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寅 王胜鉴▲ 刘碧华
1.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肛肠外科,广东深圳 518116;2.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疼痛科,广东深圳 518116
肛周湿疹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皮损呈多形性,多表现为红斑、渗出、水疱及色素脱失等,瘙痒感剧烈,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1]。现阶段临床对肛周湿疹治疗并无特效方法,多采用亚甲蓝混合液行局部封闭治疗,传统亚甲蓝混合液由亚甲蓝注射液、利多卡因及生理盐水等组成,虽然可于短时间内缓解患者渗出、瘙痒等症状,但长期疗效有限,且易引起肛周刺痛、烧灼及肛门坠胀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5]。改良亚甲蓝混合液由亚甲蓝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组成,治疗目的在于改善传统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所带来的肛门坠胀、皮肤刺痛及排便受影响等情况[6-8]。本研究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我院)收治的80例肛周湿疹患者,研究肛周湿疹应用改良亚甲蓝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肛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成药治疗湿疹临床应用指南》[9]中肛周湿疹诊断标准:肛缘皮肤粗糙增厚,弹性消失或减弱,呈紫黑色或暗红色,皮纹显著伴有皲裂,皮肤界限不清晰,自觉阵发性瘙痒,反复发作;②病程>3个月;③瘙痒程度分级>4级(借鉴疼痛评分标尺);④无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⑤患者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2周内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④中途退出者;⑤合并痔、肛瘘、肛裂或肠炎者;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⑦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⑧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⑨依从性较差者;10合并糖尿病、克罗恩病、结核病等基础疾病者;11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71岁,平均(40.59±3.21)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16±0.85)年。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2岁,平均(40.38±3.26)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22±0.7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已获取患者或其家属知情同意。
对照组采用传统亚甲蓝混合液行局部封闭治疗,传统亚甲蓝混合液组成为:1%亚甲蓝注射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4827,规格:2 ml∶20 mg)1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1072,规格:5 ml∶0.1 g)2 ml+生理盐水(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4024,规格:10 ml∶90 mg)2 ml。
观察组采用改良亚甲蓝混合液行局部封闭治疗,改良亚甲蓝混合液组成为:1%亚甲蓝注射液1 ml+10%氯化钠注射液(湖北兴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0597,规格:10 ml∶1 g)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为5%浓度3.5 ml+0.5%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1020036,规格:1 ml∶5 mg)0.5 ml。
治疗操作:治疗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肛周皮肤及肛管皮肤,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配制药液,采用5 ml注射器抽取混合液并安装1 ml注射器针头;依据患者肛周湿疹皮损范围,一手拇指食指固定皮肤,作皮内扇形浸润注射,注意不可注射过深至皮下脂肪层,也不可注射过浅,注射前需回抽无血,依据患者湿疹严重程度,肛周四象限各个象限均注入1~2 ml药液,以局部组织轻度隆起为准,注射完毕后用手指轻柔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采用无菌纱块覆盖并进行包扎。治疗后24 h嘱咐患者避免久蹲、久坐,24 h后可恢复正常生活,注意保持肛周清洁;每周定期门诊复诊评估病情及疗效,酌情给予患者再次注射治疗,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4次为1个周期。
治疗效果:治疗后以《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0]为依据评估疗效,瘙痒等症状消失,皮损恢复正常,对生活无影响为显效;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皮损基本恢复正常,肛周无渗出,对生活仍有一定影响为有效;瘙痒等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皮损未恢复,肛周仍有渗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症状积分:于治疗前、治疗后7 d,对患者症状积分进行评估,每项按0~4分评估严重程度,包括肛门坠胀、皮肤烧灼及刺痛感、排便情况、尿潴留4个维度,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重。瘙痒指数:于治疗前、治疗后1、7及14 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ing,VAS)[11]为依据,对患者瘙痒程度进行评估,总分0~10分,0分为无瘙痒,10分为剧烈瘙痒,评分高低与瘙痒程度成正比。皮损面积:治疗前、治疗后7 d,于病变皮损处贴附透明薄膜,采用细记号笔对皮损范围进行描绘,再将薄膜平铺于心电图描记纸上,计算面积数值。评分标准:0分为无皮损,1分为皮损面积占肛周面积<25%,2分为皮损面积占肛周面积的25%~50%,3分为皮损面积占肛周面积>50%。肛周面积指以肛门为圆心,半径为5 cm范围。
数据经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两组治疗前肛门坠胀、皮肤烧灼及刺痛感、排便情况及尿潴留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肛门坠胀、皮肤烧灼及刺痛感、排便情况及尿潴留症状积分均更低(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x ± s)
两组治疗前瘙痒指数、皮损面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更低,治疗后1、7及14 d瘙痒指数均更低(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瘙痒指数与皮损面积比较(分,x ± s)
肛周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肛门周围炎症反应疾病,病变部位多局限于肛门口及肛门周围皮肤,还可累及外生殖器、会阴部等部位,以剧烈瘙痒、肛周皮肤分泌物增多等为主要表现,肛周皮疹多呈现出多形性[10-12]。既往研究证实,由于肛周部位缺乏角质层,皮肤较薄,且分布着大量末梢神经,导致肛周皮肤对刺激较为敏感,刺激可直接作用于皮肤浅层中分布的末梢神经受体,引起痛觉神经细胞产生纤维兴奋,进而产生瘙痒感觉,患者搔抓可进一步刺激肛周皮肤,加重瘙痒感,进而形成恶性循环[13-15]。依据病因临床将肛周湿疹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类型,其中原发性肛周湿疹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而继发性肛周湿疹多由肛裂、混合痔、肛瘘及肛窦炎等炎症反应浸润或炎性分泌物刺激而引起[16-18]。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方案治疗肛周湿疹,常规给予药物坐浴、适时选用激素类药膏或外用止痒药膏等,于用药期间患者症状可得到缓解,但一旦停药,肛周瘙痒等症状很快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19-21]。近年来,有文献报道给予肛周湿疹患者于患处浸润注射亚甲蓝注射液治疗,疗效确切,可改善单一外用药物疗效差的缺陷,但易出现肛周皮肤刺痛感、烧灼感及肛门坠胀等不良反应,引起患者不适症状[22],且国内尚未有权威标准可用于参考注射疗法。由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的皮下注射剂,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近年来亚甲蓝注皮内注射液用于肛周湿疹治疗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对于因药物所引起的肛周刺痛感、灼烧感等肛周皮肤不适症状的研究不够深入,故本研究将亚甲蓝混合液进行改进,加入10%氯化钠溶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旨在弥补传统亚甲蓝混合液的不足。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肛门坠胀、皮肤烧灼及刺痛感、排便情况及尿潴留症状积分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评分更低,治疗后1、7及14 d瘙痒指数均更低(P< 0.05),提示肛周湿疹采用改良亚甲蓝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缩小皮损面积。李坤等[23]选取80例肛周湿疹患者开展研究,对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涂抹卤米松软膏、亚甲蓝混合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经生理盐水稀释后局部封闭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提示亚甲蓝注射液与地塞米松注射液联用治疗,对肛周湿疹疗效确切。分析原因,改良亚甲蓝混合液于亚甲蓝注射液基础上,与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氯化钠高渗溶液进行联合用药,经皮内注射后,亚甲蓝可对局部组织内神经纤维脱髓鞘的神经传导作用产生抑制作用,以缓解肛周瘙痒症状,而高渗盐水可促进局部组织内渗透压发生改变,以减轻组织细胞及被亚甲蓝脱髓鞘神经纤维的水肿情况,促进组织内毛细血管收缩,达到改善传统亚甲蓝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所带来的肛周皮肤刺痛、烧灼等不适感[24-26]。同时,改良亚甲蓝混合液中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肛周真皮浅层与表皮内炎症反应,对局部组织炎症渗出产生抑制作用,以减少尿潴留、肛门坠胀及排便受影响等情况。此外,应用改良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操作更为简单,仅需于门诊行肛周皮下注射,操作时间短,风险较低,患者可接受程度高。
综上所述,肛门湿疹应用改良亚甲蓝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可促进皮损面积减小,改善患者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