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基仁新华社体育部主任
张旭光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
朱轶澎湃新闻体育新闻部总监
潘珊菊南方都市报京沪新闻中心内容总监
兰红光新华社新闻摄影编辑部副主任
李尕新华社新闻摄影编辑部体育照片采编室主任
李翔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夜班车》制片人
陈博盛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编委办主任
陈国权本刊编辑、传播学博士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时隔14年,我们即将于2月4日迎来北京冬奥会。目前,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场馆已陆续进入筹备测试阶段。
自2021年10月26日冬奥会倒计时100天迄今,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冬奥会报道全面升温。为烘托冬奥氛围,媒体之间更好地交流经验、提升冬奥报道水平,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媒体用户,本刊特邀新闻界多家媒体体育报道负责人进行虚拟圆桌研讨,分享经验、交流创意、供需互动。
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盛大开幕,全国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对此做了浓墨重彩的预热报道。您所在的媒体是如何进行预热报道的,有哪些亮点?
这一段时间新华社北京冬奥会报道的重中之重是针对西方政客鼓噪的“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而进行舆论斗争。新华社加强议题设置,坚持内外并重,针锋相对地开展对美舆论斗争,取得积极效果。
新华社体育部集中精锐采编人员成立工作专班,针对“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谬论组织策划中英文评论坚决反击。同时广泛采访国际体育界官员、运动员,借嘴说话,反映了全球体育界人士热盼北京冬奥会的现状,充分说明少数西方国家和政客的言行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人心。
新华社2021年第四季度共播发此类中英文稿件30余条,其中有《抵制冬奥会,闹剧当休矣》《“外交抵制”?纯属强行“加戏”!》《鼓噪“外交抵制”严重违背奥林匹克核心价值》《少数政客的拙劣表演难阻全世界冬奥热情》等中文评论和《Commentary:Beijing 2022 boycott -A sheer,illogical farce(“不派官员参加冬奥会”,是一场彻头彻尾、不合逻辑的闹剧)》《Commentary: An Olympic boycott is a self-defeating proposition(评论:“不派官员参加冬奥会”必将事与愿违)》《Commentary: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to unite the world(评论:北京冬奥会必将促进世界团结进步)》《Xinhua Headlines: Expectations run high with Beijing 2022 set to unite the world(新华全媒头条:一起向未来——全球体育界热盼北京冬奥会)》等英文评论,媒体总采用家次超过1000家,系列报道在新华社各网络平台及账号浏览量过2000万,有力引导国内舆论,有效影响国际舆论。
这些稿件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出发,指出奥运会的所有权和主导权属于国际奥委会,反对冬奥会就是反对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平与友谊是奥林匹克运动与生俱来的属性,阐明中国举办冬奥会是为全球运动员搭建交流沟通的舞台,是在为奥林匹克运动及全人类做贡献;西方政客“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违背“体育非政治化”原则,侵犯全球运动员的人权,与疫情危机面前全世界追求团结一致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面对西方反华势力借人权问题等抹黑北京冬奥会,我们借嘴说话,陆续播发了专访澳大利亚、希腊、塞尔维亚等国家奥委会负责人以及中外体育界名人巴赫、小萨马兰奇、杨扬、魏纪中等稿件以及英国、芬兰、新西兰等国运动员积极备战北京冬奥会的中英文和海媒稿件,充分反映全球体育界支持北京冬奥会的立场主张和国际社会友好声音,有效对冲美西方的负面论调。
此外,新华社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出“关于北京冬奥会,他们这样说”系列英文海报,以一人一图一段话的海报形式,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美国前冬奥会冠军阿波罗等全球体育界领袖人物、国际知名运动员反对抵制冬奥会的正面声音碎片化传播,持续放大舆论斗争效果,海媒平台总浏览量超过500万次。
北京冬奥组委先后公布第一版、第二版《防疫手册》,这是中外人士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新华社提前策划,通过中英文、一图读懂等作了详尽解读。在冬奥筹备报道中,体育部注重用记者自己拍摄和组织者提供的短视频,增强报道的贴近性。
为做好解释性报道,普及冰雪运动和冬奥会知识,新华社在2021年12月推出了“你不知道的冬奥事”栏目,围绕“冬奥会为什么要人工造雪”“闭环内如何打车”等受众感兴趣的话题组织释疑解惑的文章,受到欢迎。
除了筹备板块,中国选手备战冬奥会也是这一阶段的报道重点。新华社利用驻外记者面广点多的优势,全方位跟踪中国选手境外参加冬奥会资格赛、积分赛的赛况,对武大靖、韩聪、隋文静、谷爱凌等名将参赛情况做了充分全面的报道。
围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主题,我们持续报道冰雪运动在中国大地的蓬勃开展。其中新华社河北分社策划拍摄的短视频“11个月萌娃练滑雪”火爆全网。
新华社两个体育名牌融媒体栏目《约大牌》和《追光》也围绕冬奥会策划重磅选题。前者对奥运火炬手李佳军和冬奥会词作者常石磊的视频专访影响很大。后者利用文案、图片、视频、表情包等新媒体元素对冬奥筹备、中国选手备战和大众冰雪运动作了丰富多彩的融合报道。
新华社摄影部除了围绕冬奥筹备和运动员备战情况,做好动态性报道外,还结合图片传播的特点加强策划,推出了一批具有影像特质的融合产品。
一是深挖新华社独家图片价值,抓住传播节点,多元加工推出融合产品。如北京冬奥会奖牌颁布之际,我们盘点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历届冬奥会中国选手夺金照片,制作产品《中国选手拿过的冬奥金牌,都长啥样?》,细节呈现历届冬奥会奖牌背后的故事,重温中国运动员冬奥赛场夺冠经典瞬间,展现奥林匹克文化和中国运动健儿拼搏精神。还利用冬奥奖牌设计融入双联璧这一元素,结合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图片,推出融合产品《当冬奥会奖牌邂逅5000年前玉文化》,展现北京冬奥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二是发掘“冬奥+”“冰雪+”题材,拓宽报道领域,传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比如从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开始推出的“逐梦冰雪”栏目,已经播发了10期产品,讲述了10个和冰雪运动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聚焦的不只是专业运动员,还有冰雪运动爱好者和冰雪行业相关人物,立体呈现了北京冬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拉动冰雪产业发展。
比如我们将冬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从2021年立春节气开始,推出了“冰墩墩打卡二十四节气”海报栏目,创新性地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置于全国各地节气场景拍摄,辅以古诗词制作成海报,以拟人的手法让冰墩墩作为主角,引导读者纵览祖国山河、感受四季之变、重温传统经典、品味冬奥文化。这个栏目每个节气定时播发,已吸引了一批忠实读者,形成“追剧”传播效果,每件产品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均超200万。产品还被冰墩墩的设计者曹雪转发,网友评价“和冰墩墩一起度过一年四季”“生命的活力在于运动的不停息”。
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等组成多个采访组深入备战一线采访,采写、拍摄、录制了大量来自冰雪队伍一线的报道,从唱主角的运动员、教练员,到背后默默服务的制冰师、打蜡师、按摩师……通过鲜活的事例、打动人心的感人故事,真实、全面展现中国冰雪健儿不惧困难和挑战,刻苦训练、科学备战的精神风貌。一线报道分别通过中国体育报及其微博微信、新体育网,中国奥委会官方微博,国家体育总局抖音号、快手号等数个平台连续推出,以全媒体生产、全媒介传播的形式唱响北京冬奥“好声音”。同时,也为北京冬奥会“战时”报道积累了大量一线、一手素材。
在《中国体育报》每天开设“北京冬奥”专版、新体育网设置“北京2022”专题的同时,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自2021年10月27日起,推出4开铜版纸全彩印刷“冬奥特刊”,同时推出“冬奥特刊”电子报和多媒体H5版,至12月9日,已制作推出26期。“冬奥特刊”以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精彩图片作为内容主体,通过动感十足的大幅图片、画龙点睛的文字语言,以全新的报道视角,多角度、视觉感、立体化呈现中国冰雪健儿攻坚克难、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为国争光的拼搏历程,深入阐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全面展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精彩、非凡、卓越。
“冬奥特刊”电子报是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的具体实践。通过新媒体形式,实现北京冬奥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尤其是多媒体H5版“冬奥特刊”,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于一体,表现手段丰富多样,呈现形式生动鲜活。一方面在移动端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体验,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对电子报收藏留存,延续传播效果。
南方都市报京沪新闻中心时政采访部发挥在京优势,启动冬奥倒计时预热策划方案,通过实地探访,视频、图文、海报多元化呈现,围绕科技冬奥、交通保障、餐饮住宿、志愿服务、火炬展示等进行全方位报道,并注意挖掘奥运赛事的广东元素。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倒计时100天迄今,南方都市报已相继推出问答冬奥、冬奥访谈、冬奥探馆、冬奥察时局、冬奥零距离Vlog系列专题报道,通过走近北京冬奥会背后的大人物和小人物,深入挖掘冬奥筹备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观察冬奥将给北京和中国留下哪些遗产。
紧跟冬奥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争取现场提问,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的冬奥焦点,多篇稿件阅读量超百万。
冬奥赛区一些比赛场地在高山地区,如何在山地实现高效救援成为社会的关注点,记者对话北京冬奥滑雪医疗保障梦之队队长和队员,展现梦之队成立三年来,中国初代滑雪医生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在一众同题材稿件中做到深度、透彻、全面。
与此同时,还采访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冬残奥倒计时100天活动总导演、北京冬残奥部相关负责人、探访体验北京无障碍设施建设点位、约访制定无障碍设施标准的高校设计团队,对冬奥赛事遗产进行深度剖析,推出赛事筹备观察稿《冬残奥对无障碍建设作用如何?冬奥组委:这两座城市领先十年》等内容产品。
一直以来,“冬奥菜单”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张家口云顶赛区,南都记者采访张家口市商务局局长,揭秘运动员菜单制定背后有何玄机。同时推出独家稿件《中国人民大学继2008年开办奥运班后再次推出限定冬奥班》,记者采访冬奥班同学,揭秘冬奥赛场上的“冬奥班”。冬奥火炬从希腊送抵北京后在奥林匹克塔展示,南方都市报推出火炬接力“寻宝”直播和Vlog短视频,通过寻找火炬“飞扬”、火种台、火种灯、火炬接力制服,带领网友提前领略科普火炬接力那些事儿。
推出多支Vlog,通过记者生活化的镜头和语言,实现冬奥与观众的零距离。包括《Vlog:崇礼滑雪场偶遇闺蜜,探班冬奥赛区志愿者都在忙啥?》《“雪游龙”首带观众观赛,为中国选手打call》《低位取餐台、残疾记者专设坡道,南都探访冰立方无障碍设施》等;京张高铁作为北京冬奥重要的交通设施,记者乘坐从北京-太子城冬奥专列,挖掘列车满满冬奥元素(《打卡京张高铁冬奥专列:设滑雪器材存放处还能“偶遇”谷爱凌》);从赛场5G全覆盖出发,通过亲身实测,直观展现冬奥赛场的科技元素。《低温大风高海拔,南都实测5G在冬奥云顶赛区能否经住考验?》
采访广东籍冰雪运动员《中国雪橇队首次闯进世界杯前十,广东00后新星分享冰雪体验》。
此次北京冬奥会可谓是中国高科技工程制造的集合,作为经济强市、高端制造城市,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备与建设,苏州也贡献不少。围绕冬奥中的“苏州制造”,苏州广电一直在推系列报道,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建设工程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竞赛场馆。为方便运动员上下通行,苏州一家企业为“雪如意”专门打造了一部特殊的电梯;再如冬奥会大规模采用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由苏州一家企业承担交付。苏州广电对其进行了报道。
同时,在推广冰雪运动方面,《苏州新闻》《新闻夜班车》等多档新闻栏目还相继关注了苏州的冰雪运动场馆,在北京冬奥会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市民和冰雪爱好者会选择去冬季运动场馆滑雪、滑冰感受体验冬季运动项目的魅力。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当日,澎湃新闻就开设了“北京准备好了——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专题栏目。专题围绕“北京准备好了”这一主题展开。由于不少读者对于北京冬奥会的准备工作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我们对于场馆运营、防疫工作、志愿者服务等相关环节进行了针对性报道,让更多人能够全景式了解北京冬奥会的准备情况以及各项工作的进度。
除了这些赛事准备工作以外,对于普通人来说,最期待和关注的也恰恰是中国冰雪健儿的备战情况。澎湃新闻针对具有夺金实力以及有望实现突破的运动队进行了重点报道,让读者能够提前对中国冬奥军团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如“短道速滑,金牌之师捍卫荣耀”“花样滑冰,绽放花样年华”“大道至简,中国速度目标家门口‘飘升奏’”“中国滑雪空中技巧,要和‘千年老二’说再见”……通过一系列稿件,呈现了目前短道、速度滑冰、空中技巧、单板、雪车雪橇、冰壶、冰球等项目的国家队备战情况以及重点运动员近一段时间的表现,通过采访和数据梳理,展现出目前中国运动队和运动员们奋勇向前的备战状态。当然对于谷爱凌这样炙手可热、具有话题性的冰雪运动员,我们也通过自采呈现出一个真实的、个性十足的中国新一代运动员形象。
上海尽管不是冰雪运动发达的传统城市,但这些年方方面面的努力也堪称中国推动大众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以上海为样本进行针对性、贴近性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一个非冰雪传统城市如何有了如今的冰雪运动热潮。
除文字报道外,澎湃新闻也发挥了自身新媒体优势,上线了倒计时100天专题海报以及微纪录片“一个人的冬奥梦”。微纪录片通过讲述单板滑雪选手张嘉豪为了实现北京冬奥的参赛梦,满世界参赛争取积分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普通人也有伟大的冬奥梦想。
与倒计时100天的专题报道一起上线的,还有“北京冬奥”的栏目。随着这个栏目的设立,所有有关北京冬奥的稿件都集纳其中,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字、视频、数据新闻等多种类的报道方式,形成规模化、专题化。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各报网刊依托“一体三环九矩阵”智媒平台,立足各自特色,对此做了浓墨重彩的预热报道。先后开设《我们来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的温州元素》等专题专栏,集纳转发“走进冬奥”“你不知道的冬奥事”“全球连线”《温籍体能教练助力冬奥会 超越极限离不开科学训练》等稿件,从场馆筹备、运动员备战、志愿者故事等多个方面对冬奥会进行预热报道。
从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百天以来,新华社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中英文和融合报道持续发力,努力为媒体用户提供优质稿件,从用户角度,对新华社报道的印象如何?
新华社是国际奥委会认可的国际通讯社,既是我国民众了解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
新华社北京冬奥报道全面、客观、真实、专业,兼具时效和深度。重要时间、重大事件节点的整体策划及时全面、视角独特、选题新颖,具有历史厚度与思想深度。除了关注北京冬奥会筹办进程中的大事件、大新闻外,新华社冬奥报道同样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善于从小切口发力,做冬奥大文章。一位位普通人的冬奥志、冰雪情在新华社记者的笔下得以生动呈现,感人至深,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生动注脚。
新华社冬奥报道突显移动优先,擅长全媒叙事,善于讲故事,媒介呈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的交互性、互动性更强。
:新华社的奥运预热报道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是预热报道的时效性、专业性都体现了国家通讯社的实力,而且新华社的冬奥报道也有着令人艳羡的广度,一些老一辈冰雪人的探访、结合时下热点的主播探访场馆都是有口皆碑。
针对接下来的冬奥会、冬残奥会赛程,您所在的媒体制定了怎样的报道策划安排?
围绕北京冬奥会赛前和赛中报道,新华社策划了系统、丰富的文字和融合报道方案以及报道指挥工作方案。重点内容如下。
1.确立“全社一盘棋”原则,前后方各编辑部高度协作,统一指挥,统筹利用采集资源。
2.把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以及体育事业的报道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全社报道骨干,多部门合作,运用中英文、图片、视频和融媒体形式做好总书记报道,策划、采制几篇能镇版刷屏的重磅稿件和产品,包括体育部已筹备数月的反映总书记谋划、统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备战工作的长纪录片。
3.密切跟踪西方反华势力诋毁、抹黑北京冬奥会的舆情,及时组织言论反制,通过中英文评论和客观、全面、真实反映冬奥会筹备进展的报道,澄清谬误,反击谬论。
4.在东京奥运会报道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继续与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合作,在赛前、赛中推出《杨扬探冬奥》融合报道栏目。从杨扬视角报道、剖析冬奥会热点事件。
5.开幕前策划、采制《约大牌·北京冬奥组委部长系列访谈》,通过视频采访冬奥组委各部门负责人,挖掘冬奥筹备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努力,向读者介绍筹备最新进展。
6.与社会机构合作,在赛前策划、出品H5冬奥小游戏。以杨扬为宣传大使,通过手机端推出滑冰小游戏,让手机用户通过互动游戏增强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度,了解冰雪运动知识。
7.利用中国春节与冬奥会相汇的特殊节点,通过重磅文章和生动活泼的新媒体形式,反映中外运动员冬奥会期间庆春节的场景,突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特色。
8.继续依托《你不知道的冬奥事》栏目,做好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知识普及的报道,围绕大众关注释疑解惑,做好解释性报道。
9.在新华社2019年成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通讯社之后,本届冬奥会报道要按照“国际通讯社”标准和义务组织英文和海媒报道,既要按照国际奥委会要求全面、专业做好赛事报道,同时要以我为主主动设置议题,讲好中国故事,宣传好中国形象。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新华社第一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身份参加奥运报道,新华社向国际奥委会供图超3万张,新华社摄影团队的专业表现和国际视野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认可。北京冬奥会,新华社将第一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NOPP)双重身份参加奥运报道。计划派出约70名持EP注册卡的摄影记者投入前方报道,后方也将搭建40人左右的图片编辑部,届时将实现所有项目赛事和颁奖仪式的全覆盖拍摄发稿。
在拍摄比赛时,新华社的摄影记者能优先获得在比赛内场POOL摄影位置的拍摄权,还将提前在8个场馆安装17台机器人相机或遥控相机,以获得更丰富的拍摄视角。
新华社将充分利用加入IOPP的特许权益和东道主通讯社的主场优势,将权益和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方面,将加强从图片作品到新媒体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打造具有图片新闻特质的新媒体产品矩阵。例如在赛事期间,将对新华社海量发稿照片精选,作模板化海报加工和滚动推送,推出几款海报栏目。将充分利用摄影记者在内场摄影位置近距离记录比赛的宝贵机会,推出一批手记类产品,深挖照片背后的故事,以摄影记者独特视角给读者呈现奥运赛场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将深挖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价值,对独家影像资料进行二次创意加工。计划将赛场内外的历史经典影像和新近的照片进行融合加工,穿越式展现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展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
根据更长远的报道规划,在冬奥会后新华社还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继续传播“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展现冬奥会举办给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比如计划推出系列产品,选择典型人物和案例,呈现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发展新成就,讲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故事。
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冬奥报道将紧紧围绕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中国冰雪健儿备战参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这三条主线全面展开、全面升温。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已组成前方报道组、后方采编组、夜班组、白班组、新媒体组等多个工作组,逐步进入赛时状态。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将坚持移动优先,用足用好媒体融合发展成果,联合生产并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特色的冬奥融媒产品,覆盖文字、图片、海报、长图、H5、短视频、视频访谈等,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冬奥场上场下的精彩。
中国体育报、新体育网冬奥报道分赛前、赛时、赛后三个阶段,有策划、有节奏、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国体育报》北京冬奥专题报道版面渐次递增,至冬奥赛时,每天出版不少于8个版,全国全彩印刷。同时,每天出版《冬奥特刊》印制版、电子报及多媒体H5版。新体育网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专题,充分运用海报、长图、H5、视频等形式,让冬奥报道生动化、立体化、可视化。另外,拟策划、制作一系列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视频访谈节目,生动记录、展现冰雪健儿在冬奥赛场内外祖国至上、顽强拼搏、青春阳光的良好形象。
南方都市报将围绕赛事场馆亮点进行第二轮挖掘,跟进北京冬奥会热点问题进行延展策划报道,继续做好阶段性报道,发挥南方都市报在京优势,在冬奥会倒计时30天推出《我们来了》《我们准备好了》等报道,推出志愿者、运动员、教练员、场馆设计和工作人员、北京冬奥组委等人物群像报道。同时,继续做好冬奥观察,对冬奥筹备深层次的影响进行立体多元呈现,做好新媒体产品包装。
随着冬奥临近,苏州广电将围绕赛事及周边活动,从以下五个板块推出特辑。
重点关注中国奥运健儿们的夺金项目,从初赛到复赛决赛有计划关注中国军团。通过电视端新闻报道,以及融媒端短视频精彩集锦分发,展现赛事精彩瞬间,感人时刻,暖心片段。
苏州作为一座江南城市,人们对于北方冰天雪地的场景有着天然向往与兴趣。此次冬奥会中的很多项目,大多数苏州观众都不甚了解,充满好奇。此板块旨在普及知识、解答热点问题、共话冰雪趣闻,帮助大家在关注冬奥比赛同时,对各个冬季项目有更深了解,也一定程度能引起观众对于冬季冰雪项目的兴趣。
此外,这一领域内容也将会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形式和手段,着重在小屏发力,通过视频号、一文图解、直播、H5等形式,推出一些有趣好玩、生动鲜活、充满年轻气息的融媒产品,扩大传播效果,营造良好氛围。
冬奥会奥运舞台上,不乏传奇的对决、比赛、人物,那些经典的逆转,令人难忘的泪水,打破尘封记录的瞬间,每个场景让人难忘的同时,也回味无穷。“奥运记录”和“经典传奇”板块将结合当日的比赛热点,回溯历史,盘点历史上的经典人物与故事,表现形式可参考“全媒体热搜”,编辑配合大屏图以及主持人生动的讲述,将观众拉回到那些令人振奋的时刻。
相比于夏季奥运会,冬奥会的竞赛项目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个小项,总金牌数也少于夏季奥运会,只将产生109块金牌,这会使奖牌排行榜的名次竞争尤为激烈,每天栏目将放排行榜环节,更新当日的排行榜概况。
重点打通大屏小屏互动:除了每天晚上的日常播出,还将24小时开设与观众的互动通道,观众或者冰雪运动爱好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视频号、看苏州客户端、抖音栏目号留言或者发送自己的冰雪运动小视频与栏目互动,拉近观众与节目、北京冬奥会的距离。
澎湃新闻的体育报道一直有重视自采原创以及策划的特点,我们计划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除了常规比赛新闻外,通过赛场内外的联动,推出一些有澎湃品相的全媒体策划报道,同时也会结合上海这个城市样本,继续来描摹中国冰雪运动多个环节的发展。
随着赛事临近,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形式和手段,嵌入视频模板和直播回看等功能,利用图解、海报、H5、微视频等形式,在线上推出一批有特色、接地气、生动鲜活的融媒体产品。设置AI虚拟主播和虚拟场景,运用人工智能、语音合成技术,通过技术为传播赋能,编辑制作“冬奥会AI新闻”,用轻松活泼的风格对冬奥赛事热点进行报道,扩大传播效果,营造良好氛围。
从用户角度,诸位对新华社有关冬奥会报道有哪些需求和建议?
丰富、多样、精彩的冬奥图片。
新华社作为国家级通讯社,在冬奥报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冬奥倒计时100天以来,新华社的报道资源已成为全国媒体首选的策划报道素材库,由于此次疫情防控需求和参会记者名额严格限制,南方都市报只有一位摄影记者能前往赛事场馆进行一线采访报道,自采报道空间有限,期待新华社参与冬奥报道的老师们能为同行继续挖掘出更多现场报道亮点,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稿等,方便参会名额稀缺的媒体在后方有发挥第二落点的空间,也建议冬奥组委提供更多采访资源,让全国媒体一起为“双奥之城”北京助力,齐心协力报道好北京冬奥会,借冬奥办会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
除了日常比赛的新闻视频、图片、文字内容外,在保证技术机密和训练周密安全的情况下,希望可以用Vlog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视角观察及现场体验方式制作相关新闻素材或节目,类似纪实类节目可以展示运动员比赛场馆外、训练场馆外的生活,呈现真实性格爱好等,打造运动员接地气的形象,方便媒体同行把新闻点放在奥运会中与人有关的故事。再结合各级媒体新技术与新语态,报道更加通俗、故事性强、感染性强的新闻消息。
冬奥会新闻关注者以年轻人为主。年轻人获取新闻渠道方式多样,快是首选。为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新华社着力加大加快零散新媒体素材分发,同时推出5G时代体育新闻报道,引领3D全息等新媒体手段融合传播,加强对冬奥会的沉浸式报道。
据了解,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制作端将应用云转播技术。届时,云转播技术将传统制播能力部署在云端,利用5G网络将音视频信号传输到云转播平台,供各媒体下载使用,打造全球媒体数据共享库。
对于澎湃和绝大多数媒体来说,由于持证记者数量有限,采访资源也因为地域等相关因素受到限制。希望未来一段时间,新华社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关于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队的贴近性报道。目前在疫情常态化下,中国在内的各国冬奥军团封闭集训和海外参赛给不少媒体的采访报道带来了极大不便和困难,也希望新华社通过自己的资源,提供更多第一线的采访报道,同时也期待新华社的视频与图片报道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继续东京奥运会时的给力状态。
发挥新华社舆论引导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阐释“绿色、开放、共享、廉洁”办奥理念,在重要节点推出文、图、视频“三位一体”系列融合新闻素材,我们需要更多短视频、动新闻、轻应用等新媒体报道。加大对冬奥会各运动项目的科普报道力度,适应5G互联时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变化,运用3D、AR、VR、MR等新媒体手段加强对冬奥会的沉浸式报道,给受众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冬奥会新闻报道除了精彩赛事、奖牌争夺等主菜,还有许多与大赛相关的延伸话题,如温州民众更多会关注冬奥会中的温州人(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志愿者等),赛场内外的“温州产”元素(如比赛用品的生产制作设计、后勤保障物品设备等),这对全国其他城市而言也一样。因此,建议供稿媒体能够在这方面留足采编空间,拉近大多数城市居民与这场盛会的距离。
比起夏季奥运会,由于受冰雪资源及其运动场地、设施等方面不足的制约,很多项目在我国南方城市并不普及,南方人对冬奥会不少项目的名称、规则、装备等知之甚少,但充满好奇。因此建议新华社等供稿媒体,从体育的人文视角出发,拓宽报道的相关领域,普及项目知识、项目最新发展趋势、规则演变、场地器材变化等,关注体育产业、体育公益,回应南方人的观赛期待,以更好地理解冰雪运动项目。
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要突破难点性和堵点性壁垒,推进奥林匹克精神新时代全球传播的协同模式。要兼顾国内和国际受众的不同需要,既要树立中国的国家形象,更要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同时要为海外华人媒体提供丰富多彩的冬奥会全媒体素材。要突出奥运及体育超越政治、宗教、经济、性别等一切隔阂的独特价值,彰显各国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心胸、大境界。
大家对于新华社的冬奥会供稿满含期待,新华社对此有何打算?如何“继续东京奥运会时的给力状态”,更好地满足各媒体的供稿需求?
感谢各家媒体对新华社体育报道的肯定和鼓励,大家所提需求可行、建议中肯,对我们做好北京冬奥会报道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们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完善我们的报道方案,争取给各家媒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澎湃新闻”的建议与我们的设想不谋而合。为切实加强一线采访力量,为媒体尽可能多提供鲜活的采访素材,新华社这次调整了组织架构,首次实行“采编分离”的报道指挥模式。174名注册记者绝大多数都将进入闭环报道,而且进入闭环的都是一线采访记者,编辑部人员不再像以往大赛报道那样在赛会新闻中心新华社工作间值班发稿,而是在新华社总社值班平面工作。这样就能把有限的注册记者名额省下来向一线记者倾斜,尽可能保证一线文字、图片、视频采访力量充足。
受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中外媒体对中国冬季项目选手封闭集训和海外参赛报道的难度比较大,前期这方面的报道偏少。但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社会各界对冬奥会关注度的提升,报道升温的要求也一再被强调,我们也积极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沟通,近一段对中国冬季项目运动员报道的力度明显加强。在冬奥会开幕前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报道。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也提出了很好的需求建议。运用新媒体手段也是新华社此次报道策划的重点。体育部与腾讯公司合作的H5滑冰小游戏准备在冬奥会开幕后推出,旨在与手机用户互动,同时推动用户对冬奥会和冰雪运动的关注和了解。
鉴于疫情防控需要和版权限制,冬奥会期间我们还将利用新华社平台公信力和人脉资源,开发一线运动员、教练员自拍视频,弥补记者覆盖力的不足。这些运动队自拍视频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曾广受欢迎。
至于“满足南方人的刚需”也是好需求。其实很多“北方人”对冬奥会和冰雪运动也不是很了解,因此这次冬奥会的普及性、解读性、解释性报道非常重要,也已列入我们的报道计划。
最近新华社体育部推出了一个“你不知道的冬奥事”,围绕大众感兴趣又不是很了解的话题组织解释性报道,效果很好。
场馆、器材、规则、选手等方面的系列介绍我们将在冬奥会临近时陆续推出。
《中国体育报》提出的希望新华社多提供丰富、多样、精彩的冬奥图片,也是国内媒体共同的需求,是新华社冬奥会报道的重要任务。北京冬奥会将是新华社首次作为IOPP(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成员参与冬奥会报道,为此派出了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前方摄影记者团队。64名摄影记者集中了新华社体育摄影精英,将覆盖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
作为IOPP成员,新华社摄影记者将占据最佳摄影位置,覆盖所有项目,提供所有决赛图片。因此,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新华社此次冬奥会报道都将是历史最佳,努力给用户提供数量多、品质高的冬奥图片。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新华社派出了56人的前方摄影报道团队,第一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身份参加报道,日均播发中英文图片超2200张。
北京冬奥会,新华社摄影报道团队规模将在100人左右,其中前方持EP注册证的摄影记者近70人。北京冬奥会摄影报道的人力投入,不仅超过东京奥运会,也远超历届冬奥会。
我们将对所有项目、所有比赛场次实现全覆盖拍摄,立体呈现每一块奖牌的产生和每一位中国运动员的表现,计划对开闭幕式、夺牌时刻、赛场突发新闻以及中国运动员、国际名将等重要内容实现图片即拍即传,提高图片采编发时效。
北京冬奥会是新华社第一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NOPP)双重身份报道奥运会,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将和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盖蒂图片社的摄影师同等享有进入比赛内场POOL摄影位置拍摄照片的权利。我们还计划在开闭幕式、速滑、花滑、冰球、冰壶等场馆架设遥控或机器人相机,提供更丰富的图片视角。
因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冬奥会将对注册记者的工作方式制定相应的规则。我们将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际奥委会授予的相关权益和东道主通讯社的主场优势,对每一场比赛实现多摄影点位覆盖,以全面、及时、准确、丰富的新闻产品,尽量满足国内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对全球体育赛事运行带来较大影响,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处于封闭状态。在过去几个月中,新华社利用全球记者布点优势,较为全面地报道了国家队在海内外“以赛代练”的情况,也随队深度采访了一些项目的训练活动,推出的图片故事和微视频产品受到用户好评。
除了专业运动员的备战情况,我们还挖掘“冬奥+”“冰雪+”题材,拓宽报道领域。比如从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开始推出的“逐梦冰雪”栏目,已经播发了10期产品,讲述了10个和冰雪运动有关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只聚焦专业运动员,也关注冰雪运动爱好者和冰雪行业相关人物,立体呈现了北京冬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拉动冰雪产业发展的成就。
冬奥期间,新华社的可视化报道除了呈现赛况,还将围绕“绿色、开放、共享、廉洁”办奥理念,聚焦场馆建设、赛事运行、疫情防控、奥运经济等各方面。除了赛事运行核心区域的报道,我们还将做好赛事外围相关报道,充分利用好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资源,立体、全面、生动地展示好“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