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珺 胡金木
敬业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价值理念,人们一直将敬业视为修身养德、修业治事的重要守则。人生在世,首先必须有业,要有事可做,不可终日无所事事。一旦选择某种职业、做某一件事,就必须要有一个敬业的态度。梁启超认为“敬”是这样一种态度: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如何才能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呢?这就需要乐业,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愉悦感、满足感与意义感。朱熹曰: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一个人只有做到了乐业,才能持久地敬业;只有不断地精益求精,才能产生喜爱职业的乐业情感,才能不把所做的事情当作苦差事。
孔子提出“执事敬”“事思敬”的行事准则,将敬业奉为量度个人品行的圭臬。“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荀子将做事的成败归结于“敬”的施行,“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在新时代,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并多次强调敬业的重要性,提出教师要有敬业之心。
敬业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只有发自心底的爱和职业认同才能催生出对职业真挚的敬意。作为一名教师,首先需要在内心深处生发喜爱教育、关爱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并在理性检视教育工作面临的可能困难之后,仍对其怀抱真挚的情感和切身的认同,并愿意坚定地选择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其中,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体验教师职业的价值与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在现实中,教师通过职业认同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教育的复杂情境,由被动服从职业需求转向兼顾现实与教育理想的价值驱动,将所从事的职业变成融于生命信仰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其次,敬业表现为严肃认真与忠于职守的执事态度。“敬,肃也”,有严肃、恭敬的含义,所以,敬业需要严肃认真的态度。儒家强调“执事敬”,朱熹解释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冯友兰进一步把“执事敬”解读为“当心”,用心去做事,“我们做一件事‘当心’去做,把那一件事‘当成一件事’去做,认真做,即是‘执事敬’。”故我们广大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敷衍、不轻屑,应以专心致志、严肃认真、尽心尽力的态度对待。“忠”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敬也”,“尽心曰忠”,“从心中声”,即依循内心的声音。也有将“忠”释义为“中心不二”、“心”意集“中”,心无旁骛。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教师敬业需要有“定力”、需要“坚守”,他指出:“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
最后,敬业的落脚点在于爱护学生并促进其成长。教师的严肃认真和忠于职守表现为围绕学生的成长,认真对待教育中的细节,专注于教育教学事业,守好课堂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平等关照每位学生,认真聆听学生心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主动促成家校沟通,以理服人、以诚相待,与家长双向共情、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不参加有偿课外补习,坚守底线、甘于寂寞,祛除杂念,抵制不良诱惑,凝心聚力,将严谨忠诚内化为精神自觉,守好“教育本分”。
敬业不仅要在情感态度上爱业,还要在专业水平上精业。敬业的基础是高超的教育智慧,熟悉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是智者。敬而不专,非真敬也,教师若没有扎实的学识,是很难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将“要有扎实学识”作为评判“好老师”的重要标准之一,他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等。教师只有不断积聚、更新教学专业性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才能深悉教育教学的内核,为传道授业解惑筑牢专业根基。
其次,教师要有广博的通识知识,在学科知识大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既要深耕自己的专业“苗圃”,也应做博古通今、博洽多闻的大先生。“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敬业的好老师应该树立扎根中国的世界观、培植彰往察来的未来观,在往圣先贤的思想激勉和新时代建设的使命号召下不断精进自己的学养、智识。
再次,教师应有基于道德实践的伦理知识。师者,人之楷模也,无德者无以为师。教师的知识不只包含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应该包含道德伦理知识,掌握了科学而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更好地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同时,好教师应秉承以能养德、以德润行,不断提高道德知识储蓄和道德认知水准,在致知力行的过程中不断丰盈敬业之心。教师要将道德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社会关系的结构、规则和秩序相结合,在与学生平等、尊重、真诚的“对话”中,引领学生道德行动。
最后,教师要拥有情境化的教学机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机智不是简单地按照固有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去执行,也不仅仅是危机反应下的“急中生智”,教学机智更是一种情境性的实践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具体而生动的教育情境,要提升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因势利导,选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有独特情感、意志和价值的精神实体,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促进视界融合;悦纳、体谅学生行为并深入挖掘行为背后的价值和意蕴;通过沟通具有教育意义的日常事件或危机性事件进行转化、嫁接、点染和提升;最终实现师生间情感与智慧的心灵默契与生命共享。
敬业要求忠于所从事的职业,把所做的工作做好。高水平的敬业在于精业,精通所从事的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尽善尽美,敬业之人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人。《大学》有言:“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朱熹进一步解释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磨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在这里,儒家把修身治学比喻为加工骨器玉石,要反复切、磋、琢、磨,追求完美境界。在古希腊,德性与卓越同源,指称一种向善的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一个吹笛手、一个木匠或任何一个匠师,总而言之,对任何一个有某种活动或实践的人来说,他们的善或出色就在于那种活动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只要精益求精,人生都会闪光,“任何一名劳动者,无论从事的劳动技术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学习、善于实践,在工作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造就闪光的人生。”
精业需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支撑。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性的社会活动,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教育需求与独特个性,同时,教育情境又具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好教师不甘于平庸,会以追求卓越的态度对待教育活动,会将学生视为亟需精雕细琢的艺术珍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取得成功;会不断积累教育经验、反思教育实践,深化对教育情境与学生发展的理解;会在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与需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好教师也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品性、德性的培育,更加关注学生创造性、潜能发掘与激活。敬业之心要求教师要匠于心、精于工、品于行,实现教育严谨的科学性与精密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精业注入了不断生成的活力。教师要有精益求精的“匠心”,但不可有因循守旧的“匠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实践,通过教育的锐意创新为民族复兴助力。教师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教师的创新精神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创新人格是教师创新素养的核心,教师的创新人格可以更好地驱动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实践;创新思维是教师创新素养的心智基础和能力基础。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性、求新性、综合性为特征的心智活动。创新实践是教师创新素养的重要表现,是一种旨在生产新颖且有价值的教育成果的实践活动,教师的创新性实践表现在对数字化变革新技术的拥抱、接纳与课堂内外的使用;借助互联网深入学习与协作分享,催化知识与思维模式的更新迭代与创造性的发展,创新新型师生关系,不抗拒排斥从学生身上汲取新知,教师和学生成为求学路上“教学相长”的同行者;从关注教到专注学,关注孩子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多元化课程,教师由任务执行者转向学习设计者。
广大教师的创新依赖于终身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才能适应日益变革的教育实践,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教师才能在技术和思想不断更新迭代的社会中建立自信和能力,实现个人的终身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好老师应具有孜孜以求、皓首穷经的求学问道精神,切不可画地自限、师心自用,而要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浪潮中深造自得。保持开放性,让学习自然发生,虚心海纳新知;借力互联网,不囿于传统经纶典籍,视频图文多路径并举,革新学习方式;学以致用,加强生命教育体验,使教育过程随生命滋长、蜕变、纯熟,使“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现象蔚然成风。教师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锐意创新。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特别是网络时代扩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重要他人”的教师的知识权威正遭受着侵蚀。教师不能简单地依靠固有的经验来开展工作,需要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关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引领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资源的检索、搜集和利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深耕专业领域、研究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做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专业领域的“权威者”,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