然”与“人工”的审美意趣。置石按功能分为两类,一类延续摹写自然的意象,一类则是纯粹的赏石。通过对秋霞圃掇山置石的层层剖析,管窥明末清初造园之用石特点与文化审美。
秋霞圃位于上海市嘉定老城区内,现有规模由三园一庙组成。其前身为明代工部尚书龚弘宅第之后园,始建于正德嘉靖年间,历史悠久。明末因家道中落将宅园售于徽商汪氏。万历元年龚氏后人中举,宅园复归龚家。清初嘉定三屠后,龚氏再度衰败,此园又归汪姓。汪氏对宅院大行添建,并易名秋霞圃。待汪氏衰败,秋霞圃归入嘉定城隍庙后园,往后又陆续纳入沈氏园、金氏园,形成如今所见的规模。尽管世事变迁、园主改易,但在传统文化与审美的强势影响下,历代营建都保持着文人风尚。此后,秋霞圃经历太平天国运动、中日抗战,在文革期间也有较大损毁。但所幸龚氏园、汪氏园保存旧貌较多,整体仍有古意。
童先生在《江南园林志》中写道“吾国园林,无论大小,几莫不有石。”掇山置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两者的概念在明代以前是含混的。由于“小中见大”的思想主张,从晋、宋至元代的掇山以缩小尺度、象征写意为主流。这导致了人们对于石材本体的关注,并引发了罗置奇峰异石的风潮。因此,叠山置石难以区分。至明末,以张南垣、计成为代表的掇山艺术家一改以置石模拟山峰的风尚,主张模拟山川的片段,如强调截溪断谷,再现自然中的山根山脚,“似有深境”,成为了新的审美意趣。同时,造园家不再过分看重石材本体的个性与艺术感,掇山与置石的概念由此区隔。前者以造景为主要目的,运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模拟自然山景,重在山形的塑造。后者的概念十分丰富,包括单独出现的峰石、散置与群置的石组,不过其造型均不构成山形。掇山与置石手法并不相悖,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园林“城市山林”的自然意向。
秋霞圃作为一池两岸式布局的园林,其南北岸上各有掇山。北岸假山称“松风岭”,南岸山体较大,统称为南山。置石运用于园内多处,形式多样,包括独立的赏石,配合水体、墙垣等散置或群置的石组。
对石性的熟稔是掇山的前提,把握石性便是要知石之形、识石之态。不同种类的石头具有相异的形态、质地、纹理、色泽,传递出不同的美学效应。在秋霞圃中,南北二山均土石间用,但所选石材有异。北岸“松风岭”采用黄石(图1)。其石性刚硬,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有雄浑沉实之风。因石形多平整少变化,堆叠方式以横平竖直为主。黄石假山以朴素自然为旨趣,更接近古淡天然之气。对岸南山则采用土山点石的手法(图2),石材选用石性偏柔的湖石。陈从周先生曾称其南岸以玲珑取胜,可惜此山在历史上屡经修建,如今虽整体格局还在,却已无法得知原始面貌。现有湖石多集中布置于北岸入水处,石头本体略有皱、漏之感,形态变化颇多,但石料普遍偏小,缺乏气势。细看其石纹驳杂,局部取不同纹理的湖石相邻堆叠,有失协调。南山南部另有一座湖石假山,此山局部用石粗糙,部分石质枯涩少有光泽,石形也较为杂乱,缺乏玲珑婉转之态。
图1 “松风岭”黄石假山局部(来源:作者自摄)
图2 南山采取“土山点石”手法,(来源:作者自摄)
秋霞圃两岸假山采用了截然不同的经营方法。将1963年的测绘图与1987年修缮后的平面图(图3)进行对比,可知掇山布局大致相仿。其中北山平面变化不大,南山有较多的细节改动。
图3 秋霞圃1963年与1987年平面对比,(来源:左:《嘉定秋霞圃和海宁安澜园》,中:《上海园林志》,右:作者改绘)
北边的“松风岭”东峻西缓。东部用黄石较多,构筑有沟通南北的假山洞。南北洞口镌有“归云”“洞天”的题刻。洞内路径微微曲折,以避免一览无余。黄石山北侧石料块大,层层叠压,南侧上部用石则略显琐碎,但整体仍不失雄浑。“松风岭”西部以土为主,塑造出平冈小坂之感。南部临水处以群石模拟山麓,山形轮廓较之1963年更为曲折,并于平梁桥下留有水口,仿若暗藏水脉,现有形态较之历史上更富自然之趣。
南山以土为主,绵亘数十米,湖石同样用于入水处。一条曲径将此山分为南北二冈,山上多植落叶乔木。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平面可知此山主要有三处变动(图4)。一为沿河山麓形态,历史上的岸线更为凹凸,配合玲珑湖石塑造出曲折有致的山形。临水处还堆掇有绝壁,盘道,并架设“涉趣桥”,留有水潭、水口。现状则是摹刻有“涉趣桥”的绝壁已被植被覆盖,壁下平桥也有残损,整体气象有失(图5)。二为游山路径之变。1963年图示仅有临水盘道与山间曲径两条明确的路线。前者给予人凌波之感、后者令人如入山林,均体验感极强。北冈另有两处蹬道上山,但山中未见铺地,无特定的游线,消弭了人工感。而从1987年至今,北冈中央开辟有一条弹硌小路,上述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南山原始的游览体验。第三处变动为湖石的缺失。历史上两冈接地处均布置湖石以暗示山麓。漫步于两冈之间的小径,只见树木参天、植被茂盛、群石林立,具有自然气息。陈先生曾有赞叹:“山坳中高林下的曲径,却是一个大手笔。”而如今,湖石不存令此曲径的“公园感”远大于“山林感”,颇为可惜。此外,南冈东部现掇有湖石假山一座,但在测绘图中并未显示,这座假山是整园中最具人工痕迹的叠山作品。沿北口拾级而上可登霁霞阁,也可绕行过一石梁飞桥,随后盘旋而下进入“仙人洞”,洞内蜿蜒曲折,收放有致。此假山虽属于南冈区域,但风格与南山有异,展现出对复杂游径的关注。
图4 叠加平面后可见的三处主要变动,(来源:作者自绘)
图5 南山北岸湖石今昔对比,(来源:左:《江南名园秋霞圃》,右:作者自摄)
晚明江南园林先后产生了两种差异性鲜明的假山营造与审美。16世纪后期盛行“极人工之巧”的石构假山,以丰富的形态与路径提供多变且奇险的游观体验。17世纪前期则以“古淡天然”的画意为宗旨,向往真山境界,追求“天然”的造园之法,二者都对后世掇山产生深远的影响。秋霞圃作为始建于晚明,且历代营建不断的文人园,清晰地呈现出两种审美意向的混合。其南冈的“仙人洞”体现出清晰的“人巧”营造,南山整体则以“天然”为旨趣,大面积的土山配合参天林木宛若真山形象。北岸向潭中突出的碧光亭为观者提供了欣赏南山的绝佳位置,只见有“深谷石矶,峰峦古木,皆成横披小卷”。因南北向水面狭窄,自亭中望山仅见片段,颇含以有限寓无穷的妙处。南山也因水体、建筑的配合而更具“似有深境”的天然气象。北山“松风岭”则介于“人巧”与“天然”之间,其在体验上有洞穴探险之趣,在形象上有天然质朴之风。秋霞圃中多样的掇山风格虽有碍于整体的统一,但均实现了“眼前有景”的效果,并反映出历代园主兼容的审美与开放的心态。
图6 驳岸与汀石细节,(来源:作者自摄)
除了组织群石,秋霞圃中还有特置的赏石。特置是将形态奇特、纹理特殊或体量较大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峰石单独布置。以文人为主的赏石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于宋代时达到高峰,明清之际再度兴盛。文人赏石不满足对石头外在形态的喜好,而是寓意于物,将其作为思想与情感载体。现存于秋霞圃中的特置赏石有二,一是丛桂轩南侧的三星石,一是“山光潭影”馆东侧的横琴石。三星石是三座湖石立峰,为嘉定秦家花园旧物,于20世纪80年代修建秋霞圃时移来。谚语有云:“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三石的形态因仿若福、禄、寿三位老者拱手作揖,故而得此名称。从湖石本体来看,秀润透漏。在放置手法上,三石以粉墙为壁,寿星居中,左禄右福,高度上错落有致,将最佳观赏面示于观者。横琴石是沈氏园凝霞阁南屏山叠石所遗,后被移至此处,因石纹呈云状,石形似古琴,得此名称。特置的赏石因其本体的别致而唤起园主或观者的想象,被赋予了各种美好典雅的文化意向,由此实现“寸石生情”。秋霞圃中的两处置石虽不象征山水,却充分体现出文人的赏石爱好与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情操,同样也达到了“眼前有景”的效果。
历代园主与修缮者包容并蓄的审美令秋霞圃的掇山置石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表达。其掇山既延续着人巧之思,以复杂游径与蜿蜒洞穴给予观者难忘的行为体验,又吸收明末“古淡天然”的画意理念,营造出“到来城市俨山林”的天然境界。其置石形式不一,既能摹写自然,也能寄托文人的文化想象,在寓意于物中,达到心灵的充足与思想的寄托。掇山置石在很大程度上构筑起秋霞圃的自然意象,其之于园林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同时,它也为我们管窥明末清初造园之用石特点与文化审美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