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李,杨 茗,苏森森
(成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1137)
思政课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与责任。[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必须多强调思政课建设,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思政课建设。[2]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与大学生思政素养息息相关,有必要对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成效进行评价。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利益相关者”,[3]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评价可作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问题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刊布。高文兵等回顾和梳理了建国后思政课建设的三条历史经验,提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三条针对性思路;[4]梁波总结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在思想领域、教师队伍和教学工作等多方面的建设成效,提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路径;[5]阙明坤等以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总结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之基础上,指出其面临的困境以及化解之道;[6]刘书林结合习近平“3·18”讲话的主体内容,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思政课建设的四个突出问题。[7]针对高校思政课的建设现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社曾与六位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对话,从“六个方面素养”、“八个统一”等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探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强化之道,在学界引起热烈的反响和讨论。[8]那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当如何建设,采取何种逻辑进路?朱健源等从社会主体、价值导向、改革创新和整体育人四种思维方法着手,论证了助推新时代思政课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性路径;[9]谢璐妍等分析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体制,提出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并讨论了党的建设与高校思政课建设协调发展等诸多现实问题;[10]高德毅则从具体的领域入手,对思政课建设中的教师、教学和教材等要素进行了分析。[11]
总体而言,学界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现有研究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现有针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主流研究以定性分析居多,侧重于从理论层面的应然状态切入研究。诚然,定性分析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性和前置性研究方法,但应然分析和实然结果是否能够合理契合,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命题,往往需要量化的数据作为分析的支撑。其次,部分研究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确实获得了一些定性分析难以发现的研究结论,但以较为基础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居多,运用回归分析或结构方程模型等成熟量化方法深入探讨的并不太多,而且此类研究包含的可能影响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因素或代表性因素过少。本文试图拓展既有研究,以全国13所高校大学生所作答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对象,量化分析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成效,并通过构建多元计量回归模型,测度出可能影响思政课建设成效的各个影响因素。
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内容以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关文献的阅读、整理和分析为基础,在总结出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凸显的一些基本和共性问题后,以之为焦点进行调查问卷的初步内容设计,初步设计结束后,再广泛征求同行专家、思政课教师以及大学生的意见,最终形成包含5个模块、3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梗概内容为:1、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概况(1-8题);2、被调查大学生对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认知(9-11题);3、被调查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12-16题);4、被调查大学生学习思政课后的收获(17-23题);5、被调查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印象(24-30题)。调查问卷所涉思政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
调查高校包括13所高校,分别来自西南、西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兼顾高校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等主要因素,调查高校涵盖985高校、211高校、双一流高校(非211高校和985高校)以及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包括综合类高校、理工农医类高校和人文社科类高校,尽可能囊括不同地区和不同性质的高校(调查高校所在省份及名称详见表1)。本次调查问卷的统计时间为2021年10月6日-2021年11月6日,共发放问卷1383份,回收有效问卷1323份,回收率95.66%(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详见表2)。
表1 调查高校所在省份及名称
表2 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高校思政课建设成效及其影响因素需要科学的量化研究予以解答,量化研究不仅可以从可视化的角度直接而客观的刻画高校思政课的推进成效,而且可以分析出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强弱。量化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调查问卷,被调查大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后,将其进行统一整理和数据录入,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当然,量化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的深层次原因时,需要借助数据之外的理论依据或材料,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统计分析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被调查大学生的主观看法。因此,以个案探讨为特征的质性研究亦成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本文所涉的质性研究以被调查大学生和思政教师的半结构式个案访谈为主,并结合了思政课课堂的参与式观察。
思政课是高校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2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时即明确指出思政课的设置目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2]就思政课的具体设置目的而言,教科书在“导言”“导论”或“绪论”部分均做了细致的描述,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设置目的立足于整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发展阶段和鲜明特征,并能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23]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设置目的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对“您了解设置思政课的目的吗?”问题的反馈数据(详见图1)可以发现,持“一般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为34.92%、37.94%,合计达72.86%,代表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认知。在对大学生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虽然不一定能够全面和准确的表述出思政课的设置目的,但基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自身的理解和回应,从而轮廓式的回答出各门思政课的设置目的。不同思政课具有不同的方向和侧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聚焦于抽象的原则和方法论,学习过程较为枯燥,理解难度也较大,大学生对该门课设置目的的理解就稍显薄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较为具象,其中的法律知识有较强的实用性,大学生对该门课设置目的的理解就比较清晰。当然,也应指出,对思政课设置目的持“非常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比例分别为2.65%和6.88%,合计达到9.53%,说明有接近10%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设置目的不甚了解;同时,达到“非常了解”的比例也仅为17.61%,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思政课设置目的的理解程度尚处于中游水平,存有较大进步空间。
图1 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更加紧密,彼此的影响和嵌入日益深刻,意识形态领域的博弈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在形塑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时,高校并非象牙塔。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4]思政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8月,中央明确提出“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25]为了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强化了思政课主干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建设上的重要性。
如图2所示,当k=0,NS=0时,进行第一次扫描。若由于接收端RX不在波束所覆盖区域内等原因导致发射端的监测传感器未能监测到接收端,则扫描环节失败。将进行下一次扫描,即NS+1。若成功扫描到接收端,则进行两端间的连接、读写数据并开始充电。当设备RX达到其充满电的额定电压值时,此时充电完成判断成功,即充电成功。但此期间接收端发生相对移动或其他情况,两端可能会产生通信失败或误判充电完成等结果。因此,在这4个环节中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败将进行一次新的充电过程,即k+1。当k>3或NS>NSmax,则充电失败。
通过对“您觉得思政课重要吗?”问题的反馈数据(详见图2)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要性有积极和清晰的认知。具体而言,超过半数(51.02%)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非常重要”,与大学生的访谈可以发现,除了典型的立德树人职责外,大学生还从思政课堂中获得了国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基本国策的清晰认知;持“一般重要”和“比较重要”观点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9.52%和35%,也就是说,认为思政课具有重要性的大学生比例合计达到95.54%,仅有4.46%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不重要。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思政课的印象。访谈中有大学生提到,虽然多数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联系实际,但部分思政课堂较为枯燥,授课教师仅仅是“PPT复读机”,思政课考试以教材上的记忆性内容居多,考核方式无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或思辨能力,不同思政课还有大量重复的历史性内容(主要是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不好。通过调查问卷“思政课给您留下的印象是?”一题,我们发现,认为思政课“空泛、讲大道理”“记忆、背诵”和“重复性内容较多”的大学生比例合计达43.69%,对思政课重要性的相应认知水平仅为4.03,认为思政课“紧密联系实际”的大学生比例为56.31%,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水平则达到4.49,T检验的结果亦表明,持不同印象的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存在显著区别。
图2 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状况
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是衡量高校思政课教学成效的标尺。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认知处于良好的水平。透过“您对所上思政课的总体满意度?”问题的反馈数据(详见图3),持“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18.67%、40.44%和36.51%,合计达到95.62%,持“非常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大学生比例仅为4.38%,表明高校思政课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图3 大学生对思政课满意度的认知状况
上文初步讨论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现状以及部分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但尚未对思政课建设的总体性和综合性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挖掘,本部分内容将在考量各相关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各因素对思政课建设成效的显著性强弱和影响力大小。
我们将思政课建设与大学生个体特质、学习过程、教师素养等主要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式(1)所示的线性回归模型:
式(1)中,construction是被解释变量,core是解释变量向量,control是控制变量向量,β和γ分别是其影响系数向量,α是常数项,ε是误差项,i和t分别表示第i个大学和第t个学生。各变量的详细内容和描述性统计如下:
1.被解释变量。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成效,通过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状况以及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予以衡量。
2.解释变量。(1)个体因素。影响大学生学习成效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级和专业等等。性别可能通过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学习成效,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女性在语言表达、瞬时记忆等方面胜过男性,男性在综合分析能力、实验观察等方面优于女性。[26]就学习方式而言,大学与高中存在巨大区别,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可能游刃有余的掌控大学学业,而不是像高中一样,将学习节奏的指挥棒交于教师。因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对于大学课程的学习适应度显然并不一致,继而可能影响到学习效果。高等教育的重心已从通识化教育向专业化教育转变,不同专业有不同的学习技能和逻辑思维方式,[27]人文类和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思政课的主观感受也不完全一致。对于思政课而言,户籍、政治面貌等因素亦可能对思政课的建设成效产生影响,[28]一并纳入研究。(2)学习过程。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出勤情况、听课认真程度以及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无疑会影响思政课的建设成效。从出勤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大学生(95.77%)都能做到不逃课,按时出勤每节思政课,这既可能表明大学生对思政课有积极的态度,但也可能是过程性考勤所致的效果。不过,按时出勤只能说明大学生能够按时出现在思政课课堂,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能够认真听课。从我们的参与式观察来看,大多数思政课课堂的前排位置通常都较少有大学生就坐,甚至无人问津的场景亦不少见,中间和偏后排的位置往往是人满为患,思政课的“坐后排”现象非常明显。[29]调查问卷的结果亦表明,“能专心听课”的大学生比例仅为37.94%。另外,思政课的考核方式能够显著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思政课的期终考核方式主要有卷面考(闭卷)、卷面考(开卷)和课程论文,从调研情况来看,相较于卷面考(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的考核方式,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通常可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参与度,原因在于前者是一种以知识点的记忆、背诵为主的较为呆板的模式,后者则更能实现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有效启发。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高校几乎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例如微视频、演讲比赛、情景剧和“三下乡”等。实践教学能够深化大学生对思政课中的理论和历史事件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调研中我们发现,几乎每门思政课都有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参与热情。(3)学习收获。如果一门课程能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表明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不具备实用性或实用性较差的课程相比,该门课程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青睐。据调查问卷的反馈数据,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价值(88.51%),仅有极少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几乎没有实用性价值(11.49%)。思政课虽然不能像专业必修课一样直接赋予大学生某种直接的实用性技能,但能够有效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或方法论也能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具体行动,并能够强化大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4)教师素养。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30]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专注度,从而对思政课的建设成效产生积极影响。作为颇具抽象性和严肃性的课程,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在思政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31]从思政课课堂的参与式观察来看,教师越幽默风趣,越有亲和力,与大学生的互动越多,思政课堂的气氛越活跃,大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越高。思政课是与时俱进的课程,任课教师是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的新动态和新发展及时呈现在课堂,是否在教学中是否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思政课的建设成效。
3.控制变量(其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学业比较繁重,每周课程为25-35节的大学生比例为31.75%,甚至还有11.56%的大学生每周课程量达到35节以上,繁忙的学业使得大学生无法在每门课程上全力以赴,可能会在思政课上“留力”。此外,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总体印象、对特定思政课的印象以及就读高校所在区域等因素也可能对思政课的建设成效产生影响,纳入控制变量进行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3。
表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4汇报了回归分析的基本回归结果,其中,模型一的被解释变量为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模型二的被解释变量为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状况,模型三的被解释变量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
表4 基本回归结果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p<0.1,**p<0.05,***p<0.01
1.个体因素。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对思政课建设成效有微小影响。性别的系数为正且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与男性大学生相比,女性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平均高0.0820个单位。年级的系数同样为正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年级与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能理解思政课的设置目的,大学生所在年级提高一级,其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增加0.0491个单位。访谈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年级大学生能够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已经“学会学习”,低年级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活,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也就略显生疏。此外,大学生的户籍、政治面貌、专业类型与思政课建设成效不存在统计上的线性相关关系。
2.学习过程。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思政课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大学生的出勤情况与其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有正向的显著相关性,听课认真度与思政课的建设成效显著正相关。访谈结果揭示了相应的因果机制,当我们与坐在课堂前排的大学生就思政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交流时,他们通常都能做出积极回应,能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对所学内容有所延伸;相反,当与时常逃课的大学生进行交流时,不难发现,他们对课程内容非常陌生,甚至不知道已经讲授到哪个章节。广泛开展的课程实践同样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有正向的显著相关性,访谈中有学生表示,本以为思政课较为枯燥,但在参与了微视频拍摄的课程实践后才知道,思政课有大量丰富的素材,是鲜活的课程,离具体的生活并不遥远。
3.课程收获。大学生的课程收获与思政课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的思政课学习路径,令人收获颇丰的课程显然将促进大学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回归结果来看,思政课的实用性与其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其实用性主要通过思政课对大学生的三观影响度、指导行动度以及党的路线方针理解度予以体现。其中,三观影响度与大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状况以及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指导行动度与思政课的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党的路线方针理解度与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以及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状况呈正相关关系。
4.教师素养。教师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课堂上的绝对主角,思政课的教学节奏把控、知识传授方式甚至考核形式等均由授课教师决定。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思政课建设成效呈正相关关系,从对思政课堂的参与式观察来看,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则很容易将思政课堂变成抽象和枯燥的课堂,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之类似,教师的亲和力对思政课建设成效有一定影响,教师越亲和,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知水准越高,对思政课的满意度也越高。另,思政课还担负着将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传递给学生的重任,回归结果表明,教师是否与时俱进的更新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对思政课设置目的的了解状况以及对思政课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设置目的有一定认知,能够积极和清晰的体会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对思政课的满意度总体处于良好的水平。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对高校思政课建设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大学生个体因素、学习过程、课程收获以及教师素养。其中,大学生个体因素对思政课建设仅有较为微小的影响;学习过程中起显著性正向作用的主要是大学生在思政课的出勤情况以及听课的认真程度;课程收获中的诸多因素均对思政课建设有重要影响,主要包括思政课的实用性、思政课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程度、思政课对大学生外在行动的指导程度以及思政课在助力大学生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的作用;教师素养是思政课建设中的关键因素,主要通过教师的专业水平、亲和力以及教师授课内容的与时俱进程度予以体现,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够发挥较为重大的作用(显著性水平最强,回归系数最大)。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课建设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调查问卷设置了“如果思政课不是必修课,你还会选择上这门课吗?”一题,几乎三分之一(32.88%)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您认为思政课是否有必要进行改革?”一题中,绝大多数大学生(85.64%)均认为“有必要改革”,这意味着我国当下的思政课建设远未到达尽善尽美之水平。在未来的思政课建设中,可考虑在课堂上适当增加时政热点类案例,将其与思政课的抽象理论相结合,强化思政课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内心思维和外化行动方面的指导力。同时,结合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不同特质,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对于低年级大学生而言,着力形塑其健全和健康的三观,助力其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高年级大学生而言,可将授课重心适当调整至思政课的实用性角度,强化思政课对大学生实际行动的指导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大学生党员积极引导非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