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22-09-20 06:07
考试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知识点数学

董 汉

一、引言

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学会运用现有知识储备分析陌生教学知识的含义和应用方式。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讲解教学知识时,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心,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制定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钻研相关知识点时能够不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全面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一)促进素质教育落实

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以形成学生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立足学生主体,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实力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能够不断激发自身学习潜能,促进素质教育有序落实。

(二)有利于教学目标进步

新课改中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这项教学要求与应试教育目标不同,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改变应试教育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数学教学中心,结合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质量。

(三)改善学生学习方法

国家实施了新课改后,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面对陌生知识点时学会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分析。当教师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带领学生尝试利用不同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习教学知识中能够不断改善数学学习方法,为学生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四)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理解不同数学符号和公式应用方式,这样在后期做题或者生活中才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实力设计教学模式,在原有教学基础上适当丰富课堂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不同活动中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有效提高数学综合素质。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经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旧是按照应试教育教学观念,通过灌输教学知识的方式组织教学,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和时间都由教师掌控。虽然这种上课方式能够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是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依赖性较高,无法利用个人思考方式分析教学知识,影响课堂学习质量。

(二)讲课方式比较单一

这些年国家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讲解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教学方式。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采用口述和做题的形式组织教学,先为学生口述教材上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布置做题任务,要求学生在做题中检查自身对教学知识掌握程度,讲课方式比较单一,导致部分学生在听课中容易出现精神困倦的现象,无法独立思考不同知识点的内涵,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三)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数学课程学习方式了解程度较低,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仍旧习惯依靠教师掌握教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差。当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布置独立思考任务时,部分学生无法选择合理的思考方式进行探索分析,不能找到任务的合理处理方式,增大了任务的出错率,从而对后期课堂教学进度造成不良影响。

(四)数学教学脱离现实生活

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知识点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以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本上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为学生讲解不同知识点使用方式,没有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很少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理解难度,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利用个人思考方式探索相关知识点,在生活中不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造成不利影响。

(五)师生课堂互动次数较少

过去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常会将大量时间用来讲解教学知识,师生课堂互动次数较少,这种情形导致教师对学生听课情况了解程度较低,不能准确掌握学生对哪些教学知识存在不理解的问题,在后期讲课中只能根据教学经验进行,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满足不同数学学习实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六)缺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本上是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结果进行赞赏或者批评评价,很少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情况和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点评,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对自身数学听课现状了解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发现自身在独立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在后期学习中存在较高盲目性,弱化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力度。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一)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在国家颁发的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教学观念提出新型要求,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学生学习实力制定教学目标。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应根据国家教学标准要求,积极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结合不同学生数学学习实力设计分层教学目标,确保全体学生在参与学习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式,防止部分学生在多次挫折后失去自信心,从而对自身独立思考能力产生困惑。例如,在“分类与整理”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梳理这节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实力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对数学学习实力较差的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主分类,思考不同分类标准;对数学学习实力一般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听课中学会运用简单统计图展示分类结果,可以结合统计图独立设计问题;对数学学习实力优秀的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不同统计图制作方式,学会自主设计统计图分类标准和主题。

(二)运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激发独立思考兴趣

情境式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根据学生认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自主学习心理,促使学生在相关情境中能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结合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模式,运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激发独立思考兴趣,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参与到特定情境中,有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观察物体(一)”中,这节内容需要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引导学生初步建设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这节教学任务,在网络上选择相关情境视频,视频内容尽量包含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确保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能够直观感受物体观察方式。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打开多媒体中的视听播放功能为学生展示物体观察方法,刺激学生的视听系统,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当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上部分独立思考时间,要求学生总结视频播放内容,并让不同学生运用通俗语言讲解视频内容,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讲解情况,分析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回答内容详细讲解视频,告诉学生这节内容的独立思考方式,促使学生在听课中能够有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三)转换教学主体,提升自学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教学主体,将过去教师教学为主转变成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能力设计讲课内容,由学生负责讲解教学内容。因此,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应积极响应国家教学政策,转换教学主体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将讲课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定讲课内容,促使学生在参与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总结这门课程学习技巧。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中,这节内容需要学生掌握这两种图形的特点和关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多个板块,让学生自由挑选其中某个板块,并将挑选相同板块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为学生留出部分交流时间,要求学生共同探讨相关板块讲课方式,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负责讲解所选板块知识,如果学生在讲课中出现知识点阐述不精准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指明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带领学生重新钻研相关板块内容,给学生详细讲解相关知识点内涵,促使学生在听讲中能够学习合理的独立思考方式,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立足现实生活,制定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中的知识点绝大多数源于现实生活,学生可以将其放到生活中进行思考理解。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可以根据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设置教学方法,立足现实生活制定课外实践活动,以调查问卷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促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中能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复式统计表”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分析这节教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课外实践活动主题,要求学生调查家庭不同时间段的用水量和用水途径,并将每个阶段水表上的数字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对表格设计形式不做具体要求。这样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中,可以通过翻阅课本的方式了解相关知识点,独立思考复式统计表设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在学生将复式统计表设计完毕后,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换修改,要求学生在修改中运用不同颜色标注出其他同学表格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相互修改中能够学习其他同学制作表格的方式,拓展学生独立思考思维。当学生相互修改结束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系统讲解这节教学知识,在黑板上为学生逐步展示表格设计技巧,促使学生在听课中及时反思自身在制作表格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学生对这节知识点的了解程度。

(五)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次数

要想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教导,才能协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再加上每个学生学习实力不同,使得学生在听课中产生的疑问和想法也不尽相同,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与学生时刻保持良好互动,这样才能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有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当教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应根据学生思维成长规律制定教学措施,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次数,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促使全体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够自主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在互动中深入钻研相关知识点,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力度。例如,在“三角形”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三角形有哪些特点?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课本中就能找到问题答案;第二个问题较难,需要学生根据教学知识思考问题答案,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求较高。当教师将问题制作完毕后,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队伍,每个队伍尽量包含不同数学学习能力的学生,这样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可以学习其他同学分析问题的思路,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水平。在全体学生将问题处理完毕时,教师可以让每个队伍选择一名成员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在回答中出现答案错误的情况时,可以让该队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分析学生对这节知识点存在哪些理解缺陷,并给学生全面讲解这节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掌握教学知识中有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积极帮助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总结教学问题,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也能在教学评价中对自身学习现状进行理性认识,从而根据个人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应注重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例如,教师在评价中,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实力进行分层评价,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并为学生讲解其他独立思考方式,这样学生今后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合适的思考方法进行探索,有效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实力;对数学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出这部分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合适的独立思考方法,要求学生今后能够按照教师传授的独立思考方法探索学习,有序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水平;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独立思考中的不足,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为学生讲述合理的独立思考模式,使得学生在后期学习数学时,能够结合教师评价进行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对学生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对比评价,积极对进步速度较快的学生进行赞赏鼓励,并让这部分学生分享自身独立思考方式;对进步速度较慢的学生给予引导,询问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存在哪些困难,与学生共同探寻合适的独立思考方式,有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此同时,在教师点评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运用个人语言阐述自身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感悟,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分析学生数学学习需求,从而在今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持续落实,国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但是每位学生数学学习实力不同,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时,应系统分析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设计合理的教学措施,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运用情境式教学方式,激发独立思考兴趣;转换教学主体,提升自学能力;立足现实生活,制定课外实践活动;通过提问教学模式,增加师生互动次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小学数学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教学知识中能够不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知识点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