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组成城市结构的最基本单元,是政府与居民联系的最后一公里。在我国当前社会面临重大转变的背景下,社区在社会关系重建以及社会组织形式与交流方式的转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社区微更新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主要旋律,文章结合上海老旧社区空间微更新相关案例的分析,对社区微更新过程中社区激活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
改革开放后,在上海城市性质与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政府主导了大量成片集中的旧房拆建工作,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升级。然而,伴随着中心城区风貌的改变,城市功能的提升与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历史街区被成片拆除,社区的集体记忆迅速消失。这一时期的公共空间更新往往是对于公共建设用地的宏大叙事,对于居住片区、老旧社区的关注过少,更缺乏微观层面的人性化思考。
20世纪80年代左右,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在非正规领域出现。随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田子坊更新,以创意产业和旅游开发为主题的商业开发模式,让自下而上的更新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然而,在商业性的开发模式下,居民的日常生活仍旧被忽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也难以实现。
2015年5月,《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的出台,成为了上海城市更新工作进入全新阶段的里程碑,标志着上海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由增量开发向存量挖潜过渡。近年来,由上海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推出的“城市空间艺术季”项目与“微更新计划”,注重以人为本的空间重塑与社区营造,不断促进着社区空间微更新活动的开展。社区微更新计划强调以小规模、针灸式的更新方式,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运用低成本、低造价的方式,对社区内的微型公共空间与老旧房屋进行修缮提升,以促进社区空间的活化利用与空间品质提升。这种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设计手段,能让居民切身体会到生活环境的改善与社区活力的焕发。此外,“公众参与”的更新模式汇集了多元主体的力量,并更加强调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微更新中来,促进社区的共建共治,最终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1 综合性陈旧,既有空间失落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建于20世纪的老旧社区均存在着综合性的陈旧问题,早已无法适应在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类空间并不符合历史保护的最新标准,且短期内又无法实现拆迁重建,是社区空间治理的难点所在。
这些老旧社区往往建筑质量不佳,建筑密度大,缺乏公共活动的空间,而现有的公共空间品质也较为低下,设施老旧、绿化配置不足、慢性体系混乱等问题成为社区活力丧失的物质成因。
1.2 结构性老化,弱势群体聚集
人口结构老化、受教育程度低、失业现象严重等现象是老旧社区群体的普遍特征。由于旧区居住条件差,原本的居民经济条件好转后便会搬离旧房,而留在旧区的往往是一些没有能力实现居住条件改善的弱势群体,老旧社区走向结构性衰落而失去活力。
1.3 共同体脱域,人地情感疏离
社区是一种按照共同体生活的、自我满足的社会有机体,是产生亲密关系、互帮互助、充满人情味与凝聚力的生活共同体。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社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衰退逐步渗入居民的心灵层面,阶层分化、文化缺失等问题已成常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有居民外流严重,人户分离与低廉的租金加速了外来人口的聚集,原来的社区关系网络逐步解体,社区共同体走向“脱域共同体”。面对社区居住环境的老化,大部分住户坐等着搬迁,社区住户与公共空间之间的情感联系日趋疏离,社区凝聚力瓦解,毗邻关系式微,是老旧社区丧失活力的根本所在。
社区是人群聚集与社会关系网络联结的所在,不仅包含物质空间范围的概念,更代表着非物质的居民生活、邻里关系、历史文化、情感认同等多方面的内涵。因此,社区激活不仅包括物质空间层面的品质提升,更是情感层面的邻里修复、地方感的回归与社区的共建共享。“城市更新与复兴具有深刻的社会与人文内涵,忽视社区利益、缺乏人文关怀、离散社会脉络的更新不是真正意义的复兴。”
2.1 以日常活动为导向的空间营造
日常活动的公共空间,是“容纳以地缘关系和地域感情为基础的人际交往与公共活动的‘公共容器’”。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老年群体的日常交往活动往往以街头闲谈、纳凉休憩、闲暇散步为主,而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缺乏、空间品质低下、空间功能布局不当等问题,成为了居民日常活动的阻碍。社区激活可以从一些微小尺度的空间营造开始,针对居民需求对日常活动设施加以补充,并有序植入街区空间的改造设计中,以此激活多样性的居民日常生活,创造邻里活动的多种场景。
2.2 基于地缘关系的地方感回归
地方感是指人对空间产生的情感互动依恋行为,包括认同感及归属感。长期以来,由于社区的综合性老旧、结构性老化、邻里关系僵化等问题,人地关系走向疏离。另一方面,上海老旧社区的传统更新模式依赖于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居民的主体性和多样化需求易被忽视。由于缺乏参与社区更新的有效途径,加之社区居民自治的积极性不足,地方感与归属感正在逐渐消解。社区活力的激发,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营造,更具有修复邻里关系、重塑人地情感、增强居民的认同感与主人翁意识的多重意义。
图1,2 “四平空间创生行动”墙绘,(来源:网络)
当下,社区空间微更新成为激发社区活力的主要途径,空间微更新的对象通常为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利用率低下的公共空间,包括闲置建筑、广场绿地、社区入口空间、配套服务设施等。
1.1 公共性:闲置空间的挖潜
老旧社区内的闲置空间尺度一般都不大,往往是一些市政和生活配套设施,如停车棚、配电房等。微更新往往是从这些微小的空间入手,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更多的社区共享空间,同时加强生活功能配套,将其与社区服务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为居民创造更多日常停住的场所与交往互动的机会。
1.2 趣味性:公共艺术的植入
公共艺术的置入是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与趣味性的有效方式。在住区外部,杨浦区街道空间界面整治的试点项目,利用墙绘“涂鸦”的方式,使那些品质较差的住区外部街道改头换面并重新焕发生机。在四平路街道的空间微更新中,“四平空间创生行动”通过艺术墙绘重塑了街道的生命力,一改街巷围墙界面单一,行走体验单调枯燥的现状。阜新路沿街绿化带的口袋花园式改造与创意性儿童娱乐设施的嵌入,也使得原本单调冗长的空间充满了趣味性。而在住区内部,则可以设置一些小尺度的家具小品,如空中共享晾衣架、博物馆电话亭等。
1.3 多样性:多元功能的复合
在空间挖潜与再利用时,倡导对单体建筑多元复合的功能植入以及设施配套的多样性。如在公交站点与公共服务设施附近,可利用闲置建筑的改造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培育与发展更多微型创新空间为微小企业提供办公的场所,同时吸引年轻群体的入驻,促进社区多样化的人群构成。
1.4 连续性:连续交往的界面
社区慢行系统的构建与完善,能够将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连续的界面,串联起动态通达的慢行网络,以此激发出社区的动态活力来。另一方面,具有复合功能的道路设计也能增加居民交往的机会,在室内外空间交接处进行柔和的过渡空间处理,能够促进室内外活动的衔接,创造连续、柔性的交往界面。
对于一些富有历史底蕴与人情味的社区空间,在更新改造时更需要关注其场所精神,通过链接地方特色、文化脉络、历史记忆与地域风貌,来恢复居民的场所情感体验。提升的策略则可以通过视觉、听觉、体验等多种感知的方式展开。
上海愚园艺术生活社区的更新,把空间载体与文化内容共同注入进社区,除了设置休闲交谈、开展演出的公共空间外,还设置了历史名人墙、街道展示墙、社区美术馆等设施,愚园路百年的人文历史底蕴与“文化、艺术、生活”的更新风貌得到融合。在贵州路109号一处三层沿街餐饮的改造中,通过沿街立面的“留白”处理,构成了一处汇聚多元人文和展示街区生活方式的新空间,市民以及外来的游客均能借助这一平台体验到展览、沙龙等意趣纷呈的城市活动。
图3,4 愚园路生活社区更新,(来源:网络)
图5,6 贵州路109号改造,(来源:网络)
3.1 适老化的综合配套
随着老旧社区人口结构老化,老年人逐渐成为社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旧社区更新改造中,对功能提升需求最大、最迫切的也是老年居民。根据老年人的出行范围与日常行为特征,完善配套设施并为其提供更多的交往交流、健身休憩的开放空间是激发社区活力的重要内容。
目前的老旧社区面临着配套设施严重欠账的困局,因此在适老化的社区更新中,以生活圈为切入点来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立起网络化的空间布局,更能够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要,从而激发出老旧社区的内在活力来。在10分钟生活圈层面,应多注重一些微小型商业设施的配套;在5分钟生活圈,则可配套适宜于老人休憩的座椅与健身设施,同时对社区医疗服务点、日间托老所等专项养老设施进行适当补充。
现如今,公共艺术与人文活动的引入是激发社区活力的又一载体。在上海的社区微更新项目中,通过社区花园等形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的共创共建,将荒废的公共空间打造成具有高度社区凝聚力的精神场所,有效地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由社会组织四叶草堂主导的社区花园实践,利用了被忽视的边角空间,通过主题性场景营造、不同区域功能的设定以及共同参与活动,积极引导住户亲自投入社区花园的营造,成为激活社区与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有机更新的语境下,社区空间微更新成为上海市老旧社区激活的重要途径,社区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重构,更意味着精神层面的共建共享共治,意味着邻里关系的修复、居民情感的认同以及地方感的回归。在今后的社区微更新实践中,需更多地反映人文关怀这一时代要求,总结现有更新模式的成功经验,来应对社会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