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0)
芭蕾艺术是人类艺术宝库当中的一朵奇葩,芭蕾舞者通过自身极富表现力的舞蹈语言向观众传递美。西方芭蕾艺术本身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色彩,在流入我国之初并不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后来经过中国芭蕾艺术的先驱者们不断推动本土化发展,使这一西方艺术形式烙上中国文化印记,才使得具有悠久历史的西方芭蕾艺术终于深深植根在了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并且持续地蓬勃生长。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舞蹈艺术家们对于芭蕾这一舞蹈形式再次进行了中国化探索。在1950 年,中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主演了芭蕾舞剧《和平鸽》,反响热烈,代表着中国芭蕾舞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在1956 年,党中央提出了新的文艺政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催生出又一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这一题材内容最早由我国著名导演谢晋搬上大银幕,这部饱含革命情怀的电影在当时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后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继《红色娘子军》之后芭蕾舞本土化探索的又一成果。相对于《红色娘子军》中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白毛女》要更具民族化内涵,它通过芭蕾的形式讲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故事。值得肯定的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当中创造性地加入了大量唱段,不仅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于芭蕾舞的创新,也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国观众的审美。
到了1981 年,改编自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作品《祝福》的芭蕾舞剧以全新的艺术面貌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部作品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来揭示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式情感表达的特点。同时在舞蹈语汇方面,这部作品将中国的民族舞蹈动作融入其中,给芭蕾舞带来了更多艺术活力,也开启了芭蕾艺术中国化的新篇章。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我国对于芭蕾舞艺术的探索进入了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里有众多作品问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辽宁芭蕾舞团所创作的《二泉映月》。这部作品以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个故事为背景展开,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芭蕾的舞台上得到充分碰撞与融合。
时至今日,我们通过对这一西方舞蹈形式的简要回顾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在其中得到了充分交融,芭蕾艺术因受到东方文化的熏陶而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而在这片厚重土地上绽放的芭蕾之花更加成为中国文化中一抹靓丽的色彩。
在对传统芭蕾舞剧的欣赏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人物形象主要通过独舞或者双人舞的形式来进行塑造,同时,传统芭蕾舞剧多以爱情为背景,通过舞蹈的语言来传递情爱。从艺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芭蕾在人物塑造方面走入了一个误区。很多剧本当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具有相似性,这不免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会陷入审美疲劳。芭蕾艺术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第一个显著改变就是跳出了情爱的小世界,走向了更为广大的天地,在与百姓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当中获得了更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这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芭蕾艺术的发展进程当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使中国思想、中国元素闪耀其中。无论是最早期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祝福》《雷雨》等,都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正是这些植根于时代背景和民族土壤的题材内容才让芭蕾这一西方舞蹈形式更广泛地被国人所接受。
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题材内容赋予了中国芭蕾更为多样的人物形象,当中既有革命者、名人,又有不同面貌的老百姓,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关于芭蕾舞中人物形象的中国化主要体现在芭蕾舞蹈服饰的运用上。舞蹈服饰是舞蹈外在的审美方面,是舞蹈设计和创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的演出过程当中往往能够较好地发挥出交代故事背景、突出人物性格以及推动剧情发展等作用,比如《红色娘子军》中的舞蹈服饰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深刻地表现出娘子军的革命青春之美。这一设计与西方芭蕾舞剧的设计相比也能够展现出中国传统的含蓄、内敛之美。由于部分观众不太能够接受西方舞蹈表演中过于暴露、浮夸的艺术设计,所以《红色娘子军》的服装设计兼顾了中国人的特定审美需求,较为适宜地根据传统芭蕾的服饰特点进行了改进,将中国文化元素注入其中。
西方芭蕾在进入中国之后,相关编导人员一直没有放弃用中国的风格来实现对于它的改造,坚持在芭蕾的世界当中显现出中国色彩。纵观这一艺术探索历程,芭蕾舞在中国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就决定了芭蕾舞在与中国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韵,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芭蕾舞剧当中,我们不仅能够从题材和人物上看到中国文化的身影,还能够在布景、灯光、道具等方面发现中国文化元素。除了风格上的变迁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舞蹈语汇。舞蹈语汇是从生活当中抽象而来的一种肢体表达方式,不只是芭蕾舞,在世界许多种类的舞蹈当中都存在这种具有显性舞种标志的舞蹈语言。在舞蹈的编排过程当中,编导们正是借着这些舞蹈语汇来表现出剧本中的情感。在对中国民族舞蹈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其具有“回”“流”“韵”的明显特征,即要求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体若游龙、行云流水、形神兼备,这也是中国文化对于芭蕾舞的另一个重要植入。比如《白毛女》当中身法轻盈的喜儿,或者是《梅兰芳》当中舞剑悲歌的虞姬,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舞蹈文化特色,也使得芭蕾艺术拥有别样的韵味。
在长久的发展历程当中,西方芭蕾艺术接受了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改写,无论是题材、风格,还是形象、语汇等方面都具有了明显的中国文化特点。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芭蕾舞艺术只有充分地尊重和迎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才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强劲的动力。对于芭蕾舞艺术的相关参与者而言,我们既要认同对于这种西方艺术形式的中国化改造,又要能够坚持文化自信来推动中国芭蕾走向世界,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大力发掘民族文化,提升创作和演出水平,以文化之力、时代之力更好地驱动这一进程。
随着芭蕾舞中国化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国民族文化精髓已深刻地渗透到了芭蕾舞创编和演出过程当中,成为芭蕾艺术民族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未来的发展而言,对西方芭蕾持续进行中国化改造将是一个主要方向,中国芭蕾舞剧要想在世界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化道路,坚持用中国的思想、中国的情感、中国的生活、中国的审美使芭蕾舞呈现出中国色彩。坚持这一发展方向需要充分地借鉴我国民族舞蹈特色,从中汲取营养,以丰富中国芭蕾舞的内涵。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将目光从汉族舞蹈逐步地向少数民族舞蹈转移,以更大的民族视野为芭蕾舞的中国化寻找灵感源泉,从而开辟出多民族舞蹈特色的新天地。从《红色娘子军》当中汉民族舞蹈与军营舞蹈的融合,到《草原儿女》当中蒙古舞与芭蕾舞的融合,中国芭蕾舞的编导们也正循着这一道路稳步前行,这必将是中国这样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对世界芭蕾艺术发展的又一大贡献。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在选材方面下功夫,深刻挖掘隐含在各民族发展历程当中的感人故事、深刻思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民族化创编,以芭蕾为母本,以民族舞蹈为精髓,创作出更多富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芭蕾舞动作。
任何舞蹈形式都不能脱离时代发展,时代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舞蹈的内涵。时代的多元化也就决定了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多元化,它将以更加贴合时代发展要求、更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方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西方芭蕾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发展和繁荣过程当中,无论题材、内容、形式还是表现方式方面都没有离开民族的情怀和民族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一点将被进一步深化。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驾齐驱造就了我国全面的繁荣盛状。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之后鲜明地提出了文化自信,这将是我国文艺工作者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深度探索的方向。落实到芭蕾舞艺术上来也就是作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情怀以及民族情感的体现,用新时代的养分浇灌出更灿烂的芭蕾之花。
进入新世纪以来,舞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逐步地改变了演出形式,科技给予了芭蕾表演更多样的选择,我们可以发现舞台处理愈发地丰富多样,灯光音响更加震撼人心,装饰元素越来越引人注目,不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舞台效果。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舞蹈艺术有其内在的规律,舞台技术不可喧宾夺主而是要为演员表演服务。过分地追求这些外化的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抹杀剧本内容的魅力。芭蕾舞剧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要大力加强对舞蹈编演和舞台实践的研究,合理地运用民族舞蹈元素,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中国特色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