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固有式建筑风格浅析

2022-09-22 02:28陈震宇
上海工艺美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建筑风格墨菲建筑师

“中国固有式建筑”源于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城市规划文件——《首都计划》,是一种将西方的建筑技术和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相结合的折衷主义风格,其目的是复兴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与形式。从《首都计划》的颁布,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急剧衰落,虽然“固有式建筑”的巅峰时期仅维持了不到十年,但其对追寻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保护传统建筑形式,尤其推动对传统建筑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固有式建筑风格研究时代背景

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景与文化背景,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其发展转变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以清末的洋务运动为起点,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以康、梁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提倡制度的革新;最后再到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从而使得民主的概念深入人心。这三次运动则分别对应了器物、制度、思想这三个层面,层层深入,而近代中国的建筑发展也正好与之对应。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尊古”到“西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也由传统式建筑开始向西方转变,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举棋不定,这些交流与碰撞同样对固有式建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固有式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这一时期的建筑的发展还与那个时代的建筑师有关,《计划》邀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负责规划,吕彦之、杨廷宝等本土设计师有参与。墨菲虽是美国人但并未采用西方最为流行的现代主义,而是采用了折衷主义的手法;同时本土建筑师的回归与投入,其中以宾大为主,这些建筑师既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观,也有外国教育带来的折衷主义思想。这两种建筑观念虽然并不同质,但在价值观念上仍有相似,二者均关注建筑风格和传统形式,这些都使得固有式建筑风格在当时能蓬勃发展。

二、固有式建筑风格的起源与尝试

国民政府于1929年所制定的《首都计划》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固有之形式”的概念,来源于“中国式”,后者是由西洋传教士所提出,目的是削弱当时国人对西方外来宗教文化的抵抗情绪从而更好地在中国传教。

汤恩比的“文化反射率理论”提出:由于东西方文明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的文化很难在中国传播,同样其制度在中国的传播也会有极大的阻力,但二者可以通过其他媒介,如器物(科技)进入中国;而清末洋务运动的率先发起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文化反射率理论”可以看出,在中国本土宗教儒释道根深蒂固的情况下想要进行文化侵略和信仰传播无疑是艰难的,那么想要传教,就必须从器物这一层面开始,再逐步向更深层次的制度和思想文化渗透,所以传教士最先提出“中国式”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国式”是一种力图通过模仿中国古代建筑和民居样式且仅应用于中国的教堂建筑形式,在外观上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能让人看出这是一座教堂。这种处心积虑的做法,通过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从而减弱国人对传教的抵触,增强当时人民的对其的认同感,其本质目的是更好地传教,更深层次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侵略和殖民。而这些最直接体现,莫过于早期教会大学的设计。

由美国圣公会创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大约在1900年建造了怀施堂、格致楼和思颜堂等建筑,这批建筑或许是第一批“中国式”教会大学建筑,此后的南京金陵大学(图1)、金陵女子大学、燕京大学等都以“中国式”的建筑风貌展现。

图1 南京金陵大学

早期教会建筑的“中国化”往往简单粗暴,传教士们并没有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去思考中国建筑的本质,只是简单地将中国传统建筑的构建——大屋顶置于西式屋身之上:这样的简单粗暴的改造使人感到生硬而不协调,与真正的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本质的不同。虽然西方教堂建筑的“中国化”和传统建筑大相径庭,但却为后来的“中国固有之形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三、新文化运动后固有式建筑风格的高速发展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得人们从思想上开始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不再坚持“尊古”,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看待西方的先进思潮,这股新风吹入了建筑界,也推动了固有式建筑风格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风格转变。而在这个阶段,以墨菲为代表性人物。墨菲开始尝试着结合钢筋混凝土仿制的斗拱作为过渡,将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的语言融入到实践项目当中,即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技术和中国古典建筑样式相结合,类似于一种“旧酒装新瓶”,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墨菲虽然在建筑上取得很大成就却并无新意,只是单纯地将现代技术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之中。

虽然墨菲在建筑设计上并无新意,但他的建筑设计理念仍然影响了一大批中国本土设计师,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中国近代建筑五大师之一的吕彦直先生,吕彦直曾作为墨菲的助手共同参与了《计划》的制定。其代表作为南京中山陵(图2)和广州的中山纪念堂。中山陵被称作“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它的建造既吸取了中国传统陵园的布局特点,又结合了西方石造技术,完美地体现了东西合璧的特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时祭堂的设计,平面近方形,出四个角室,外观形成四个大尺度的石墙墩,屋顶为披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由花岗岩砌成;祭堂的三个拱门上由东向西分别刻着“民族”“民主”和“民权”;祭堂造型庄重、坚实,环境静谧、肃穆,是固有式建筑风格探索时期的代表作。

图2 南京中山陵

与此同时,20世纪20年代以后,留学归来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陆续开办了属于自己的建筑事务所,逐渐形成了一支颇具实力的中国建筑师队伍,在这些建筑师以及当时的民国政府的推动下,在1927~1937年期间,中国建筑界掀起了一股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探索高潮。

四、固有式建筑的探索高潮

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影响,中国的近代建筑史是被动地推动与发展的,在西方技术、制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开始逐步西化,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对西式建筑全盘吸收。在新文化运动后,民族意识开始崛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地学习西方不能拯救中国,要有中国特色、中西合璧。

1927年后,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南京国民政府也开始大力推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固有式建筑成为那个时代建筑师设计的主流,很多建筑师开始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考察和归纳。

在这个时期对固有式建筑的探索主要有三类:1.宫殿式(传统式):保持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图,复刻传统建筑的体量与形体,装饰构建和外观形象与传统建筑没有区别,这一类建筑有南京博物院(图3)、至德文庙大成殿等。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单檐四阿顶,面阔7开间,它的瓦当、鸱尾等一些构件都是加以考证后加以制作,檐柱还做了“侧脚”与“生起”,结构上采用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形象上较为完整地复刻了辽宋时期寺庙的形象。2.折衷式,这类建筑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的体量权衡和整体轮廓,不拘泥于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构图,建筑的形体由空间决定,结构上采用了砖墙承重,屋顶仍然保留以大屋顶,整体上表现为洋式体量与中式屋顶的结合。3.以装饰主义为特征,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开始传入中国,这种新颖、现代的做法引起了中国建筑师的兴趣并开始学习,因此开启了传统建筑复兴的一条新的道路——仿“装饰主义”的做法,即在新建筑的体量上,用传统的中国式的构建加以装饰,避免出现如大屋顶这样的触目的形态,而是以一种特殊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图4)。

图3 南京博物院

图4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办公大楼

与此同时中国建筑师们也开始了对古建筑的探索与思考,并成立了专门的学术协会——中国营造学社;中国营造学社于1929年成立,从事古代建筑的测绘和研究,汇编了《中国营造学社会刊》,校勘重印了《营造法式》《园冶》等建筑古籍,培养了陈明达、莫宗江等一批优秀的第二代建筑师,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五、对传统固有式风格的反思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固有式建筑,其只是在外观和形式上对传统建筑加以改造,抑或是将传统建筑的构建与新型建筑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这种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不伦不类”的建筑,在那个时代确是建筑界的主流。

不可否认对固有式建筑的探索有着重大意义,但就放眼全球来看,其又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当中国还在对传统建筑进行深入探索之时,西方已经步入了现代主义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固有式建筑的发展汲取了一部分西方的折衷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先进的,但相对于现代主义思潮却又显得落后。

六、结语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不单单是建筑师思想的真实体现,同样可以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发展。在民国那个战乱频繁同时大师辈出的时代,在国人思想解放民主独立深入人心的时代,在民族荣誉感高涨的时代,固有式建筑的出现,体现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试图建立东方建筑体系,与西方相对抗,它回答了那个时代的需求。或许它的存在有不合理、不理性的一面,但我们必须知道,建筑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事物来看待,要将它融入历史长河之中,挖掘隐藏在它外表下的那是时代。

建筑离不开坚固、美观、实用,离不开功能与经济,同样它也离不开那个时代、地区与民族的文化。

猜你喜欢
建筑风格墨菲建筑师
你找的是哪个墨菲
哪个墨菲
小小建筑师
“陶”气猪
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差异与交融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
猴子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