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癌症基因图谱数据库分析Ephrin As在肝癌中的表达及评估肝癌发生的价值

2022-09-19 05:58王军军方雪芬林秋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3期
关键词:配体受体肝癌

王军军 方雪芬 林秋燕

1.福建省立金山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 350028;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 350001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肺癌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肝内胆管癌以及混合型, 其中HCC 占75%~85%。肝癌起病隐匿,很多首次确诊的病人往往错过手术切除治疗的最佳时机,建立肝癌早期的诊断模型,对接受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诊断肝癌血清学标志物敏感度和特异度有限,迫切需要探索诊断效能高、 评估预后价值好的肿瘤标志物。现有药物疗效一般,副作用大,总体的5年生存率低,因此开发新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数据库肝癌数据集,寻找有价值的预测肝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为探索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提供数据支持,为提高肝癌的诊疗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进入TCGA 数据库(https://portal.gdc.cancer.gov/),点击“Repository”,“file”选择“Transpcriptome profilling、HTSeq FPKM”,“case”下选择“Liver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s、TCGA LIHC、Adenomas and adenocarcinomas”可筛选出一项424 例肝细胞癌转录组数据集,下载肝癌数据集mRNA 表达信息的RNASeq 数据及相应的临床资料。本研究共纳入397 例组织并分成两组:HCC 组[共347 例,其中男236 例,女111 例;平均年龄(58.67±13.83)岁]与正常癌旁组[共50 例,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61.68±16.12)岁]。同时根据已下载肝癌数据集的临床分期资料将HCC 组中的347 例分为4 组:Stage Ⅰ(171 例)、Stage Ⅱ(86例)、StageⅢ(85 例)、Stage Ⅳ(5 例)。纳入标准:根据筛选条件进行限定检索所得的数据。排除标准:临床数据和预后数据缺失病例。

1.2 方法

应用R 语言整理肝癌数据集中Ephrin A1~5(EFNA1~5)mRNA 表达量, 并将得到的mRNA 表达量矩阵数据进行对数转换, 比较EFNA1~5 mRNA 表达量在肝癌组与正常癌旁组之间的表达差异。进一步根据肝癌分期Stage Ⅰ~Ⅳ进行分组, 比较其在StageⅠ~Ⅳ组与正常癌旁组之间的表达差异。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单项EFNA1~5 mRNA 预测肝癌发生及肝癌分期Stage Ⅰ~Ⅳ的价值。同时以是否为肝癌患者或者处于肝癌分期Stage Ⅰ~Ⅳ为因变量,以EFNA1~5 mRNA 表达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多项Ephrin As(EFNAs)联合预测指标,采用ROC 曲线分析其预测肝癌发生及肝癌分期Stage Ⅰ~Ⅳ的价值。ROC 曲线检验诊断价值指标标准为:AUC 值>0.90 表示诊断性能较高,0.71~0.90 表示有一定诊断性,0.50~0.70 表示诊断性能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EFNAs mRNA 在正常组与HCC 组的表达差异

HCC 组EFNA1、EFNA3、EFNA4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癌旁组,HCC 组EFNA2、EFNA5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1)。

图1 EFNA1~EFNA5 mRNA 在正常癌旁组与HCC 组的表达差异分析

2.2 EFNAs mRNA 在正常组与HCC 各临床分期组的表达差异

HCC Stage Ⅰ~Ⅳ组EFNA1、EFNA3、EFNA4 mRNA 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癌旁组,HCC Stage Ⅱ、 Ⅳ组EFNA2 mRNA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癌旁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 Stage Ⅰ、Ⅲ组的EFNA2 mRNA 表达水平与正常癌旁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 Stage Ⅰ~Ⅲ组的EFNA5 mRNA 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 Stage Ⅳ组的EFNA5 mRNA 表达水平与正常癌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

图2 EFNA1~EFNA5 mRNA 在正常组与HCC Stage Ⅰ~Ⅳ组的表达差异

2.3 EFNAs 单项及多项联合在预测肝癌发生及进展各临床分期价值的比较

2.3.1 单项EFNAs mRNA 预测肝癌发生的价值 ROC曲线分析显示,EFNA1、EFNA3、EFNA4、EFNA5 mRNA 表达水平单项预测肝癌发生的AUC 分别0.712、0.854、0.910、0709 (P<0.01);EFNA2 mRNA 表达水平预测肝癌发生的AUC 为0.547(P>0.05)(图3)。

2.3.2 多项EFNAs mRNA 联合预测肝癌发生的价值为进一步控制EFNA1~5 mRNA 表达量各因素干扰与肝癌发生的关系,以是否诊断为肝癌为因变量(正常为0,诊断为肝癌为1),以EFNA1~5 mRNA 表达量为自变量(连续变量无需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FNA3、EFNA4 mRNA 表达量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表1)。将回归分析模型预值(即EFNA3、EFNA4 联合检测)作为一个新变量与EFNA1~5 mRNA 表达量共同进行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肝癌发生的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均比单项EFNAs 高(表2,图3)。

图3 EFNA1~5 mRNA 预测肝癌发生的ROC 曲线

表1 EFNA1~5 mRNA 预测肝癌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2 EFNA1~5 mRNA 预测肝癌发生的价值

2.3.3 单项及多项EFNAs mRNA 联合预测肝癌各临床分期的价值 ROC 曲线分析显示, 单项EFNA1、EFNA3、EFNA4、EFNA5 mRNA 表 达 量 在 肝 癌 进 展Stage Ⅰ~Ⅳ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单项EFNA2 mRNA表达量在肝癌进展Stage Ⅱ、 Ⅳ有一定的预测能力(P<0.01)(表3)。为进一步控制各因素干扰与肝癌各个分期的关系, 分别以是否为诊断肝癌Stage Ⅰ~Ⅳ为因变量(正常为0,诊断为肝癌Stage Ⅰ~Ⅳ为1),EFNA1~5 mRNA 表达量为自变量(连续变量无需赋值),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FNA3、EFNA4 mRNA 表达量为肝癌进展Stage Ⅰ~Ⅲ的独立危险因素,EFNA1 mRNA 表达量是肝癌进展Stage 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回归分析模型预值(即EFNA1、EFNA3、EFNA4 联合检测) 作为一个新变量与EFNA1~5 mRNA 表达量共同进行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联合预测均比单项EFNAs mRNA 预测效能高,且敏感度、特异度更高(P<0.01)(表3~4,图4)。因肝癌Stage Ⅳ组病例仅有5 例,不符合logistic 回归分析的要求,故无法建立多项EFNAs mRNA 表达量在肝癌Stage Ⅳ联合预测指标。

图4 EFNA1~5 mRNA 预测肝癌Stage Ⅰ~Ⅳ分期的ROC 曲线

表3 肝癌分期Stage Ⅰ~Ⅳ的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肝癌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ma,Eph) 属于已知最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大家族,其在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类中发现了总共14 个Eph 受体,基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锚定方式和相对结合亲和力不同,分为EphA 和EphB 两种亚型;Ephrin 配体均为细胞膜结合蛋白, 包含五种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方式锚定于细胞膜的EF-NA1~5 和三种单跨膜糖蛋白形式的Ephrin B1~3(EFNB1~3)亚型。Ephrin 配体与Eph 受体结合没有特异性,一种受体或者配体可以与多种配体和受体相结合。目前大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多种Eph 受体及其Ephrin 配体在乳腺癌、胃癌、非小细胞癌、结直肠癌、肾癌等肿瘤中表达,且生存分析提示预后不良。有研究指出,Eph 受体及Ephrin 配体相互作用,激活包括Src、RHOA、RAC1、CDC42、STAT3、PIK3/Akt 等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血管新生、侵袭、转移过程。研究显示,EFNA1 在多种肝癌细胞系中与甲胎蛋白表达量呈现正相关,推测其在肝癌的发生及侵袭进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通过蛋白芯片检测发现,EFNA1 mRNA 表达量是肝癌独立的预后因子,其可能是评估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EFNA2 在肝癌细胞株及肝癌组织,尤其是侵犯门静脉系统的病例中,蛋白表达水平较高,其可能通过Rac1/Akt/NF-kappaB 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促进肝癌转移。EFNA3 可能与缺氧环境诱导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有关。有学者通过构建人源肿瘤异种移植模型, 制备EFNA4 抗体的靶向DNA 破坏药物,可以特异性地逆转三阴性乳腺癌和卵巢癌。也有学者提出,miR-96、miR-182 可能作为致癌因子,通过结合EFNA5 mRNA 3'UTR 抑制其蛋白表达, 促进肝癌细胞增殖、迁徙转移。EFNA5 在多种肿瘤中低表达, 且高表达EFNA5 的肝癌患者有更好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EFNA5 可作为判断肝癌术后预后的重要标志物。因此,Eph 受体及Ephrin 配体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的肿瘤诊断及药物治疗靶标分子。

表4 ROC 曲线评估EFNA1~5 mRNA 预测肝癌各临床分期的价值

本研究基于TCGA 数据库, 分析肝癌数据集中EFNAs mRNA 的表达量, 并结合数据集的临床分期数据,进一步分析肝癌各个临床分期组与正常癌旁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研究结果显示,HCC 组的EFNA1、EFNA3、EFNA4 mRNA 表达量高于正常癌旁组, 而EFNA2、EFNA5 mRNA 表达量低于正常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研究显示,EFNA4表达水平升高与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下降有关,EFNA4 的增强与黑色素瘤的进展有关。有学者利用Oncomine 数据库和GEPIA 数据库研究发现, 肺腺癌中EFNA3 表达上调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 通过收集临床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实验验证EFNA3 的表达量及临床价值, 同时通过细胞实验证明EFNA3 可以提高肺腺癌细胞增殖和糖酵解能力,免疫浸润分析提示EFNA3 与多个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研究都预示着EFNA3、EFNA4 在肿瘤发生及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经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EFNA1~5 mRNA 表达量作为肝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显示,EFNA3、EFNA4 mRNA 是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同时建立多项EFNAs 联合预测肝癌发生的模型。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单项及多项联合EFNAs mRNA 在肝癌的发生和各临床分期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且多项EFNAs 联合预测指标有更好的预测效能。本研究按肝癌临床分期进行分组,与正常组比较分析发现,EFNA3、EFNA4 mRNA 联合预测指标在肝癌Stage Ⅰ、Ⅱ、Ⅲ分组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单项EFNAs 的预测能力,其AUC 值均在0.9 以上(P<0.01),但肝癌组Stage Ⅳ纳入病例数量达不到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要求, 无法进行EFNAs mRNA 联合预测模型构建。

综上所述,本研究推断EFNA3、EFNA4 在肝癌的发生及疾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具体机制值得深入研究,其可能为今后肝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方法、 新策略。本研究仅基于TCGA 数据库结合已知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因纳入统计的肝癌Stage Ⅳ病例较少,因此后续研究工作可以选择更大的肝癌数据集进行验证,并收集一定数量的临床病例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配体受体肝癌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炼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的探讨和实践
毒蛙为什么不会毒到自己?
Notch信号通路中受体及配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基于[2,2]对环芳烷骨架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报告
5—甲基—4—异噁唑—3—甲基—2—噻吩甲酰腙及其Co(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中枢神经突触长时程增强现象
β-受体过敏综合征证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