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贾思璠(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学院,北京 100029)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1]中提出加强应用学科的建设。实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内推动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其队伍整体素质与职业能力关系到高校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2021年教育部等6部门聚焦推进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及职称制度的完善与改革[2],对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验技术人员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其管理体制的建设和自身素质水平提升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从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需要看,打造一支掌握先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实验技术队伍,助力高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实验技术队伍未来建设的重要目标。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和教改、测试服务、仪器设备维护等,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验室运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高校的理工科专业,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必须配备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工作基本都需要在实验室内由实验技术人员支撑完成。虽然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着重要而繁杂的教学辅助工作,并且与理论教学授课的专任教师承担着同样重要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实验教学大纲每年调整不大、授课内容相对固定,且普遍认为实验技术人员工作内容重复性高、技术含量较低,往往导致对实验技术队伍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同时,实验技术人员自身价值也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一定程度上造成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逐渐缺失,其职业认同感也容易与专任授课教师产生差距。长此以往,实验技术人员倾向于从事实验教学辅助和服务性工作,鲜有在实验改进、新实验开发、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成绩。
目前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及评价多数倾向于参考专任教师的评价指标,主要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然而,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实验教学服务、仪器运行和维护、实验室管理等与之密切相关的工作内容往往并未包含在考评之列。此外,由于不同学科对实验任务的要求及授课内容存在差异,即使在实验课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技术人员之间的工作量也有可能存在较大悬殊,造成在实际的考核与评价当中“多劳多得”体现并不明显。这也不利于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影响其对本职工作深入钻研。因此,设计更为科学精准的评价条件和办法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能够为高校管理部门对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新时代对高校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模式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管理水平。由于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普遍缺少相对完善的培养机制,新入职人员一般通过“传帮带”、随堂听课、自学讲义等渠道掌握有关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这种缺乏系统培训和考核制度的模式,容易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准备、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维护、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发生错误,甚至引发教学事故和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缺少专门的政策和经费用于支持培训或与其他院校学习交流,也不利于进一步促进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整体能力与素质提升缓慢。
高校中课堂理论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占主导地位,专任授课教师也普遍受重视,从事实验教学辅助工作和部分教学任务的实验技术人员属于少数,其岗位也一般被划分为教辅,职称系列属于其他专业技术系列,人事关系上很多已经是非编人员。这些现实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实验技术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认可度不高,与其本应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定位不匹配。如职称方面,实验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岗位数量相比于专任教师明显偏少,且不如教师专业技术系列那样有较为完备的晋升激励机制;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在学历、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仍然难以晋升。通过对国内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研究发现,实验技术系列的职称评审仍然主要参考科研教师的评价指标,部分地区尚未打通正高级职称的晋升通道[3]。此外,实验技术人员对自身岗位定位也较为模糊,缺乏认同感和前进动力,当遇到职业或家庭困难时更倾向于寻求其他发展机会,人员流动性较大,造成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不稳定。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而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高校实验室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以实验室为主要场所的实验教学与教改、高端设备管理维护等工作的性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科研辅助。这些工作不但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水平,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与科研思维。因此近年来高校为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其入职条件也有所提高,学历普遍要求在硕士以上,并积极引进博士学历的实验技术人员或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职读博。由此,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专任教师的差距日趋减小。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增强人才意识,牢固树立“大人才观”,肯定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专任教师同等重要的作用,并着力淡化实验技术人员和专任教师在薪酬、待遇上的差别。在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投入方面,应以开发实验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健全制度体系为关键抓手,结合实验技术队伍的特点形成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发挥特长、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制。
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具有繁杂多样的特点,不同于科研教学岗位教师的成果能够通过论文、项目、获奖等方式进行准确量化。因此,根据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性质与特点制定更为科学的考评机制,才能对其起到切实的评价与激励作用。如职称方面,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注重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技术成果,对论文、专利数量不作硬性要求[4]。在绩效方面,通过对欧洲、北美等世界一流高校的实验技术队伍研究发现,国外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的绩效评价主要参考实验教学和师生等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指标,一些工作突出、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虽然没有职位的晋升,其收入仍然可以达到普通教授的水平[5]。考虑到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面向师生的实验教学与服务,可以在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引入“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考评,并根据师生对教学服务等工作的反馈情况设置相应绩效奖励,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
此外,结合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可以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增设实验教学服务、实验室管理、仪器维护等专项奖励。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绩效奖励有利于激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教学任务与保障实验室稳定运行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另一方面,更加科学准确的绩效标准能够为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和岗位聘任提供重要参考。基于此,实验技术人员整体的绩效评价可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项奖励、服务对象评价等方面设置多维度考评,即:
式(1)~(2)中:G为工作总量;G1为实验教学、教改等人才培养方面工作量;G2为论文、重大项目等科学研究方面工作量;G3为学科建设与服务方面工作量;G4为专项奖励部分工作量;G5为服务对象满意度;Kij为具体内容的折算系数;Qij为具体的绩效评价内容。
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培训体系,而校院协同机制的构建能够为实验技术人员自身成长与水平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从校级层面,高校应积极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平台作用并充分利用校内学习资源优势,为实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如教学能力、实验室建设等个性化的培训机会。针对校外的学习交流可制定专门的政策并设立经费,如资助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前往其他高校参观学习,参加实验室管理相关会议,或与其他单位共同组织实验技术研讨沙龙以推进实验技术队伍综合素质的与时俱进。
从院级层面,除了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以及定期开展的实验室安全、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培训外,学院可构建相应的督导体系,组建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培训成果建立相应评价机制,通过及时跟进、反馈实验教学效果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举措提出建议[6]。对不同学科的实验技术人员,其工作任务的安排可以采取轮岗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实验技术人员掌握多学科的实验技能以及教学方法,也能够为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提供灵活的方案。
近年来,高校编制管理制度的改革仍然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编制作为管理体制当中体现职业身份的标签,是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对实验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采用人事代理的管理模式,在编人员数量较少。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高校在用人制度上也掌握了更多自主权,如何通过灵活的用人制度规范实验技术人员的人事编制管理,增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归属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例如,调整目前大量运用劳务派遣的人事关系管理模式,结合高校发展现状和实验技术队伍的自身特点采取动态调整、能上能下的编制管理机制[7],通过制定具有时效性的人事关系管理办法优化管理结构,充分调动实验技术队伍活力。
实验技术队伍职称结构偏低、评聘困难也是其难以引进高学历人才、人员流动性大的关键因素[8]。高校应建立与实验技术队伍相适应的职称评聘条例,将实验教学与教改、实验室管理、仪器维护等能够充分体现岗位特点的工作内容作为主要指标,使实验技术人员的晋升之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同时积极肯定实验技术人员与同职称等级教学科研教师在水平能力、薪资待遇的对等性[9],淡化不同教育工作群体的身份标签,从而切实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归属感和工作的积极性。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是师资力量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也是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保障。新时代背景下,只有高度重视实验技术队伍长效发展机制的建设,不断探索与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考评、晋升、培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才能打造一支有质量、有活力的实验技术队伍,为高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