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前不久网上盛传:夏季,自来水在处理过程中,加大了氯气的注入量。请大家在用水时,特别是烧开水、煮饭用水时,要提前把水接出来,静置2个小时以上再用,否则会有害健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自来水的原水为江河湖泊等地下水、地表水,原水中存在大量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只过滤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杀灭。为了抑制和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自来水厂会在处理水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氯。
实际上,加氯是目前世界各国进行自来水杀菌的常用手段,并非中国独有。加氯消毒自来水不仅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杀菌效果好。氯气在水中溶解会形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穿透细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破坏微生物病原体中的蛋白质合成酶,能有效消除自来水和自来水管网中的微生物。
在自来水出厂前,水厂还会再次往水中加入少量的氯。这是因为,自来水从水厂到达各家各户的路程中,要经过管网的长距离输送。出厂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可以实现对微生物的反复抑制。当水遇到新的污染源时,能继续杀菌消毒,防止自来水被再次乃至多次污染,保证最远端用户的水质安全。
饮水安全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人如果饮用被病原体污染了的水可能发生传染性疾病,包括细菌引起的疾病,病毒引起的疾病,寄生虫卵引起的疾病等。在没有自来水处理技术的年代,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都是通过饮用水传播的。此外,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消毒,自来水可能因为受到工业废水、工业废渣或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导致饮用者中毒或致病。
2022年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与上一版“老国标”(GB 5749-85)相比,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对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检测要求,对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要求均为“不得检出”。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等指标;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等指标。
而加氯则是保证自来水中微生物不超标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用水安全,国内外饮用水标准中均对余氯进行了“下限”限定。世界卫生组织依据《饮用水水质准则(2011)》推荐供水管网余氯浓度大于等于0.5毫克/升。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自来水出厂水余氯量应大于等于0.5毫克/升之间,管线末梢余氯应大于等于0.05毫克/升。只有达到以上标准,才能保证持续杀菌、消毒,确保水质安全。
氯气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害。氯气和余氯是有区别的。余氯指的是水与所加的氯反应后,水中剩余的有效氯量。自来水厂在消毒时,氯的添加量是有严格标准的,不仅要保证有效去除自来水中的致病菌及其他有害物质,而且要保证不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自来水出厂和末梢水的余氯限值的“上限”为3毫克/升。有数据显示,大多数自来水厂出厂水的余氯量会控制在每升水0.8 毫克以下。而且,通过管网输送,自来水到达用户家中时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少。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把氯划在“致癌分类”的第三类,即“目前尚无足够资料来确定该物质是否为人类致癌物”。“余氯致癌”这一说法目前没有任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的支持。
而根据《自来水中余氯和亚硝酸盐含量与加热条件的相关性研究》一文的研究结果,市政自来水通过加热,其中的余氯可被迅速挥发减少。作者将自来水烧开后发现,水中的余氯含量为零。对于可供集体取水的公共电热水器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烧开的水的余氯量为0.01毫克/升。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取水的人较多,水烧开的程度不够100℃所致。可见,自来水不需要先静置再加热。
夜间居民的用水量较低,水不流动,所含有害物质较多。建议早上打开水龙头放水1~3分钟后再使用。放掉的水不要浪费,可以用于洗衣服、冲马桶。如果停水超过6个小时,使用前也要先放一会儿水,再正常饮用。
虽然自来水经过了水厂的净化加工,符合城市用水饮用标准,但是必须经过100℃杀菌才能饮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工作、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有些人没有耐心等待开水晾凉后再喝,会在开水中直接加入自来水。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确实着急,可在开水中加入能够直接饮用的瓶装饮用水,达到安全喝温水的目的。
反复烧开的水叫“千滚水”。经过反复烧开,水中的无挥发性的有害物质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相对增加,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