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清 王欣然 王键
近20年,我国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小汤山”“火神山”“雷神山”等特殊时期的临时医院,现有医疗机构的建筑类型缺乏长效应对的机制与空间载体。2020年初,孟建民在《突发疫情引发的建筑思考》中提出,要以医院建筑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建筑、机电和智能化三个方面的设计优化,着重强调装配式医疗建筑中新产品研发的意义。为此,基于后疫情时代的社区医疗需求,本文提出社区“最小医疗站模块单元”的概念——社区医疗站,以此构建持续可变的社区基层医疗设施模块化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场景设计和布局优化,提升分级医疗设施在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模块化建筑单元与医疗设施设备的整合,最大限度满足“平战结合”“平疫结合”“平灾结合”的设计要求,建立一套拥有长效应对机制的建筑空间载体,防患于未然。
社区服务中心在建筑学语境中被定义为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预防、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等服务的多功能建筑空间类型。根据现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表1),社区康复中心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社康站是最基础的单元。在高密度城市建设背景下,传染性疾病的监测防控往往需要大规模的医疗站点,如何最大化利用当下的社区微空间,形成医疗服务的补足配套,成为后疫情时代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1 社康中心的分级建设标准
首先,伴随着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乡镇卫生院、村诊所等卫生设施数量减少(表2)。与之相对,市区内由于短期人口的剧烈增加与流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需改扩建,以应对流动人口的弹性需求。其中门诊部数量在2016年达到最低水平后,近5年内呈现大幅度的量质提升。2019年后,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波动,侧面反映出社区医疗站依然存在建筑韧性较差、应变能力不足的问题。
表2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统计图(单位:个)
其次,社康中心建设标准要求最小的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半径为800~1 000m,服务人口数量涵盖居住区、居住小区,医疗服务内容包括急性医疗咨询(呼吸道疾病)、慢性医疗护理、紧急处置等,主要面向中老年人。在大力发展医养结合适老社区的背景下,服务半径偏大会造成社康服务设施可达性的下降,从而对突发性传染疾病的辅助检测产生不利的影响。
最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体系的模糊,导致医疗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以北京为例,市级或区级医院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患者前来看病;同时,河北省市级或区级医院年诊疗700万人次,很多非重症患者赴京就医,导致距京30km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
为回应后疫情时代的社区韧性,多名研究者提出基于供需关系的医养服务设施的功能提升与优化配置。例如,马黎提出应寻求各类用户与设施之间的接触点,祁凡认为社区中心应根据社区不同的人口结构及需求重新配置相应功能等。本文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社区微空间的小型服务站”概念。一方面,更小的建筑体量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社区边角消极空间,深入组团级社区,降低土建成本;另一方面,可通过医疗设备与建筑零部件的高度集成,形成模块化的空间组合,提高问诊效率。
建筑模块化赋予每个模块一个特定的子功能,形态的标准化赋予其通用性,所有模块按照一定逻辑组织,形成一个总体系统。社区对社区医疗站核心功能进行分析拆解(图1),除常规的交通、设备模块外,诊室模块、医技模块、患者常用模块需要在设计时进行洁污分离,对其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信息控制的自动操作(图2)。患者在信息模块、导诊模块、自诊模块之间的动线,是实现社区医疗站的第一重筛查,通过植入信息提高患者自查效率。在传染病大规模爆发时,诊室模块可变成负压模式,成为隔离间收容病患,并监控社区人员的出入。
1 社康中心的核心功能提取
2 社康中心的增设智能医疗模块
医疗功能用房的尺寸方面(图3),全科诊室、眼科诊室、检验室、影像室、石膏室的长宽比为1:2~2:3、面积为15~18m;注射室、隔离病床、消毒室体量较小,是近似正方形的模块;抢救室、导管室是体量更大的近似正方形模块。通过人体工程学的细致尺寸比对,本文暂列两种标准化模块,满足社康中心的核心功能:边长均为2 950mm的模块a;长5 900mm,宽2 950mm的模块b。模块a线性排列可成为宽度近3m的走道,模块a与模块b的拼接构成社康中心的平面组合。
3 社康中心的功能模块的尺寸标准化
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模块化建筑的最大优势为可持续性:局部需更新改造时可用新箱体替换,移走拆除时可方便地整体拆解并异地重建。社区医疗站的模块a与模块b的组装材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加工厂,实时调整造价;每个箱体在工厂预制、当地组装,或者可从附近其他医疗站拆解必要的模块,迅速转移补充到医疗资源紧张的区域。同时可根据当地气候、经济等条件,调整模块组合形式,实现因地制宜(图4)。
4 社区医疗站分装模块的运输与安装示意
根据模块化建筑的集成度,集装箱可分为板装箱式、集装箱式、板拼式、墙骨结合式。本案社区医疗站的所有模块结构为钢骨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压与防风特性。如图5所示,墙体模块的固定结构位于转角,其余围护结构均为可替换部件,集成墙体预留强弱电、空调系统埋线管道,满足远程会议、医疗设备、通风换气等需求;屋面模块植入节能措施,例如通过预留雨水接收装置在夏季做可上人的蓄水屋面;者通过升降天窗、屋面折叠形成“第五立面”;屋面种植植物、铺设太阳能板。除医疗设备外,变配电、空调机房、水处理等集中在一个设备核,尽量减少管线长度。卫生间模块考虑社区老年人的使用,通过智能检测保证安全,同时避免交叉感染。此外,卫生间模块也可对外使用,在突发安全事故时,利用卫生间的低压排风设备,可兼做隔离间或存储应急物资的隔离前室。通过墙体、屋面、设备三个方面的集成设计,强化医疗站模块的标准化、通用性,保障平时、疫时的使用。
5 社区医疗站建筑分部集成示意图
最终,社区医疗站由14个基础模块组成,建筑面积126m(图6)。围绕中心导诊模块,将8种功能模块进行半围合式拼装,组成包括24h自诊、自助取药通道及应急通道的空间原型。患者、医生、医疗污物通过医疗站点的前后区进行分离,避免聚集采样,造成交叉感染。若将其中一个模块替换为楼梯间,可增设二层平面。如遇突发疫情,卫生模块会自动转换空气分压,成为隔离间、留置室,位于出入口的多功能模块也可作为发热室或隔离通道,避免感染至整个社区,增加系统安全性(图7)。
6 14个基础模块的社区医疗站典型平面示意
7 模块单体与组合概念效果图
社区医疗站人流、物流的疏导可借助信息化手段管控,如疫情期间智能测温,保证仅10名患者成批次进入站点检测,并收集相应的手机ID号码,方便后期建档管理;围护结构的自动感应门减少了就诊人员间的身体接触;导诊设置语音问答,避免患者因触屏传染病毒;医疗污物通过内设管道自动打包处理……种种智慧化手段增加了医疗站点的可靠性。
伴随着社区医疗站点在疫情防护中的作用被更清晰的认识,社区微空间的模块化医疗站点成为了平时与疫时社区的共享空间。这种“最基层”的医疗设施,通过灵活轻量的体块组合、精准集成的部件创新、运营高效的智慧医疗、便捷智能的就诊流程,提升了社区医疗空间就诊效率。本文旨在为健康、高效、人本的社区医疗站提供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及相应的型制,以期为后疫情时代的社区微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7 作者自绘
1 来源于文献[13]
2 来源于文献[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