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盼盼 李 川 张美微 赵 霞 黄 璐 刘京宝 乔江方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氮是作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施氮是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最直接简单的方法。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氮肥施用量却占全球氮肥用量的30%,而氮肥利用率平均仅为3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过量施用氮肥造成了大量氮肥流失,氮肥利用率低,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造成了土壤酸化、大气氮氧化物污染和温室效应、水体硝酸盐污染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4-6]。
土壤氮素去向包括植株利用、土壤残留和氮素损失,损失的主要途径包括氨挥发、硝态氮淋溶、反硝化损失和其他表观损失[7-8]。土壤氮素的主要淋溶形态是硝态氮[9-10]。在北方旱作下,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和酰胺态氮肥首先转化为硝态氮,氮肥施入过量后,土壤中累积的氮素多以硝态氮形式存在,过多的硝态氮很容易形成淋溶损失[11-12]。而硝化抑制剂可以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通过抑制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活性,延长土壤中铵态氮的存留时间,进而减少硝态氮的淋溶及进一步的反硝化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3-14]。研究发现,与单施尿素相比,减氮20%并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后,玉米籽粒产量未显著降低,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农业源温室气体年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15]。盆栽试验表明,施用硫酸铵肥料并添加硝化抑制剂后,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提高1.4~2.0倍,土壤表观硝化率降低55.3%~59.8%,硝酸盐的淋溶损失显著降低[16]。赵自超等[17]发现,与尿素处理相比,尿素中添加硝化抑制剂能够提高夏玉米产量,降低净温室气体排放。
玉米是需氮量较高的一种粮食作物。目前玉米生产上存在施氮量过多的现象,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能够显著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8]。前人关于氮肥减施下硝化抑制剂施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玉米植株生物量和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而对灌浆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正常施氮和氮肥减施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籽粒产量和氮效率的变化,从植株灌浆期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荧光特性和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生理角度,探讨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玉米灌浆期氮素代谢的影响,以期为硝化抑制剂在玉米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大田试验在河南省原阳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5°0′17″N,113°42′4″E)开展,供试土壤为黄褐土,在玉米播种前,按“S”五点取样法取0~30 cm的土壤基础样品,混合均匀后测定基本化学性质:全氮0.42 g·kg-1,碱解氮55.3 mg·kg-1,速效磷69.6 mg·kg-1,速效钾175.2 mg·kg-1,有机质24.0 g·kg-1, pH值8.4。试验时间为2019年6月12日—10月2日。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7个处理:正常施氮量,氮肥减施10%+硝化抑制剂,氮肥减施10%,氮肥减施20%+硝化抑制剂,氮肥减施20%,氮肥减施30%+硝化抑制剂,氮肥减施30%,分别设定为T1、T2、T3、T4、T5、T6和T7。每个处理3次重复,8行区,行长5 m,行间距0.6 m,种植密度75 000株·hm-2,供试品种为郑单95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2000年审定)。
正常氮处理施氮量为农民习惯施肥用量225 kg N·hm-2, 氮肥减施10%、20%和30%处理的氮肥施用量分别为202.5、180和157.5 kg N·hm-2。肥料分别以尿素(46%)、过磷酸钙(约12%)、氯化钾(约60%)为氮、磷、钾源肥料,尿素按照2∶1分基施和大喇叭口期追施两次施用,磷、钾肥全部基施(施肥量均为100 kg·hm-2)。 硝化抑制剂主要成分为2-氯-6-三氯甲基吡啶,含量为44%,施用量为22.5 kg·hm-2。尿素基施时,硝化抑制剂与之充分混匀后共同施入。
1.3.1 氮含量 在玉米成熟期,每小区取3株长势一致的有代表性植株,取地上部样品,杀青后烘至恒重,称重,粉碎后装入自封袋中,室内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
1.3.2 穗位叶SPAD和荧光参数 在吐丝期及吐丝后10、20、30、40 d和成熟期,于每小区选取连续5株长势一致的有代表性植株,利用SPAD-502 Plus叶绿素测量仪(KONICΛ MINOLTΛ,上海)和Pocket PEA荧光仪(Hansatech,香港)分别测定穗位叶的相对叶绿素值(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和荧光特性。
1.3.3 穗位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 在吐丝期及吐丝后10、20、30、40 d和成熟期,于每小区选取连续3株长势一致的有代表性植株,取穗位叶相同光合作用部分,置于液氮中带回室内,按照叶利庭等[19]的方法测定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
1.3.4 籽粒产量 在玉米成熟期,对每小区中间两行全部收获,随机选取15个果穗进行考种,晒干脱粒,测定含水量和籽粒质量,并折合含水率(14%)计算产量。
氮吸收效率=植株氮吸收量/氮素供应量
氮利用效率=籽粒产量/植株氮吸收量
氮效率=氮吸收效率×氮利用效率=籽粒产量/氮素供应量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10 和SPSS 22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test,LSD)和Duncan法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P<0.05)。
由表1可知,各处理下收获穗数无显著差异,穗行数除T6和T7稍低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行粒数以T4和T2较高,平均为35.1,而T5最低,为30.2,各处理的千粒重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产量以T4最高,为11.59 t·hm-2,T1和T2与之差异不显著,T6和T7的产量较低,平均为9.33 t·hm-2。
由表2可知,植株的氮效率平均为34.03 kg·kg-1, 氮吸收效率为0.59 kg·kg-1,氮利用效率为57.92 kg·kg-1。氮效率在各处理下的表现不一致,以T7、T6和T5较高,平均为39.76 kg·kg-1,均显著高于T2、T3和T1。氮吸收效率以T7和T4较高,平均为0.71 kg·kg-1,其次是T5,为0.60 kg·kg-1,T1最低,仅为0.47 kg·kg-1。T6的氮利用效率最高,为72.23 kg·kg-1, 较T1、T2和T3平均提高40.16%。
表1 不同处理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变化Table 1 Variation of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图1 不同处理下植株灌浆期穗位叶SPAD变化Fig.1 Variation of spike leaf SPAD in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表2 不同处理下玉米的氮效率变化Table 2 Variation of nitrogen efficiency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kg·kg-1)
由图1可知,玉米植株灌浆期穗位叶SPAD值在灌浆前期较高,吐丝后20 d开始下降,至成熟期降至42.39。各处理下SPAD值表现不一致,在吐丝期,T1的SPAD值最高,为62.10,T6和T7较低,平均为59.19。吐丝后10 d,T4的SPAD值最高,为67.00,其次是T3。吐丝后30 d至成熟期,T4的SPAD值均表现出明显优势,T6和T7的SPAD值较低。
玉米植株穗位叶荧光指标的变化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各处理初始荧光Fo吐丝期平均为38.09,灌浆后期(吐丝后30 d至成熟期)有增加趋势,各处理表现不一致,总体来看,以T7较高,其次是T6。吐丝期最大荧光Fm平均为149.99,之后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吐丝期以T4和T2最高,其次是T1和T3,吐丝后10和20 d,均以T3表现最低,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吐丝期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平均为0.77,成熟期降至0.63,吐丝后20 d,T7最低,仅为0.67,成熟期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吐丝期PSⅡ综合性能指数PI平均为5.23,随时间推进逐渐下降,成熟期降至2.21,吐丝期及其后30 d内T4优势明显,T1和T5显著高于T3和T6处理。
表3 不同处理对灌浆期穗位叶荧光参数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pike leaf in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玉米植株灌浆期穗位叶中NR活性的变化如图2所示。吐丝期穗位叶NR活性平均约为37.97 U·L-1,之后先降后增,吐丝20 d后逐渐降低,至成熟期平均为21.89 U·L-1。具体来说,整个灌浆期均以T4穗位叶NR活性最高,吐丝期T1、T2、T3和T5间差异不明显,但均高于T7和T6。吐丝后10 d表现出同样趋势。吐丝后20 d穗位叶NR活性在T1和T2下平均约为70.31 U·L-1,高出T7约21.94%。吐丝后30和40 d,T6和T7均明显较低。吐丝期至成熟期,均以T4处理表现最高。
图2 不同处理下植株灌浆期穗位叶NR活性变化Fig.2 Variation of spike leaf NR activity in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植株穗位叶GS活性在灌浆期各处理下的表现不一致(图3)。吐丝期穗位叶GS活性平均为32.19 U·L-1, 之后在吐丝后20 d出现小高峰,随后逐渐下降,成熟期GS活性平均为21.89 U·L-1。吐丝期以T1、T4和T2下GS活性最高,较T7平均提高34.32%。吐丝后10 d至成熟期,T4下GS活性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T7最低。除此以外,吐丝后10 d,T1>T2、T3、T5和T6,之后T1、T2和T3均高于T5和T6。
图3 不同处理下植株灌浆期穗位叶GS活性变化Fig.3 Variation of spike leaf GS activity in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in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土壤中亚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的生理活性,从而介导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减少氮素的硝化和反硝化损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20-23]。因此,在氮肥减施下,添加硝化抑制剂对玉米的高产稳产有着重要作用。吴得峰等[24]发现,氮肥减施20%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条件下,玉米减产不明显,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残留量和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明显降低,氮素利用效率和种植效益显著提高。春玉米和甜玉米上均有类似结果[25-28]。本研究中,在氮肥减施20%和10%时添加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玉米籽粒产量均达到正常施氮水平,氮肥减施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通过增加穗粒数促进籽粒高产(表1),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8]。推测是由于氮肥添加硝化抑制剂后,土壤中氮素利用时效得以延长,在玉米生长后期能够提供较多的氮素供给籽粒灌浆,增加籽粒形成所需的有机物质供应,减少了空瘪粒数,使穗粒数明显高于未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因此,在本研究条件下,氮肥减施后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能够维持玉米籽粒产量,同时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进而促进玉米高产、高效生产。
氮肥添加硝化抑制剂后对玉米的生长生理有较大的影响。硫酸铵添加硝化抑制剂后,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观硝化率显著降低,叶片叶绿素SPAD值明显提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也显著增加[16,29]。尿素配施含有硝化抑制剂的氮肥增效剂后,叶片NR活性、GS活性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籽粒产量明显增加,作物品质也得以改善[30],王彬等[31]得到了类似结果。本研究也发现,与正常氮和其他氮肥减施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相比,减氮20%配施硝化抑制剂能提高玉米灌浆期穗位叶SPAD值,提高吐丝期最大荧光和PSⅡ综合性能指数等荧光指标,增强叶片氮素代谢关键酶NR 和GS活性(图1~3、表3)。这可能是因为,氮肥减施20%配施硝化抑制剂时,氮素缓慢释放,氮素供应与植株生长需求保持一致,在籽粒灌浆期间穗位叶SPAD值提高,进而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效率,增强氮素生理代谢,更好地协调氮代谢和碳代谢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玉米籽粒产量。氮肥减施添加硝化抑制剂下玉米叶片碳氮转运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区,与正常施氮量和减氮处理相比,在氮肥减施20%时添加硝化抑制剂能够提高灌浆期穗位叶SPAD值和荧光特性,增强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籽粒产量和氮效率。因此,在玉米生产上,采用氮肥减施20%添加硝化抑制剂能减少生产投入,达到玉米节本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