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坚持聚焦解决“三农”问题,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实践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反映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建设美丽中国、传承创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完善健全治理体系的固本之策。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的融合关系,兼顾资源、资产和资金的利用逻辑,完善自治、法治和德治的建设格局,加快推进乡村优质快速发展[1]。目前,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如何评价乡村振兴水平、构建乡村振兴评价体系的研究仍然较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完备的评价体系,对乡村发展水平、潜力进行综合量化评价,为实现质量更高、效率更高的发展提供依据[2]。
近年来,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付雅琪等[3]从管理、成果、人才、发展出发,衍生出13个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智库评价水平;胡梦达等[4]以绿色金融风险为目标层,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为规避金融风险提供决策支撑;孙涛等[5]融合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叶飞等[6]利用层次分析法确立青年编委评价指标体系,通过11位资深编辑打分构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出青年编委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主要优势在以下三个方面: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先把对象分解、比较,最后再进行综合,没有割断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既不是纯粹的数学计算,也不是纯粹的主观认知,而是结合了定量和定性,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计算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3)所需定量数据信息较少。层次分析法模拟人的大脑实现决策过程,只需要去判断哪种属性更为重要,其他步骤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首先,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完整性。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充分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的实际水平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既兼顾当下,又考虑未来,既涵盖经济、产业等外在表现,又涉及文化、文明等内在动力。其次,指标选取要考虑简洁性。评价指标必须是简洁高效的,不能过于冗余、过于间接,无法准确直接地判定目标属性。最后,指标选取要有可操作性。乡村振兴评价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实现量化评价,因此,所有的指标数值获取方法,必须是易获取的。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法和专家调研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乡村振兴指标。参考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的研究文献,梳理筛选高频指标,粗选形成基本指标;采取专家调研法,对粗选形成的指标集进行再次细筛,从而最后确定符合发展规律、反映人民心声的指标集。
本文将乡村振兴设置为目标层,反映目标的综合振兴水平。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进一步细分5个准则层:产业层面、生态层面、文化层面、治理能力层面、经济层面,如表1所示[7]。
表1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
1)产业层面。产业层面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发达程度及合理程度,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单位:百分比)、农产品机械化程度(单位:百分比)、现代化职业农民占比(单位:百分比)、农民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单位:百分比)4个指标。
2)生态层面。生态层面主要评价的是乡村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措施力度[8],主要包括垃圾分类效率(单位:百分比)、乡村人均生态治理修复花费(单位:万元)、生态产业在总体GDP中的占比(单位:百分比)、人民对乡村生态满意度(单位:百分比)4个指标。
3)文化层面。文化层面主要是对乡村文化传承创新、资源利用能力的综合评判,主要涵盖文化产业人均收入(单位:万元)、农民文化体育消费占比(单元:百分比)、特色文化影响力度(单位:百分比)、人民对乡村文化认可度(单位:百分比)4个具体指标[9]。
4)治理能力层面。治理能力层面反映的是乡村自治、善治的能力,以及是否积极紧跟时代、融入“互联网+”,引入数字治理等先进治理手段、治理理念,主要涵盖农民对乡村规范化建设的满意度(单位:百分比)、村民参与乡村议事比重(单位:百分比)、投资新型治理手段建设经费(单位:万元)、村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满意度(单位:百分比)4个具体指标[10]。
5)经济层面。经济层面主要涵盖以下4个具体量化指标,乡村总体GDP(单位:万元)、乡村人均GDP(单位:万元)、乡村人均消费支出(单位:万元)、恩格尔系数(单位:百分比)。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主要有以下三步。
1)假设专家确定的判断矩阵如下:
判断矩阵的构建方法,主要是通过专家评价,即依托专家经验对各参评要素进行重要程度区分,两两对比比较,找出“更重要者”,并进行打分(1~9分)。
2)对上述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n为参加评价的参数个数,λmax为最大特征值,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果CR计算结果小于阈值,则可以认为,上述判断矩阵的结果可以使用;否则需要进一步修正判断矩阵,直到满足检验。
3)在完成一致性检验之后,采取几何平均法,最终量化确定目标指标权重大小,如下式所示:
利用专家调研法,邀请多名领域内专家,涵盖院校教授、科研院所专家以及乡村干部,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
其中,5个目标层面的判断矩阵如下:
再依次分别得到C1-C4、C5-C8、C9-C12、C13-C16、C17-C20的判断矩阵:
得到判断矩阵后,分别计算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后,确定目标权重如图1所示。
图1 准则层权重雷达图
再分别计算出指标层各属性权重:
1)准则层指标分析。从准则层权重分析结果来看,权重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生态层面、经济层面、产业层面、治理能力层面和文化层面。生态层面权重最高,反映近年来随之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中,“两山论”相关思想、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孕育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化层权重被纳入到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中,反映出乡村文化润心固本、人心汇聚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占比权重最低,反映目前在打造文化特色产业、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等方面,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撑力度和紧迫度仍然有待加强。
2)产业层面分析。农产品机械化程度所占权重最高为0.403 4,反映了乡村振兴发展对于生产工具迅速发展的内在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所占权重为0.351 1,表明乡村振兴发展,仍然需要持续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产业发展、吸纳人才提供支援;现代化职业农业占比权重为0.156 3,说明要持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体系,通过对职业农民的广泛培养,推动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农民参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占比权重最低,仅为0.089 2,反映出社会专家认知对于参加农村经济组织的重视程度一般。
3)生态层面分析。人民对乡村生态满意度权重最高为0.536,生态环境既是对政府的政绩考验,也是公众的责任体现,既是区域发展的宝贵财富,也是人民群众的生存福祉,人民的自身体会自然最重要;垃圾分类效率权重最低,仅为0.087 6,反映出在当前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逐一突破。
4)文化层面分析。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离不开乡村文化去粗取精、复兴壮大不断对乡村特色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乡村文化的产生本身就受到作为能动主体的村民其思想传承、文化追求、经济追求、社会发展追求等多重复合身份的共同作用影响。人民对乡村文化认可度的权重最高,反映出乡村文化主体的地位作用,特色文化影响力度的权重第三,为0.197 4,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过程中,也要注重文化先行、品牌引领的发展思路。
5)治理能力层面分析。乡村作为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实践场域和基本单元,组成政府治理的层级体系。乡村治理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未来生态的发展,也关乎国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从权重来看,4个目标层的权重大小依次为:农民对乡村规范化建设的满意度(0.414 3)、村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满意度(0.305 8)、村民参与乡村议事比重(0.175 7)、投资新型治理手段建设经费(0.104 2)。
6)经济层面分析。经济层面在5项准则层中占第二名,说明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乡村总体GDP(0.088 2)、乡村人均GDP(0.157 0)、乡村人均消费支出(0.271 9)、恩格尔系数(0.482 9),从多个角度反映出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富裕程度。
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乡村振兴建设目标,从产业、生态、文化、经济和治理能力出发设置5个准则层和20个指标层。根据专家调研,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判断矩阵,求解各指标权重大小,为乡村振兴发展布局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