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淑英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启蒙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而《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植根学生的成长,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生产生活。可以说,其目的在于养成性的问题,通过不同学段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从感知到认识,从思考到实践,从思维到态度的成长。然而学生常常将数字、数学、生活割裂开来,他们觉得数学只是学习的一门课程,并没有理解到数学本身的内涵,导致遇到数学中的难点问题就望而生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实际,创新教学环节,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活”起来。
导课作为教学环节的开始,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很抽象,学生学习起来特别吃力。因此在导课环节,教师如果没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时间较短(一般是15~20分钟),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必须统筹安排,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出高效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导课的设计。如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又累又渴,悟空找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说:“大师兄个子最小,能量消耗少,少吃一点,就吃西瓜的二分之一;沙僧挑着担,任务重,吃西瓜的三分之一;我又大又胖,需要的水分最多,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师父一路千辛万苦,就吃西瓜的五分之一。”孙悟空听后,高兴得跳了起来。讲到这里,我问:“同学们,悟空怎么会那么高兴呢?”从而引出教学内容——两个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该如何比较大小?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课上的有些内容学生难以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和驾驭教材,让数学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学的每个环节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有目的的设计,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知识点与生活有效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我将学生进行分组(8人为一组),让学生分别测量出每个人的身高,他们对这项活动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此时,我提问:“请同学们计算一下,看看哪一组的学生平均身高最高?哪一组最低?”“我们班的男生、女生身高有何特点?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个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裤子的平面图,学生一致认为:裤子太大了,在一张纸上是画不出来的。我相机引导学生联系拍照片的生活实例,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找出解决的办法:把裤子缩小,然后画到练习本上。那么,具体该怎么缩小呢?学生想到了按比例缩小,这样就引出了比例尺的基本概念。这种情境化的课堂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提倡这种授课方式。
数学规律是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也要用生活实践来验证。在生活中,学生很难将规律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对于学生来说,用数学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用生活实际来验证数学规律。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个内容前,我做了三角形教具和平行四边形教具各一个,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观察,进而总结出“三角形不会变形,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理解生活中运用“三角铁”加固物体及电动伸缩门的原理就容易多了。学生在课堂实践及操作活动中验证了数学规律,加深了对数学规律内涵的理解,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使用程度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进行检验的,通常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巩固练习也是教学设计最为重要的环节,每一个巩固练习题都是教师通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测量文具盒、作业本的表面面积;在设计巩固练习题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合理选择面积单位,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000( ),周长大约是350( ),文具盒表面面积大约是40( ),数学课本表面面积大约是500(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模拟“跳蚤市场”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掌握货币单位及进制和换算的方法。这种新颖的设计,把知识引向生活,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所学知识再次进行判断:学生不仅能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还能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材料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内容提升、提炼的集中体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类学习材料是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的最好素材,不但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学习材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排斥的心理,所以在学习材料和使用上教师要慎重思考和选择。不仅要考虑学情,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丁今年8岁,他的妈妈今年32岁,但是他们都只过了8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然后,我和学生共同学习关于闰年的相关知识,很快便解决了上述问题。经过如上教学,学生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趣味。又如,在学习“100以内的连减”这一内容时,我特意营造了一个数学情境:上课后,我将学生的作业本分发下去,然后让作业评为“A”级的10名女生站成一排,每人奖励一支铅笔,又让作业评为“A”级的8名男生站成一排,每人奖一块橡皮。然后,我设置问题:还有多少名同学没有得奖?你是如何计算的?这个问题实际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内容,我把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情境,如此学生就能轻松找到两种解决办法:可以从总人数中连续减去10和8,即连减;也可以先算出共有多少名同学获奖(10+8),再从总人数里减去获奖人数(18)。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连减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学习数学的意义在于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还原于生活,使抽象的数学理论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的“连加”运算时,就尝试模拟了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讲台前有4个学生,先走来3个,又走来2个,现在有几个学生?”我们引导学生用“4+3+2=?”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情境的模拟,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连加的知识。又如,在教学完“测量”后,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老师想在书房里添置一个书架,需要先测量一下书架的长度,那么测量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测量中又会碰到什么问题?在给出书房空闲位置长度后,看看这个位置能否放得下这一书架?其实,这个数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也养成了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将生活引入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程迸发新的活力,真正让数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