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中国统计(上)

2022-09-17 03:23王杰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统计局统计数据工作

□王杰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70 周年,为此,国家统计局组织了 “口述统计史” 活动。本文作者在统计系统工作四十年,作为长期从事统计工作的地方代表之一,接受了国家统计局采访组的采访。现将采访实录分上中下三篇刊登。

采访组:您长期在统计部门工作,是共和国统计事业快速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请您谈谈我国统计事业发展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王杰:我印象最深的是,经过70 多年的接力奋斗和不懈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统计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性” 同中国国情的 “特殊性”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

统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新中国统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难中起步,在探索中前行,在开拓中变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统计发展道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遵循国际统计一般惯例和规律,又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具有显著特点和优越性。比如,全面加强党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确保统计事业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具有强大的统计动员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确保统计工作任务及时有效完成;高度重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坚持不懈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各级统计部门高度重视统计数据的发布、解读和分析工作,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高度重视应用各类统计成果,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标准体系、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调查方法,并与国际通用规范和惯例接轨;推进统计数据采集、汇总方式的信息化进程,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顺应经济社会巨大变迁对统计提出的新需求新挑战,加强新经济统计工作......这些 “中国特色”,激发了我国统计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我国统计事业的迅速发展。

采访组:您刚才讲到新中国统计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艰难中起步。请谈谈这方面的具体事例。

王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财富,就连统计数据也少得可怜。情况确实如此。

记得我刚到浙江省统计局工作的时候,想尽快熟悉统计工作环境,就从查阅和掌握浙江历史统计资料等最基础工作做起。结果发现,反映浙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只有1949 年之后的,新中国之前的历史数据竟然一个也没有。浙江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在民国时期也是我国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但是,当时只有浙江省一些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实物量统计数据,几乎没有价值量统计数据。不仅如此,全国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也是空白。后来知道,新中国成立前,尽管国民政府设有负责统计工作的主计处,却不开展国民经济核算,更无这方面的成果。我国最早的国民收入统计,还是上世纪30 年代由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三教授主持进行的。1947 年出版的由巫宝三先生主编的 《中国国民所得(1933)》,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比较完整可靠的国民收入估算资料。由此可见,旧中国统计工作基础是如何薄弱不堪。

就是在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新中国统计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1950-1951 年,相继建立了主要专业全国统一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调查体系初步形成;开展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摸清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工矿业和人口底数。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通过调配干部和招收年轻学生,逐渐建立统计机构,充实统计力量。我刚工作时,浙江省统计局的一些老同志,就是在那几年相继进入省财委统计组(后改名为统计处)开始统计职业生涯的。1953 年1 月,浙江省统计局成立时,人员编制达73 人,与1982 年我刚参加工作时省统计局的工作人员数差不多。可以说,经过短短二三年的奋斗,新中国统计事业已经初具规模,走入正途,为全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采访组:您说我们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统计发展道路。您一直在浙江省统计局工作,请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中国地方统计都有哪些特色?

王杰:我国地方统计工作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有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我国中央与地方不仅在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统计调查制度方法等方面高度集中统一,而且地方政府统计部门有义务确保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比如,国务院决定2020 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国家一声令下,省、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都成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村(居)民委员会也成立普查工作小组,各级出人、出钱、出力,确保全国人口普查任务按时完成。仅浙江省,就选聘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34 万多人,落实普查经费15 亿元。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中央统计与地方统计是相对分离的,地方统计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不承担或很少承担国家的统计调查任务。1997 年我第一次出访美国,与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官员座谈,听对方介绍说美国人口普查局有5500多名工作人员,让我感到很意外。但继续听介绍才知道,原来美国人口普查主要由美国人口普查局具体组织开展,各州、县、市并没有义务建立普查机构、招聘普查人员,而是由美国人口普查局及其设置在有关州的12 个地区分局直接在全美范围内雇佣员工进行人口普查,怪不得美国人口普查局需要那么多工作人员。与我国相比,美国人口普查组织实施和数据质量控制的难度更大。

第二,拥有绝大多数国家无法比拟的地方统计组织体系、人员力量、工作经验和统计成果。近二十多年,我出访一些国家,都会特别关心这些国家地方统计的组织架构以及他们是如何开展地方统计工作的,想从中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结果让我很失望。到访的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没有像我国那么发达的地方统计组织、人员力量和统计业务。许多国家在省(州)一级就没有统计机构,更不用说县、市政府设有统计机构了。即使有些国家如加拿大,各省设有统计局,但不进行专门的统计调查,只是搜集、整理、提供极少量的有关本地区的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并进行一些分析和预测。许多国家有关地方的统计数据都很少。2000 年我在美国学习了一段时间,期间注意查看了一些美国地方统计数据,分州的统计数据,我找到的只有州内生产总值(GSP)、销售额和人口三方面数据,以及教育、医疗、财政、外贸等部门行政记录数据,没有像我国这样还有各行各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地方经济统计指标只有年度数据,没有季度和月度数据,时效性不高。如美国州内生产总值,滞后两年才公布。有的国家地方统计数据,并不完全由地方自行统计或核算,而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相关资料统一核算的,如德国各州GDP 数据,就是由德国国家统计局组织各州统计局统一核算确定的。

与绝大多数国家十分薄弱的地方统计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国地方统计特点明显:一是统计组织体系完备。以浙江省为例,全省11个市90 个县(市、区)全部设立统计局,许多乡镇(街道)建立了统计中心(统计站)。二是统计人员力量较强。2021 年末浙江省、市、县(市、区)三级统计局列入编制和长期聘用的工作人员有3421人,其中县级统计局2572 人,平均每个县级统计局近29 人。乡镇(街道)统计中心配备的专职和兼职统计人员,多则八九人,少则二三人。三是统计工作任务较重。以县级统计局为例,不仅要完成月报、季报、年报等各种定期统计报表任务,还要开展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大型普查和民意调查;不仅要开展统计调查,还要开展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分析、统计服务。四是统计成果丰富多样。我国县级统计局都要编印出版统计年鉴和各种统计资料手册,编写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报告,组织开展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很多县级统计局还建立微信公众号来开展统计新闻宣传和统计数据发布与解读。

总之,如同中国地方经济一样,中国地方统计是国别统计中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案例。我国地方统计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说,国内外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地方政府竞争是创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显示地方政府绩效的地方统计数据,地方竞争就无从谈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地方统计的改进和完善有很大潜力。比如,在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下,地方统计机构抗干扰能力不足;中央与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类同,加上最近几十年调查任务只增不减,导致基层统计人员和企业不堪重负;在确保统计科学性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分级管理的行政体制、分级出数的统计需求,在现实中遇到不少难题;在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条件下,统计方式方法亟需创新等等。

深入思考并不断改进地方统计工作,有许多事要做。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例,如果把统计数据作为统计部门生产的统计产品,除了改善统计供给,加强数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之外,还有一个改善统计需求、创造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的问题。对于经济运行来说,必须生产端、需求端共同发力,即供需两端发力,才能支撑我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样道理,未来地方统计发展,也应该供需两端发力,才能有效 “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采访组: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请您结合浙江的实际,谈谈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王杰:长期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以最鲜明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行为。我长期在省统计局工作,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以我任省统计局主要负责人的2016-2021 年这5 年多时间为例,浙江省委、省政府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省委、省政府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为加强对统计工作领导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在全省性重要会议上反复强调,多次就防惩统计造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并把统计数据准确作为 “干在实处” 的重要前提。

二是抓好贯彻落实。每年通过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工作推进会等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惩统计造假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中央 《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以下简称 《规定》)精神。中央 《意见》 《办法》 《规定》 出台后,都结合浙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和实施细则,就责任落实、责任追究、措施细化等内容进行强化和补充。

三是开展专项行动。结合中央巡视组对国家统计局巡视和中共浙江省委巡视组对省统计局巡视提出的整改要求、国家统计局到浙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一些地方统计数据出现异常波动等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多次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并建立其长效机制的专项行动,专项行动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部署,要求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和省直属各单位认真查找问题,积极整改。同时,省纪委还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的重点领域之一,开展专项治理。

四是严肃问责追责。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严肃要求,“坚决杜绝统计造假,一经发现要严惩不贷。” 实际执行中就是这样做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吧。2020 年5、6月份,浙江一些地方出现了数据异常波动的苗头。我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后,引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的直接部署下,省统计局迅速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省纪委迅速开展统计造假责任追究工作。到7 月26日,就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省纪委将有关领导干部在防范统计造假工作中失职失责问题在全省通报,同时依法查处了一批统计造假的违法企业,从而迅速遏制了统计造假歪风。

采访组:您刚才介绍了浙江省委、省政府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的一些有力举措。请您再介绍一下全省统计系统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杰: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统计人恪守统计职业道德,传承“真实可信、科学严谨” 的统计精神,以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崇高的政治使命感,做好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浙江省统计系统也是如此。

一是始终把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作为统计系统首要的政治任务。70 多年来,浙江统计系统涌现了许多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的优秀统计干部。比如,1958 年开始的 “大跃进” 运动,使统计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但就是在这种困难情况下,1959 年1 月,浙江省统计局召开座谈会,深入探讨统计数字浮夸的原因及今后改进措施。当时的省统计局主要负责人因此受到批判和打击。正是因为当时省统计局坚持实事求是,使得那个年代浙江统计数据水分比较小。又如邬兆定同志,从1950 年至1986 年一直在奉化县统计局工作,他有一句名言:“数不准确死不休”,一生敢于同弄虚作假行为作斗争。鉴于他这方面的先进事迹,1986 年他逝世后,被国家统计局追授为全国模范统计干部。最近几年,全省统计系统更是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为对党忠诚的政治任务,努力做到守土尽责。

二是加大统计数据审核、查询和核查的力度。确保源头数据准确,不能光喊口号,而要有相应的措施跟上去。长期来浙江在这方面不断探索。比如,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在月度或季度统计数据生产期间,通过县级统计局专业人员下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以面对面审核、查询的形式,了解和控制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电子计算机应用统计信息处理之后,通过各专业统计增加审核条件等手段,加强对统计数据逻辑关系、异常波动的审核和查询。最近几年,为了防范统计造假,进一步加大了查询和核查力度。每月主要专业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中,仅省统计局就要将包括成百上千的工业企业、贸易企业、服务业企业和投资项目的重点查询名单下发各市、县统计局,要求各地核实到每家企业、每个项目,向省统计局作出情况说明。数据生产结束后,对数据异常波动和疑似造假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

三是层层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责任制。最近几年,为了传导压力,落实责任,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各专业现场数据质量核查结束后,都要向各地通报核查情况,一一具体指出核查发现的问题,提出追究责任的要求。对于核查中发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还要将通报抄送各地政府。又如,2020 年一度发生一些地方出现数据异常波动的苗头之后,我们建立了向地方党政领导通报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和问题整改反馈机制,以此倒逼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主体责任的落实。

四是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中的应用。建立“统计监测分析系统”,加强对联网直报企业数据异常波动的实时监测预警,为各专业开展重点查询和执法检查提供帮助。建立 “数据质量管控系统”,通过对季度GDP 核算相关指标总量和增速的评估和管控,更加精准地对异常波动和疑似造假数据进行辨识纠正。建立 “投资领域统计管理与监测系统”,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系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九个平台实行对接,定时批量获取投资项目完成备案、核准和审批的有关信息及其批文,实现开工项目的地理位置在最新卫星影像图上实时标注,并加强地理信息技术在投资统计中的应用,有效防范投资统计造假行为。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电力、金融等部门资料的数据比对,防止统计造假,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匹配性。

五是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近三十年来,除了少数年份之外,浙江省统计局一直是全国统计法治工作的先进单位。对统计造假行为零容忍,始终保持统计执法的高压态势,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露头就打。2016-2021 年,全省共执法检查3.22 万家单位,承办统计违法案件4668 件,处理统计违法违纪责任人145 名。

采访组: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是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的第一责任人。请您结合过去的实践,谈谈这方面情况和体会。

王杰:中央 《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 明确规定,对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负第一责任。这说明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很重要。从浙江实际情况看也是如此,哪个地区统计生态好不好,数据质量高不高,与统计局主要负责人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是否到位有很大关系。

我体会,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中,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最要紧的是坚持实事求是。我在任省统计局主要负责人时,多次对市、县两级统计局主要负责人说,组织上把我们放在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位置上,就是看中我们是对党忠诚的老实人,就是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我们一定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报老实数。这是专业操守,更是政治担当。必须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提高统计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统一起来,将对上负责与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统一起来,将实事求是与“应统尽统” 统一起来。

做到实事求是,不仅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还要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作为统计局长,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压力,尤其是数据较低、排名靠后的时候,压力更大。但我们统计局长只为数据真实性负责,不为数据高低负责。当然,数据低的时候,要心中有数,低在哪里,为什么低,为什么比其他地区低,都要说得清楚。否则领导找你,一问三不知,就不是称职的统计局长,也会进一步增加你的压力。

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方面“说老实话”,就是 “对上” 和 “对下” 都要 “实话实说”。“对上”来说,要向领导充分反映中央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的坚定决心和严格要求,如实反映本地区统计数据可能失实的潜在和现实风险,反映统计造假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反映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干扰因素。领导在这方面听到的信息有可能是不准确、不对称、不完全的,作为职能部门,应当将真实情况和方针政策向领导汇报清楚,这才是真正为领导负责,做到了站好岗、放好哨。“对下” 来说,要向市、县统计局传导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的要求和压力。我在任省统计局主要负责人5 年多时间里,每年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每次各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会议,都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为重要内容来强调;每年全省统计局系统召开的许多会议我很少参加,但全省统计法治工作会议必参加,而且都自己准备稿子作讲话;每年新任统计局长培训班上,都要传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的决策部署,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凡是市、县(市、区)统计局新任局长到省统计局拜访,我与他们谈话时,讲的最多的是要做好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

这里要申明一下,说了那么多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并不意味着现在这方面问题有多严重。恰恰相反,经过这些年高度重视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使得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总体来说,中国和浙江省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是基本准确的,是能够客观反映经济社会状况及其发展态势的。

猜你喜欢
统计局统计数据工作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国际统计数据
欧盟统计局数据确认加速从中国进口电动自行车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不工作,爽飞了?
各地GDP增速大排行
选工作
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