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珩宇
(曲阜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00)
张惠言(1761-1802年),字皋闻,又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人,清中叶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其学通六经,尤精于《易》。张氏经学出自惠栋、江永,其易学著作有《易图条辨》《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候》《虞氏易言》《虞氏易礼》《虞氏易事》《虞氏易简表》《周易郑氏义》《周易荀氏九家义》《周易郑荀义》《易义别录》《易纬略义》《读易札记》等。
汉代儒者讲《易》多言象数,到宋代,象数之中又出图书一派。刘牧在《易数钩隐图》序言中曾言:“夫《易》者,阴阳之气交之谓也。若夫阴阳未交,则四象未立,八卦未分,则万物安从生哉?是故两仪变易而生四象,四象变易而生八卦,重卦六十四卦,于是天下之能事毕矣。夫卦者,圣人设之观于象也。象者,形上之应,原其本,则形由象生,象由数设,舍其数,则无以见四象所由之宗矣。”[1](P42)可见,刘牧著《易数钩隐图》是为了以数表象,他采用天地之数五十五作五十五幅图,名《易数钩隐图》,用来阐发《易》道。刘牧的五十五幅图都用黑白点阴阳之数表示,有其独特的内在涵义。清代经学家为了重建汉易,恢复汉代象数学体系,开始对宋代的义理之学和图书之学进行反思,以张惠言为代表的经学家,质疑刘牧所画易图。张惠言认为刘牧所作五十五幅图,有四幅存在问题,即“太极生两仪图”“两仪生四象图”“四象生八卦图”和“乾坤生六子图”。张惠言对以上四图的解析,主要集中在《易图条辨》一书。
《系辞》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P240)此乃圣人作《易》自然之顺序,刘牧将其用黑白点数图表示。张惠言认为刘牧“太极生两仪图”有两处错误:其一,天地之数阴阳错位;其二,天地之象不能用四个数表示。
该图在“太极生两仪图”(见图1)中,刘牧用黑白点表示天数和地数。用一个白点表示天数一,用三个白点表示天数三,天数一位于上边,天数三位于左边;用两个黑点表示地数二,位于下边,用四个黑点表示地数四,位于左边。张惠言在《易图条辨》中指出,“刘氏此图,一南二北,三西四东,盖先天之卦,始乎此矣。不知一、三立阴方,二、四立阳方,阴阳之位已错”[3](P305)。
图1 太极生两仪图
在四个方位中,刘牧认为南边和西边为阳,东边和北边为阴,所以将天一、天三置于南边和西边,地二、地四置于北边和东边。但张惠言认为刘牧此种排列方式错误,他认为西方和南方为阴,东方和北方为阳。天一、天三为阳数应置于北方和东方,地二、地四为阴数应置于南方和西方。而刘牧却在图中将天一、天三立于阴位,地二、地四立于阳位。张惠言认为刘牧此举是将阳数置于阴位,阴数置于阳位,阴阳之位颠倒。因此,他认为刘牧“太极生两仪图”阴阳错位。
刘牧是北宋著名的易学家,肯定很熟悉阴阳之位和阴阳之数,他之所以在画“太极生两仪图”时会出现了阴阳错位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彰显上下左右未交之象。他在《易数钩隐图》中说:“画天左旋者,取天一、天三之位也;画地右动者,取地二、地四之位也。分而各其处者,盖明上下未交之象也。”[4](P89)在刘牧看来,天一、天三代表天数所在之位,地二、地四代表地数所在之位,如此排列是为了表示天地还未相互交易的状态。可见,图1是交易之前静止的、最本初的,本体还没有发用的状态,通过上下左右相互交易、运动,形成了“洛书”(见图2)。
图2 洛书五行成数图
该图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的分布正好是“太极生两仪图”发用流行之后的方位,阴阳之数,各得其位。胡渭在《易图明辨》中指出:“一二三四天之象,象变于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成于下。上下相重,而为五行,则左右前后生成之位是也。”[5](P94)“然后重为生成之位,则一六、二七、三八、四九阴阳各相配合。”[5](P95)这也是《系辞》所谓的“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2](P237)。刘歆所言的“‘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6](P1316)。可见,“太极生两仪图”并不是天地之数阴阳错位,而是两仪正处于未交易、未发用的状态。因此,张惠言对“太极生两仪图”天地之数阴阳错位的问题分析不合理。
刘牧认为天地未分之前,太极乃一团元气,元气相分离,产生阴阳二气即两仪。轻清之阳气向上成为天之象,重浊之阴气向下成为地之象。刘牧注重以数表象,他在《易数钩隐图》中取天一、天三之位画天,取地二、地四之位画地。但张惠言认为刘牧此举有误,他说:“且图两仪而数以四,不其傎耶?”[3](P305)
“傎”同“颠”,颠倒错乱之意,张惠言认为刘牧用四个数表示两仪是错误的。两仪是两个要素,只能用两个数表示,但是刘牧此图并非表示两仪,而是在表示天地之象,阴阳两仪之象各为五个黑白点,早已暗含在“太极图”中。刘牧在《易数钩隐图》中说:“太极无数与象,今以二仪之气,混而为一以画之,盖欲明二仪所从而生也。”[4](P86)
关于天地之象能否用四个数表示的问题,刘牧另辟蹊径,用天一和天三表示天,地二和地四表示地。此种表现形式与他的整个易图体系一致,因而他的说法具有合理性。朱伯崑先生在《易学哲学史》中说:“上中右,即一五三,共三个奇数;下左,即二四,共两个偶数,据说,此乃参天两地之象。”[7](P21)刘彬先生也认为“参天两地”出自《说卦传》“参天两地而奇数”。意思是,以天数为奇数,以地数为偶数,而创立筮占之数[8](P466)。中国自古就有天圆地方之说,圆是通过径一而围三,三是奇数,所以说参天而为三;方是径一而围四,两个二是四,二是偶数,所以说两地为二[9](P261)。朱伯崑认为天一、天三、天五是参天,地二、地四为两地。可见,天地之象不仅能用四个数表示,还能用五个数表示。
在刘牧《易数钩隐图》中,“两仪生四象图”是在“太极生两仪图”的基础上产生的。刘牧指出:“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所以兼天五之变化,上下交易,四象备其成数,而后能生八卦矣。”[4](P92)但是,张惠言在考辨刘牧诸图时,认为刘牧“两仪生四象图”有两误:其一,“天一下生地六……地四右生天九”说法错误;其二,一生六、二生七、三生八、四生九,又各兼五,是五仪生四象,而非两仪生四象。
图3 天地数十有五图
刘牧《易数钩隐图》有“天地数十有五图”(见图4)和“两仪生四象图”(见图4)。
图4 两仪生四象图
这两幅图都是用黑白点数组成。“天地数十有五图”中天数一位于上方,地数二位于下方,天数三位于右方,地数四位于左方,中和之气五位于中央。刘牧说中央五不知何物,强名曰中和之气。“两仪生四象图”是“天地数十有五图”中的五个数分别与五相合而得。刘牧说:“参,合也。伍,为偶配也。为天五合配天一,下生地六之类是也。以通其变化,交错而成四象、八卦之数也。”[4](P93)
刘牧的“两仪生四象图”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分别与五相合,是由天一下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地八、地四右生天九而成。刘牧认为,天一本来位于上方,生地六时才从上到下与五相合;地二本来位于下方,生天七时才由下至上与五相合;天三本来位于右方,生地八时才从右到左与五相合;地四本来位于左方,生天九时才由左到右与五相合。但张惠言质疑说:“闻一、六合水于北,未闻一南而北合为六也。且若一、五合为六,是皆天数,安得谓地成之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由刘氏之言,即天一生地六而为水也。”[3](P305)
张惠言认为,天一、地六五行属水本来就位于北方,并不是刘牧所说的天一从南到北与中央五相合而成地六。况且地六是天一与天五相合而成,天一和天五都是天数,又怎么能说是地六成之呢?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地八,地四右生天九遵循同样的道理。郑玄虽说“地六成水与北,与天一并”,虞仲翔也有“一、六合水”之说,扬雄也讲过“一、六共宗”,但他们都未说上生和下生。因此,张惠言认为刘牧“天一下生地六”是曲解了郑玄、虞仲翔、扬雄等人的观点。
实际上,刘牧此图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天一下生地六,地二上生天七,天三左生地八,地四右生天九,蕴藏着体和用的哲学思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是本体,是还没有发用之前静止的形态,它们通过和中央五发用流行、运动变化,形成了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刘牧表达了动静、体用、本末思想,并用图将其清晰地展示出来。但是张惠言将此图理解为“用”是变化之后的,而刘牧讲的是由“体”到“用”的过程。因此,张惠言没能理解刘牧之意,其批评不合理。
刘牧用一、三代表天,二、四代表地,两仪分别与五结合形成四象(见图4)。张惠言认为刘牧的说法有误,他说:“自刘氏言之,一生六,三生八,二生七,四生九,又各兼五,是五仪生四象也。”[3](P306)
刘牧“两仪生四象图”是在“太极生两仪图”的基础上产生。“天地数十有五图”是用一个白点表示天数一,位于南方;两个黑点表示地数二,位于北方;三个白点表示天数三,位于西方;四个黑点表示地数四,位于东方;中间五个白点表示中和之气。刘牧图中的五是虚数,作为“用”而不作为“体”。图3中位于南边的天数一加上图4中间的五,形成了图4中位于北边的地数六。地数六是用上边一个黑点和下边五个黑点相连接表示,地六代表四象当中的老阴。图3中位于北边的地数二加上中间的五,形成了图4中位于南边的天数七。天数七是用上边五个白点和下边两个白点相连接表示,天七代表四象当中的少阳。图3中位于东边的地数四加上五,形成了图4中位于西边的天数九。天数九是用右边五个白点和左边四个白点连接表示,代表四象中的老阳。图3中位于西边的天数三加上五,形成了图4中位于东边的地数八。地数八是用左边五个黑点和右边三个黑点相连接表示,代表四象中的少阴。这样一来,四象在“两仪生四象图”中完全用黑白点数表示出来了。
张惠言认为按照刘牧的说法,一生六、二生七、三生八、四生九,又各兼五,是五个要素,应为五仪生四象,而非两仪生四象。张惠言的分析虽有道理,但他没有领会刘牧的深意。刘牧是把天一、天三作为一个整体,看成阳仪;地二、地四作为一个整体,看成阴仪;五居中央是一团气,分居四位。五是虚数,不作为实体之数,不作为“仪”中之素。因此,张惠言对“天一下生地六”和“五仪生四象”两个问题的分析都不太合理。
张惠言认为刘牧“四象生八卦图”有两误:其一,八卦之黑白点数混乱;其二,阴阳之数混居。
刘牧《易数钩隐图》有“四象生八卦图”(见图5)。图5可以看作两卦,即四正卦和四隅卦,且都用连接起来的黑白点数表示,白点代表阳卦,黑点代表阴卦。四正卦坎、离、震、兑中的坎和震用三个白点表示,兑和离用三个黑点表示。四隅卦乾、巽、艮、坤分别用三个白点、四个黑点、五个白点、六个黑点表示。刘牧曰:“五行成数者,水数六,金数九,火数七,木数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兑而生坤,火居离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巳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4](P105)
图5 刘牧四象生八卦图
按此说法,四隅卦由四正卦产生,即坎卦生乾卦,兑卦生坤卦,离卦生巽卦,震卦生艮卦。四正卦对应的五行分别是水、火、木、金,水数为六,火数为七,木数为八,金数为九,五行之数分别减三画得出四隅卦。坎生乾,即坎为水,水数为六,减三画余三画布于西北为乾;兑生坤,兑为金,金数为九,减三画余六画布于西南为坤;离生巽,离为火,火数为七,减三画余四画布于东南为巽;震生艮,震为木,木数为八,减三画余五画位于东北为艮。乾、艮为阳卦,坤、巽为阴卦。因此,西北乾由三个白点表示,西南坤由六个黑点表示,东北艮由五个白点表示,东南巽由四个黑点表示。但张惠言认为,刘牧在此图中用黑白点数表示八卦的方法与“洛书”中的表示方法不一致,他说:“乾、坤、艮、巽象其画数,可谓巧矣。坎、离、震、兑皆三画,何耶不特此也?刘氏所谓‘河图’之数一、六合北,坎、乾也;三、八合东,震、艮也;二、七合西,坤、兑也;四、九合南,巽、离也。乃今以九生兑坤,以七生离、巽,是何违错耶?”[3](P306)
在张惠言看来,刘牧用黑白点画“洛书”(图2)时,将一至九数当中的五虚掉,用剩余的八个数与八卦相配,坎、乾、震、艮、坤、兑、巽、离分别配一、六、三、八、二、七、四、九之黑白点数。但到“四象生八卦图”时,刘牧却用七、八、九、六四象之数减三画生四隅卦,以九数生兑卦和坤卦,六数生坎卦和乾卦,八数生震卦和艮卦,七数生离卦和巽卦,使得乾、坎、震、离、兑分别配三个黑白点数。而巽配四个黑点,艮配五个白点,坤配六个黑点,这两幅图中八卦对应的黑白点数不一致。因此,张惠言认为刘牧“四象生八卦图”中八卦之黑白点数错误混乱。
实际上,刘牧在此图中以这样的方式表示八卦是受其师范谔昌“四象生八卦图”的启发(见图6)。
图6 范谔昌四象生八卦图
该图按后天八卦方位排列,四正卦坎、离、震、兑都用数表示。与刘牧不同的是,此图用五个白圆点表示。范谔昌曰:“四象者,以形言之,则水、火、木、金;以数言之,则老阳、老阴、少阳、少阴,九、六、七、八。惟土无形,四象各以中央土配之,则是为辰、戌、丑、未之成数也。水数六,故以三画成坎,余三画布于亥上为乾;金数九,除三画成兑,余六画布于未上为坤;火数七,余三画成离,余四画布于巳上为巽;木数八,除三画成震,余五画布于寅上为艮。此四象生八卦也。”[10](P158)范谔昌认为,水数为六,所以取三画配坎卦,余三画配乾卦;金数九,取三画配兑卦,余六画配坤卦;火数七,取三画配离卦,余四画配巽卦;木数八,取三画配震卦,余五画配艮卦。可见,范谔昌是根据卦画数表示八卦,而刘牧则根据范谔昌的说法对该图进行了发明创造。但是,刘牧没注意到此图与他在“洛书”中表示的八卦之黑白点数不一致。
另外,林忠军认为刘牧此种表示方法还存在逻辑矛盾问题,他说:“如四象生八卦,四象生出三个白圆点以示三个阳爻为乾,生出六个黑圆点表示三个阴爻(三个阴爻为六)为坤,……按照此种表示法,则表现不出四正卦,从四象图看,六、七、八、九表示四方的成数,即四正卦的成数,而不表示其画数。从生成八卦图看,剩余数分别为三,即或三个白圆点,或三个黑圆点,与经卦震、兑、坎、离的画数没有关系。因此,刘牧在推衍四象生八卦时,其黑白圆点数的含义前后不一致,违背了逻辑学不矛盾律。”[11](P163)通过分析刘牧和范谔昌的“四象生八卦图”,可发现四正卦和四隅卦的表示方法确实存在逻辑矛盾的问题。
刘牧用三画表示乾卦、六画表示坤卦有其内在原因,他说:“盖由天五为变化之始,散在五行之位,故中无定象。又天一居尊而不动,以用天德也。天一者,象之始也,有生之宗也,为造化之主,故居尊而不动也。惟天三、地二、地四合而成九,阳之数也。天三则乾之三画,地二、地四则坤之六画也。”[12](P136)
刘牧认为天五为中和之气,无形无象;天一是造物化育的主宰,居尊位表示天德而不能动。这样只剩天三、地二、地四之数,相加为九,阳数也。因为天三代表乾卦,地二、地四相加代表坤卦,所以乾卦用三画表示,坤卦用六画表示。在这里,刘牧将九看成乾卦数,六看成坤卦数,表示乾卦九数时将天三、地二、地四加起来,而不用天一和天五,表示坤卦六数时将地二、地四相加。但张惠言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他说:“刘氏既以天一、天三、天五为九,地二、地四为六,则是自一至五,天地之体相合不可偏废矣。今乃虚生土之五,又以生水之一,尊而不动,别兼地二、地四以足天之九,是为阴阳混居,五行偏阙。区区以三、六象乾、坤画数,不亦诬乎?”[3](P307)
张惠言认为刘牧用数表示乾卦时,乾卦为阳卦,应当全为阳数相加,但他却将地二、地四之阴数与天三之阳数相加,这是阳数中有阴数,阴数中有阳数,阴阳混合。且乾坤乃周易之门户和枢纽,不能仅仅因为天一和天五不能发运,只剩天三是阳数就用三画表示乾卦。但刘牧实则在《易数钩隐图》中对此问题做出过解释:“是知阳进而乾元用九,阳退则坤元用六也。亦犹当期之日,惟合老阴、老阳之数,其少阴、少阳之数,则在其中矣。”[12](P135)
刘牧认为阴阳是运动变化的,当阳数天三前进运动时,地二、地四加上天三表示乾元用九,阳数倒退时则不用天三,只用地二、地四相加表示坤元用六。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阳得兼阴,故其数九,阴不得兼阳,故其数六。”[13](P2)这说明阳数占有主导性,可以加阴数。老阳是九,老阴是六,以揲蓍之数,九遇揲则得老阳,六遇揲则得老阴。其少阳为七,少阴为八,皆亦如此,这就是刘牧所说的少阳、少阴之数皆在其中矣。由此可见,刘牧的阴阳之数混居实则暗含了变化、运动、进退的思想,因此,张惠言对八卦之黑白点数混乱的问题分析合理,对阴阳之数混居的分析不合理。
刘牧用乾、坤父母卦相互交易衍生出了六子卦,即巽、离、兑、震、坎、艮。但是张惠言对《易数钩隐图》经过考辨,认为刘牧所作“乾坤生六子图”有两误:其一,八卦方位排列之法不通;其二,八卦之位和八卦的前后顺序逻辑错误。
刘牧《易数钩隐图》有“乾坤生六子图”(见图7)。
图7 乾坤生六子图
图7由四组三个连接起来的白点表示乾卦,四组六个连接起来的黑点表示坤卦。一组白点和一组黑点位于六子卦的上方表示乾坤父母卦,另外三组白点和三组黑点依次排列于乾坤两卦的下方表示六子卦。图7是乾坤两卦静止时的状态,运动后就产生图8中的八卦方位。图8中乾与乾之间夹着坤卦,坤与坤之间夹着乾卦,呈圆形分布。《说卦》曰:“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2](P265)孔颖达注“索”为“求”之意。乾坤父母卦经过三索,遂生六子卦,即震、坎、艮、巽、离、兑。
图8 乾坤生六子图
刘牧认为五十五数减去天数九、地数六和四方之数四,凡十九数,余三十六数排之可见八卦之位。他将三十六数分成黑白点呈圆形排列(见图8)。但是朱震在《汉上易传》中认为,图8八卦方位排列之法不通,他认为:“今除天九地六,四方四数而分布八卦,即八卦所用止三十六,而十九数为赘矣。夫八卦皆本于乾坤,而坤之数乾兼有之,故八卦不出于三十六。……若除天地四方之数,又于四象二仪之外而有八卦矣,故曰其论不通。”[14](P658)
所谓天者,乾也;坤者,地也;四方,坎离震兑也。五十五数除去两仪、四方之数,用剩余的三十六数配八卦。也就是说,生八卦的三十六数已经除去了两仪、坎、离、震、兑四象,如此一来,三十六数只能生乾、坤、艮、巽四个卦,而不是八卦。因此,朱震认为刘牧的说法不通。
张惠言非常赞同朱震的说法,他在《易图条辨》中说:“刘氏论‘河图’之数四十五,五行之数则四十,四象生八卦之数则三十,此又去其十九而三十六,朱氏驳之当矣。”[3](P307)刘牧在“四象生八卦图”中,用三十个黑白点表示八卦,但在此图中,却用三十六个黑白点表示八卦,前后说法不一致。因此,张惠言认为刘牧“乾坤生六子图”中八卦之位的排法有误。
“乾坤生六子图”是把用黑白点数表示的八卦分布在八卦之位,试图通过乾坤相索来生六子卦。但张惠言对刘牧的这种做法进行了批判,他说:“既有八卦,而后有方位。不识六子未生,何以乾布四位而夹坤,坤布四位而错乾也。又不识乾、坤何以一卦,而羨其三也。”[3](P306)
在张惠言看来,八卦还没有生,就不能确定其方位。乾卦中间夹着坤卦,坤卦中间夹着乾卦的方位分布就没有依据。刘牧乾坤生六子卦的核心是乾坤交易,即乾下交坤,坤上交阳。乾卦初九爻向下求索坤卦初六爻,成震卦,震为长男;坤卦初六爻向上求索乾卦初九爻,成巽卦,巽为长女;乾卦九二阳爻向下求索坤卦六二阴爻,成坎卦,坎为中男;坤卦六二阴爻向上求索乾卦九二阳爻,成离卦,离为中女;乾卦九三阳爻向下求索坤卦六三阴爻,成艮卦,艮为少男;坤卦六三阴爻向上求索乾卦九三阳爻,成兑卦,兑为少女。“刘牧画图,为乾者四,为坤者四,乾天左旋,坤地右转,坤乾上下自然相交而成六子,则非数策之义也。”[14](P697)这就是《系辞》中所说的“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2](P222),《文言》中所讲的“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8](P27)。
关于八卦之位和八卦的前后顺序逻辑错误问题,刘牧是在已知八卦方位的基础上,借用图的形式表示八卦产生的过程。乾为独阳,坤为独阴,孤阴不生,独阳不发,独阳独阴不能生化万物,只有阴阳二气相互交易才能产生万物,阴阳生万物的思想在《周易》中就表现为乾坤生六子。《说卦》中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思想,而刘牧不言片语,通过作易图的形式将这种内涵展现出来。因此,张惠言对“乾坤生六子图”八卦方位排列之法不通分析合理,对八卦之位和八卦的前后顺序逻辑错误的问题分析不合理。
刘牧在易学上返本开新,成为宋代易图学派的开山者,为后儒研究易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他在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图式代替以往用文字释义的方法,对易图学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在“易学诠释的思想与方法上,远绍陈抟,近承范谔昌,与邵雍先天之学异派同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洛易学”[15](P1)“正是在刘牧的推动下,图数易学成为两宋易学诠释史上新的思路和向度,这在中国古代易学史、儒学史上都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P1)。刘牧主张“象由数设”“以数明象”,建立了以数为核心的易学体系,开创了易学新领域,促进了象数易学的发展。但是到了清代,以毛奇龄、胡渭和张惠言为代表的乾嘉学人开始对宋代图书之学产生质疑,张惠言最先对刘牧《易数钩隐图》进行考辨。虽然张惠言对刘牧四则易图的批判未必都具有合理性,但是这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象数学思维的发展,为我们重新评估宋代图书之学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深化了对清代易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