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12 月8 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协议,宣布组建独立国家联合体,此举事实上终结了苏联70 余年的历史。在4 年前,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还是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阵营中最为坚定的改革支持者。后来,二人合作关系破裂,最终断送了联盟的生命。
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为何从政治盟友走向了分道扬镳?
1987 年,戈尔巴乔夫阵线中最活跃的人士当属时任莫斯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叶利钦。他满腔热情地拥护政治改革,结交广泛。他出门偶尔还乘坐地铁,时常微服私访,逛商店、下车间,还不时参加工人的劳动,与他们一起装卸货物。
有关叶利钦的评论很快风行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在市民眼中,这位莫斯科市的新领导看起来不像他的前任,而是“我们大家的一员”——真诚而随和。对莫斯科人来说,叶利钦很快成了传奇式人物,他切实向人们证明了改革不是走过场。
但是,新闻媒体却很少报道他的事迹。为什么叶利钦颇具新闻价值的行为却被媒体所忽视呢?
如果真的有人向莫斯科市民提出这个问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他们’不希望我们了解他。”
“他们”就是国家的统治者、党的决策人物。不过,内部的人会更直截了当地挑明,禁止媒体报道叶利钦“古怪”行为的人正是戈尔巴乔夫。
叶利钦就任莫斯科党组织第一书记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真理报》的主编就告诉同事,他已经接到戈尔巴乔夫的指令,对叶利钦的报道要淡化处理,不要鼓动叶利钦去进行他的“煽情行为”。不久,监督传媒的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就被委以此任,淡化对叶利钦的报道。
戈尔巴乔夫(左)和叶利钦(右)
1987 年9 月下旬,包括小杰克·F.马特洛克(美国前驻苏大使,《苏联解体亲历记》的作者)在内的驻莫斯科外交使团都收到一份请柬,邀请大使们去市党委政教大楼与莫斯科党组织第一书记会面。虽然这次会见的目的是向驻地使馆的负责人员阐述莫斯科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但叶利钦却谈到了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会议厅里,除叶利钦本人之外,没有人知道就在二十几天之前,他给还在黑海度假的戈尔巴乔夫写了一封信。后来他在回忆录中记载,他在信中严厉斥责了利加乔夫(苏联后期改革派的首脑,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标志性人物之一)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对莫斯科党组织事务的干预。他同时还未指名地提到在政治局里还有其他一些委员反对真正的改革,他预感所有这一切会导向一种酷似勃列日涅夫(原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位时一样的“停滞”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他们一度想竭力终结的。他最后请求解除他作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以及莫斯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职务。
两人很快就此展开了争论。后来戈尔巴乔夫公开声称,叶利钦已经同意等十月革命70周年庆典之后再商讨这个问题。但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却对此予以否认,并说戈尔巴乔夫当时只是告诉他等“以后”再同他商谈这个问题。
10 月下旬召开了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这时叶利钦主意已定,决定直接将这一问题带到中央委员会上去。就在戈尔巴乔夫准备结束会议时,叶利钦向与会代表重申了他对党书记处的批评,指责它仍未按照最近做出的决定改变工作作风,使人们因此开始对改革失去信心。他再次请求免去他政治局候补委员的所有职务。
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这次干预极其愤慨,他故意曲解叶利钦的批评,谴责他有狼子野心,号召大家就此展开讨论。在他的授意之下,代表们纷纷斥责叶利钦。
最终,会议通过的决议宣布叶利钦对会议的干预为“政治性错误”,并责令政治局以及莫斯科市党的委员会针对会议上发生的一切对叶利钦的辞职行为采取行动。
11 月13 日,《真理报》正式证实叶利钦已被莫斯科党委除名。
据叶利钦回忆,戈尔巴乔夫当时曾直接告诉他,不会再允许他重新活跃于政坛。不过,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完全抛弃他。他被革除领导职务之后,报界收到了雪片般的抗议信。这些信件虽未公布于众,但都及时送交戈尔巴乔夫过目。如果叶利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烈士”,那么戈尔巴乔夫就很难说服民众相信,他正在进行的正是自己早先承诺的那个改革。因此,他为叶利钦安排了一个体面但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部长级职务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记载有关10 月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冲突的官方文件直到一年半后才公开。戈尔巴乔夫的助手为了粉饰他们搞掉叶利钦的动机,便散布谣言说叶利钦破坏了与戈尔巴乔夫早先达成的一项协议——他曾同意等到11 月7 日庆典过后才讨论他的处境问题。他们还说他严重诋毁戈尔巴乔夫,以致后者不得不免除他的职务,以表明掌权的究竟是谁。有些人则声称,戈尔巴乔夫此番举措加强而非削弱叶利钦的政治地位。
尽管中央委员会里大多数保守派不喜欢叶利钦,但如果戈尔巴乔夫真心想挽救叶利钦,也易如反掌。亲历者马特洛克指出,其实戈尔巴乔夫可以这样说:“叶利钦同志所谈及的问题我们应该加以考虑。尽管我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尤其是人身攻击的言论,但他认为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落实到行动中去,在这方面我与他深有同感。我认为不经过进一步的商讨就还不能接受叶利钦的辞呈,我建议在下一次会议上对此做出决定。”
如果戈尔巴乔夫当时采用了这样的措辞,中央委员会无疑会默许。叶利钦也许仍然是一个麻烦,但中央已经可以控制他了,而且他的存在也将有力牵制冥顽不化的保守派。
1987 年10 月的这场风波,是戈尔巴乔夫从政期间犯下的第一桩大错。他把得力的助手看成潜在的对手,这种嫉妒心理不仅进一步恶化了他与叶利钦的关系,而且使他在挑选助手时只选择那些无力与自己相抗衡的弱者。然而,这些弱者最终还是背叛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