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菊,杜 平,孙许锋,朱立博,李玉芳,隰晓燕,赵海军
(1. 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3. 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4. 石家庄市裕华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5.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急性脑梗死是脑部血流供应突然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目前,对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控制血脂、营养脑部神经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手段为主[1-2]。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调血脂药物,可通过降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稳定斑块,还可抑制炎症反应,已成为脑梗死患者常用的治疗药物[3-4],但经过上述治疗仍然存在疗效不足的问题。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医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复方丹参滴丸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良药,既往常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胸痹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5]。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对照组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急性脑梗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6]并经相关检查确诊,发病时间7~16 h;②年龄范围60~80岁;③患者入组前未接受其他治疗药物干预;④患者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悉并同意加入本项研究。
1.2排除标准 伴原发性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基础资料不全或缺失者;中途因各种原因自愿退出本项研究者;未严格执行治疗方案者。
1.3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开展获得张家口市第一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的批准。入组2021年1—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控制血压、降血脂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干预:肠溶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片)口服或鼻饲,每次1片,每日1次;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031,规格:30 mg/片)口服或鼻饲,每次1片,每日1次;依达拉奉注射液(福建天泉药业,国药准字H20091283,规格:10 mL∶15 mg)20 mL+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片)口服或鼻饲,每次1片,每日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国药准字Z10950111,规格:27 mg)口服,每次10丸,每日3次。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各指标评定。
1.5观察指标
1.5.1神经功能及认知状态 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NIHSS量表包括11个小项,总分为42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CSS量表包括9个小项,总分45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MMSE量表满分为30分,评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好[7]。
1.5.2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参数 于治疗前后采用Canon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Aplio i800)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粥样硬化斑块指标进行检测,记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血管阻力指数(RI)。
1.5.3血清学指标 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静脉血,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LDL-C、D-二聚体(D-D)、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水平,试剂盒由深圳芬德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5.4临床疗效 参照文献[8]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各项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下降>70%;有效:各项症状体征明显减轻,NIHSS评分下降30%~70%;无效:各项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NIHSS评分下降<30%。
1.5.5治疗安全性 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2.1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MMSE评分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分)
2.2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参数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IMT、RI、PSV、EDV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超声相关参数比较
2.3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LDL-C、D-D、THBS-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2.4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5%(4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比较 例(%)
2.5治疗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9%(8/53)和9.62%(5/5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726,P=0.394)。见表6。
表6 2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 例(%)
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大小不同的微栓子聚集于患者的脑部血管中,进而造成脑部血管堵塞,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等所致。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迅速疏通患者脑内堵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再灌注,进而挽救缺血半暗带,以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9]。主流的治疗方法为抗凝溶栓、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等,但患者仍然会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一直探讨的问题。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是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虚血瘀,瘀血内停、壅塞闭窍、经络阻痹,致使津结生痰,瘀血痰浊内停,内虚邪中导致气血逆乱。血失通利而化水,使得痰水郁结和瘀血互生互结导致损伤脑络,风痰瘀血痹阻经脉,使得经络不通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10-11]。治宜活血祛瘀、通络化痰等为主。复方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冰片活性提取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丹参通行血脉、活血祛瘀,其活性成分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TLR4/NF-κB途径减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12];三七化瘀通络止痛;冰片芳香开窍、醒神清热。曹端华等[13]研究报道,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及斑块参数。郑美邻等[14]报道,复方丹参滴丸与拜阿司匹林长期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减少发作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曹澜澜等[15]报道,复方丹参滴丸能通过抑制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损伤。基于复方丹参滴丸的上述作用和脑梗死的病机,本研究中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CSS评分较对照组低,MMSE评分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未增加,表明复方丹参滴丸的应用更有利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
在急性脑梗发病过程中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使得患者脑部血流供应中断,因此通过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和血流速的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IMT、RI、PSV、EDV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减少患者斑块的形成和脱落,改善患者颈动脉血流速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脑部血流供应。
急性脑梗发生过程中伴随着多种血清学指标的改变,其中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重要诱因,当其在体内水平升高时预示着患者处于高血脂状态。D-D是凝血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当D-D处于高表达时预示着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形成血栓和栓塞性物质的风险。THBS-1是血小板形成聚集过程中一种促进因子,使得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其在脑梗死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其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16]。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LDL-C、D-D、THBS-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能够降低上述各项指标水平,分析与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丹参和三七的活性成分均具有抑制血小板合成和聚集过程,阻止脂质类过氧化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免受血栓类物质损伤的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高凝状态,降低血脂水平,有利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且应用安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