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8月3日,黄健在2022中国企业家井冈山论坛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质量发展考验的是企业定力,企业要坚守品质,筑牢品牌根基,才能行稳致远。燕之屋遵循“长期主义”,坚持走高质量发展路线,保持良好稳定的发展方向和持续高于行业的增长速度。在坚守品质的同时,燕之屋不断创新,让燕窝产品更加多样化,更符合时下人们的滋补需求。
孙坦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8月6日,孙坦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农业美丽乡村分论坛上表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核心,也是五大振兴的重要基础。同时,乡村产业的发展中,应避免村庄空心化和农民进城老板下乡的问题,我国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持续增长,在未来,社会必然要面对谁来进行农业产业劳动的问题。在乡村产业发展中,信息技术要推动农业生产,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数据密集型进行转变,只有完成这个转变,才可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
郑建邦全国政协副主席
8月8日,郑建邦在2022第十六届中国品牌节年会上表示,对于企业品牌来说,开放意味着更深更广的竞争。品牌的根基是产品与创新,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地奋进,用优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来面对竞争。同时各界还必须意识到,传播是品牌发展的助推器。中国的企业不能只是埋头搞技术和产品,还必须加强品牌意识,通过理念、组织、行为和视觉的品牌建设,形成品牌体系,再通过传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阎志卓尔控股董事长
8月8日,阎志在2022第十六届中国品牌节年会上表示,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线下贸易方式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要。贸易方式和供应链的数字化,是增强供应链稳定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产业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率的必要选择。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各种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贸易流程中的交易、交付、结算、仓储、物流等全环节,建立新的信用体系,极大提升贸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交易的数据化、智能化、推动贸易的便利化和全球化。
方巍国美零售高级高级副总裁
8月8日,方巍在《百企谈品牌强国》栏目中表示,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品牌定位准确与否是成败的关键因素,国美创立之初定位于电器连锁经营,并成功在香港上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时至今日,面对科技快速发展,零售业激烈竞争的局面,国美与时俱进,开创性地搭建“在线+线下+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云+共享共建”六位一体,打造完整闭环的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并全面实施落地,带领行业上下游实践一条共享共建、集约集成发展的新路线,这才是品牌得以长青的根基。
魏立华君乐宝乳业董事长
8月9日,魏立华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企业发展如同跑马拉松,想要冲破胜利终点必须坚持长期主义。中国奶粉市场是竞争最充分的市场,几乎所有国际奶粉大品牌都到中国市场淘金。监管政策的严格、人口红利降低以及消费者对奶粉营养全面性的更高诉求,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只有具有创新活力和科研硬实力的乳企,才能在这个市场生存并取得发展。未来世界上最好的奶粉一定在中国,最强的乳企也应该在中国。
郑砚农中央财经大学新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京津冀大数据产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8月18日,郑砚农在《世界品牌500强大家谈》栏目中表示,虽然世界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但是企业品牌仍体现出明显的国别与企业的归属感。人们对企业品牌的认知大都来自国际上一些第三方咨询机构。这些机构的评价体系,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西方市场的观念和文化,比如过多地强调企业家个人声誉在整体企业品牌中的占比等。所以,业内要以中国视角看待世界名企,研究出更加符合中国实情的数学模型,让一些低调但又有真正实力的国字头企业进入榜单,鼓励和鞭策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强品牌意识,对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刘永升读者出版集团董事长
8月26日,刘永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2021年,读者出版集团就有近40种图书入选国家级项目,这在“读者”出版史上是罕有的。读者出版集团多年来还一直深耕敦煌题材,在敦煌学研究和敦煌文化出版领域有着先天优势和良好基础。如今,读者出版集团的新媒体矩阵和线上销售渠道已经完全建立并逐步成熟起来,有近三分之一的读者是通过电商平台订阅《读者》杂志。3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坚守初心使命,全力构筑优质内容阅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