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晋,冯聚才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谷文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生前曾担任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他牢记党的宗旨,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带领东山县人民艰苦奋斗14载,终将荒岛变成了宝岛,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作为同谷文昌有过相同县委书记工作经历的习近平很重视基层工作,从福建到中南海,习近平前后八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谷文昌,其原因不仅仅是出于他对福建人民的深厚情感,更重要的是基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苦奋斗历程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成功密码”,也是今后应对风险挑战依然“稳坐钓鱼台”的底气所在。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谷文昌精神中贯穿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对推动全党继续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目标不懈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谷文昌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一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随军入闽,先后担任过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2]。谷文昌作为东山县人民的“父母官”,能够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人民群众治风沙、开荒山、稳生产,使东山县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幸福感大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赞叹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东山县当地至今以“先祭谷公,再祭祖宗”来表达他们对谷文昌深深的感激和缅怀之情。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领导、专家学者都对谷文昌精神进行总结和概括。2003年,中共福建省委将谷文昌精神概括为: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致力发展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3]。2016年,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把谷文昌精神概括为: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4]。笔者在查阅相关史料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在新时代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下对谷文昌精神进行再研究、分析和归纳,在人民主体论视角下的谷文昌精神可以总结为:心中有党、坚守理想,心中有民、不负初心,心中有责、勇于担当,心中有戒、勤俭朴实。这四个方面可以阐释谷文昌精神正是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形成的,也必将在新时代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继续传承、创新和发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全党保持团结统一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一旦丢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那就同其他政党没什么本质区别了,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难逃失败的命运。”[5]谷文昌作为党的优秀干部,他的最大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能够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他在东山工作14年期间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在当地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坚守理想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忠诚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必需的政治品格,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谷文昌自加入中国共产党,就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对党忠诚的态度,在革命战争年代牢记党的宗旨,贯彻党的指示。当时国内革命战争形势发生变化,谷文昌所在的部队需要南下福建进驻东山,出身北方的谷文昌南下要面临诸多新挑战和新情况,他却毫不犹豫听从党的号召报名,“共产党员,党说要去哪里,就去哪里”[6]。谷文昌在东山工作时,时刻不忘自己的理想和党的宗旨,面对东山县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多灾多难的东山人民,他认为共产党人如果不能解决群众疾苦,既不能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也不能实现人民殷切的希望,他坚定地说道:“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6]谷文昌带领人民群众“向风沙宣战”,并立下“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誓言,因地制宜,通过开山造林、修筑海堤等措施防风固沙,使得东山县的面貌焕然一新,给荒岛带来了新生。“文革”期间,谷文昌被下放到三明市宁化县当社员,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谷文昌对党的忠诚,服从组织安排,无怨无悔,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在当地开展农业生产调研,想方设法帮助生产队扩大生产,被百姓称为“谷满仓”。在谷文昌坎坷的一生中,他时常以自身为榜样劝解家人,无论何时、什么岗位和待遇都要相信党的决定,牢记自己是党的人,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心中有党,坚守理想。
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和行动必须关乎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而且要以人民群众的拥护作为评判的准则,人民立场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出身贫苦家庭的谷文昌深知底层人民的困难和忧虑,他以一种近乎“无我”的精神状态,时刻挂念人民,百姓期盼什么,他就干什么;百姓有什么困难,他就解决什么;百姓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谷文昌在东山先是带领群众植树造林防风沙,解决了人民面临的恶劣生存环境;后建设基础设施,兴修水利引淡水缓解人民群众用水难的问题,修筑海堤和公路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大力发展盐业、水产业增加人民的收入,东山县人民逐渐摆脱赤贫,生活逐渐有了起色。谷文昌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提出了“要把东山建设成美丽幸福富裕的海岛”的更高的目标,通过抓教育和扫盲,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这些措施不仅使东山人民拥有了殷实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东山人民的精神世界。谷文昌心中装着人民,不忘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时刻以一种“在路上”的态度为人民群众工作,这正是谷文昌身上所体现的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勇于担当是一种崇高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为民干事,不能只顾着“乌纱帽”为自已做官。谷文昌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的职责就是对人民负责,他常说,共产党人不为民除害,于心有愧。谷文昌来到东山工作面对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国民党撤离后留下的“敌伪家属”问题,他从实际情况出发,冒着丢掉“乌纱帽”的风险,通过详实调查研究,提出将这部分人定为“兵灾家属”,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使得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文革”下放期间,谷文昌出任福建宁化隆陂水库总指挥,即使受到了不公待遇,谷文昌也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在大坝要被洪水冲垮的关键时刻,再次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站了出来,不顾高烧和身体病痛战斗在抗洪救灾一线。在危机时刻,他怀着“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号召大家再坚持一下,终于避免了历经艰辛即将筑成的大坝被洪水毁于一旦。谷文昌在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进取心和对人民的责任感,危机时刻能坚定,关键时候有担当,是一个优秀党员基层干部的重要精神品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大基层干部艰苦奋斗的一个缩影。
守好政治关、权力关、生活关是每个党员干部一生的必修课。谷文昌出身贫农,在参加工作担任县委书记后依然不失劳动人民的朴实本色,扛起锄头骑上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际调查,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人民群众商议东山县未来的发展大计,出差在外住最便宜的旅馆,当地华侨为了方便政府开展工作捐给县委一辆小汽车,他将小汽车放到县公安局方便他们办案,自己还坚持骑自行车,他这种公仆精神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重和信任。谷文昌认为领导干部只有把手洗干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他坚持以身作则,从自己和家人做起,廉洁自律、公正用权。他从不动用权力为亲友谋利益,也不向党组织申请给予家人优待。谷文昌儿媳妇毕业分配工作想通过他动用关系来调整工作岗位,谷文昌坚持底线和原则,要儿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并教育她“只要肯努力,在哪里都能出成绩”,这既是谷文昌自己一生恪守的信条,也是他树立清正家风所坚持的原则。心系人民,为民造福是谷文昌一生的情怀,他不唯政绩,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中,同东山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亲切的称他为“谷公”,体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干部的爱民情怀和勤俭朴实的“勤务员”本色。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7]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掷地有声,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迎来自己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以及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启程阶段的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史,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探索救国救民出路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强调:“与民众在一道,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中国革命就一定能够胜利。”[8]习近平总书记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坚定地说到,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表示,将以“无我”的精神为中国人民奉献自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又把“人民至上”总结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足见其对“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视。2015年,中共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结业前,习近平在同学员座谈时强调,县委书记要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他说:“我经常提到五六十年代福建东山县县委书记谷文昌,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9]同年11月,中组部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接见,并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县委书记要以他们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10]。谷文昌精神中所体现的人民观与习近平治国理念及新时代党的人民观高度契合。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在认识和实践中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1]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基于这一坚定信仰,谷文昌在工作中坚持“一心一意为人民”,从太行山到东山岛,从区长、县长到局长,谷文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作为党的干部,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知青、县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一直铭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非常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在治国理政中一直保持“无我”的状态,做人民的“勤务员”,心系群众,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对人民负责。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如果脱离群众,不能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不能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那么就会失去“民心”,最终失去“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12]作为党的优秀干部,谷文昌始终把是否满足人民利益作为评价自己工作好坏的准则。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东山县有五分之一的群众因吃不饱饭而患上了水肿病,谷文昌得知后痛心疾首,并立下誓言:“不准在东山县饿死一个人!”他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一起抢收、抢种,保证了粮食的供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中国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还是民生,特别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苦人民,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此后他便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力亲为,到一个又一个地方考察调研,对全党提出了要实现困难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坚持不懈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人民,强党兴国的根本也在人民,只有人民才是评价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准则。谷文昌在东山县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他在工作中坚持公道正派,从不徇私情谋私利,并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身边人,以至于东山人民发自内心地感慨到“跟着谷书记,可能不会升官发财,但是一定不会走错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的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他认为党风廉政问题、脱离群众问题是关乎党执政地位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民心向背是中国共产党各项事业成败的关键。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党工作努力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监督是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戒尺,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我们党工作成效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路上我们则是“赶考者”,要以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态度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心系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原因所在。共产党员心目中认为“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从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70多万党员牺牲在了革命征途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战斗在人民最需要,条件艰苦的第一线,带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进入新时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防控阻击战中身先士卒,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方向,也是每个共产党人心中最高的价值追求。谷文昌在东山县治风沙、筑海堤、保生产、抓教育、重生态的治理方式,使得东山县从荒岛到现在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不仅满足了东山县人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也为东山县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环境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了谋篇布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小康社会的重新阐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满足人民的生存需要,还要满足人民对民主、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需要,使中国人民以自信的姿态拥抱新时代。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谷文昌在任时为东山人民办了好事、实事,极大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谷文昌精神因此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新时代需要更多谷文昌式的好干部,尽管我们如今面临的风险挑战与谷文昌时期有所不同,但其实质都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谷文昌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谷文昌是人民政权建立初期党的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体现在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强调学习谷文昌精神就是他“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早在浙江省委书记任上,习近平就多次勉励各级干部要学习谷文昌、焦裕禄的公仆精神,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们的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一心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生服务人民。”[13]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中所体现的人民观,使得广大党员干部饱含谷文昌式的人民情怀,才能在推进党的各项事业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为人民谋利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血火年代走出来并且不断取得胜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能够时刻同人民站在一起,走在前列。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掀起“人民战争”的浪潮,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保障,百年奋斗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取得成功。谷文昌认为只要相信和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工作的主动权。因此,群众是党员干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脱离群众就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谷文昌从东山人民面临的恶劣生存条件出发,带领群众开荒岛、治风沙、筑海堤、修公路,殚精竭虑,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执政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体现人民主体的活动,习近平强调这些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与谷文昌精神的内核高度契合,全党学习谷文昌精神中所体现的人民观,是新时代推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传承,使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群众真正放在心中,强化宗旨意识,回应人民呼声,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带着对人民群众的赤子心做事,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发乎于心,践乎于行。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曾讲过:“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向人民负责。所以每个领导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14]敢于担当,就是要在人民群众利益受到侵害时敢于挺身而出,而不能因为爱惜政治前途而回避矛盾,推诿扯皮。谷文昌之所以受到尊重和敬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任时不追求浮于表面的“显绩”。他在面对国民党逃离大陆后的历史遗留问题,不顾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向党组织积极建议,从东山人民的利益出发最终妥善解决了“兵灾家属”的问题。同时,他带领当地群众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修筑沿海防护林、公路、海堤等基础设施,创造了诸多福泽后人的“潜绩”。学习谷文昌身上这种为民敢扛一片天的精神,树立正确政绩观,遇到困难不逃避,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为了人民利益能站得出来、豁得出去,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党的事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民之所盼,政之所出。我们党立志千秋伟业,绝不仅仅自满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人民的事业高于天,只有时刻保持一颗为民干事的恒心,认真倾听百姓的心声,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中来,真正跳出历史周期律,确保长期执政地位。坚持实干兴邦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全体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只有埋头苦干,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学习谷文昌精神,党员干部就要善于破解群众苦恼的问题,不能“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要学习谷文昌同志的工作作风,深入田间地头,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叮嘱各级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要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来谋划关乎人民群众的各项事业,时刻以一种“在路上”的精神状态,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狠劲,求真务实,答好时代给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