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青 王宇宁 力毛措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尤为重要。目前,教师教育大都经历了由职前、职后两级分离逐步走向职前培养、入职辅导和职后培训的“三环合一”模式,充分体现出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作用[1]。其中,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一体化研究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一体化的方案[2-3],或从演进逻辑、基本特征和实现路径研究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4],或探索在省级政府主体驱动下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模式[5],或讨论芬兰基础教育[6]和美国特殊教育[7]中教师培训策略,或基于英、美、德三国的经验梳理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对策[8]等。纵观这些研究与文献,虽对国内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时代内涵、课程建设、管理模式和教育对策等有一定的探讨,但对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中依旧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反思。
因此,在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视域下[9],本文全面梳理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现状,将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划分为教育机构、教育策略、内容与形式、政策法规、运行管理五个环节,通过检视每个环节中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权责明晰的解决方案与最终实现的教育目标,如表1所示,并在下一小节中详细探讨其实现路径,以期探索和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目的明确、结构完整、操作可行的一体化模式。这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依据。
表1 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构建框架
目前,可提供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的机构主要有高等院校、工作单位、培训机构和行政部门等。各实施机构要依据省、市现有教育资源和实际教育状况,明确自身在教育体系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增强各自的主体意识。
1.高等院校。首先,在职前教育中,高校作为教师人才培养的第一站,可为尚未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提供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职前教育,包括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技巧、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等,让教师系统掌握专业、教学、教育及心理学相关知识。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考核,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现代化,促进学生教育能力的形成,为教育实习工作和未来教师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再次,高校作为教师从职前走向职后的人才输出站,高校应联合工作单位,为教师提供工作单位见习机会或搭建教师培训实习基地,采用情景教学、模仿演习、角色扮演、交互分享、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让教师熟悉实际教学情境,快速适应并融入职后工作环境。最后,在教师步入工作岗位后,高校也可作为职后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提升的给养站,通过全日制、业余制(半脱产、夜大学)、函授制等教育形式提供各类学历教育,或开展具有高校优势的院校交流、师资培训、学术报告等职后教育,以满足教师理论补给及专业发展需求。
2.工作单位。教师入职的工作单位是为其提供职后教育的主要阵地,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准备、开展教育。
一是培训队伍方面,可建设一支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师资培训队伍,他们掌握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的实质和规律,经过广泛涉猎与学习,能对不同教育内容及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能为教师职后教育提供多样性选择和专业化引领,并可为师资培训队伍建立嘉奖和激励机制。
二是管理队伍方面,可建设一支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职后教育管理队伍,确保职后教育能够系统性、持续性、有效性地进行;做好教师参与培训情况的统计,如为其建立包括培训记录、伙伴帮带名册、出勤考勤等在内的学习档案,将统计结果与增薪、升职、评聘、选优等相挂钩,优化激励制度,以让更多教师主动投入职后教育中。
三是服务工作方面,可做好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服务工作,积极帮助参培教师将培训内容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及时巩固培训效果,学以致用,有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和难题,真正发挥职后教育的优势。
3.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应积极开展或拓展教师职后教育,可以省级教育学院、地(市)教育机构、县级进修学校为主要途径,面向尚未工作的或已工作的教师,开展集中、自主、帮带学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受训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工作需要进行培训,累计培训时间获得培训积分,并在积分达到一定分数时获得培训证书,以作为增薪、升职、评聘、选优等的条件之一。
4.行政部门。行政部门是教师职前职后教育情况的督导检查单位,要例行检查高等院校、工作单位、培训机构是否履行义务、完成任务,可采用检查计划与总结、查看记录与台账、随机抽查调查、与受训教师沟通等方式检查培训效果,并将其作为各单位考核内容之一。
教育策略是教师进行职前职后教育、实现其教育需求和目的的一系列目标方案的集合。只有全面规划设计好职前职后教育不同层面的策略,才能克服教师教育长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1.教育内容。教师在其不同成长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教学问题,因此根据教师所处阶段进行不同的教育或培训则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1)针对职前教师,应注重基础原理性课程教育,以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为主。(2)针对刚入职教师,要注重适应性课程的开展,引导教师快速融入新的教学环境。(3)针对入职时间较长的职后教师,要突出发展性课程的比重,拓展教师教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4)针对职后优秀教师,应侧重教学研究性课程的开展,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理论相结合,增强教学设计与技巧方面的研究。
基于此,一是应提前调查教师职后教育需求,兼顾教师发展意愿,设计适合不同学科、不同职龄教师的培训内容,使教育具有实用性和实践性,同时所形成教育方案应提前下发至教师手中供参考。受训教师按照教育方案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充分自主选择,以增强教育资源的完备利用,达到高质量的教育目的。二是要在现有教育内容基础上增加民俗、语言、音乐等多方面的实例,增强培训的趣味性,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10]。
2.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上,应从教师工作情况、身心特点、现实环境出发,诊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价值观念,分析教师的学习风格和文化氛围,考虑教师的接受能力而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职后教育。如采用“观摩+试讲+研讨”的面对面方式,或采用专题研讨、“头脑风暴”、提问质疑的个性化方式,或采用线上直播教学的“同时异地”方式,或采用包括互补型、翻转型及合作型等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式等。通过这些科学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可以增强受训教师的参与感,并让培训者和受训者之间进行充分双向互动。
3.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家庭辅导资源和校园环境资源等,这些资源是顺利实施教育、确保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之一。各相关部门应以多种形式鼓励教师研究开发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学资源,如PPT、教材、手册以及数字教育资源等[11],充分考虑特定地区和特定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和困难,了解教师在学科知识理解和输出、应用和实践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以解决目前某些教辅教材和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另外,新入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易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焦躁情绪,影响其工作和专业发展。因此,要深入考察教师的生存和教学状态,根据教师的适应状态和生活困难,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其解决困难,以快速适应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
教师的培育是一个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关联的有机整体,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能力、过硬的职业道德,熟知教学实际情况。因此,根据教育策略,可按照教师所处的教育阶段和所需的教育类型采取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内容。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职前职后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
规范和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还需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和宣传相应的政策法规或实施条例,使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在经费投入、权利义务、主动意识和维权意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关政策法规时,应结合实际、全面统筹、有效衔接,在为各地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构建的政策框架基础上,分地区、分科目、分职龄地制定具体政策和精神,鼓励各方广泛参与、大力推广优秀模式,使得职后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持续加强。
2.加强宣传工作力度。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有关职前职后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育机构等工作单位也应在单位内部提高对教师教育的认识,让员工充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提前规划职业生涯,拓宽职业口径,强化职业认同感。
3.提高教师维权意识。教师针对职后教育依法维权时总会面临着现实和心理两方面的困境。相关部门应开设讲座,为教师介绍职后教育的有关权利;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拓宽教师维权渠道;强化基层政府对教师权益的保障职能,使基层教师提高维权意识、具有维权途径[12]。与此同时,基层教师自身也应注重积极要求职后教育的权益,在遇到权益被侵害时,可依照法律以多种途径向相关机构寻求帮助。
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量后,课余时间再接受职后教育有可能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和精力耗费。因此,若能将职后教育与教师的经济利益和物质待遇相结合,为教师在职后教育上的努力和付出争取更多的诸如在职称评定、评优选先、晋级聘任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无疑是对教师积极参与职后教育最好的鼓励和肯定[13]。
1.做好保障工作。教育行政部门或工作单位每年应在发展基金中专门列支经费,保障教师职后教育计划顺利实施;工作单位或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管理队伍可根据培训情况设计合理的学习台账和学习档案,详细记录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情况;培训机构要做好受训教师在培训期间的住宿、出行及餐饮安排,为受训教师提供温馨舒适的培训环境。
2.建立激励机制。在经济利益和物质待遇方面,工作单位应为积极参与职后教育的教师提供更多的福利,如发放“成长津贴”,激励、鼓励参培教师,通过“多学多得、不学不得”的原则,使其乐享其中、劳益双收;在职称评定、晋级聘任和评优评先方面,工作单位应在文件细则中将与教师职后教育相关的要求作为评、聘、选、晋的必要条件并凸显标记,同时尽早发布、出台这些文件,使教师能够按照文件精神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安排好日常工作与职后教育之间的关系。工作单位要根据教师工作实际情况,结合其职后学习台账或学习档案,切实按照文件评定细则进行评、聘、选、晋,才能真正激发教师职后继续教育的内驱力,实现职后教育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发展。
3.完善评价制度。完善教师教育的评价制度,应以追踪性评价、多元化评价两方面为抓手[14]。
一方面,目前对于教师教育的评价仍停留在培训阶段内,而职后教育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各个培训环节交织、嵌套,仅仅通过一次性评价很难做到对教师职前职后教育效果的准确评价,因此应对参培教师进行追踪式评价,设置合理的评价周期和评价参数,并对参培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从而得到更为有效的培训评价结果。
另一方面,职后教育还应开展多元化评价。一是要增加对职后教育效果的评价主体,即不仅由培训机构和培训主讲教师进行评价,还要增加培训同行评价、参培教师评价及参与学生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反映职后教育的工作情况和培训效果;二是要增加对培训本身的综合评价,即以参培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单位为评价主体,在培训结束前,采用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收集各方对本次培训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后期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
在培训结束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单位应长期跟踪参培教师所在工作单位教学质量的发展状况,收集相应教学人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数据,利用多种数据进行量化评价,以期得到有效的多元化评价结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对培训质量的监控,而且也可以为培训教师提供更多新的学情,不断促进其更新职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开展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实施机构在明确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同时,首先应满足“需求导向”原则,即各机构要适应形势和需求的实时变化,完善并修改课程体系,避免职前与职后教育课程重复或缺漏,使得教师在职前教育中可以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职后各个阶段中可以实现既定的培训目标,并让教师职后教育贯彻职业生涯始终;其次应秉持“合作联动”理念,实现通力协作、破除分割、无缝对接,增强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意识,共享盘活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将“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监督学习”相结合,构建生机勃勃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格局。综上所述,只有坚持“需求导向+合作联动”,才能提高教师参与职前职后教育的自觉意识和主动性,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促进其教学素质的综合发展;才能使教师教育体系愈加完善,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资源,最终为我国教育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