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魏国栋,刘慧,李俊岳,孙铭泽
(1.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山东 烟台 264199; 2.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系,山东 烟台 264199; 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山东 烟台 264199)
中药是我国几千年灿烂中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中药的质量关乎广大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课程,正是以检验和控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为基本任务,以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为战略任务,以考证与整理中药品种为历史任务,以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为长期任务[1]。因此,思政育人一直是该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贯穿始终。近年来,课程组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及全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讲话精神,根据中药鉴定的特点,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集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修正完善,形成了可供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案例,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中药鉴定技术为三年制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以药用植物识别技术、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等为先导和基础课程。在我校,本课程的开设跨越大二的两个学期,课时量达150余学时,在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时间维度的同时,较大的课时量可以保证思想教育的连贯性和持续性[2]。
在全国规划教材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执业药师、中药调剂员、医药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要求,结合市场、岗位需求,遵循学生个人素养、职业素质、理想信念的培养规律,充分发挥现有软硬件优势。课程组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划分为五大教学模块:一是中药鉴定基础知识;二是中药鉴定基本技能;三是植物类中药鉴定,包括根及根茎类中药鉴定、茎木皮类中药鉴定,花叶类中药鉴定、果实种子类中药鉴定、菌藻树脂其他类中药鉴定;四是动物类中药鉴定;五是矿物类中药鉴定。
知识基础:通过先导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中药基础知识,了解到了它们的不同,但对具体有何不同、如何鉴别尚不清楚,亟需中药鉴定的专业知识。
认知能力:学生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在归纳总结方面需要引导;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一般,需要通过案例等方法引导知识迁移;对医药社会热点、时事的认识不够深入,理想信念培育尚有不足,需要加强。
学习能力:学生操作能力强,学习意识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好奇心,激发兴趣和动机,强化个人素养;有强烈合作意愿,合作学习方法要引导,以强化职业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扎实的中药鉴定基础知识及中药材鉴别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中药鉴别技能,具有辨别药材真伪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强化学生优秀的职业素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育学生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科学公正,依法检验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业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具备守正创新、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努力的意志,成为祖国传统医药学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课程教学内容极具实践性,对执行能力、任务完成等有所要求,因此学生应具备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客观公正的工匠精神,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观念。同时,作为课程研究对象的中药,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的支撑,是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3],更是为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与“非典”“新冠”等重大疫情的斗争中,中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药工作者更是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冲锋在一线。故而,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重大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想信念。此外,祖国传统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药鉴别蕴含了古人智慧、中华优秀思想,与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继承和发扬传统医药精华,守正创新。
基于以上分析,课程紧抓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主线,确立了个人修养、职业素质、理想信念三个方面的课程思政培养目标。其中,个人修养包括良好习惯、诚实守信、待人友善、自信自立、健康体魄、心理健康等方面;职业素质包括严谨认真、实事求是、依法鉴定、爱岗敬业、守正创新、团结协作等方面;理想信念则包括了为人民健康服务、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诸多目标。
如图1所示,在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时,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思政具体目标、主线,基于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充分搜集思政典型素材,将个人三观树立、中药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抗疫精神、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思政元素,分层次、有计划、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之中,形成可执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并在实际的教学组织实施中不断进行评价与反思,加以完善。
图1 课程思政整体设计流程
在“识真伪、辨优劣、品匠心”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按照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遵循尊重课程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相统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将育人贯穿线上、线下和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图2)。
图2 贯穿课堂全过程的思政育人设计
为了充分挖掘思政资源,基于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特点,课程组联合公共教学部、思政部的老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完善了课程所需的思政教学资源,并提取了典型的思政素材,如表1所示,体现了不断创新发展的中药新技术、厚重的中药历史文化底蕴、古今中药代表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等。同时,以本校牵头建设的中药学教学资源库等为基础,将收集思政素材上传到资源库平台,完善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云课堂等信息化平台,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理实一体法等进行课程教学。同时,课程组认识到,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4]。因此,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建设、金课建设等专题培训会,提升自身教学水平,进而促进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
表1 典型思政素材类型
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1)课前阶段,借助网络资源和教学平台,发布任务,设置讨论话题,进行信息反馈,对即将开展的教学内容进行启发引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中阶段,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每节课设置一个任务,通过个人努力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此过程中,教师通过讲授、启发思考、师生讨论等,将思政元素与相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融合,实现将价值塑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的效果。另外,在采用多媒体课件、课程平台线上资源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外,将药材实物带进课堂,分发给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实物紧密结合,更增加任务场景的真实性,让学生时刻感受工作氛围,提升自身职业素质。
(3)课后阶段,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发布课后任务、拓展学习资源,学生自主探究,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借助公众号、微信群、云课堂、智慧课堂等进行交流,讨论社会热点,交流心得体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由课上延展到课下,继续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潜移默化中融入工匠精神、家国情怀、职业理念、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4]。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体系包涵了课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5]。除课堂外,校内实验实训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均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场地,既包括校内实验实训室、模拟车间,又包括校外实习工厂、中药材市场等。在实践环节,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学生分组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中药检验的技术技能要求,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树立依法鉴定、质量第一的理念;任务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求实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以产教融合理念为引导,建立了校企协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含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内容的课程考核方案,包括评价内容、权重、评价方式等(表2)。课程教学中由学生实施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最终确定课程成绩。结合课程思政目标,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对学生个人修养、职业素质、理想信念的养成进行全过程评价。
表2 结合课程思政目标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
经过多年建设,在我校牵头建设的中药学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基础上,课程组对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形成了思政教案、思政素材库等资源,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也被评为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了可供借鉴的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和教学经验。立德树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原因,课程思政也是如此,而且课程思政还是因人而变、因课而变、因时而变的[6]。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时刻秉持德育意识,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自然而然的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去,培育学生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理想信念,形成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结合,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